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维塔耶娃:选择高贵

流光碎影

图片

茨维塔耶娃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她同时代的诗人爱伦堡曾经这样评价她:“作为一个诗人而生,并且作为一个人而死”。

茨维塔耶娃的诗以生命和死亡、爱情和艺术、时代和祖国等大事为主题,被誉为不朽的、纪念碑式的诗篇。


图片


唐山:选择高贵

作为一个命定长逝的人,

我从九泉之下亲笔

写给在我谢世一百年以后,

降临到人世间的你——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读过《致一百年以后的你》的人会明白,她离我们其实很近。

茨维塔耶娃生于书香门第,受过良好的教育,然而,这却给她一生带来伤害。在她的性格中,始终有一种高傲、落寞、孤芳自赏的东西,她永远也搞不明白,这为什么会成为别人愤怒的理由。

茨维塔耶娃17岁便以诗歌名世,由于丈夫加入白军,30岁时,她带着孩子流亡西方,由于写诗无法养家糊口,她不得不去写散文。如果说贫困还是可以战胜的话,故国之思的那份孤独,对一个作家而言,则是压倒性的灾难。

17年后,茨维塔耶娃不顾一切回到了苏联,没想到等待她的却是接踵而来的厄运,女儿被流放,丈夫被逮捕。没有生活来源,她只好靠译诗和帮佣维持,然而,没多久,在希特勒的进逼下,她和儿子被疏散到一座小城,彻底失去了生活来源。在想当作协食堂洗碗工的申请被拒绝后,她被逼到了绝路,自缢而亡。一个月后,她的丈夫被枪毙,3年后,她17岁的儿子死在前线,只有她的女儿熬过了17年流放地的苦难,成为茨维塔耶娃遗作的整理者。

俄罗斯文学曾有一个优雅的白银时代,在时代大潮面前,读书人慌了神,他们希望用贵族气质来应付时变,然而,由此招致的仇恨反而彻底吞噬了他们。在旁人看来,茨维塔耶娃坚强而冰冷,但事实上,她的内心脆弱、敏感而恐惧,只是她接受的教养不允许把这一切表现出来,可越如此,就越会激起人们的恶作剧心理,他们一定要看看她窘迫时会如何。

当野蛮战胜文雅之时,它一定要通过折磨来获取快感,因为野蛮是没有天堂梦的,它的全部希望就在当下,就在破坏的瞬间。

茨维塔耶娃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即使在最困窘时,她也不会用译得不好的诗去混饭吃,她宁可做最卑贱的工作,也不肯玷污了内心的圣地。俗人是很难理解她的:诗有什么用呢?吃饭不是最重要的事吗?然而,100年过去后,人们仍会捧起茨维塔耶娃的诗。因为,那是文明的呻吟,是一份柔弱的坚持,是花朵们面对摧折,依然骄傲的盛开。

一个民族的优雅,需要几代人的坚持,而摧毁它,可能只需数年。然而,有信仰的人是不死的,不论如何蹉跎,时光终将澄清一切。

致一百年后的你,一百年后,终将了断。(《读者》2013年第5期

图片


张芹:山与山的重逢

我真正接触茨维塔耶娃的时间很晚,去年漫漫白雪的冬天里,才算读完了她的传记,恰好也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安娜·萨基扬茨为她写的三大本厚厚的传记。传记介绍了她的一生,她的多灾多难异常坎坷却又异常光辉丰富和热情洋溢的一生。而在我看来,她的一生,与其说是文学与创作的一生,不如说是爱情的一生。

一个人对爱情的态度就是他/她对待生活的态度。对茨维塔耶娃来说,每一次都是最后一次,而她始终抱有对爱情的幻想。

如果说茨维塔耶娃爱情的不幸是在爱情中她不能把握分寸,我不能赞同。她在写给塔·克瓦宁娜的信中说“我需要的是别人的爱。我的爱和他的爱。如果能够出现奇迹的话……我对他人的需要,就是他对我的需要……对他来说,就是我能够按照我的尺度,即没有尺度地去爱。”我想,没有尺度的爱才是真正完整的爱。在爱情里把握分寸、精心计算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小心思、小手段都有损爱的完整,当然完整的爱情很多时候会带来伤害,伤害别人的时候更伤害自己,但伤害也是爱情的一部分!包括嫉妒!没有嫉妒的爱情算什么爱情呢?就像她创作的献给康·罗泽维奇的长诗《山之诗》“山在忧伤:如今既是热血,又是春情/但是将来只会化作绵绵忧戚/山说,它不会放我们登程/不准你同别的女人一起。”

因此,不够勇敢的人永远不配拥有完整的爱情。如果每一次爱他人,茨维塔耶娃能够掌握所谓的分寸,我敢说,这绝不是她真正的感情流露。要爱,就义无反顾甚至奋不顾身,这才是茨维塔耶娃的爱。

正是出自此种爱,她创作出很多热情洋溢毫不掩饰的诗歌作品,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见她的感情历程,那些诗歌,无一不是她内心真实情感的写照。她爱他们,她爱每一个人。

