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钟山

游记

鄱阳湖,登石钟山(风神游遍中国之一)

37一早,用过早餐,便登车前往九江东边的湖口县,游鄱阳湖,登石钟山。鄱阳湖形似葫芦,南北长110公里,东西宽5070公里,北部连接长江处较为狭窄,东西宽度仅515公里。鄱阳湖北端汇入长江,江湖交汇处被称为“湖口”,北邻长江、西靠鄱阳湖、离湖口最近的这一县,就叫湖口县。湖口县、九江市在鄱阳湖东西两边,两地相距约30公里,出九江不远就看到鄱阳湖,汽车沿湖边九---景(九江---景德镇)高速公路行驶一段距离,就驶入鄱阳湖大桥。此桥2000年建成,长3799米,宽27 .5米,为一特大斜拉桥。鄱阳湖大桥的建成,把江西西北部、江西东北部和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连成一体,此桥不仅是九景高速公路的咽喉,也是十分壮观的一处风景。可惜汽车不停,没能拍摄下来。不过,我计划以后还要再到九江,从九江去景德镇、婺源、龙虎山、黄山旅游,还要经过此桥,还有机会拍摄。这是后话,暂不提。

车行20多分钟,就到达湖口县府所在地双钟镇,原来镇南、镇北有两座小山,相距约一公里,都频临鄱阳湖,而且拥有同一个名字“石钟山”,区分两者的标志就是它们的位置,南边一座叫“上石钟山”;北边一座面对长江,叫“下石钟山”,双钟镇就因这两座“石钟山”而得名。(注1我们今天要游玩的,也是几乎所有游石钟山的人都要登临的北边的那一座,即下石钟山。

石钟山在中国不能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至少可以说读书人都有印象。苏轼的一篇精彩文章“石钟山记”,数百年来,传为经典,更使石钟山名闻遐迩。苏轼的文章写得好,对前人的见解不盲从,主张凡事不能凭主观臆断,为了弄清楚石钟山名字的来历,亲自作“目见耳闻”的实地考察,得出自己的结论,精神可嘉,值得提倡效法。但是,据说石钟山名字的真正来由,至今也没有定论,仍然是一个争论的话题。今天游石钟山,我们也亲自体验一次“目见耳闻”的快活,看看能否有所发现;练达一下陋脑钝笔,兴许“知而能言”,弥士大夫“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下”之憾,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之苦。为了踏古人足迹,循贤达途径,使考察中“目见耳闻”能抚今追昔,贴近真实,临行前又把苏轼的“石钟山记”细读多遍,且抄在本子上,带在身边:

        石 钟 山 记   (宋)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其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坎镗之声,与向之噌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坎镗者,魏献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苏轼文章,写得精炼,但太古,又多僻字,为方便阅读,我把它译成白话: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石互相碰撞发出声响,好像大钟发出的声音。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到了唐代,(江洲刺史)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石头,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石头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石头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而声响不绝,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以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是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块敲打它们,能发出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自己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心里有点害怕,正想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chēng hóng地响着,像钟发出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体下部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浅,微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激荡撞击便产生这样的声音。船回到两山(上、下石钟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一百来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坎镗鞳”(kuān kǎn tāng tà类似敲击钟鼓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一样。

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吗?那‘噌’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坎镗’的响声,是魏献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夫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讥笑李渤的浅陋。

学苏轼文章,学会了对古人不盲从,对古人之言有怀疑,该质疑就大胆质疑,该考察就重新考察,以求得出正确结论。运用此道,再读“石钟山记”,自然产生疑问,而且越读疑问越多。“石钟山”到底因何得名?郦道元的“水石相搏声似洪钟”,被苏轼叹为“简略、不细”;李渤的“敲击山石发声”,也被苏轼笑为“浅陋”。而苏轼在夜间乘小船绕石钟山仅转半圈,听两声鸟叫就“心动欲还”, 既未登山、又未下水,也未向船工水师询问,更没有走访山民渔翁,查看地方县志,调阅朝廷户部档案,仅凭波浪撞击山体洞穴裂缝发出的声音,就能断定“石钟山”名字的来历?质疑一出,对苏轼这段考察就有评论:

