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20年:斯蒂芬·金所热爱的希望
他山之玉
文/韩松落
1994年9月23日,根据斯蒂芬·金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上映,上映之后,票房失利,但第二年的第67届奥斯卡,它却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在内的7项提名,尽管它最终在最佳影片的竞争中败给《阿甘正传》,在别的奖项上也没有收获,但此后的二十年,它却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真正经典。在电影上映之后,影片的拍摄地——俄亥俄州立看守所所在地奇兰德县,成了旅游胜地,当地的旅游管理部门,甚至在2008年,推出一条名叫“肖申克之路”的旅游线路。
而今,电影上映20周年,世界各地都在举办各种类型的庆祝活动,奇兰德县也举办了若干庆祝活动,与电影有关的一切,都被再度放到放大镜下仔细端详。
这部电影为什么会拥有这么大的魅力?因为它展现的,都是人们心中最正面的那些力量,对自由的渴望、对希望的渴望。小说的原作者斯蒂芬·金也是这样,他身体力行着他小说里的信念,从没放弃过希望,不论是在他自己的生活中,还是在他的作品中。
他所经历的希望
斯蒂芬·金1947年9月21日生于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他两岁那年,父亲离家出走,从此再无一点消息。1970年,金毕业于缅因州立大学,第二年与同学塔碧莎·斯普鲁斯结婚,夫妻的生活起初非常清贫,俩人住在一辆拖车里,做各种没有太大前途的工作,但是斯蒂芬·金始终坚持写作,而来自他妻子的支持是他坚持下去的一个重要动力。1971年,斯蒂芬·金谋到汉普登学院英语教员的职位,同时给杂志写稿赚些外快。两年后,一个巨大的转机来到他们生活中,他的第一本小说《嘉丽》(《Carrie》)出版,并在短时间内卖出了40万册,他由此致富,并辞去工作,开始在家专心写作。
接下来的30年里,斯蒂芬·金写了200多部短篇小说和40部书,短篇小说《黑衣人》(《The Man in the Black Suit》)曾获得欧·亨利奖。他的著作被翻译成33种语言,印行到35个国家,总印数超过3亿册,他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作家。2003年,美国全国图书基金会(The National Book Foundation)授予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章。而以前曾获得该奖章的有索尔·贝娄、菲利浦·罗斯、阿瑟·米勒、托尼·莫里森,因此,斯蒂芬·金的获奖,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他跻身于文学巨匠的行列。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超过80部电影和电视节目取材自他的作品,例如《魔女嘉莉》(《Carrie》)、《闪灵》(《The Shining》) 、《热泪伤痕》(《Dolores Claiborne》)、《危情十日》(《Misery》)、《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绿里》(《The Green Mile》)、《1408》,等等,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累计获得过10项奥斯卡奖的题名。这些闪光的名字,建起了属于斯蒂芬·金的电影王国,而他,正如他的名字那样,是这个王国的国王。而这一切,都缘于,他从不肯放弃希望。
他所书写的希望
“希望”几乎是斯蒂芬·金小说和电影始终不变的主题,即便在那些貌似表现了神怪、恐怖、超能力的作品中也不例外,例如他的成名作《魔女嘉莉》。这部作品在1976年,被布莱恩·德·帕尔马(Brian De Palma)拍成了电影,整部作品有一种凝重的诗意,比一般的惊悚片高明之处,就在于不遗余力地表现嘉莉作为一个少女的生活细节和她对生活的渴望,她希望被周围的人接受,希望得到赞美,希望得到爱情,所以,这部电影与其说是展现了超能力的恐怖爆发,倒不如说意在展现希望的大爆发,希望遇到挫折后的愤怒。影片中的演员都非常出色,扮演嘉莉的西西·史翠塞克(Sissy Spacek)和扮演母亲的派普·劳里因此片获得1976年奥斯卡的最佳女主角和女配角的提名。
