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自杀成就艺术人生

滚滚红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王蒙有一次说,中国作家为什么伟大的不多?就是因为中国作家自杀的太少了。当然,这只是调侃。屈原是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自杀的诗人,从他开始,到辛亥之前的2000年漫长岁月里,中国自杀的文人不到30位。

我们在课堂上反复如念经般学习屈原的爱国情怀,与其说那是爱国,不如说那是他为理想而殉道的精神,六国已经走到尽头,大秦如日初升,他不愿意在苟且偷生,更不会投靠“贤明”的新主重上仕途,宁肯将自己托付给清流,上古越歌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他选择了以清水去浣濯自己的精神之“缨”,带着对信仰的忠贞与执着沉入泪罗江。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串绚烂的诗篇,他的品格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时代。

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掉,但不能被打败——海明威:1961年6月2日的早晨,海明威爱达荷州凯彻姆镇寓所里,传出了一声枪响,妻子玛丽赶紧从楼上飞奔下来,只看见自己的丈夫已经四分五裂的脑袋。几分钟前,海明威把一支银子镶嵌的猎枪装上子弹,然后塞进自己的嘴里,两个板机一齐扣动。这是他生前最喜爱的猎枪。他的作品无数次提到死亡,而他的主人公们在面对死亡时却都是如此的平静,他自己也一样。

后来他的研究者们披露,海明威在其成年后的很长时间里都被我们今天所说的ED所困扰,他与几任妻子的关系和他相当一部分的家庭生活都受到这一疾病的严重影响,ED造成的强烈的心灵痛楚更是导致他最终自杀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1954年,美国作家海明威以他最著名的一部小说《老人与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在颁奖词中这样说道:“他忠实、勇敢地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艰辛和危难”。

我不活在自己的唇上,吻了我的人将会失去我——茨维塔耶娃:1941年8月31日,苏联鞑靼自治共和国叶拉布加镇一位俄国妇女上吊自杀,没有引起太大骚动,只有房东太太说,她桌上的粥还没喝完,怎么不喝完了再死呢?玛琳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白银时代的夜莺,现在已被公认为俄罗斯20世纪最优秀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良好的出生,上等的教育,十月革命,苏维埃,流亡,大清洗,叛国罪。穷困潦倒。她的一生活深深刻上了时代的烙痕。

父亲是莫斯科大学的艺术史教授,俄罗斯第一家精美艺术博物馆的创建人。母亲有德国和波兰血统,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是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的学生。自幼显现出了极高的文学天赋,革命爆发,和丈夫分离,最后,丈夫参加白军以颠覆革命罪被处死刑。为生存挣扎的茨维塔耶娃在帕斯捷尔纳克的帮助下找些译书的活,与儿子穆尔相依为命。1941年德苏战爆发,茨维塔耶娃与16岁的儿子疏散到叶拉布加镇。穆尔与她关系不好,常常恶语相向。茨维塔耶娃伤心之至,为了生活所迫,她申请了一份洗碗工的工作,可却被拒绝,在绝望和贫困的折磨中,她写了三封遗书后自杀。

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莫泊桑:1893年7月6日, 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自己的喉咙。他才华横溢,却风流成性,26岁便染上了梅毒,家族还有精神病遗传。他生性内向,精神敏感,极其善于观察生活,而生活中种种的阴暗与苦难又不断在刺激他的神经。19世纪80年代后期,他阴郁苦闷与绝望情绪的日渐加强,在弟弟死后终于爆发了出来。

1892年1月2日,莫泊桑自杀未遂,五天后他被送入精神病院。自杀前,他在遗书中写到:从前我是快乐的!一切都使我入迷!走过的女人,街头的景色,我居住的地方;甚至对我的衣服的式样我都感到兴趣。但是同样的东西重复看来看去,最终使我心里充满了疲乏和厌倦,就跟一个观众每天晚上都走进一家剧院会发生的情况一模一样。

我实际上是仅仅用我不幸的神经来写作,每个字母费去我的一滴血——迦尔洵:1888年6月,在莫名的忧郁中,迦尔洵跳下了医院的大楼。这个名字也许不太为人所知,确实,19世纪的俄罗斯文坛群星璀璨,如果把最出色的作家称为“俄罗斯文学的太阳”,那要射下太阳得叫上后裔,太阳实在太多了,迦尔洵实在不够耀眼。他的一生留下了17篇短篇小说,篇篇是上佳之作。每一篇都经过分娩般痛苦的孕育。屠格涅夫这样评价他,悲天悯人,有一颗赤子之心,为人们的缺陷而深感忧伤,能对别人的不幸感同深受,他坚决抗拒邪恶和丑恶。