苏轼文章冠九州,石钟山记缘何求?郦元李渤言肤浅,拽出古人争不休。

东坡躬身听风浪,一味正名小山头。木舟将泊急逃遁,惊闻水石洞声吼。

不去笑叹苏轼,我们先随导游登山。

石钟山大门面南,南坡北陡,西、北两面临湖,海拔61.8米,相对高度50多米,面积只有0.2平方公里,走过一百多个稀稀拉拉的宽台阶,间或走几步坡路,就可以登上山顶。然而,在这座不大的山头上,沿路分布着众多的建筑,俨然一处微缩的江南园林。

图片 图片

          石钟山大门(门额为郭沫若题字)                                   

石钟山因苏轼文章而出名,数百年来吸引着四方游客来此探古访幽,吟诗作赋,山上自然少不了苏轼遗迹、典故。进大门第一景就是汉白玉苏轼全身雕像,下部基座上刻有苏轼生平及三次来湖口简况,左、右侧和背面分别是苏轼月夜泛舟探访石钟、上观音阁和寻访《壶中九华》石的浮雕。千古名篇“石钟山记”已使苏轼和石钟山紧紧相连,不了解苏轼,就难以了解石钟山,所以进门第一课就是细读雕像下面的文字。

图片 图片

      石 钟 山 山 的 石 钟 亭                         敲击过后,游人在细听石头的声音

离开雕像前行不远,路东侧是一座四角小亭---石钟亭,亭柱上楹刻疏凿巨岩禹王伟绩,访敲双石李氏遗踪。亭中竖一灰白色大石,高一米五左右,上部光滑,下部粗燥。导游介绍,用另一石块敲击它时,就会听到“嗡嗡”的钟声。大石一侧原刻有四字“千古奇石”,因长期被游人敲击,现在只能看到下部“奇石”二字,四周有数个圆坑,也是人们敲击所至。相传大禹疏九江,治彭蠡,凿山得石可发声,遂流传于世。据说这是唐代李渤关于石钟山名字来历的佐证,至宋,这种“击石发声”被苏轼否定,但亭中石块仍可供游人敲击、检验、判断。很多旅友都“扣而聆之”,听一听有无钟声。我将这过程拍摄下来,你从游人侧耳细听的姿态看,声音一定不会洪亮,估计石块中空,有点“嗡嗡”作响,也不奇怪。

从石钟亭往上十余步,有一圆顶小亭,亭内悬挂一口古铜色金属大钟,名叫“和鸣钟”,旁边有文字介绍,其名有“与石钟和鸣”之意,上部是钟名和福禄寿禧四个大字,中部是石钟山全景图和苏轼《石钟山记》全文,下部是海上日出图。石钟山上造金钟,又给此山增加些“钟山”的气氛。

图片 图片

   石 钟 山 上 的 和 鸣 钟                                  怀   

再沿台阶向上不远,石阶路左就是为怀念苏东坡而建的怀苏亭,石柱、六角、琉璃瓦复顶。亭中石碑正面上部为苏文忠公像,下部刻苏轼三到湖口说唱词;背面刻着苏轼的《石钟山记》全文。这里应该是石钟山典故的中心,一些游人在此留影,听导游讲解碑文的内容,这碑文我本子上就有,读过多边之后,几乎背下来,取景、照相之后,继续往前游。

图片 图片

     石钟山绝壁上的江山一览亭                           石 钟 山 山 巅 西 南 的 船 厅          

很快就到山顶,山顶北侧绝壁之上建有一亭----江天一览亭,此处是观看鄱阳湖和长江交汇的最佳去处。在亭上向北眺望,不远处水分两色,北边水浑而黄,南边水清而绿,中间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这是因为长江携有大量泥沙,汹涌而来,现在正是少雨季节,湖水清澈,江湖交界处,江水浊而湖水清。据说到了雨季,降水频繁,湖水黄而江水赤,两者之间仍是界限分明。江、湖分界向下游漫延70里才逐渐融合,也是世间一大奇观。