根据他1984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迷雾》于2007年上映,这部作品由斯蒂芬·金的老搭档,《肖申克的救赎》、《绿里》的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上映后照旧获得好评,IMDB评分高达7.7。影片中有一幕予人非常的震撼,主人公和家人驾车逃出被怪兽围攻的超市后,在迷雾中再度失去方向,此时,怪兽的叫声越来越近了,绝望之中,主人公开枪将全家人打死,轮到他自己时,枪里却没了子弹,他茫然地走下车,向着雾中传来声音的方向走去,却发现那是军方赶来救援的坦克。他过早放弃了希望。
别的“斯蒂芬·金电影”也不例外,《神秘火焰》是关于幸福生活的希望,《宠物公墓》是关于心爱之人和心爱之物常常相伴的希望,《IT》、《捕梦网》是关于青春与友谊不变的希望。只是,这种希望以曲折的形式展现出来,虽然一次再次遇到挫折,却越来越蓬勃。
他所热爱的希望
大部分人以为,斯蒂芬·金的作品内容无非“怪、力、乱、神”,实际上,他有为数众多的现实主义作品,着力描写普通人的生活际遇,以及深刻的友情和对往昔的追念,里面或有灵异的成分,也不过是习惯性的点缀,或者是作品中人物遭遇的一种安慰而已。例如《肖申克的救赎》、《绿里》、《漂流之心》、《死亡区域》,而凯西·贝茨主演的《热泪伤痕》(又译《惊鸟》)则是其中的代表作。
这感人肺腑的影片拍摄于1995,由泰勒·海克夫(Taylor Hackford)导演,凯西·贝茨扮演名叫杜莉丝的女佣,不堪忍受丈夫的暴力和对女儿的骚扰,在同样不堪忍受丈夫折磨,将丈夫谋杀的女雇主的怂恿下,鼓足勇气尝试“做一个坏女人才能生存下去”,并设计使丈夫跌入废井,多年后,她再一次面对谋杀女雇主的指控,最终,在得到清白的同时,也得到了和她培养出了深刻情谊的女雇主留下的丰厚遗产,以及女儿迟来的原谅。斯蒂芬·金对这部电影最满意之处,在于导演用明亮鲜艳的色彩来表现过去,而用黯淡冷清的色调来表现现在,表达出了往昔生活的蓬勃鲜活和对过往的不胜留恋。大概因为斯蒂芬·金实在太满意这手法,后来的《漂流之心》中,这“今不如昔”的手法又一次出现了,连场景都惊人地相似。的确,在斯蒂芬·金的作品里,过往的生活也许艰辛、叵测,但却被青春和友情的光彩笼罩,而且始终充满希望,因此,无论如何也值得赞美。
《肖申克的救赎》则是另一部关于“希望”的重要作品,主人公安迪虽然蒙受不白之冤身陷牢狱,却始终对未来怀有希望,这希望使得他始终不会习惯监狱里制度化的生活,始终没有被同化,始终在寻找脱身之道,并且用尽所有的耐心去经营这种可能性,这种未来,最后,他对自己的朋友说:“记住,希望是个好东西,没准儿是世上最好的东西,而好东西永远都不会消失!”而他的朋友瑞德被他激起生之热望,他决定违法假释条例,出发去找安迪了:“我希望,我能成功越过边境,我希望见到我的朋友,紧握住他的手,我希望太平洋能有我想像中的那么蓝。”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得到奥斯卡的青睐,却成为真正的经典,过早地进入了电影史,或许,就是因为这“希望”。
在古希腊神话中,“希望”是潘多拉的盒子里最后一件东西,而德国布洛赫提出“希望哲学”,他认为“‘希望’不仅是人的一种意识特征,而且也是一种本体论现象。人的本质同希望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希望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人类需要,是‘人的本质的结构’”。“斯蒂芬·金电影”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始终是这种内在需要的反映。
“希望”和“斯蒂芬·金电影”同在,也始终与我们同在,有时明,有时灭,有时遥不可及,有时唾手可得,有时能够实现,却打了折扣。而我们一次次陈述着我的希望,不是向着苍天,向着佛陀,而是向着内里,以越发坚定的语气,“我希望,我希望”,一朵实现愿望的花朵,在无人知晓之处,被我们一片片撕下它的花瓣。
