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部《阿弥陀经》;一句万德洪名,让您成佛都有余。

个人日记

就一部《阿弥陀经》;一句万德洪名,让您成佛都有余。


 
念佛人一定要死去一切偷心,老实念佛,决不夹杂(其实夹杂就是疑惑心、偷心和不老实心)
      什么是老实念佛?你不要想很多,“是不是还要朝朝山哪?是不是还要拜拜愿哪?大乘经典不读能不能往生啊?”这跟净土法门就不相应了。你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剩下的全部交给阿弥陀佛。大乘经典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注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东西全部包括进去,什么不在里边?哪里还要说“在南无阿弥陀佛之外,还要再去念大乘经典才能往生”?如果对这句名号信靠不过,那只好劝你多读诵大乘经典,加强你的信心,加强你对阿弥陀佛的了解。如果你闻信六字名号的功德,老实念佛,那你是上上之人,真正超过那些入海算沙的人(为了往生,这部经也读,那部经也读,叫入海算沙),这样的人难得稀有。
     很多人不是这样子的。“你会念佛,我也会念佛,我除了会念佛之外,还会念经,我比你高。”这样的人没有领受“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是无上功德,他认为这六个字之外还有功德。《无量寿经》讲:“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一句佛的名号,功德是无上的,圆满了,在此之外找不到别的功德。你说在佛号的功德之外还有读经的功德、朝山的功德、拜愿的功德,你是以凡夫小小的心量在测度名号的功德,在疑惑佛智,这样的念佛叫不老实。印光大师告诫我们要“老实念佛”,怎么叫老实?你不领会六字名号,老实不起来。
       ……我非常崇仰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文钞》从来没提到念佛念到什么程度去往生,翻来覆去讲“信愿持名”、“念佛肯定往生,万不漏一”。大师说念佛的人应该“死尽偷心”,什么叫死尽偷心?“哎呀,光念佛怕不够吧?是不是还要搞搞别的?是不是还要读读经、参参禅?”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大宝给你,你还嫌不够,这儿偷一点,那儿偷一点,这不是偷心吗?让这个偷心彻底死掉,完全仰靠阿弥陀佛,这样才能老实念佛。(《净宗法师于聚龙寺佛七开示》)

 
念一句佛号的功德究竟有多少?看世尊是怎么说的!
 
     《大悲经》言:“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盘界,不可穷尽。”【译】:一称“南无阿弥陀佛”,所具足的善根无量无边,可以进入极乐国土。
    《观经》言:“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译】: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忆佛念佛,当下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了。
    《经》言:“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译】:如果有人将小千世界四天下宝藏全部供养佛、菩萨、圣人,得到的福报很多;这样多的福报,比较起来,不如劝人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涅盘经》言:“佛告大王:‘假令开大库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众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称佛一口,功德过前,不可较量。’”【译】:假如把国王的宝库打开,一个月之内,布施一切众生,这个人所得的功德很大。但是,还不如张口念一句佛,念佛的功德大大超过上述功德,不能为比。
   《增一阿含经》言:“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若有称佛名号,如构牛乳倾,功德过上,不可思议。”【译】:四事是指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就是生活必需品。把日常用品拿来供养地球一切众生,他们的衣食住行所有的一切,都是你提供的,看看,你的功德大不大?当然很大!但是,如果有人用挤牛奶那么长时间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其功德要大得多,两者的差别令人无法想象。
   《大智度论》云:“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满中七宝,奉施于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译】:譬如有人一生下来就能日行千里,他足足走了一千年,你想想看,走了多远!这么一片大地上的宝藏,全部供养佛陀,其功德不如在释迦牟尼佛灭度后称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云:“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全非比较也。”【译】:其他所有的修行,虽然都是善,都很好,但是,如果跟念佛比,就不能相比了。

 


 

  

 
大悲古寺净宗修学道场



佛教网店 本店利润除去供养色身家庭其余全部随缘布施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