过一览亭往西,山巅西南面有船厅,形状似船,前临陡崖,面向湖口,有似鄱阳湖上行驶的大船,为清代咸丰年间湖口知县岑莲乙所建。厅之西南,视野开阔,可南望鄱阳,西眺匡庐,北看长江,江湖山水之胜可尽收眼底。

图片 图片 

  通往湖边泛舟岩的石阶路,古树上长满灵芝                  鄱  阳  湖  上  的  游  船 

船厅后有陡峭石阶路,向下走156个石阶可至“泛舟岩”,据说是苏东坡月夜乘小舟探寻石钟山泛舟之处。导游略加讲解,就带我们离开,未能下山去探究竟。后来在游船上看得清楚,船厅下确有石阶路到湖边,不过已经被坍塌的山石堵赛,上下不通。

石钟山是儒家的圣地,又是兵家的要塞。 泛舟岩小径以西、以南诸景,大都是与苏轼文章有关的文人遗迹,供游人考察石钟山名字来历、登高眺望鄱阳湖、长江水;绕过泛舟岩小径向东,还有一片密集建筑,则多为武人遗迹。石钟山虽然不高,但悬崖峻拔,突兀峥嵘,插湖锁江,被称为“江湖锁钥,自三国至新中国成立,一直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周瑜在鄱阳湖操练水军,自石钟山发兵进击赤壁,大破曹军80万;元未朱元璋、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十八年,出没于石钟山、鄱阳湖之间;清代曾国藩湘军水师与太平军在湖口麈战十载,先后都以石钟山为营垒,进取攻守;民国初李烈钧湖口起义讨伐袁世凯,其司令部就设在石钟山上的东炮台(遗址尚存),山顶东部至今还保留不少武人们的遗迹,多为秦代建筑。

报慈禅林,面向长江,看上去像一座寺庙,由僧房、戏台、大雄宝殿、前院、后院组成,是清朝曾国藩的湘军水勇统帅彭玉麟所建,是彭玉麟为其母超度报恩的场所。因为殿内供了佛像,很多游人见佛便拜,香案上也不断香火。

昭忠祠,报慈禅林之东,仅一墙之隔。这里曾是太平天国的堡垒。曾国藩打败太平军,攻占石钟山后,为与太平军战斗中阵亡的清军将士安魂,奏请咸丰皇帝,在此处修建昭忠祠。

 图片 图片

           浣香别墅走廊上的黄庭坚诗碑                        石              

再东是浣香别墅,为清将彭玉麟所建,是彭玉麟驻军石钟山时期起居休息的场所,分前、后两栋,前面叫“听涛眺雨轩”,后面的叫“芸芍斋”。在两栋之间的中院走廊两壁,分别镶嵌着宋代苏东坡的梅菊碑,唐朝名相魏徵的字、宋代黄庭坚的诗碑、清朝郑板桥以及彭玉麟等的书法作品。 

    走出彭玉麟读书的“芸芍斋” ,就进入了小小的“桃花涧”,这是一处微型花园式庭院,庭院虽小却小桥流水、山石花木,一应俱全,而且假山上几乎每石必有题刻,记载着此山此涧的历史,也记载着文人墨客的行踪。

出桃花涧,西行不远回归上山石阶路,原路返回,出山门再西折,穿过一条小街,步行五、六分钟,就到游船码头。

现在是三月上旬,雨量偏小,再加三峡大坝的控制,长江、鄱阳湖水位较低,湖水远低于堤岸,要沿着石阶下行一段距离才能登船。游船不大,只能乘坐二十几人,可以坐在舱内观景,也可以到船尾拍照。可能是游船小,动力不足,只能在湖上行驶,不能进入流速较快的长江,来回航程只有20分钟。湖上有风,不大却很冷,不少旅友躲入舱内,我为了看得清楚,自始至终站在船尾。在游船离岸,逐渐驶近江、湖分界线,又回头离开分界线,回到岸边的整个过程,除了感叹一会儿浩渺无边的鄱阳湖水,欣赏水分两色的自然奇观外,几乎目不转睛地盯着石钟山。