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陈天华:1905年12月8日清晨,一位中国青年在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杀,他叫陈天华。1905年11月,由日本文部省颁布了一项《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引起旅日中国学生的不满。学生们组织罢课以示抗议。但是在罢课过程中,学生领袖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宋教仁主张大家全部回国,而汪精卫主张继续留日忍辱负重,以图东山再起。由于学生会的内讧,导致罢课运动草草收场,日本报纸发表评论,嘲笑“支那人放纵卑劣,团结薄弱”。陈天华悲愤交加,写下了《绝命书》,用生命来抗议侮辱,以示尊严。

当生活变得又痛苦又让人厌倦的时候,死亡就会前来哄你睡去,一睡不醒——杰克·伦敦:他认识了一位富家千金,那位小姐改变了他的一生。小姐教他读书习文,他开始学习写作,然后就成名了。成名之前,小姐的家人坚决反对他们在一起,而他成名之后,他们又把她往他怀里拼命塞。他也热爱生活,他号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然而当他拥有了一切的时候,又该干什么么?空虚与焦虑一直包围在他的周围,他觉得自己被这个浮华的世界榨干了所有的才华。于是,他觉得活着再无意义,于是他选择了死。

再见吧,我的朋友——叶赛宁:1925年12月28日凌晨,叶赛宁在旅馆的房间里自杀了。那年,他刚满三十岁。死前,他咬破手指,用血写下了自己的遗书。他玩世不恭,说话经常前后颠倒,他歌颂革命,赞扬工人阶级,却又厌恶革命和苏维埃制度。爱情的失败和祖国的剧变使他越来越迷茫,他不知道命运将会把自己引向何方。他死后,抒情诗同样走向了终结。

我没有大海,除了你的爱,没有太阳,除了你的爱——马雅可夫斯基:1930年4月14日早晨,马雅可夫斯基在莫斯科的家中开枪自杀。他不是一位纯粹的革命诗人,他颂扬革命,因为他认为这是他梦中创造的理想生活。他冲动,敏感,多情,为了爱不孤一切,他的爱情诗写的和革命诗一样热血沸腾。他一生爱过很多女人,每一次都全身心的投入,每一次又被自己狂热的爱伤害到了自己。他的死充满谜团,一说是政治,一说是爱情。他死前曾被苏共批判,被排挤出了无产阶级诗人的行列,对他打击巨大。

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傅雷:1966年9月2日,面对着一片狼籍的屋子,傅雷与夫人于当天深夜联名写下遗书,选择“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打开煤气,平静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严格地说,傅雷不是作家,但他们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里程碑。在自杀的前几个小时,红小兵们冲进他们家翻箱倒柜,掘地三尺,连玫瑰花都不放过。他被强迫念当年关于翻译的通信,家里一切和资产阶级有关的东西,书信,钢琴,咖啡,银餐具被砸的一干二净,一位红小兵说你留着刀子是想刺杀革命小将吗?

他们死后,骨灰无人认领,是一位景仰他的女孩冒充傅家亲戚冒死领了回来,将它安葬,并且也没有写上名字,直到多年后凭借自己当年的记号才认出这是傅雷夫妇的墓。傅聪这样说他的父亲:他认为人有最终的自由去选择死亡,对他来说‘死谏’正是所谓不妥协精神最极限的、最积极的表现!

来,和爷爷说再见——老舍:1966年8月25日,市文联交给舒乙一张纸,上面写着:我舒舍予自绝于人民。并且通知他到德胜门太平湖去处理后事。多年以后,舒乙找到一张老北京地图,发现在旧城西北角,外面是太平湖,对应于城里,就是观音庵,是老舍做教授后,亲自给他母亲买的住地。 舒乙后来回忆说“当他丧失了一切,而且他感受到人们把他抛弃的时候,他突然想起来他的归属应该是这儿,这儿有他的妈妈,他妈妈是把生命和性格传给他的惟一的人,这可能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了。

老舍先生是一位极富文化深思精神的作家。他的多部小说,探讨过生命的意义,揭示过国民的性格弱点,描写过许多人物走向自杀的心理,那么他死前在想些什么?强权带给他的屈辱,又或者是对自己内心屈从与自贱的悔恨?他是否曾经想到当年他讴歌批斗恶霸,赞美三反时,他竭力赞扬的斗争方式却突然降临到了自己的身上,他自己又该如何?

