定弘法师问答【9】

个人日记

問:再下面一個問題。用什麼方法,怎樣才能修得念佛三昧?
 

答:修念佛三昧,不是說得到一個什麼境界,是讓你把心裡面的拉拉雜雜這些念頭放下,這就是念佛三昧。所以怎麼修?就是修放下。如果你還有一樁事沒放下,還有一個人沒放下,那你就得不到三昧。必須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就能得三昧了,心裡只有阿彌陀佛,就一個念頭求生淨土,就這樣修。
 

所以平常怎麼用功?練放下。不能一下全放下,一點點放下。像我這樣,我就是一點點放的。當然現在還沒全放下,還有很多沒放下,但是比以前是放下不少了。一點點來,先從身外物放起,對財富、名利要放下,對五欲六塵、享受要放下,對自私自利要放下,對情執、對欲望要放下,慢慢慢慢讓自己的心清淨。這裡面,我自己最得力的就是經教,天天聽經聞法,學習經教。可惜是我辭職以後,學得有點太雜了,傳統文化這些儒釋道經典學了不少部,講了不少部,現在回過頭來覺得那些真的叫古德講的,黃葉止啼,都是權巧方便。因為當時對這個一門深入還信心不足,只好學那些。搞到現在知道了,那些東西還是夾雜。
 

所以現在就一部《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一門深入,這又更放下了。不僅把世法放下,佛法也要放下,傳統文化也要放下,一門深入淨土法門。放到最後,像大勢至菩薩,連《無量壽經》都放下了,就是一句佛號。我現在還沒到那個階段,不能硬學。你硬學,那佛號念不到家。為什麼?你念頭還是很多。要通過《無量壽經》慢慢的增長信,對治煩惱,然後這句佛號才能念得不斷。所以學經教有利於幫助你放下,它是輔助你得到念佛三昧。

問:第二個問題,怎樣才能徹底破身見?有時候,特別是病痛時還是分不清這個身不是我,或我不是這個身。

答:這個不是你一下子就能達到的境界,要慢慢來。首先你要作意觀察,認清楚這個身不是我。首先你這觀念要有,這是一個臭皮囊,這是一個像衣服一樣的東西,我現在暫時穿著,幾十年之後就把它放下了,現在能用它來幫助眾生、護持正法,我就得用它,但是它不是我,我不能被它所轉,不能為它所累,有這個觀念。慢慢練習在日常生活中捨身,為一切眾生能捨身。

實際上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聽經念佛。你不要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身體上,你想著我要放下這個身,你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上。把注意力移開,一心學道,一心念佛,把身就忘掉了,忘掉了自然就捨掉了。就好像你作夢的時候,作夢的時候你等於捨了身,你不知道你的身睡在哪了,人家把你抬走,可能你還不知道,你忘了身了。你在那個夢境裡面你沒有執著你現在這身體是我,你可能執著你夢境裡的那個身是我,你把現在這個身忘了,這叫捨了身。可是你捨了這個身,執著夢中那個身,你還是沒捨身,身見沒斷。只是換了對象,把這個身換成夢中那個身。

但是從這裡我們能得到啟示,就是這個身是可以放下的。你在夢中就把它放下了。你這是有病痛的時候,你夢中你睡著了,你也就沒病痛了,你醒來就痛,你睡著了就不痛。為什麼?因為睡著了你沒把這個身當作我,醒來你就開始把這個身當作我了,你就痛。所以你只要一心學道,一心念佛,把這身忘了,那境界是一樣的。你沒有執著任何的身,你執著一句佛號。緣佛號這個境界,不要緣身這個境界,時間久了就把身見放下了,那你也不會有痛感了。所以修念佛三昧,這就是借鑑。
 

問:下面,聽經時能否默默念佛?
 

答:這個不要作意就好。你聽經的時候要專心聽講,不要夾雜,念佛也是夾雜,聽經時候就聽經,念佛就念佛,不要聽經時候念佛,念佛時候聽經,這個都是夾雜。做就做這一樣,不要兩樣同時做。

當然有的人,像我也有這種情形,聽經聽著聽著那佛號自動起來,不是作意去念佛,它自動就起來,那可以,那不影響你聽經。你心清淨,那佛號自然就流出來,那你還是專注在聽經上就行,佛號就由他念去。千萬不要說我聽經時候,耳朵不是聽經,還在聽著自己念佛,那你乾脆把經先停著,把佛念完,再去聽經。


問:老居士們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在家自己念好,還是在一起共同念好?
 