 图片 图片

   从 鄱 阳 湖 拍 摄 的 石 钟 山 全 貌          苏东坡泛舟岩,上山的石阶路已被坍塌的山石堵塞 

我们是大白天乘现代游船来到鄱阳湖中、石钟山下,雨后初晴,湖面开阔,光线充足,山虽陡峭峥嵘,但并不像野兽奇鬼;如今环境变坏,山崖上古树尚在,却无怪鸟猛禽;我们又是聚众而来,更是有恃无恐。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石钟山的外形,寻找它上面的洞穴裂缝,特别是极力搜索它的溶洞。

这石钟山,高不过60米,方圆仅0.2平方公里,刚才从南面登山,如履平地;乘船转到山后,从西北方向再看,却是另一番景象:上尖下圆的山体,好像被刀劈去一半,剩下的一半陡峭山崖矗立在鄱阳湖边,就像破湖而出,从湖中飞出来一样。白色的石灰岩,被风雨侵袭得有些变色,顶部仍然覆盖着茂密的植被,远看似草,近观是树,其中不乏古树奇木。我在船厅外向下拍摄的古树,径阔三围,其上长满灵芝,在湖中远望,都像石缝中长出的小草。

图片 图片

              石 钟 山 下 部 的 缝 隙、洞 穴                   石 钟 山 下 部 的 缝 隙、洞 穴

长年的风雨侵袭,湖水的冲击腐蚀溶解,石钟山从上到下,布满沟、缝、洞、穴,接近湖面的下部山体,裂缝、洞穴更多,有的大而深。这些大概就是当年苏轼听到“噌吰”钟声的地方。我们来时,湖上风平浪静,没有“微波入焉”,更谈不上“涵澹澎湃”,所以没有听到“噌吰如钟鼓不绝”之声。但我确信苏轼当年一定听到了,因为“古之人不余欺也!”尤其苏轼这样作学问十分认真地先贤。

    我从不同角度,为石钟山拍了多张照片,带回来分析、研究。但是去时、回来都没有遇到苏轼说的“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的大石,这可能是我们只游了下石钟山,上石钟山和我们有一公里之遥,没能看到;也许此大石已被搬至别处作响石、作文物,或已被毁不复存在。但这并不影响考察结果。因为中空的、多窍的石头,受水冲击时发出声音,是正常的。这一点,毫不怀疑。

30分钟后,游船回到岸边,收起相机,现在开始议论。

苏轼认为郦道元“水石相搏声似洪钟”的说法“简略、不细”;李渤“敲击山石发声”的结论过于“浅陋”,并亲自乘舟到石钟山考察,得出“水波冲击山石裂缝、洞穴发出钟声”的结论。但在考察中许多该做的事,又没有去做,仍然有“简略”、“浅陋”之嫌。我带着诸多疑问游览了石钟山。回来后,为了弄清山名来历,又遍查资料,原来对苏轼的结论和考察方法,前人早有怀疑,而且有多人做过更详细的考察,得出几近完美的结论。

先说山名来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古人有三种说法,但解释都是现代人的理论。

一是由“风水击石,声如洪钟”而来。由于石钟山是石灰岩构成,在雨水、湖水的冲刷溶蚀下,山下部临近湖水处的表面形成许多缝隙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高度,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时,缝隙洞穴就会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郦道元和苏轼就是持这种因风水声而得名的说法。但这种声音需要水位、风力、风向诸条件都合适才会发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的。只不过郦道元说的简单,苏轼讲的具体,两者是同一说法。

二是由“击石发声如洪钟”而来。敲击石块能发出声音,这是谁都知道的常识。但敲击石块发出钟声,并不总是这样,只有特殊的石头才会发出钟声。而溶岩地区的石块,用槌敲打,会发出“函胡”、或“清越”之声。所谓南声函胡是没有形成岩溶洞穴的石块发出的声音,北音清越是其上已行成岩溶洞穴的石块发出的声音,或碳酸盐再沉淀时形成的形态奇特的岩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而石钟山就属溶岩地貌,完全具有石块发声的条件。唐代李渤就持这种因“击石发声”得名的说法,近人也有支持这种说法的。

