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菊花诗”谈文学倾向性——读史明理之六

诗词曲赋

不同的人,在同一时辰,面对同一事物,观感为什么会大不相同呢?其根源就在于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思想感情不同,写出来的东西倾向性也就截然不同。

菊花是我国的名花之一,古代往今来,无数骚人墨客,为它写下了美丽的诗句。“诗言志,歌咏言。”若把这些菊花诗集到一起慢慢体味,就会发现每一首诗,都是透过菊花这个共同载体,抒发着每个作者独特的兴趣和情怀。

图片陶渊明的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很明显地透露着山林隐逸那超尘出世的恬淡襟怀。

元稹《菊花诗》道:“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一般士大夫阶级惜花怜香、喟叹韶光易逝的惆怅之情,溢于言表。

苏东坡咏菊:“荷花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雪枝”,一位仕途坎坷而又孤傲不屈的骨梗诗人,跃出了纸面。

黄巢《咏菊》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煞。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英雄气概、造反豪情,挟雷掣电,扑面而来。

清朝末年的高旭也写过一首咏菊的诗:“聊复持螫且自夸,万千心事乱如麻。天生薮骨差相似,撑得残秋是此花”。没落贵族的哀鸣,顽固分子的挣扎,已到了顾不得遮掩的地步。

五位古人的咏菊诗,表现出五种完全不同的倾向。下面,老百再和大家一起看看三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咏菊诗。

图片毛泽东主席道:“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革命乐观主义的豪情鼓舞着千万人的斗志。

朱德老总道:“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且盼和平同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高瞻远瞩,天下大同的博大胸怀,跃然纸上。

陈毅元帅道:“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直面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铮铮铁骨,耿耿丹心,堪与日月争辉。

记得几年前,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主唱的《菊花台》曾风靡一时:“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躺,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这首大气磅礴又不失哀伤婉转的歌词,将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乱世枭雄特殊的悲怆渲染到了极致。

从上列这些古往今来的著名咏菊诗可以证明:任何文艺作品,都必有其独特的倾向性。对于作者来说,有自觉与不自觉之分,对于作品来说,有明显与不明显(隐蔽)之分。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倾向性呢?“四个女婿联诗”的故事正好说明这个问题。
    
一个雪天,某翁做寿,四个女婿齐来叩祝。席间,翁命联诗助兴。大女婿是秀才,张口吟道:“大雪纷纷落地”,二女婿是朝庭命官,接吟道:“全是皇家瑞气”,三女婿是个土财主,接吟道:“再下三年何妨?”四女婿是个庄稼汉,气得脱口骂道:“放你妈的狗屁。”

四个人,在同一时辰,面对同一事物,观感为什么如此大不相同呢?其根源就在于: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思想感情不同,写出来的东西就倾向性截然不同。无聊文人的吟咏风花雪月,封建官僚的为皇家歌功颂德,地主老财的囤满仓流而不顾百姓死活,贫苦农民的忍无可忍而粗野叫骂,都十分贴切地反映了他们各自的经济地位和思想感情。

图片相传李白十六岁时,就被乡人推举到彰明县衙掌管文书。有一次,县境内的陪江暴涨,吞没田庐,淹死百姓。喜欢附庸风雅的知县杨天惠不顾灾民苦难,领着一班属员去观赏水景。上游漂来一具女尸,被江边芦苇卡住了。女尸面色如生,头发散乱,几条小鱼从她脸边一跃而过。杨知县不但不马上派人打捞,反而摇头晃脑吟出几句歪诗来:“二八谁家女?飘来依岸芦。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朱”。按五言律诗的规格,下面还应该有四句,可这县太爷却憋着了,不知如何继续,就向李白望去,李白皱着眉头,随口接吟道:“绿发随波流,红颜逐浪无。何因逢伍相?应是怨秋胡”。杨知县听出这四句是李白是在嘲讽他像那个行为不轨、玩弄女性的秋胡,应该让被吴王夫差冤杀的伍子胥化作怒涛把他淹死。可众目睽睽之下,只好强压怒火,怀恨在心,而李白知道这续诗惹了祸,不待县令下令逐客,便弃职回青莲乡去了。

由此可见,作者站在什么立场,就有什么样的态度,这就是百姓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