他为什么要死,至今众说纷纭。他死时带着毛泽东诗词,他曾说,党会了解我,总理会了解我,主席会了解我。我相信这绝不是真实的老舍,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自己纳入文革这个体系中去。至于真相究竟如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从中解读我们的过去,这对我们的未来尤为重要。

看花终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属我——王国维:927年6月2日,颐和园的园工听到了一阵落水声后,急忙跑来解救,七手八脚的把落水人捞上来,他不懂急救,落水的人口鼻都被泥土塞住,最终因窒息而死,他的内衣还未湿透,他是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他真正的学贯中西,精通文史哲地,他取得的学术成就令后人仰望。他的研究领域涉猎词曲、古文字、古器物、殷商制度及西北历史地理考古,每一项都成绩斐然。

1927年,那正是中国新旧交替的时候。时局混乱,这一切让王国维感到心灰。他曾指着昆明湖说,“今日干净土,惟此一湾水耳!”他的死因传闻都不胜数,“殉清”,有殉清说、逼债说、惊惧说、抑郁症,等等等等。也有许多人认为他接受了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的影响,他的价值观必然会导致他的死亡。

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伍尔夫:1941年3月28日,伍尔夫来到乌斯河畔,在衣服口袋里面放满了石块,一步一步向河中心走去。她是上帝的宠儿,她出身名门,容貌秀美。她是上帝的弃儿,幼年时父母离开了人世,并一直被父异母兄长的性侵害,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以至于影响了她的一生。她有一位全身心爱她的丈夫,在她病发的时候一直鼓励和照顾着她,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什么,她的精神世界永远都是孤独的,在给伦纳德的遗言中她这样写到:“我不能再毁掉你的生活了。”

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去了——茨威格:1942年2月23日突然传出茨威格和他的妻子在南美巴西服毒自杀的消息,一时舆论哗然。他为什么要死?他衣食无忧,有着极高的社会声望,每次演讲都是万人空巷。他有英国国籍,不像那些流浪各地受尽歧视的犹太同胞。他是个乐观主义者,他相信经过漫漫长夜,曙光一定会到来,那他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在遗书中写到,你们会等到旭日,而我等不及了,长期的流浪已经消耗了我的精力,已经使我无法再建立新的生活。南美歌舞升平,尽管他在这里受到受到国宾般的礼遇,但是却无人能真正体会他内心的苦闷与寂寞。这种等待黎明的过程对他是折磨,因为他不知道长夜什么时候才能过去,于是,他决定体面的,有尊严的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不是一个勇敢的战士,但他却是一正直善良的作家,一位亲切的导师与挚友,他为别人的痛苦而痛苦,为别人流泪而流泪,他的作品温婉,从容,深刻,永远会感动着每一代人。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1989年3月25日,一位年轻人在山海关蹓跶了一下午,3月26日又在那闲逛了一上午,中午开始延着铁道朝龙家营方向走去。随后,传来消息,年仅25岁的诗人海子卧轨自杀。海子在孤独寂寞中度过了一生,死后被很多人景仰。他的好友,诗人西川这样说他,他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爱干净,喜欢嘉宝那样的女人,有时有点伤感,痛苦起来几乎沉浸其中之不能自拔。

他的死一样是个谜,各种传言分飞不断,那些细节问题并不重要,归根到底,诗人的自杀本质都是一样的,他们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徇情在死前的几个月,他告诉我们,要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是,他说是从明天开始。明天在哪里?也许明天永远不会来,明天永远只存在于自己的精神家园里。

死,是一门艺术,所有的东西都如此,我要使之分外精彩——1963年2月11日,伦敦。西尔维娅·普拉斯突然陷入极端的抑郁中。她扔下钢笔,打开煤气罐的阀门。普拉斯是自白派中最年轻最有艺术才华又最早自杀的女诗人。所谓自白,就是以极为坦白的方式来揭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她运用自己熟悉的材料——日常生活的东西,来表示悲观绝望和混乱脱节。无论是野蛮情绪、性裸露、自杀意图,一切对她都是那么亲近可爱而不再感到恐惧。

死又死不了,活又活不下去——太宰治:他出生日本上层,一生经历了革命,政变与战争到战败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生活始终栖身于矛盾之中,他敏感的神经在社会与人性的深层游走,并且常常对此感到厌恶,痛苦终至绝望。1936年,太宰治第一部小说集《晚年》出版,其中许多作品是作家自杀前所写的遗书,作者在行将结束自己的生命时,把内心坦陈于世人面前,差不多整本书就是一部遗书集。可谓叫世人为之震动。

