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穷人向左富人向右

个人日记

     图片
    
  从统计学上来看,很多数据都指向了一个事实,穷人家庭出身的孩子,尤其是来自特别穷困地区的孩子,将来依然多数都较为穷困,而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将来大多过得比较好。这就是所谓“穷困的循环”和“富裕的循环”,不仅中国有,美国乃至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现象。


 
穷困群体“生而不养”的策略,尽管是一种主观选择,但也有着很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事实上城市有产群体对孩子精心养育也不过是最近一二十年的事情,他们在小时候也经历过有很多兄弟姐妹,等同于“放养”的时代。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曾经解释过这种现象。他认为,孩子可以被视为一种家庭需求的特殊“商品”,不同家庭对这种“商品”的定价是不一样的:对于城市有产家庭来说,家庭抚养孩子的目的是希望从孩子身上获得精神收益和心理满足,就像购买耐用消费品(如高级音响、汽车)那样,孩子茁壮成长成材,会给父母带来很大的快乐,因此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抚养费用要大于父母期望从孩子身上获得的物质回报,即这种爱是不计较代价的;而欠发达地区的穷困家庭则正好相反,他们并不期待从孩子身上收获多少精神满足,而是把孩子视作耐用生产品,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抚养费用要少于孩子将来带给父母的收益,换句话说,即期待生孩子能带来经济收入,给他们养老。

 
读到腾讯《今日话题》的这段话,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生还是不生?生几个?要男孩还是女孩?估计很多年轻人都纠结过这个问题,最终做出了自己的决定,然而自己也没整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想?现在,诺贝尔经济学家给我们整明白了:原来生孩子并非什么“为民族争光,为人类延续而生”的高尚行为,一切不过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出了一个自以为有利的决策而已。

 
如果你有一对穷父母,估计你一定听过他们的不停叮嘱:一定要多生几个,最好是儿子。如果你说只想要一个。他们则跟你好言相劝:你看,咱邻居家某某生了3个,某某40来岁了,年龄那么大了,最后还后悔生少了,现在躲着又出去生了。某某那么穷,在外累死累活的打工,还生了好几个呢,你好歹比他们强,还不多生几个?如果你说养孩子费用高,他们则反驳:都照你们养的那么娇贵,我看一个都难。如果你嫌累,他们会说:怕什么?带不了,送回来!我来帮你们带孩子,你们只管生就是了。

 
如果你有一对高知,富裕的父母。他们会说:生不生,生几个,都是你们的事,自己决定,自己负责。哪怕你要当丁克,他们也会说:正好,还省去我们帮你带孩子的麻烦。

 
这两种心态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正如加里·贝克尔解释的一样。穷人把养孩子当作投资,富人把养孩子当消费。

 
穷人,潜意识里,把孩子当作长期投资品。所以,要生,而且还要生男孩,因为现状就是:赚大钱掌大权的都是男人。要是生活在杨贵妃时代,估计又要“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了。

 
不仅以男孩为最优投资品,而且还必须要多生,这样才易于分散风险,万一只生一个不成器呢?至少还有其他的孩子可期望,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虽然养孩子很幸苦,但相当于“创投”,苦尽甘来,以后必将迎来巨大的收益回报期。

