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禅师“无事于心,无心于事”

佛心慧语

图片
 


        唐代禅宗有“德山棒”与“临济喝”之说,德山宣鉴禅师善于“喝祖骂佛”,有一次,德山宣鉴在堂上对他的弟子说“达摩是老塥胡,释迦老子是乾屎橛,文殊普贤是担屎汉。等觉妙觉是破执凡夫,菩提涅盘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四果三贤、初心十地是守古辨鬼,自救不了。”德山宣鉴这段话是典型的“喝佛骂祖”,在他的内心中是无祖无佛的,唯存本体心性的真实。

      达摩到达中国时,曾提出“廊然无圣”。德山宣鉴的所谓“呵佛骂祖”,其精神内核与禅宗最初的宗旨是一致的。德山宣鉴“呵佛骂祖”的目的是要告诫学人:参禅,要敢于建立个人自信,肯定自身价值,不要做偶像的奴仆,不要人为地贬低自己,成佛不须他求,而靠自修、自悟、自证。雍正皇帝曾两次将德山宣鉴禅师从禅宗高僧名录中除名,雍正批评说:“德山宣鉴,平生语言无可取,一味狂见恣肆……如市井无赖小人诟谇,实令人惊讶,不解其是何心行。”雍正此举的用意,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以此警告那些有离经叛道或不服朝廷倾向的僧侣们,不要轻举妄动。事实上,对于德山宣鉴的德行,学人无不敬仰,归服者众。由德山宣鉴的弟子创造的禅宗云门、法眼二宗,特别是云门宗在北宋时期,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成为禅宗中影响最大、信徒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宗派。传至近代,云门宗已过13世;法眼宗已达10世,信徒遍布海内外。

      德山宣鉴在堂上对他的弟子说“于己无事则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但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若毛端许言之本末者皆为自欺。毫牦系念三涂业因。瞥尔生情万劫羁锁。圣名凡号尽是虚声。殊相劣形皆为幻色。汝欲求之得无累乎。及其厌之又成大患。终而无益。”

      参禅时我们需要放下万缘,但往往误于执妄遣妄,还同二妄,如能以“无心无事”随缘自在的休歇,也就不会执妄遣妄,乃能“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从念头根源上入无念法者是参禅的宗旨,但念头的涵义还没有“心事”的涵义大,故执无念之念易成执妄遣妄,是因为仍执于心中有事,以心中之事压抑妄念。若能心中无此事则心中无此念,而心中无事并非没有工夫可用,恰恰是用此无事无念之功,也就是“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勿误入“无事坑”落空)。这也就是《圆觉经》说的随顺觉性境界“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正是“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