三是由“山形如钟”而来。石钟山下部山体,由于地下水和江湖水的冲刷溶蚀,形成溶洞。据《石钟山志》(注意这里史志,不是苏轼的“石钟山记”)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2),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明、清时就有人持这种以形得名的说法了。不过江湖水位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比较大,高低相差达十几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时,人们才能进入洞内,从内部领略覆钟的形象。

对于第三种说法,也有佐证。明代罗洪先和清代彭雪琴,都曾绕过石钟山转了数次,仔细探寻,认为苏轼当时受了大自然的捉弄,他“六月访山,适逢水涨,未见全 ”,而罗、彭二人分别在冬、春季江水下落时,踏山觅综,找到“钟声”的真正原因:“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清代的俞樾在《春在堂笔记》中写道:“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宽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又有清朝名臣曾国藩在兵部尚书彭玉麟的陪同下,驾小舟临崖深入岩洞中。看到各色岩洞临水逐浪,玲珑透漏,搏声不息。他们还探访到颇具神秘色彩的石钟洞,遂认定石钟山“全山皆空,如钟覆地”。

除上述说法外,也有人说山的外形似钟,因而得名。

这次我看到了山的外形,还拍照下来。石钟山外形的确上尖下圆,略有钟的轮廓,但并不十分形似。这可能是水位较高,山体下部被水淹没的缘故。如果水位再降低20米,整个山体都能露出,也许会看到一口天然石钟。但这种机遇太少,就像明代罗洪先、清朝俞樾、曾国藩、彭玉麟曾看到溶洞中复钟一样,数百年一遇,难得。这样的机遇最好不要,因为湖口县双钟镇的海拔不过二、三十米,湖水下降20,长江就要见底、断流,那将是多大的灾难。

另有资料说,经过今人全面科学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由于它“既具有钟之形,又具有钟之声”的原因

关于石钟山名字来历的说法,还是现代人最聪明,但是也最圆滑,居然把声、形兼具作为最圆满的答案。其实,我看上述任何一种说法,都可能是石钟山名字的来源。而把“既具有钟之形,又具有钟之声” 作为当初人们给石钟山起名的原因,则是最不可信的。为何?道理很简单,郦道元、李渤、苏轼分属北魏、唐、宋诸代官员或学者,已是那个时代头脑发达、知识渊博之人;至明代罗洪先、清代彭雪琴、俞樾、曾国藩等,人类又进化了几百年,科学当然亦有进步,但上述诸公,都只能从自己考察到的某一种原因下结论。由是推之,远在上述诸公之前,名不见经传的某

文章评论

好运来

《游石钟山》这篇游记写得很细,很美。我与游记结尾的观点是相同的。因苏轼是名人,他写的石钟山记收录在古文名篇,流传数百年且名扬四海,引得后人们争相访古探幽。如果在6、7月份去就好了。

好运来

这篇游记写的确实好,真对得起读者。[em]e160[/em]今天少有的清闲又看一遍。

橄榄树

[ft=,5,] [em]e100[/em] 恕我不懂文字,也不敢盯着字看仔细。都说唱讲究字正腔圆。不知怎么就联系到你的游记和人身上了,行文如流水,干净利落,精神奋发![/ft] [ft=,5,] 石钟山因苏轼《[ft=,,楷体_gb2312]石 钟 山 记》而闻名遐迩。您的游记文字、摄影而让朋友们敬仰您积极健康丰富的人生![/ft][/ft] [ft=,5,楷体_gb2312] 认识您真好![em]e181[/em][/ft] [ft=,5,楷体_gb2312] 我要把您的日志打印下来看。[/ft]

╭御霊珑salia

[ft=,,黑体][ft=#666600,5,][B][I]古树上长满灵芝,奇!【微波入焉】【涵澹澎湃】【噌吰如钟鼓不绝】风神好诗句,文采不亚于苏轼再生,“石钟山记”虽是名篇记载,要不是你描述仔细,大家也很难看得明白,你辛苦了![/I][/B][/ft][/ft]