1994年9月23日,根据斯蒂芬·金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上映,上映之后,票房失利,但第二年的第67届奥斯卡,它却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在内的7项提名,尽管它最终在最佳影片的竞争中败给《阿甘正传》,在别的奖项上也没有收获,但此后的二十年,它却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真正经典。在电影上映之后,影片的拍摄地——俄亥俄州立看守所所在地奇兰德县,成了旅游胜地,当地的旅游管理部门,甚至在2008年,推出一条名叫“肖申克之路”的旅游线路。
而今,电影上映20周年,世界各地都在举办各种类型的庆祝活动,奇兰德县也举办了若干庆祝活动,与电影有关的一切,都被再度放到放大镜下仔细端详。
这部电影为什么会拥有这么大的魅力?因为它展现的,都是人们心中最正面的那些力量,对自由的渴望、对希望的渴望。小说的原作者斯蒂芬·金也是这样,他身体力行着他小说里的信念,从没放弃过希望,不论是在他自己的生活中,还是在他的作品中。
他所经历的希望
斯蒂芬·金1947年9月21日生于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他两岁那年,父亲离家出走,从此再无一点消息。1970年,金毕业于缅因州立大学,第二年与同学塔碧莎·斯普鲁斯结婚,夫妻的生活起初非常清贫,俩人住在一辆拖车里,做各种没有太大前途的工作,但是斯蒂芬·金始终坚持写作,而来自他妻子的支持是他坚持下去的一个重要动力。1971年,斯蒂芬·金谋到汉普登学院英语教员的职位,同时给杂志写稿赚些外快。两年后,一个巨大的转机来到他们生活中,他的第一本小说《嘉丽》(《Carrie》)出版,并在短时间内卖出了40万册,他由此致富,并辞去工作,开始在家专心写作。
接下来的30年里,斯蒂芬·金写了200多部短篇小说和40部书,短篇小说《黑衣人》(《The Man in the Black Suit》)曾获得欧·亨利奖。他的著作被翻译成33种语言,印行到35个国家,总印数超过3亿册,他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作家。2003年,美国全国图书基金会(The National Book Foundation)授予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章。而以前曾获得该奖章的有索尔·贝娄、菲利浦·罗斯、阿瑟·米勒、托尼·莫里森,因此,斯蒂芬·金的获奖,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他跻身于文学巨匠的行列。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超过80部电影和电视节目取材自他的作品,例如《魔女嘉莉》(《Carrie》)、《闪灵》(《The Shining》) 、《热泪伤痕》(《Dolores Claiborne》)、《危情十日》(《Misery》)、《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绿里》(《The Green Mile》)、《1408》,等等,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累计获得过10项奥斯卡奖的题名。这些闪光的名字,建起了属于斯蒂芬·金的电影王国,而他,正如他的名字那样,是这个王国的国王。而这一切,都缘于,他从不肯放弃希望。
他所书写的希望
“希望”几乎是斯蒂芬·金小说和电影始终不变的主题,即便在那些貌似表现了神怪、恐怖、超能力的作品中也不例外,例如他的成名作《魔女嘉莉》。这部作品在1976年,被布莱恩·德·帕尔马(Brian De Palma)拍成了电影,整部作品有一种凝重的诗意,比一般的惊悚片高明之处,就在于不遗余力地表现嘉莉作为一个少女的生活细节和她对生活的渴望,她希望被周围的人接受,希望得到赞美,希望得到爱情,所以,这部电影与其说是展现了超能力的恐怖爆发,倒不如说意在展现希望的大爆发,希望遇到挫折后的愤怒。影片中的演员都非常出色,扮演嘉莉的西西·史翠塞克(Sissy Spacek)和扮演母亲的派普·劳里因此片获得1976年奥斯卡的最佳女主角和女配角的提名。