答:這個要看緣分,如果有幾個志同道合的同修在一起共修,當然是好事情。但如果是在一起的時候有磨擦了,譬如說念的聲調不一致,你要這個聲調,我要那個聲調,或者是拜佛的時候節奏不一致,有的說要統一,有的說要分開,反正就是這些小事上大家意見不一致都會生煩惱,這樣的話倒不如自己在家裡念好。你在家你愛怎麼修怎麼修,完全你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沒有人管你,你每天就聽經念佛很自在。劉素雲老師就是在家自己念,念成功的,她還要照顧先生,照顧兒女,念了十年,你看,念佛三昧了。所以在家修,在現在這個社會當中容易,只要家裡面家人不反對你,你修起來比較容易,你心裡心是踏實的、安定的,天天你能夠保持聽經,保持念佛的功課,不難成就。

 

問:下面問,弟子在念佛號的定中,心裡很清楚會往生到實報莊嚴土去,請問這有可能?
 

答:現在應該還不可能,為什麼?因為你有疑慮、有妄想,你問這個問題就是妄想。你有妄想,這種功夫你要念佛能夠念到凡聖同居土就不錯了,還指望實報莊嚴土,不容易。一定要任何疑慮、任何妄想全都放下,真正做到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你這樣子念佛還有可能。平常通過經教的學習就比較容易,為什麼?實報莊嚴土是等於開悟的境界,平常你多聽經,明白淨土唯心,不出你這一心。所以你念佛時淨土就在現了,淨土就在你念佛心中現出來,那個現出來的就是實報莊嚴土。你把這個道理真參透了,真明白了,那麼你這樣念佛還有可能往生實報莊嚴土,而且即使沒有往生實報莊嚴土,到了極樂世界也很容易花開見佛,一花開見佛就是進實報莊嚴土。

 

問:下面問,請問念佛昏沉如何解決?

答:最好起來拜佛。拜佛身體運動,自然氣血流通,腦供養就充足,就自然不昏沉,而且拜佛消業障。
 

問:下面問,怎樣命終有把握作佛?
 

答:把握,那就是你要真信切願求生淨土,你就有把握往生。真信是沒有任何疑慮,絕不懷疑阿彌陀佛到底會不會來接我,不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往生。不懷疑自己、不懷疑佛,就一條心念阿彌陀佛,相信佛一定來接引,這是佛的本願。發願是沒有任何的牽掛,對於這個娑婆世界一切都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叫切願。有一絲毫的牽掛,一絲毫放不下的,那都是往生的障礙。所以自己能真信切願,那就有把握往生,一往生那就不退成佛。

 

問:下面問,萬緣放下,一心專念一句彌陀聖號,必須二十四小時一直連續念,才能往生極樂世界,不能這樣念就不能往生,是不是這樣?
 

答:這個念佛號關鍵心裡要有佛,二十四小時不間斷,這不容易,這就功夫成片。那是念佛真念習慣了,那佛號他就不用刻意念他自然就念,連睡著覺了,他佛號還在念。不是說讓你不睡覺,這睡覺了那佛號都停不下來,這叫功夫成片,這是念佛三昧。有這種功夫一定往生,只要他願意去,一定往生。如果他不肯去或者放不下,那他將來也絕不墮三惡道。如果是他也願意去往生,但是他信心不足,有疑慮,擔心自己到時候萬一往生不了怎麼辦?擔心阿彌陀佛不來怎麼辦?有這種疑慮,因為續念不絕,他能往生邊地疑城,那也算不錯。但是真信切願的,他就直接入品了。
 