紫云

[url=http://b44.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88dd85e9fd12e303a0d0a46040b2857e303d8674dade46525554fd0d9e50a1b1e251ab9118a67f3ab3acea238bab4dabb14a951c947fa55a4a8a24294018ffa163314c07e2a984e3f0d67fa28eab717b0ccaa914&ampa=44&ampb=44][img]http://b44.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88dd85e9fd12e303a0d0a46040b2857e303d8674dade46525554fd0d9e50a1b1e251ab9118a67f3ab3acea238bab4dabb14a951c947fa55a4a8a24294018ffa163314c07e2a984e3f0d67fa28eab717b0ccaa914&ampa=44&ampb=44[/img][/url]

冰踪月影

[ft=,2,]感谢前辈,您让我免费观光了闻名遐迩的石钟山,您这位导游的口才更是令我刮目相看。[/ft] [ft=,2,]我能结识您这个朋友,真是赚大了。谢谢您,辛苦了。[em]e160[/em]敬上[/ft]

╭御霊珑salia

[url=http://b44.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7c2cb1e9007dea3022dbff8a71139a5320df32c51174e0007b9f4c4aa20c994df0ff37b36aba3091fc5b4dc1ca1f13eb763875ec2239225ee747e8bd2b470f1564f013f7957b201587efa523270c74095a09498a&ampa=44&ampb=44][img]http://b44.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7c2cb1e9007dea3022dbff8a71139a5320df32c51174e0007b9f4c4aa20c994df0ff37b36aba3091fc5b4dc1ca1f13eb763875ec2239225ee747e8bd2b470f1564f013f7957b201587efa523270c74095a09498a&ampa=44&ampb=44[/img][/url]

流水

[M][ft=#ff0000,4,]中学时读过《石钟山记》但并没有真正到过石钟山,[/ft][/M] [M][ft=#ff0000,4,]看了您的日记石钟山好美,有机会也想去看一看。祝您秋安![/ft][/M]

沧浪

没去过石钟山却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是一篇美文,谢谢您的佳作。

风竹

[ft=#003300,4,楷体_gb2312]一篇游记洋洋洒洒,引经据典,博古论今,读先生一篇文,见识长几分,学习了。[em]e179[/em][em]e160[/em][/ft]

风竹

[QUOTE]引自:风竹 于2010年09月16日 19时59分10秒发表的评论 [ft=#003300,4,楷体_gb2312]一篇游记洋洋洒洒,引经据典,博古论今,读先生一篇文,见识长几分,学习了。[em]e179[/em][em]e160[/em][/ft][/QUOTE] [em]e183[/em]

紫云

[url=http://b44.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88dd85e9fd12e303a0d0a46040b2857ea5575c002b5664b7c9cf3cce5752ceaba5af3e198b87cc10d4d9db041b18432a3c6812eca92c8f3f7e88d876734690789dd7d976c410779739aebfd4cb63c35a39613b69&ampa=44&ampb=44][img]http://b44.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88dd85e9fd12e303a0d0a46040b2857ea5575c002b5664b7c9cf3cce5752ceaba5af3e198b87cc10d4d9db041b18432a3c6812eca92c8f3f7e88d876734690789dd7d976c410779739aebfd4cb63c35a39613b69&ampa=44&ampb=44[/img][/url]

海韵

一座小小的石钟山引来这么多的故事,看大哥的游记如身临其境,随着文字穿梭于古往今来;领列先辈们对石钟山名字来历的求证与诗文墨迹,不禁叹为观之!实在是一篇难得的好游记!

517

[ft=,2,][ft=,5,]朋友好才情!请来“丛林驿站”论坛发表作品(简单注册即可)。地址:[/ft][url=http://www.szh517.com/][ft=,5,]www.szh517.com/[/ft][/url][ft=,5,],也可以从百度或谷歌进论坛。[/ft] [/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