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g的改革坑了谁

个人日记

 

deng的改革坑了谁

作者:老棒子 发布时间:2015-08-26 08:17:18 来源:民族复兴网 

  "一夜回到解放前,重吃二遍苦又受二茬罪"。这是多年来现实中和网络间流行的活语,既是对改革的控诉又有评判和否定,很有创意。但缺了阶级区分,即使知道说的工农大众,也未准确指明哪个阶层的工农大众一被打道回府便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分田单干坑的是贫下中农。

  解散人民公社时的农民包括地主富农中农富裕中农和贫下中农,贫下中农是依靠对象领导阶级。事实并非邓小平说没有阶级就没有阶级取消阶级斗争便没有阶级斗争了。众所周知,办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不要地主富农,人家不稀奇没有求哪个。建立公社彻底消灭私有制允许地主富农加入,人家也没兴高彩烈感激谁呀。为啥?何止还记恨分了他们的五大产,压根儿不愿和穷鬼们一起干活。所以分田单干对他们真是梦寐以求的正合吾意。一是再也不受究鬼们控制止了;二是还有文化、技术的老底子充分发挥,三是知道文化的重要性,尽管子女读书升学招工受限止,也要图个小学初中生,经过实际磨炼巳精通各种农活。与其包产到户极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倒不如解放了地主富农使他们很快加入先富的人群中。例如本人的四姑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集累一些资本后先派人到镇上开商店,鸡生蛋,再派人县城开餐馆,不过五年间和农村拜拜了。再调查别处别人发现地主富农有个共同的特色,即他们的祖父辈是用长工短工的,因此改革再盛产农民工,少见地主富农的子孙们。那么重新单干能坑中农富裕中农吗?也坑不着。因为中农有两个特点,一是自力更生自给有余;二是耕读传家。当年也是看不起贫下中农不愿入社的一个阶层。例如本家,爷爷兄弟八人排行老六,读书不多,但能记账记事,下雨天抽个旱烟念唱本或溜小说。父亲从小遍上学遍干农活,读完私塾,白天下地,晚上在家办学免费教族间的弟弟妹妹,大家叫他先生哥。后怕国民党抓壮丁,才到街上给商行管账,收种大忙时仍回家干活。二十八亩地两亩田,有牛有驴碾子、磨、车所有大农具俱全。田地养得油流全村最好。所谓养,哪块地该轮休该换茬种什么该几犁几耙用啥肥,爷爷都要全盘考虑精打细算。因此作物都比别家的好,杂而全吃不完,可做白黄二酒,可磨粉下粉条粉皮,可喂猪养鸡鸭,另有半亩莱园子,鲜菜干菜一年四季有。过年宰头大猪其肉能吃到八月十五挖高粱。平常来客过年过节不过是买些牛肉豆制品。所以每每见到不知啥叫小康还要不提社会主义非要谈小康时,老夫就想回答,有本事让全国的农民都如旧社会中农户的耕读传家自给有余就算奔小康了。这种农户,当年本村南头办社,多是本族人爷爷不干,北头人办社更拉更请爷爷横眉冷对。因指标所限,经区里做工作办一社,爷爷和另一中农他的七弟咬着自愿搞单干。老夫在县城上学,办社的几个大朋友指望我动员爷爷入社,多次劝说没用后,只好偷着拉牛先入社,差一点把爷爷气死。因此作证,中农富裕中农对解散人民公社的拥护劲绝不小于地主富农。只不过,本家因上学当兵出而不归,七爷家因织布得人机去县城合并加入国家行列,两个中农户没人享受改革后单干和打工的风光。知道的外村里中农富裕中农也的确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改革之初昙花一现的种粮大户万元户多是他们挣来的成果。黑手乡下伸,农药化肥季季涨,自然灾害没力抗,连卖粮都打白条了,你中农富裕中农单干就能先富吗?苦苦挣扎也有外出打工的。下雨不戴帽现在淋到贫下中农了。说分田单干就是坑了他们可不是一般的坑,而是坑得比入社前的境况还差。那时土地是自己的,没有耕牛,缺少农具和资金投入,主要靠人力苦扒苦做,收入除了交少量的公量没有其它盘剥。加入高级社时,因其土地牲畜农具入股达不到平均数,国家拿出十亿元无偿补够,使他们在社里挺直了腰杆。尤其一切依靠贫下中农,从互助组到公社大小领导都是他们的代表,自然感觉那是自己的组织自己的家,於是爱国爱社成了他们共同的信仰。可你砍了公社如同塌了天,他们照样没牲畜没农具没资投入,所包土地是集体的,不管收入多少交了公粮还得给提留应对乱摊派,咋能提高积极性富起来?有个生产组好坏地分七类,为了公平,每户多少都得分七块。有个光棍不到二亩的七块地,你说一块能有几犁?总是一边或两边的种罢还有白地,他刨刨撒几颗籽,没有揉揉肚子就算了,惹不起谁也没人帮他惹。一个人顾不了肚儿圆只好出去卖苦力,五十岁还没聚着媳妇,不到五十五便亡命他乡。亡你亡,打工的洪流照样滚滚。本家乡在旧社会近三十户,除一家破烂地主小富农和三户中农外,其余全是绐地主干长工短工或种地,有名的长工村或叫化子村。解放后因当干部和招工的多,美誉过干部村或商品粮村。天哪,单干不过三五年又成打工村回到解放前。虽然都奔波在大城市,但还不如那时就近受地主剥削。例如唯一无田无地的顾农,爷俩当长工,儿子长住地主家,父亲每晚可回,一年所得十布袋麦十捆花。十袋麦两千斤,十捆花一百斤皮棉。母女俩在家纺线织布,粮食有吃的,钱有花的,要比现在许多老弱病残在家又得种承包地又要带留守儿童云阳的多。

