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行与杂行

个人日记


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忆念不断,名为无间;若修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


专修与杂修之差异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未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偈》


******************************************************************



《阿弥陀经》关于「多善根福德」关于「一心不乱」关于「心不颠倒」关于「善男子、善女人」关于「若一日……若七日」;这五点一般人往往容易望文生义而产生误解。善导大师的解释就是一个「专」——专称佛名。 专称佛名,就是「多善根」。专称佛名,多善根故,称为「善男子、善女人」。专称佛名,随其寿命,长短不限,就是「若一日、若七日」。 专称佛名,无二无杂,就是「一心不乱」。专称佛名,临终佛自来迎,佛力护佑,自然「心不颠倒」,正念往生。所以「专」是核心的核心,重点的重点,关键的关键。 修学净土法门,要点就是称念弥陀名号,仰仗弥陀愿力,无疑往生净土。专称佛名,就是「多善根」。专称佛名,多善根故,称为「善男子、善女人」。专称佛名,随其寿命,长短不限,就是「若一日、若七日」。专称佛名,无二无杂,就是「一心不乱」。专称佛名,临终佛自来迎,佛力护佑,自然「心不颠倒」,正念往生。所以「专」是核心的核心,重点的重点,关键的关键。


********************************************************************

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未曾措心。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驶雨!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道绰大师《安乐集》
================================
【印光大师嘉言录】~ ●教理行果, 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 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 随修一法, 而四者皆备。即今之世, 若舍净土, 则果证全无。良以去圣时遥, 人根陋劣, 匪仗佛力, 决难解脱。夫所谓净土法门者, 以其普摄上中下根, 高超律教禅宗, 实诸佛彻底之悲心, 示众生本具之体性。汇三乘五性, 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 共证真常。九界众生离此法, 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 下不能普利群生。
所以往圣前贤, 人人趣向。千经万论, 处处指归。自《华严》导归之后, 尽十方世界诸大菩萨, 无一不求生净土。由祇园演说以来, 凡西天东土一切著述, 末后皆结归莲邦。【书一】一



凡修持宜专不宜杂。若久修大士,缘境不妨宽广,境愈宽而心愈专一。 若初心末学,缘境若宽,则心识纷散,而障深慧浅,或致起诸魔事。 在凡夫地修持,固当以纯一不杂为本也。 身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 念佛仪,虽文殊、普贤、地藏、 弥勒等尚不加入,况其它乎? 然此等菩萨,同摄清净大海众菩萨中。~~印祖





净宗法语大观

大安法师辑录


◎ 第一编 净宗缘起
一、教起所因























































二、阿弥陀佛因地

















◎ 第二编 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
一、依报庄严
1、地下庄严







2、地上庄严







3、虚空庄严







二、正报庄严
1、阿弥陀佛功德庄严















2、菩萨圣众功德庄严















◎ 第三编 净土资粮——信门
一、就事相立信





























二、就理观立信





























◎ 第四编 净土资粮——愿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