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的学问《二》

个人日记

忍耐的脾气是种力量
        忍让不是认输,也不是脆弱。忍让是成熟的标志,是人格和品行的高尚境界,
忍显示着一种力量,是内心充实,无所畏惧的表现。忍是强者才具有精神品质。
      “忍”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是十分重要的范畴。有一些人,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从不知忍让和宽容。一味在小事上较真,这样做得不偿失,“小不忍则乱大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凡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必有过人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有过人的的智慧和勇气,敢于面对复杂的斗争,能过审时度势,忍受一时的委屈,不平和不公正的待遇,在身处逆境之时不气馁,在危急关头时能挺身而出,化险为夷,以成大事。
忍显示着一种力量,是内心充实,无所畏惧的表现。忍是一种强者才具有的精神品质,忍让不是低三下四,甘愿他人摆布,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受人欺负,不去反抗,而是一种积蓄力量的方式。表面上盛气凌人,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人,内心是空虚的。我们常常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它可能是平白无故的批评,也可能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指责,它可能来至于同事或朋友的误解,也可能是处于一些不安好心的人的唆使和阴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明察事理,则很容易把事情弄坏,甚至把好事办成坏事,而“忍”则有利于帮助我们去处理这些问题。我们要和各种人打交道,所以要包容各种人,各种看法,各种行为。一个人善于忍,才能得到各方面的帮助,接受各个方面的信息,有时你会不知不觉的就发现,忍给你带来的好处真是太大了。忍是一种韧性的战斗,是战胜人身危难和险恶的有力武器。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在下野后向邓小平请教复出的“秘诀”,邓小平的回答是“忍耐和信仰”正是凭着这个“秘诀”,邓小平三次被打倒,三次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获得更大的成功,被西方人称为“打不到的东方小个子”。也正是忍字,教会了加拿大那位前总理的人生的秘诀,使他在下野后又重新焕发了政治生机,重新获得了总理的宝座。忍,可以顶住任何砖石的磨砺。
法国人有句谚语:“能够了解一切事物,便能宽恕一切事物。”越是愚昧的人,越不能忍耐。对世界上的事物认识不清,由隔膜而误会,则误会而发怒,这成为世界上多少悲剧和恐怖的由来。现实生活本身并不全然是理性的,其中也充斥着很多无奈的逻辑。譬如,某些人的性格带有攻击性,这就意味着另一些人往往无端地遭到挑衅,如果我们对所有的“攻击”,都施之以“反击”的话,那我们生活的环境将充满火药味,于自己何益?有些性情中人,往往任由自己的性情去做事,其结果常常会害了自己。人活于世,做人做事若能时时“率性而为”,那人生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问题是,你不是天地间惟一的存在,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别人也不可能为了你而存在,对你一切都言听计从。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许多人际关系和事业上的不如意,这些不如意需要以智慧和耐心去应对,而不是靠你一时的好恶和脾气能解决的。
俗话说:“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期望爱情甜蜜者,难免有失恋的苦恼;一向和谐的家庭,也少不了“汤勺碰锅沿”的争吵;被认为可信赖的朋友,偶尔的误会竟产生隔阂;为事业而奋斗拼搏,也许会遭到平庸者的忌妒……生活中的这些个“不如意”,常常检验着一个人的修养水平:有的泰然处之,从容对待,以真诚化干戈为玉帛;有的则怒形于色,耿耿于怀,积小怨为仇端。学会忍让,这看似极简单的事,却有着化解你生活中各样烦恼的神力,从而使你人生路上充满信心、愉快和阳光。而不能忍的人走到哪里都不能忍气、忍苦、忍怨、忍骂,而总是要发作、要抗拒,可人性丛林中哪儿都有欺人之兽啊!所以常常还未等到形势好转,他就垮了。因此,当你身处困境、碰到难题时,想想你的重大目标吧!为了大目标,一切都可以忍,千万别为了解一时之气而丢掉长远目标。当然,我们要把能忍之人与平常所说的“窝囊废”区分开来,千万不能做后者。人要学会忍耐,也要有一身正气,碰到你公正有理之事时,要据理力争,以正压邪,而不能丧失一个人的人格。换句话说,忍也要看忍耐的对象、范围和忍耐的程度。一方面我们要谨记“小不忍则乱大谋”,同时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不要一味迁就别人,不能失去自己的原则和尊严。

