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针扎

个人日记

     家里的针总是丢,就想起来买个针扎,逛遍了淘宝都只有简单的布艺针扎,一个卡通图案或者一个彩色的球形带底座,放在桌子上好看是好看,但我怀疑会不会有一天连针扎都丢的没影了,突然就怀念起小时候见过的那些针扎来。
     故乡以前有种风俗,女孩儿出嫁,嫁妆里必须有女红,亲戚朋友会根据女红的精细程度来给新媳妇儿打分,所以故乡的女孩儿一般都是读完小学就再也不读书了(按老人的话说是,女孩儿家识得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想来在他们眼里”女子无才便是德”德比才更为重要),在家帮父母洗衣服煮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学女红。因为女红的重要性,针扎也就成了一种很流行的东西。
      印象最深的是奶奶的针扎。奶奶生在旧社会,按那时的风俗裹着小脚,常年穿浅蓝色卡其布或者咖色仿锦缎的大襟上衣,将阔腿裤的裤腿扎起来露出三寸金莲,走起路来摇摇欲坠。她的针扎就常年缀在她的大襟衫上,跟着她左右摇晃,上面扎满了大小不一型号不同的针,有些绣花用,有些缝补用。
     她所有的针扎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小小的针扎做起来过程却是相当复杂的,首先找来破旧的衣服洗干净,用熨斗熨平整,然后将面粉和冷水搅拌均匀,放在火炉上不停搅拌,等到水分蒸发的差不多了,冷却下来就变成了自制的浆糊。将破布上面抹一层浆糊,在上面再贴一层破布,如此贴三四层,就成了所谓的褙子。将褙子压在烧热的土炕上一两天,变干之后,就可以动手做针扎了。手巧的女孩儿会事先想好做什么形状后通常会用剪刀将褙子剪出一个对称的梨形(或者剪两个相同的梨形),上面贴上彩色锦缎,在锦缎上面绣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在反面贴上一层碎花或者白色的新布,沿着对称轴缝合(缝合的时候最上面留有一个孔,穿绳子用)。就成了针扎的外衣,也是针扎的雏形。再用白布剪出上面是和针扎外衣相同的梨形,下面是各种形状(诸如小鸟,蝴蝶,见过最漂亮的是龙的形状)的图案,两个,缝合之后在里面填充一点棉花,在最上面逢一条丝带,或者丝线搓成的粗一点的绳子,将绳子穿过针扎外衣的那个孔,一个做工精美的针扎就完成了。一个针扎从开工到完成一般都要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当然如果是作陪嫁用的针扎还需要用热馒头搓,目的是为了除去做针扎时留在上面的污迹。
       奶奶戴的针扎都不是她自己做的
,一般都是亲戚家里有人结婚,新娘子送的。大概在亲戚中奶奶算是比较德高望重的,反正有些远的不知道怎么去算的亲戚家有人结婚也一定会送奶奶一个针扎。新娘子送的针扎一定是精品中的精品,做工都极讲究,锦缎上的绣花图案跟扎针的地方形状配合的天衣无缝,所以奶奶戴着的针扎在女孩儿或者家庭主妇堆里都是值得比较和议论一番的。秋收完了之后田里基本就没什么农活了,女孩儿们就将洗衣做饭等活交由母亲去完成,自己专心学习女红,每每都是一个村子里所有的女孩聚集在一起,你绣鞋垫,她绣门帘,一边绣一边比较,遇到绣的特别好或者特别差的大家就嘻嘻哈哈的评论。奶奶经常坐在这些女孩中一边指导她们,一边给她们讲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那些故事我都忘记了,但清楚的记得奶奶每每讲到泪盈于睫,或是哽咽着讲不下去,一群女孩子就会围过来对着她胸前的针扎做一番评论,奶奶也会在叽叽喳喳的争吵声里停止她的回忆。有时候会有女孩拿她的针扎下来照样,或者跟她开玩笑,你这么多针扎就送我几个吧,这个时候奶奶就说:“我舍不得送,留着给我晓芬以后嫁人的时候时候用,你看这个丧壳子(老家话,大概就是不成器之类的意思吧),什么都不会,以后有了婆家可怎么办?”女孩儿们就笑她,都什么年代了还是老思想,你家晓芬读书,以后用不着针扎,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或许什么都不会做以后会享福呢,而奶奶总是担忧的看着我直叹气。
      我离开家乡之后就很少再回去,回去之后也很少见到村子里的女孩儿做女红了,大多数都在读书。奶奶收藏的那些针扎最后不知道给了谁,到我出嫁的时候奶奶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不知道她临走的时候是否带走了那个常年陪伴她的针扎,如果带走了是不是那个针扎现在依然随着她的身子晃来晃去?只是这一刻,当我想起那些针扎的时候,奶奶针扎上的那些针突然都跑出来深深地扎在了我的记忆里......

注:针扎即针插,一种插针用的工具,多用布配合棉质填充物做成。
    

文章评论

风语

[ft=,3,]针扎?什么呢?俺绞尽脑汁也寻找不到它的踪影。[/ft]

七界三才无极子

这么费事干吗?!随便找个妃子、才人、嬷嬷、宫女滴,借个布偶人人。[em]e128[/em][em]e128[/em][em]e128[/em]

星星

复杂的工序,精心的制作,心血毅力智慧的化身,不仅是时代的遗物,更是无语伦比传统的精品,但愿针扎不仅停留在美好的记忆里……

七界三才无极子

小花花,写这些干吗?[em]e118[/em][em]e118[/em][em]e118[/em]俺也想我奶奶了,想起她的针线匾,针线板(插针用),针拨……还有木篦、牛骨梳子,俺想吃糖,奶奶就梳头;俺十岁那年,奶奶走了……[em]e109[/em][em]e109[/em][em]e109[/em]

虎步漫游

只为写物么?非也!实为寄情。朴实自然,[em]e179[/em]!

六月泳儿

与奶奶有关的一点一滴都深深刻在记忆力-----借物宣情,真实自然,真挚感人-----

梅馨月闲

记忆里的针扎,记忆里的奶奶,从不曾走远,一直在花儿的念想里。

微凉的荷

很喜欢荼蘼这接地气的文字。[em]e163[/em]

碧溪儿

花花什么时候做针扎?[em]e100[/em] 我也要一个,看了两遍了,我的头晕,反正是学不会的了[em]e112[/em]

秋水长天

荷说接地气,没错! 我也喜欢这种朴实,干净的文字。毫无造作! 至于针扎,我还真没见过 ,小时候见过缠线板,针就别在线上。

晓霞

额,我最不会的就是针线活,越不会越着急,一着急就扎破手,可是妈妈却一手好针脚。

默蓝朵

夏荼荼的奶奶和我的奶奶那一辈人,都是针线活不离手的 。我奶奶做的那个不晓得叫什么,只是里面塞着头发,针在里面从不生锈。。

伊水

凡是有生活的文字,那怕细微写出来才感人,花花的文字魅力均来源于真实,。

那场雪飘落在夜里

看过你们那边的针扎的制作工序,前一部分特像前些年这边妇女缝制千层底。 好在你这个 “[ft=,3,]丧壳子”赶上了好时代,一路学堂走来,如此也是小有成就了,像针扎这类东西也只是个摆设了。要不然还真不到嫁到婆家,人家给你打几分呢?[em]e113[/em] [/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