  工人下岗坑的还是贫下中农。

  改革后的工人下岗,少则两千万,常见六干万,多说的高达七干万。不管到底多少,反正把工人阶级下得名称实亡了,甚至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少提鲜见了。那么下岗的工人都是什么来历的工人呢?首先像上海等大城市的产业工人不多,又在大型国家企业少有下岗的;二是厂长级的头目下不了岗;三是有文化有技术的助于保岗;四是会钻营和上面沾亲带故的也能得照顾。保住他们实际就就坑了来自两方面的一种人。一是帮助建厂建成后留下一批当工人的贫下中农;二是建厂占地给指标招工人或工厂发展招工人,那时讲阶级所招的工人全是贫下中农。例如本村五七年又分一个招工指标,因贫下中农没人可招了,只好把我的九叔带走。由贫下中农变成工人阶级政治思想觉悟很够格,但文化普遍低一些,经进厂培训可以从事本职工种再高点的什么就是外行了,加之由乡下人变成城里人,已经感激党很满足特本分从不五抓六捞织点关糸网,所以他们就成了包袱被扔啦。这就是本村等地招工的多下岗的多原由所在。例如大朋友文盲时进城当的通讯员,四面光八面净又枳极,很快入党也能当个小头头。由干少文化也不重视三个女儿读书,老大不愿上学,十五岁迂单位招工便应招了。老二老三高考落榜,没想复读再进,系统有招工的又招了。当时也怕下岗,让两个女儿进了两大家。谁知大气候不绕人。虽然他三个女儿所在的三家都处本市黄金地带,多年的明星商业,可人家就是靓女先嫁把国营变私业,他的三个女儿便下岗了,也得和农村的贫下中农一样,年轻的外出打工,老家伙在家带留守儿童。

  坑贫下中农难道不坑自己吗?

  种福得福。毛主席为贫苦农民耕者有其田高举革命旗是种福,贫苦农民就抛头颅洒热血跟他造反。自古好铁不打钉好子不当兵,毛主席从没抓过丁早晚不缺英雄汉;自古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毛主席没有粮草也没运输队,贫苦农民就给他挑绐他推。有人说二千二百万英灵铸造了共和国,请问其中各有多少产业工人革命知识分子和贫苦农民?湖北有个上百的将军县,有几位不是出身贫苦农民?是当地人杰地灵是他们本事大,还是牺牲成百上干贫苦战友保住一位当将军?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保住耕者田发展集大农业又是种福,贫下中农便撑起广阔农村一片天,由互助到人民公社不过五六年完善巩固政治生产组织,觉悟高涨生产发展,既使全国衣食有保证又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原料和资金。历来工人做工农民种地天经地义,独特的毛主席支持贫下中农进城当工人,这更是种福,新工人闭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工业全面高速发展,很快挤身世界笫六工业国。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毛主席把这两个福种好了就能得国泰民安福。邓小平让农民分田单干迫使工人下岗主要坑害贫下中农,这是阶级报复这是种祸。分田单工近四十年,莫说别处没发展无起色,连倾国之力扶持的小岗村也是猪肠子上不了墙叫什么?种祸得祸;扶贫不收公粮种粮补贴,越扶越贫越补贴进口的粮食越多叫什么?种祸得祸;怕农民上访还是上访,又截访又打人又被精神病又关黑监狱叫什么?种祸得祸;农民工受尽剥削压迫,为讨工钱还被警察打伤打死叫什么?种祸得祸;今天弧独老人自杀,明天留守儿童饿死或自杀,开始杀死一人叫特大,杀死两个三个称灭门,近日一个凶手连杀九人伤四个怎么讲?种祸得祸:特别特别是呀,你坑了贫下中农贫下中农也会坑你,你抛弃了贫下中农贫下中农也会抛弃你叫什么?还是种祸得祸。那那,难道改革开放的本性就是种祸得祸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