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有时,花开有序

经典文摘

 转自《东方红教育群》

一般来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喜欢动不动发火,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孩子也会。

总有家长说,明知跟孩子发火不对,但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问生气时该怎么办。请试一下这招,很有效。想发脾气时问自己三个问题:1、这事危险吗,要命吗?2、我眼下这口恶气重要,还是孩子的幸福和未来重要?3、试试这一次不发火,看能不能把我憋曲死。在提问的同时,自己一一给出答案。回答毕脾气消。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只有这两招:讲道理,发脾气。前一招不行就来后一招。所以一听说不要给孩子讲道理,不要发脾气,很多人立即就不知所措了。你的招术之所以少,因为肚里“学术”太少(无关学历,博士未必好家长)。

不要用常识去带孩子,用思想去带。一定要看书!理解儿童,理解教育,方法就会很多。 几乎所有个性中的缺陷,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代的家教状态。偏执、自卑、不合作、暴躁、酗酒、滥性等等,全部是严厉教育的恶果,是童年心理创伤在生命中的落实。一个有问题的成年人,他的童年往往是有问题的。

所以不要给孩子强大的心理压力,不要对孩子管制太严太多,不要跟孩子发脾气,更不要打骂孩子。 经常有家长问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这是个伪问题。注意力不需要培养,越培养越涣散,“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

有的孩子很容易被什么东西吸引,分散注意;有的孩子会全神贯注于一件事,这既是个体差异,更主要地取决于孩子对手头正在做的事情是否感兴趣。心理学能解释注意力现象,但没有谁说可以培养。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哭,哭是一种求助。家长要去了解孩子为什么哭,帮他把问题解决了,就不哭了。强势的家长当然可以用铁石心肠让孩子“妥协”,但结果是孩子变得更脆弱、更爱哭,为一点点小事就流泪发脾气,越来越不可理喻。

快乐的孩子很少哭,家长可以用孩子每天哭泣的多少来给自己和孩子相处水平打分。 几乎所有个性中的缺陷,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代的家教状态。偏执、自卑、不合作、暴躁、酗酒、滥性等等,全部是严厉教育的恶果,是童年心理创伤在生命中的落实。
 
在养孩子过程中,有时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们急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从理论上讲没有人反对,但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喜欢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告诉孩子不要光脚在地上跑他就立即穿上鞋,告诉孩子不要打小朋友他从第二天就再不打架,给三年级小学生看了几本书就希望他写出很好的作文,给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讲了一番道理就认为他立即明白……如果孩子没什么变化,家长就生气失望,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不行,不像人家别人家的孩子。急功近利的时代,让许多事都变得浮躁、浅薄而短见,包括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态度。 

农耕有时,花开有序。面对一粒不起眼的种子,有的人仅仅看到它单调弱小,感觉横竖不顺眼;有的人看到它里面潜藏着繁茂的枝叶、美丽的花朵、丰硕的果实——这就是智慧的分水岭,也是教育的分水岭。 

不要急,慢慢等着,只要你做得对,孩子总会有满意的表现回报给家长和老师!

文章评论

一朵.......

经过这么些年,我对我的家长已经很无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