她写给需要慰藉的年轻人施泰格尔的诗,题目就叫《给一个孤儿的诗》,“若是我能够——我就会带你/到洞穴的深处/到龙的洞穴里/到豹子的荒凉山谷”。我简直觉得她要给他的爱,不仅仅是爱情之爱,而且还包含着深深的母亲之爱。后来再看,真的是这样,因为年纪的关系,她对施泰格尔的感情里,自觉不自觉就包含了母亲对儿子的那种深沉又真挚的爱。

爱情是不分性别的。她爱罗泽维奇,爱施泰格尔,爱帕斯捷尔纳克,她还爱女诗人索菲娅·帕尔诺克,她俩甚至一起弃家出走,前往别处。

读她的诗歌越多,越觉得这个历尽磨难的女人的可贵,越觉得她的那些献出去的爱情没人能够配得上,即使是她的偶像她像神一样顶礼膜拜的大诗人。那些爱意出自她的痛苦却又光辉的心灵。如果说她的爱情不幸,那不幸就是没人能够配得上这浓烈的爱情。

她是山一样勇敢的人,她爱山,有时把自己比作山,她说山在“大地之上,天空之下。山在空中。” 就像她写给帕斯捷尔纳克的信中说:“当我们将来会见的时候,是山与山相逢。”

帕斯捷尔纳克在书信里说:“这是初恋的初恋,比世上一切都更质朴。我如此爱你,似乎在生活中只想着爱,想了很久很久,久得不可思议。”这虽然说是他自己,用来描述茨维塔耶娃的爱也十分恰如其分。

行文至此,我突然想起一个朋友写过的旧句子:“让我们相遇吧,并住在一起,像一个罐头里的两条鱼。”

哦,还要补上,她曾经说过的:有一天我们的相逢,是山与山相逢。(2012-09-15《新京报》

图片  


汪剑钊:1919年某一天,茨维塔耶娃完成了她有名的诗作《致一百年以后的你》。她在笔记中这样说过,她一整天都在思考一百年后这件事,她自信一百年之后人们将会爱上她;一百年之后的今天,我看见她,那个蓄着短发的茨维塔耶娃手里握着她的诗稿,隔着忘川,看着我们风尘仆仆,寻找她的出生地。是的,正如她所想象到的,我们在大街上迎面见到那么多女子,但我们看见活着的只有她——茨维塔耶娃。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Марина Цветаева,1892-1941),二十世纪最响亮、最动人心魄的诗人、散文家之一。少女时期即以诗行占卜了自己的青春、未来与死亡。她的诗句饱含热情、赞美、痛苦,大胆奔放,横溢斜出,应和了她跌宕的人生。她的散文如抒情诗般锋利、跳跃、灵动,意象纷至沓来,令人应接不暇。她死于绝望,终结于她寻觅了一辈子的钩子。她的墓地无人知晓。她栖于天空。“玛丽娜,谢谢你,为了这一切!”




文章评论

复活的军团

一个疯狂的女人!虽然随着肉体一同毁灭了,但诗歌依然放射着光芒。

花翎子

“作为一个人而生,作为一个诗人而死。”这是茨维塔耶娃评价马雅可夫斯基的话。

守得云开

茨维塔耶娃致里尔克的信1:您的名字便是一首诗,它不能与当代押韵。它,无论来自过去还是未来,都是来自远方。您的名字有意让您选择了它……这里谈的不是作为人的里尔克,而是作为精神的里尔克……可以超越歌德,但要超越您,则意味着超越诗。在您之后出现的诗人,应当是——您。就是说,您应当再次诞生…… 茨维塔耶娃致里尔克的信2:您将词汇亘古以来的含义还给了词汇,将事物亘古以来的词汇还给了事物……你可以不回复我,我知道什么是时间,也知道什么是诗。我同样知道什么是信。就这样。……我不活在自己的嘴上,吻过我的人会错过我……爱情只活在语言里……

寂的呼吸

她太孤独了,以致于很容易爱上别人。「我想投入您的怀抱,犹如从山上堕入深渊一样。」

洋子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在这个小镇的旅店里——古老时钟敲出的/微弱响声/像时间轻轻滴落/有时候/在黄昏/自顶楼某个房间传来笛声/吹笛者倚著窗牖/而窗口大朵郁金香/此刻你若不爱我/我也不会在意/(茨维塔耶娃)

olji

爱与死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也是茨维塔耶娃生命的主旋律!

留白

爱情只活在语言里&#12316&#12316但有一天我们的相逢,是山与山的相逢!

清新微笑

选择骨子里的高贵,无论在哪个年代,这样的女子都是令人敬仰的。曾读过有关女诗人的故事,今日重读,亦是满满的感动[em]e160[/em] 。。。

禅悦.[禁言中]

读她的诗歌越多,越觉得这个历尽磨难的女人的可贵,越觉得她的那些献出去的爱情没人能够配得上,即使是她的偶像她像神一样顶礼膜拜的大诗人。那些爱意出自她的痛苦却又光辉的心灵。如果说她的爱情不幸,那不幸就是没人能够配得上这浓烈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