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悼师

深爱!





    乔迁新居,我终于有了间"专用"书房.书房虽不宽敞,但是能容下自己常用的书籍和一张写字台,不像以前那间"兼容式"小屋,除了儿子的单人床和小课桌,一边是家里的粮食杂物自行车,一边才是我的两只小书柜加写字台。

    拥有书房,应该是满足了读书人最大的奢望了.但当我把一本本插进新书柜时,心却沉重得透不过气来,因为这又使我想起了我的老师,也是我的岳父林柏麟。

    做学生时,并没在意老师是否有自己的一方独立的空间.后来做了他的女婿,才注意到原来自己的老师,一位全国著名学者的"书房",一直是在卧室兼客厅的一角摆放了一张写字台而已。拥挤的室内居然再没有空间容纳一只书柜,以至于大量的书籍只好堆放在地下室,放常用书的小书架,也被挤到厨房的一个角落.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凭着顽强的毅力不断拓展着研究空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对事业的挚爱,写下了数百万的论著。正是凭着自己广博的才学和学术建树,他被选为中国写作学会理事、教学委员会主任以及中国现代写作学研究会副会长。我因此明白,一个学者的才识,并不是以书房面积的大小和藏书的多少来衡量的。

    我们常对他这种不理想的工作环境表示遗憾,但他总是说:"这可比以前强多了.早先,我的写字台是个盛粮食的小扣箱,后来家里买的缝纫机又成了我的写字台."他常给我们讲起那些往事,临了,又轻轻叹口气,自言自语道:"多会儿能有间单独的书房就好了。"说这话时,他的目光总是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渴望。

    然而,岳父这小小的愿望却最终未能实现。两年前,病魔无情地攫去了他年仅61岁的生命.离病榻不到一米,恰好是那张用了多年的小写字台,桌面上那盏极普通的橘黄色台灯,再也没有亮过。

    两年来,我一直想找个很有意义的由头,来悼念并告慰恩师与岳父.当我有了自己的书房时,第一个念头就是把恩师写的书和他平时喜欢读的书专门放进一个书柜,书柜内自然要摆上那张他在写字台前留下的照片。我知道,恩师一生没有过书房,拥有书房是他深藏在心底的梦。现在,由他事业的继承人替他圆这个梦,心里总算有了一些宽慰。

    但愿恩师的灵魂能经常回到这书房里,像往常那样,指点我读书、写作。





                 发表于一九九八年八月七日太愿晚报                                      




文章评论

2012有缘人511

[ft=,2,]看了你的这篇日记好伤感的。原她老人家在天堂过的还是那么幸福。[/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