當然假如做不到功夫成片,佛號念得不得力,就中斷,現在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沒多少人能夠念得功夫成片,能不能往生?只要你真信切願,臨終十號,十句佛號,這十句佛號你能成片就能往生。這是經上講得很清楚,「若有眾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個十念是指臨終十念,那臨終能夠保證十念,也是因為自己真信切願的感召,感得佛力加持你,所以你臨終心不顛倒,你能念上這十念,那也一樣往生。所以往生的條件不在於你是不是念到功夫成片,是在於你是不是真信切願。所以我們要在這方面多下力氣,真正放下。一般人妄想多,對道理不是十分明瞭,他的信心總有障礙,他的願心也並不很深切,就是他總是有放不下的,所以這就要多聽經。聽經就是要聽勸導,講經的法師勸我們放下,經常聽這個勸導,久而久之自然放下。
 

問:下面第二個問題,作為佛弟子必須上早晚課,如果不上早晚課就不為佛弟子,是這樣嗎?
 

答:這早晚課是個形式,關鍵在於實質。你是不是真佛弟子,要看你心是不是跟佛心相應,願是不是跟佛的願相應。如果真的心同佛心,願同佛願,行同佛行,那你就是真佛弟子。雖然現在還有很多煩惱,但是你能夠心心嚮往極樂世界,心常憶念阿彌陀佛,那煩惱根雖還在,但是它不會起作用。早晚課是提醒我們要有佛的存心,早課,淨宗早課是用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提醒我們要跟佛同心同願。我們自己要往生,也要勸有緣眾生一起往生西方,這是跟佛同一個願,就是幫助眾生往生西方。晚課,三十二到三十七品,這《無量壽經》上的,是勸我們自己反省一天下來犯了些什麼惡?要斷惡修善,要懺悔業障。這樣的早晚課就很有效果,它真正幫助你修行,它不是個簡單的形式。實在如果忙,他不能上這麼長的早晚課,每天至少要做到九次十念法,就是那個佛號常常能夠記得起來,這也可以。
 

問:下面問,晨起一小時是拜佛、憶佛、念佛,同時進行還是只選其中一種就可以?我只想靜坐一小時,心中默念佛號,不想觀想佛像也不拜佛,這樣修法可以嗎?
 

答:這樣也可以,靜坐念佛。當然晨起如果能夠拜佛,其實是更好,讓你能夠氣血通暢,真正幫你消業障。尤其是年輕人多拜佛,一天至少拜三百拜,這樣什麼病都不會有。
 

問:下面問,我每天佛號念得少,且妄想雜念也很多,但是我在夢中遇到危險的情形,大多數能提起佛號。請問法師這種情況算是修學有進步嗎?但我現在明顯感覺自己業障現前,修學懈怠不能精進,在夢中又為何能提起佛號?
 

答:這是因為你宿世有念佛,有這個善根在,所以在作夢的時候你都能夠提起佛號。但這一生如果不精進不努力,那善根往往被業障所覆。如果是業障太重了,那善根連夢中也都起不來。在危急的情況下起不來了,那這個時候,就隨業流轉了,所以要努力,要精進。要嫌自己業障重就多拜佛,消業障。


問:下面問,念佛與念經、出聲念和默念效果是否等同?默念是否就是平時看書的狀態?
 

答:默念就是不要出聲念。念佛也好,念經也好,心專注在所念的佛號或經文上,只是不出聲,可是心裡非常清楚自己念的是什麼,這樣就有效果。出聲念和默念效果確實等同,但是出聲念相對來講比較容易攝心,尤其是對初學者。因為默念的時候妄想容易起來,出聲念用聲音來收攝,用耳根來收攝,相對來講容易控制妄想。你可以非常小聲的念,叫金剛持,嘴巴在動,聲音非常小,只有自己聽到,別人聽不到,這叫金剛持。


問:第一個問題,跟著念佛機裡的老法師念佛聲來念,耳來聽,計數十聲,清清楚楚,閉眼比較攝心,睜眼容易走神。印光大師講,閉眼容易著魔,要求眼睛微垂,我該怎麼做?
 

