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洮南(二)

原创文学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十年的乡村生活让我拥有了质朴和善良的品格,让我在喧嚣的城市生活里,仍然能保留着贴近生活,亲近自然的本性。
 

老妈是个有文化的农村妇女,老爸是知识青年。用老妈的话说,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因为成分不好,老妈辍学在家,老爸知识青年下放。历史的因素让他们遇到,并凑到了一起。时隔多年,老妈到是感谢成就他们婚姻的成分论。暗地里,我和老哥讨论,他们正是因为彼此,才会有这么充实和圆满的人生。
 

老爸当时在乡中学教书育人,老妈勤俭持家相夫教子。日子虽然过得不算富裕,但是也算是知农的完美结合了。
 

老爸说,祖父是个胯匣子的翻译官,正因为没做什么祸国殃民的事,在文革时期才免于被批判。祖母是个医生,因病早逝。他是曾祖母一手拉吧大的。周老太太的名号那也是响当当。鉴于这样的历史,每每说起家事,我都会对女儿说,老周家,那可是书香世家啊!
 

老妈说,家里住的房子,是两个舅舅一叉子一叉子叉起来的,既保暖又防风,是名符其实的土房。当时,乡下住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叉出来的土房,还有土坯房,(所谓的土坯房就是,和泥,用磨具套坯,晾干,垒叠在一起,然后用泥抹平)。还有一种干打垒的房子,是用黄土和泥,用木锤捶打后,用锹切割而成。
 

因为是老幺,平时屁颠颠的跟在哥姐的后面,他们嫌我碍事,合着伙的捉弄我,还说我像狗皮膏药一样黏着他们。每当这个时候,老爸和老妈就会把矛头指向他们,结果变成了恶性循环,我又被他们重新修理,如此几次,学乖了,就再也不跟在后面了。
 

乡下的交通及其不便利,进城一趟都要赶着牛车,那蜗牛般的速度,有急事真会把急疯。老爸上班的路,除了坑,就是洼,极其难行,老爸每天骑着二八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的。赶上天不好,车也舍不得骑,会扛起来走。即便是如此,我和家人依然觉得,苦中也有甜的日子还是让人深深留念。

   学校离公社很近。公社里的商品琳琅满目,谈不上百货,但是完全能满足物质贫瘠的乡下人的需求了。那个时候农村没有幼儿园,偶尔老爸会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去上班。当时在我看来,那里充满了诱惑。有好吃的花生粘、麦乳精,女孩子扎的大绫子,男孩喜欢的皮球。
 

下班后,老爸会偶尔到公社购买一点日常用的东西,因为老爸的偏爱,每次我都能有所收获。有时也会因为不满足,耍赖不走。过了多年,我才了解,当时我的无理要求让老爸有多为难。
 

别人家的孩子都可以疯玩,我们家的却不可以。因为我们家有个言出必行的老妈。那个时候我们穿的衣服和鞋都是老妈亲手缝制。拆破布、打葛布、捻麻绳、采鞋样儿、包边、纳底子、上线。工序繁多,一样都不能少。因为费时、费力,我们都不敢轻易破坏老妈的劳动成果。老妈的手艺,真是没的说,即便是同样的花布棉袄、趟绒面的鞋子,到了老妈的手里,也会创造不一样的惊奇。因为这,我在小朋友面前,里子揣着温暖,面子装着神气。
 

记忆中,白天老妈为家事操劳,晚上还要为我们的鞋头袜角穿针引线。如果因为玩闹弄脏了衣服,弄坏了东西,苛责是轻的,基本都是棍棒教育。就因为性格掘强,老姐的皮肉没少受苦。当时老哥在黑水五中住读,幸免苛责。而我,因为老爸的庇佑和性格的柔韧,很少受到老妈的特别教育。
 

能在乡下度过我的童年生活,我一直认为是好的,因为那里可以尽享着最原始的快乐。春天的时候最好,孩子们可以走出家门,撒欢的漫山疯跑,折杏枝,摘青杏。夏天的时候最有趣,抓蚂蚱,捉蜻蜓,采耨耨,寻找老鸹瓢,晴天躲到树林里藏猫猫,雨天趟河摔泥炮。秋天的时候最有收获,围着大锅吃打瓜,钻到地里找天天儿,躺在秸秆上,嘴上咬着草棍儿数星星。冬天的时候最高兴,围坐在炉子旁,烧土豆,烤地瓜,啃着冻豆包,偷吃着腊肉。女孩围坐在在炕上,攒着嘎拉哈。男孩在外面打尜儿,溜冰车。
 

学校离家很近。因为先天不足,个子儿始终串不起来。每次上学的时候都有个姐姐风雨无阻的背着我,伏在她的背上,感觉到的不止是温暖,还有感激。在学校,取暖的工具是炉子。是那种架高的炉筒子,教室空旷,取暖的材料有限,就需要学生上缴定量的苞米瓤儿、木头嘎子。因为学校的老师都是老爸的学生,我得到了实惠的照顾。80年代,教师子女还可以享受到不交杂费的权利,那会儿觉得有个做教师的老爸,真是沾光和荣耀。
 

在老哥考上洮安一中那年,老爸回城了。往返在城乡之间。奔波在为一家人创造美好生活的路上。

 


 


文章评论

黄山

弹指一挥间 梦幻在眼前 心酸都尝过 清白在人间

劉暢

质朴.自然!我要当范文读给孩子听!

陌上花开

用蒋方舟的一句话送给亲爱的老姨: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这句话我琢磨了很久,现在想想,乃是对现有生活的一种抵制。不曾历经沧桑哦~~~~

小马过河

拆破布、打葛布、捻麻绳、采鞋样儿、包边、纳底子、上线。 这个工序还真对

海哥

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故事都是你十年的积淀,它生动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历史,你是老周家史志的大编辑,也是洮南的大编辑。[em]e11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