两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死这件事——芥川龙之介:他是一位艺术至上者,他说,非凡的作品,有时难免要把灵魂出卖给魔鬼。在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中,他永远站在艺术的这一边。他在遗书中写道:我只是感到茫然的不安。后来,日本研究者说,他太执着与艺术家的人生,他对自己未来写作才能的枯竭深感畏惧。他曾经很多次的尝试自杀,他迷恋死亡。

1921年中国之行后,在繁重的外界和自身的压力下,他染上了多种疾病,胃肠病、痔疮、神经衰弱、失眠症。当时日本政局恶化,右翼势力抬头,压抑的政治环境使他的精神状态更加恶化,他从小目睹母亲和亲人们被送进精神病院的场景,导致他内心有一种极度的恐惧,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也会这样。他探讨人生,挖掘人性,结果总是看到现实的丑恶,觉得“人生比地狱还地狱”。由于日本社会斗争的加剧,使他越发的怀疑,焦虑和神经质量,整日处在对未来的恍惚不安中。终于,1927年7月24日,在病痛,时局,家族矛盾的多重折折磨下,他把自己两年多来的思考变成了实践,他服下了大量的安眠药,也许从此就解脱了。

可我心之所向是黑夜,鲜血和死亡——三岛由纪夫:他从小体质贫弱小,和出身贵族,极端传统甚至神经质的祖母住在一起,养成了他孤独、敏感,女性化的性格。他对日本传统武士精神深深的景仰,对于战后传统信仰的破灭与日渐西化的社会极为不满。他煽动自卫队推翻宪法,回复帝国的传统,但是无人响应,他自诩日本传统美的继承者,帝国的精神传统在他身上以极端的形式展现出来,他一生在扭曲的美中行走,他的死其实和许多文学家们一样,赖已经支撑的精神世界已经破灭,自己迟早也是要毁灭的,不如以这样的死法以唤醒国人。

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川端康成:1972年 4月16日深夜,一个让世界文坛哗然震惊的消息传扬开来:川端康成自杀身亡。当年在三岛由纪夫的自杀现场,他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他不停地说,我觉得死的人应该是我。他自幼失去父母,由祖父母带大,极为任性孤独和神经质,衣服沾上了一滴油,他便不穿,任祖父母百般哄劝,直到把那一块沾了油的衣料挖剪下来,再补上,他才穿。

他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哀怨与寂寞,他在不断寻找着人类的道德归属。他走遍了整个世界,然而走的越多,失望也越大,他觉得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追求物质,信仰破灭,道德沦丧。早年,他因过度依赖安眠药导致药物滥用,但一经停止服用,他的精神状况却又出现了不良反应。这个时候,他的身理和心理已经达到了承受能力的极限。在死前的几小时,他对家人说,我出去散步了。之后他的助手在写作公寓里发现他把煤气管含在了嘴里。

我盼得那么苦又盼了那么久的死亡——安妮·塞克斯顿:1974年10月4日下午3时半,美国最有成就的先锋诗人之一,安妮·塞克斯顿在她名声如日中天的时候,在自己的车库里以一氧化碳中毒的方式悄悄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她是自白派诗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西尔维亚·普拉斯的挚友。她们两个人,都来自波士顿,有着同样秀丽的容貌和精湛的文笔,同样受着精神病的困扰。她们曾结伴参加诗歌研修班,一起在旅馆喝得大醉,一起互相讨论过自杀的方式。在普拉斯自杀后,她写了一首悼念诗,说她是贼,抢走了本该属于她的死亡。

与落花一同漂去, 无人知道的地方——朱湘:朱湘的名字现在少有人知,但是他却是新文学时代同徐志摩,郭沫若比肩的诗人,鲁迅赞美他是一个纯粹的诗人,中国的济慈。1933年12月4日,他由上海乘“吉和轮”赴南京。次日清晨,他拿出香槟,狂欢般的一边喝着一边诵读着海涅的诗,当船过李白捞月的采石矶时,他纵身一跃,跳入滚滚波涛……

太阳去追赶黑夜,却又被另一群黑夜所追赶——顾城:1993年10月8日,新西兰北部一个小岛上,诗人顾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妻子谢烨,则倒在岛上的一条路上,头部被丈夫用斧头砍伤,后不致身亡。李锐说他是自恋型精神撒娇者,他极端的自恋,极端的自私,认为世界该是他想象中的那样,而不是现在这个灰暗的样子,导致了他的精神独裁。一有不如意,他便大发脾气,甚至连打牌输了都会踢桌子。他宣称他爱这个世界爱所有的人,但是却惟独不爱身边的人。