答:閉眼,通常我自己的感受,在念佛的時候,最初譬如說五分鐘、十分鐘把心收回來,用閉眼比較能夠攝心。但是眼睛最好不要老閉著,老閉著,很容易就睡著了,妄想就會起來。你把眼睛微睜開,這樣垂簾微睜開,確實那個時候更攝心,這印光大師講的,我們自己可以去試驗一下,這樣既不容易昏沉,又不容易打妄想。

所謂的著魔都是因為妄想,妄念不能斷,隨著妄念走,就容易著魔。在中峰三時繫念法事裡面我們看到這段開示,「因忘自性彌陀佛,異念紛馳總是魔」。什麼是魔?忘了佛號,忘了阿彌陀佛了,心裡打妄想,異念紛馳,這就是魔。如果不能夠覺照,當即把佛號提起來,妄念止住,隨著我們這妄念都不知飄到哪裡去了。如果這個時候,有冤親債主來干擾,那就更麻煩了,因為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念頭,就會隨著境界走。所以念佛要領就是一定要口念、耳聽、心計數,這是印光大師十念法的要領。口裡念得清清楚楚,念出來,耳朵聽進去,聽得清清楚楚,心裡也記得清清楚楚,十念法,一到十我念到哪一句很清楚。當你清清楚楚的時候,就不會著魔,著魔都是不清不楚的,糊裡糊塗的隨它去了。如果自己妄想很多,最好念佛要出聲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聲音大點更好,這聲音一大,心就攝住了。如果是妄念很少,你心很清淨,那聲音小點,甚至默念都可以。所以這個總是要懂得自我來調整。

 

問:下面一個問題,我可以休息或床上躺著時聽老法師講經的MP3嗎?

答:印祖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那看你的誠敬心有多少,你就得多少利益,這個問題你就能明白了,該怎麼做,怎麼聽經。

 

問:下面一個問題,我每天聽老法師講經,可依舊懈怠,沒有定課,克服不了懶惰的習氣,不能完成功課,每日因循荀且,該如何安排定課才如法?

答:這個懶惰的習氣確實是每個人都有,我也一樣,沒有人督促的時候就會容易懈怠。確實最好的是有善友,有幾個同學一起共修,一起來做早晚課,這是一個福報。但是如果沒有這樣的因緣,那就可以自己要求自己了,這個了生脫死是自己要去幹的,這不是別人的事情,自己的事情,所以自己要認真努力。定課可以先定少量,這樣沒有壓力,自己決定能做到的這個定課,我們從這裡開始,穩定一段時間之後,覺得可以增加了再增加。譬如說佛號,我一天先定一千佛號,念個三個月覺得沒有問題,可以增加到兩千。拜佛也是,一開始我先拜個五十拜,一天五十拜應該能夠做到,由少到多這是進步的景象。不要是一開始定課定得很多很滿,做了幾天就覺得壓力很重,然後慢慢就退了,這叫衰相。

 

問:下面問,我用十念法默念佛號,但是妄念還是很多,經常會將佛號丟了。請問法師默念的方式不容易攝心嗎?
 

答:默念確實我也感覺到妄念多的時候不容易攝心,最好在有妄念的時候出聲念,用耳朵聽自己念佛的聲音,攝耳諦聽,這樣妄念很容易止住。這個妄念往往是平常我們放不下的人事物,要在念佛的時候妄念少,必須在平常的時候就放下。對於人事物不要有控制的念頭,不要有佔有的念頭,不要有支配的念頭,一切隨緣,怎麼都好,不要堅持自己的意思。平常能放得下,念佛的時候妄念自然就少了。

 

問:下面問,我煩惱習氣經常發作,分別執著很重,沒有達到功夫成片,這樣的功夫往生淨土會不會很難?
 

答:蕅益大師講,往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的高下則在於念佛功夫的淺深。所以能不能往生淨土,關鍵問題不是在你功夫如何,而是在於你是不是具足深信切願,這是我們要好好檢點自己的。功夫再好,即使念到功夫成片,倘若信願不足,還是不能往生。什麼是真信切願?真信的人沒有絲毫的疑慮,他相信自己決定能往生,也相信阿彌陀佛決定來接引他。他相信整個極樂世界都是自己一心所現,心淨則佛土淨,他念阿彌陀佛,一念十念必定能現出阿彌陀佛,現出極樂世界,接引他往生,他對這個理事沒有絲毫的疑慮。所以你問他能不能往生?他堅定不移的告訴你,我一定能往生,我就等阿彌陀佛來接,這種人信心具足。
 