艺术的脾气是大巧如拙
中国文化特别强调恭敬,谦虚,藏拙,为的是保护自己。“市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隐藏自己的锋芒,可以给我们的人生减少很多麻烦。
中国文化特别强调恭敬谦虚,藏拙,为的是保护自己。“市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隐藏自己的锋芒,可以给我们的人生减少很多麻烦。      大巧若拙是才智技艺达到精湛圆熟的最高境界。才智极高的人,学习越深入,见闻越广博,越感到学海无涯而个人知识有限,因而更加谦虚谨慎,处处收敛锋芒,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当我们在生活上、工作上比别人高明的时候,有的人会感觉郁闷、不自在甚至产生嫉恨之心。这是人性的弱点,但又是难以改变的客观存在,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恭敬、谦虚、藏拙,为的就是保护自己。隐藏自己的锋芒,可以给我们的人生减少很多麻烦。大巧若拙是才智技艺达到精湛圆熟的最高境界。才智极高的人,学习越深入,见闻越广博,越感到学海无涯而个人知识有限,因而更加谦虚谨慎,处处收敛锋芒,从不炫耀和显示自己。不像有些才智浅薄的人,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一知半解之后,便自吹自擂,目中无人。真正大智大巧的人往往深藏不露,这是对大巧若拙的一种理解。此外,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理解,即大智大巧者的智慧技巧,经过长期的修养磨练之后,达到朴实、自然、平易的境界,能够以简驭繁,寓巧于拙。 艺术是需要技巧的,而最高的技巧是不留斧凿痕迹、看不到技巧的技巧,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原始的、初生的艺术,一般是色彩华丽,热情奔放,成熟的艺术则归真返朴,趋于简约、平淡、含蓄,呈现出深邃空灵的意境,可以供人们自由驰骋想像。如果从这样的角度看问题,大巧若拙是个人修养的一种深沉、含蓄、圆熟的境界,愚中包含着大智慧,拙中包含着大技巧,同浅薄外露的众生相形成鲜明的对照。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口若悬河好出风头,心中藏不住半点秘密的人一定是非常浅薄的。时间长了,也令人反感乃至厌恶。相反那些看来口齿笨拙或者总是隐藏自己才干的人,却往往成竹在胸,计谋过人,从而更容易成功。秘藏不露是一种高层次的谋略,也是成功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更是糊涂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法则。自吹自擂,到处炫耀自己的本领和才华,至少会产生两种不良效果。一种是引起别人的反感,因为谁都不愿意和自吹自擂的人打交道,另一种不良效果是引起别人的妒忌。另外,在和对手竞争的过程中,到处夸夸其谈,自我吹擂,容易暴露自己的实力和意图,这样就会被对手利用而遭受失败。 有主样一则寓言:一只老虎和一只狮子在一条只能容纳一只动物通过的山路上相遇,下边是绝壁悬崖。老虎与狮子向来都认为自己是百兽之王,这会儿狭路相逢,两个自然互不相让。老虎心想,要是我一让开,这事被其它动物知道了,我这兽中之王的威名不就从此不在了。要是和狮子硬拼,且不说能否胜它没有反握,就是这么陡峭的山路,只要自己一动,落地不稳就意味着自取灭亡……狮子也在想,过去你这老虎总与我争夺兽中王位,今日相逢,岂能示弱!可怜这两个愚蠢的家伙为了争一时之长短,最后在这个危险的绝壁边大动干戈,结果双双坠崖而亡。该忍的不忍,该让的不让,逞一时之英豪,最后危及自身,实在是一种非常愚蠢的举动。大多数人都有张扬自己的表现欲和卖弄自己的兜售欲,而这种欲望常常会使自己心态失衡,举措失当,并很容易引起别人的侧目和反感,导致自己陷入被动的人际环境中,进而造成磨难不断,运途多舛。一个身具高深才德的人,最聪明的办法就是不要锋芒太露,可是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尤其是一般奋发有力、力争上游的青年,往往会由于在团队中表现太拨尖、太露骨,而遭受一些小人的嫉恨,陷入“众口铄金”的被动境地。
苏格拉底一再告诫他的门徒:“你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你一无所知。”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指出朋友的错误: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有可能给你带来难堪的后果。你以为他会同意你的看法吗?绝对不会!因为你否定了他的智慧,打击了他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同时伤害了他的感情。他非但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还要进行反击,这时,你即使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也无济于事。因此,在与同事和朋友交谈中,要防止过分突出自己,切勿使别人心理失衡,产生不快,以至于影响了相互关系,而应多与别人分享他们的快乐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英格丽·褒曼在获得了两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后,又因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精湛演技获得最佳女配色奖。她领奖时,一再称赞与她角逐最佳女配色奖的弗伦汀娜·克蒂斯,认为真正获奖的应该是这位落选者,并由衷地说:“原谅我,弗伦汀娜,我事先并没有打算获奖。” 褒曼作为获奖者,没有喋喋不休地叙述自己的辉煌,而是对自己的对手推崇备至,维护对手的面子。无论谁是这位对手,都会十分感激褒曼。一个人能在获得荣誉的时刻,如此善待竞争对手,这实在是一种文明典雅的风范。为了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你的一言一行都要为对方的感受着想,学会安抚对方的心灵,使对方产生比你优越的感觉,而不是使对方产生相形见绌的感觉。当然,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每个人都想被评价得高一点,明知不可谈得意之事,却情不自禁地大谈特谈,这是人性中比较麻烦的一面。最后,请大家记住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