妻子谢烨狂热的崇拜他,一心一意照顾他的生活。哪怕后来有了英儿,她不仅不去指责,还认为这是诗人该有的权利,并且还按照丈夫的要求将英儿接到了新西兰,三个人透明毫无冲突的生活着。英儿抛弃了他,用顾城自己的话说,为了一张绿卡和一个洋老头失踪了,他写了一首《英儿》来凭吊自己的爱情,他口述,谢烨打字,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等到谢烨有了自己的情人,他拿起斧子砍伤了她,然后自己把自己挂在了树上。不知他想有没有想过也写一首《谢烨》来凭吊这位温柔善良一直为自己默默承受伤害的妻子?图为顾城和谢烨。

顾城在他最后的时间里经常提到死,他在自己的诗里曾写到“我的独木船,没有桨,没有风帆,飘在大海中间”,他永远都在寻找着神圣与完美,可惜现实一直在打击着他,他每挣扎一次,就痛苦一次,越痛苦就越激进,越激进就越走向极端,最后无可避免的走想了毁灭。他从不与现实妥协,他一直在用自己心中的美和诗在抗争,但是,他的美,他的诗,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周围所有的人。

 

(雅虎文化)

文章评论

天天天蓝

[I][ft=#0033ff,4,仿宋_gb2312]古代的作家们称,从未活过是最好的,[/ft][/I] [I][ft=#0033ff,4,仿宋_gb2312]从未吸收过生命的气息,从未探视过白日的眼睛,[/ft][/I] [I][ft=#0033ff,4,仿宋_gb2312]那仅次于此的一句愉快的晚安,随后便快速转身离去。[/ft][/I] [I][ft=#0033ff,4,仿宋_gb2312]......[/ft][/I] [I][/I] [I][ft=#0033ff,4,仿宋_gb2312]欢乐变成对死亡的向往,如果所有的渴望都是枉然。[/ft][/I] [I][ft=#0033ff,4,仿宋_gb2312][/ft][/I] [I][ft=#0033ff,4,仿宋_gb2312][/ft][/I] [I][ft=#0033ff,4,仿宋_gb2312]————————叶芝《俄狄浦斯在克洛诺斯》[/ft][/I]

辛果

[ft=,2,]以死抗争也是需要勇气的,只是为了结束痛苦,而不是为了成就什么。[/ft]

彩儿

[ft=,2,]细细地读过,人是应该懂得在最灿烂的时候转身的吧,就如烟花,把留住的那一刻美好凝做永恒。[/ft]

雅典娜

[ft=#00ff00,4,楷体_gb2312] [em]e160[/em],许多优秀且值得敬仰的灵魂于现世而言,他们只是暂时的缺席者,终究会回到读者的阅读与思考中来……[/ft]

行者立人

[ft=,2,]明月啊!您若生在秦时,也是流芳千古的诗人啊!!![/ft]

行者立人

特殊年代,有些诗人做了些有违良心道德的事..醒悟之后...自绝于人民

花翎子

人生在世,具有把握自己生命与肉体的权力,这是无可非议的事情。——叔本华 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ft=,2,] [/ft]

守得云开

精神的深邃让他们孤立无助。他们的死是另外一种生的觉醒,代表了文化的另外一种生机。

最深的秋

[ft=,5,][B]不达时皆笑屈原非,无为时尽说陶潜是。有时,活着还不如死去。[/B][/ft]

木木

追求文学艺术,本身就是冒险的行为,只要少数英雄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艺术。文人自杀往往会成为文明进步和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点,可以给人以强有力的反思力量,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自身缺陷、生存环境、艺术深度或者其他方面。

苍烟落照

英国心理学家菲利克斯·波斯特博士按现代精神病理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人类历史上300名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得出的结论是:政治家中有17%的人患有严重的精神病理毛病,如希特勒、林肯、拿破仑等,他们中有嗜杀如狂的恶魔,也有美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总统。科学家中有18%,如高尔登、门德耳、安培、牛顿、哥白尼、法拉第等。思想家中有26%,如尼采、罗素、卢梭、叔本华等。作曲家中有31%,如瓦格纳、柴可夫斯基、普契尼、舒曼、贝多芬、莫扎特等。画家中有37%,如梵高、毕加索等。小说家中有46%,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福克纳、海明威、普鲁斯特、劳伦斯、卡夫卡、司汤达、福楼拜、莫里哀、托马斯·曼等不胜枚数。艺术家是波斯特研究中的“重灾区”,他解剖了50名文人,除莫泊桑以外都有轻重不同的精神病!

响灵灵

[ft=,2,]犹豫症、名利场捧杀和潦倒不稳定的生活促成了自杀成功。[/ft]

午夜蝶梦

死是唯美的,虽然不一定能成就一位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