 
富人,潜意识里,把孩子当作消费品,把养孩子当作一个精神享受过程。所以,不在于多,也不在于是男是女,而是在于养育过程,就好像雕作一件艺术品般。

 
穷人教育比较强调“孝顺”和“听话”,这是保证投资顺利回收最基本的要求。不孝顺的孩子,书就别想读了。早早完成义务教育,就自生自灭去吧。富人教育强调“独立思考”,培养出这样孩子才有成就感。然而,事与愿违,穷人的孩子反而更独立。富人的孩子反而更听话。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是因为一开始就被寄予了厚望,早早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投资品的地位。所以,只能努力拼了,结果就是穷人更独立,更爆发力强,但是碍于资源实在太少,受教育程度太低,最后还是有心无力的居多。所以国家提倡“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意思就是告诉穷人:资源本来有限,还搞分散投资,“创投”会更艰难呐!但听进去的实在太少,结果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富人的孩子,如艺术品般被雕刻和呵护,虽然经常被强调要独立思考。但毕竟有父母这颗大树可依赖,结果吃的苦不够,反而显得弱不禁风,更听话。但这并不妨碍富爸妈们在这个养孩子的过程中得到极大的精神满足感。更何况,富人家的孩子虽然当家迟,韧度低,但眼界更高,思维面广,点子多,资源也多,只要敢闯,就不怕失败。结果反而富人的孩子在长跑中容易胜出,最终是富人越来越富。

 
有社会学家看到了这种现象,于是提出:如果让穷人少生孩子多去创业,鼓励富人多生孩子,这个社会岂不是穷人就会越来越少,富人越来越多,贫富差距不就解决了吗?且不说公平不公平,但穷人不笨,富人也不傻。

 
一方面,是穷人面前的路其实很少,除了基本消费,没啥钱,没啥理财观念,也就没啥投资可言。除了生孩子外,反正一个也是生,两个也是生,越生越有经验,越生边际成本越低,于是,生孩子就成了穷人家的最大投资项目了。

 
养孩子的投入则可大可小,小到只要一口饭,饿不死就行,大到可以把孩子送上最高学府,成名成家。而且项目投入过程和预期都可控,只要能活下来,按照《赡养法》,老后自己就有稳定的收益。投入主要在于生孩子,孩子上学,九年义务教育反正国家都包了。九年读完看表现。表现不好,去厂里打工,马上就有钱回了。表现好的,加大投入,可进一步努力,直到大学毕业,回报更大。这已经是穷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佳路子了,还能怎样?

 
只是,现在这条路上千军万马实在太多,竞争激烈。就算是同样的大学文凭,也不见得能改变多少命运。特别是在某个时期,大家步调一致的投资“男孩”这个最优投资品时,结果导致了男女比例大幅失调。男孩一毕业即失业,一进入婚龄段,就找不到媳妇,勉强谈成个吧,都是要求有车有房的。如此算来,投资回本期大幅延长,甚至有出现亏本的可能,穷爸妈们只好集体出动打工,给孩子挣买房首付。有的甚至都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还不得不在奋斗在一线岗位,于是出了一个新名词叫“因学返贫”,

 
另一方面,富人的投资渠道实在太广,所以生儿育女只能算是种精神消费,考虑的是享受这个过程。既然是消费,就不会谈回报,既然是消费,就得考虑性价比。一般不太在意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女孩更好,贴心小棉袄啊!生一个还是两个好,得看哪个选择能让自己精神上更有幸福感。一般刚刚脱贫的富人,生一,二个就够了,再多的话,同样付出,带来的精神满足感是递减的。而且带孩子需要亲力亲为的,生活如此丰富,何必把自己的人生只套在几个熊孩子身上?只有钱多得没地方花了的富豪们,才考虑无节制的生----反正也不用自己亲自带孩子。

 
所以,富人跟穷人在这一方面没法达成共识。一方面,是富人指责穷人“养不起还生那么多?”,另一方面是某些可怜之人跳起来背古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生,一定要生!而且还必须是儿子,不然就断后了!

 
特别是刚刚脱贫致富的农村娃,一回到家,跟父母坐在一块,耳听一片催“生”声。还能怎么反驳呢?毕竟,他们已经在投资生孩子方面上获得了巨大成功,自己就是典范。他们不过是在传授他们认为正确的经验而已。于是乎,弄得自己也很疑惑,生?还是不生?为什么生?为什么不生?头脑一片混乱。

 
现在好了,经济学家为我们解惑来了!请问,你是把生孩子的过程当作一项投资还是消费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