願是你真正肯放下這個娑婆世界,身心世界沒有一樣留戀了,樣樣都放下,阿彌陀佛隨時來你就隨時走。阿彌陀佛現在還沒來,那你就繼續過著自度度他的生活,為眾生做好榜樣,替阿彌陀佛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多勸幾個人往生。所以深信切願的人沒有疑慮、沒有牽掛。你自己靜靜的來檢點自己的心,看看這個條件你具足了沒有,你是不是念佛沒有懷疑了,對這個身心世界是不是沒有罣礙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你就知道自己有把握往生。所以往生淨土關鍵在此地,至於說功夫當然要不斷提升,你功夫愈高品位愈高。這個功夫不是在於你念佛念得多少,而是在於你念佛的時候的清淨心這個程度,你念佛當中夾雜的妄念多不多。如果是二十四小時都沒有妄念,這個功夫就叫功夫成片,那也叫念佛三昧了,這個品位就決定不是在中下品,在上品往生。假如你的功夫能夠破了見思煩惱,你現前證得阿羅漢,往生西方將就是在方便有餘土,不是在凡聖同居土。
 

問:下面一個問題,學生這兩天念佛很不想停下來,但生活中稍有事情,不僅把佛號忘了,心也很不清淨,會有傲慢瞋恚等情緒,因此有些不想做事,不想說話,只想念佛。應該怎麼辦好?

答:在境界上把佛號丟掉了這是功夫不夠,怎麼辦?就要練了,在境界上練功,哪有說一帆風順的?修行必須要經歷這些波折。在境界上敗下降來了怎麼辦?還得爬起來,抖抖身上的土,繼續往前走,繼續接受考驗,等待下一次再摔跤。再摔的時候怎麼辦?再爬起來再練,這叫修行。一次就會比一次強,只要你能夠聽經聞法不間斷,你在這境界考驗當中,你的定慧就會增長。失敗了之後要總結教訓,為什麼我會失敗?用經教來指導自己。平常要多念佛,增長定功,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學著心平氣和,不能有心浮氣躁。心浮氣躁念頭很多,那境界風一吹,那肯定要墮落,你肯定會敗下陣來,所以要定慧等持。修定就要用念佛,要在平常盡量的看破放下,不要那麼執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心總是很安定,要練這個功夫,練這個修養。不能夠遇到什麼事情就驚慌失措,這心太浮動了,那就很難抵禦境界的考驗。修慧上面就是聽經聞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智慧就容易開。隨著自己定慧的增長,煩惱習氣就會愈來愈淡,就會有進步。不要氣餒,一定不可能是一步登天,中間要經受很多很多的挫折和考驗,要頑強的堅持下去,不退初心,你就能成功。
 

問:下面一個問題。已發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之心,修行具體方法上有念佛、讀經、聽經、拜佛等方法,弟子不知自己的根性,應該用哪一種具體的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答:這個具體方法看自己,總之原則就是你能夠心地清淨,你心專注,能夠排除妄念,這是原則。那你用什麼方法有效你就用什麼方法。那我自己感覺得拜佛確實很有效,聽經、讀經、拜佛都很有效,現在我是把聽經跟拜佛結合在一起,這是沒辦法,因為時間不夠用。如果聽經的時候坐著聽,拜佛的時候又另外找四個小時拜佛,一天有四個小時聽經、四個小時拜佛,再加上早晚課,念阿彌陀佛、念《無量壽經》,一天有十個小時修行。我想這個應該很不錯了,你三個月下來心就會清淨,三年之內你肯定得三昧,這肯定的。

另外師父老人家也講過一個方法,一天拜三千拜,這也是好方法。三千拜要多少小時,大概是八到九個小時,我現在拜佛的速度大概一千拜不到三小時,兩小時四十五分這樣速度,三千拜也就不到九個小時。你就從早到晚就拜佛就是功課,你聽經也拜佛,就是除了吃飯、睡覺以外就拜佛,一天拿出九個小時應該不難,拜三千拜,堅持三年准開悟。這師父老人家講的,就看你肯不肯試驗了。


 

文章评论

梓毓~妙音

阿弥陀佛!感恩随喜居士您的法布施功德!愿您吉祥如意!

随缘念佛

阿弥陀佛!感恩!敬请了!感恩一切!

行者

感恩师兄,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