根据他1984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迷雾》于2007年上映,这部作品由斯蒂芬·金的老搭档,《肖申克的救赎》、《绿里》的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上映后照旧获得好评,IMDB评分高达7.7。影片中有一幕予人非常的震撼,主人公和家人驾车逃出被怪兽围攻的超市后,在迷雾中再度失去方向,此时,怪兽的叫声越来越近了,绝望之中,主人公开枪将全家人打死,轮到他自己时,枪里却没了子弹,他茫然地走下车,向着雾中传来声音的方向走去,却发现那是军方赶来救援的坦克。他过早放弃了希望。
别的“斯蒂芬·金电影”也不例外,《神秘火焰》是关于幸福生活的希望,《宠物公墓》是关于心爱之人和心爱之物常常相伴的希望,《IT》、《捕梦网》是关于青春与友谊不变的希望。只是,这种希望以曲折的形式展现出来,虽然一次再次遇到挫折,却越来越蓬勃。
他所热爱的希望
大部分人以为,斯蒂芬·金的作品内容无非“怪、力、乱、神”,实际上,他有为数众多的现实主义作品,着力描写普通人的生活际遇,以及深刻的友情和对往昔的追念,里面或有灵异的成分,也不过是习惯性的点缀,或者是作品中人物遭遇的一种安慰而已。例如《肖申克的救赎》、《绿里》、《漂流之心》、《死亡区域》,而凯西·贝茨主演的《热泪伤痕》(又译《惊鸟》)则是其中的代表作。
这感人肺腑的影片拍摄于1995,由泰勒·海克夫(Taylor Hackford)导演,凯西·贝茨扮演名叫杜莉丝的女佣,不堪忍受丈夫的暴力和对女儿的骚扰,在同样不堪忍受丈夫折磨,将丈夫谋杀的女雇主的怂恿下,鼓足勇气尝试“做一个坏女人才能生存下去”,并设计使丈夫跌入废井,多年后,她再一次面对谋杀女雇主的指控,最终,在得到清白的同时,也得到了和她培养出了深刻情谊的女雇主留下的丰厚遗产,以及女儿迟来的原谅。斯蒂芬·金对这部电影最满意之处,在于导演用明亮鲜艳的色彩来表现过去,而用黯淡冷清的色调来表现现在,表达出了往昔生活的蓬勃鲜活和对过往的不胜留恋。大概因为斯蒂芬·金实在太满意这手法,后来的《漂流之心》中,这“今不如昔”的手法又一次出现了,连场景都惊人地相似。的确,在斯蒂芬·金的作品里,过往的生活也许艰辛、叵测,但却被青春和友情的光彩笼罩,而且始终充满希望,因此,无论如何也值得赞美。
《肖申克的救赎》则是另一部关于“希望”的重要作品,主人公安迪虽然蒙受不白之冤身陷牢狱,却始终对未来怀有希望,这希望使得他始终不会习惯监狱里制度化的生活,始终没有被同化,始终在寻找脱身之道,并且用尽所有的耐心去经营这种可能性,这种未来,最后,他对自己的朋友说:“记住,希望是个好东西,没准儿是世上最好的东西,而好东西永远都不会消失!”而他的朋友瑞德被他激起生之热望,他决定违法假释条例,出发去找安迪了:“我希望,我能成功越过边境,我希望见到我的朋友,紧握住他的手,我希望太平洋能有我想像中的那么蓝。”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得到奥斯卡的青睐,却成为真正的经典,过早地进入了电影史,或许,就是因为这“希望”。
在古希腊神话中,“希望”是潘多拉的盒子里最后一件东西,而德国布洛赫提出“希望哲学”,他认为“‘希望’不仅是人的一种意识特征,而且也是一种本体论现象。人的本质同希望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希望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人类需要,是‘人的本质的结构’”。“斯蒂芬·金电影”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始终是这种内在需要的反映。
“希望”和“斯蒂芬·金电影”同在,也始终与我们同在,有时明,有时灭,有时遥不可及,有时唾手可得,有时能够实现,却打了折扣。而我们一次次陈述着我的希望,不是向着苍天,向着佛陀,而是向着内里,以越发坚定的语气,“我希望,我希望”,一朵实现愿望的花朵,在无人知晓之处,被我们一片片撕下它的花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