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不为他转之六法,观察而舍人格之六过,行为劣者过患之六法
个人日记
有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可知,親近善知識,在善法的薰陶下,自身亦得利益;愚人不識因果,三業造惡,若親近之,隨造惡業而不自知,甚可怖畏! 修行不为他转之六法: 不为暂时爱友之缘转;不为面谀饮食之缘转; 不为交往散乱之缘转;不为亲友情感之缘转; 不为能工巧匠之缘转;不为积蓄财物之缘转。 具此六者究竟正法道。 能令我们的修行不为他缘所转之法有六种: 一是不为暂时爱友之情缘所转。因为一切亲情往来都是我们修行的拖累和负担,只能增上身心的散乱,故当痛下决心斩断一切情缘。 二是不为表面上的阿谀奉承及饮食受用等因缘所转,因为虚伪的赞美会蒙蔽我们的心智、增上慢心;美味佳肴会诱发我们的贪心,故当严厉抵制这一切过患之缘。 三是修行人应往诣寂静之处,只身安住而修,不要为交际往来等散乱因缘所转。 四是我们不应为亲友互相眷念的情感因缘所转,应时时观念无常的本性,了知暂时的相聚,终究会换来痛苦的别离,故当依随佛经教义摄心正念,断除一切贪恋与执著。 五是修行人不要盲从于世间琐事,亦不要迷惑于能工巧匠的技艺,因为他们雕制的各种美妙饰品都是坏灭的本性,且于制作过程中无义奉送了自己一生难得的大好时光,就算你的技艺巧夺天工,雕制的器具精美别致,获得世界之最的殊荣也无任何实义。故当励力舍弃世间无义之事,誓不为此等外缘所转。 六是不要为积蓄财物之缘所转,因为财物虚幻无实,且是烦恼之因,弊多利少,最终累己害人。假如我们已具足此六法功德,且不为任何外缘所转,则说明自己无疑已经趋入究竟正法之道,必定会得大成就。 观察而舍人格之六过: 心乱谤他五毒极粗重;无所事事心粗无主见; 喜爱无义琐事及交际;刚愎自用不听他人劝; 趋附高官喜新延误事;虚伪狡猾怀恨在内心。 观察修法过患而舍弃。 通过观察,我们应舍弃六种不良人格: 一是心烦意乱、喜谤他人、乐论是非、心相续中五毒烦恼极其粗重,这种恶劣之人格应当舍弃。 二是整日放荡不羁,无所事事,分别心思极其粗大,心无主见,总是喜欢随声附和,这种卑劣之人格应当舍弃。 三是喜爱无义琐事,如逛街闲游、做生意、歌舞赌博以及人际交往等,这种人格也应当舍离。 四是不听他人忠告,自作聪明、刚愎自用之人总以个人为中心,我行我素,实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徒,这种人格应当舍离。 五是不立志气、趋附高官、处处攀缘、喜新厌旧之人,凡是交待于他的事情总是以无止息的拖延而耽误,这种不稳重之人格亦应舍离。 六是为人虚伪狡猾,作事毫无诚意,纵遇小事或稍有不顺心的事情就怀恨在心,总伺机报复以了心腹大患,这种人格极其恶劣。是故我们在修法过程中应当闭目内观,看自己有否此等过患,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来对待,或在会遇此六种过患之人时亦应当设法远离,当然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极力帮助对方,使之远离此等过患亦不为过。 行为劣者过患之六法: 不报恩德恩将以仇报;无自知明过分要求他; 反复无常情绪多变化;口是心非表面假奉承; 不知具义心杂喜言谈;从未利他反怀有希望。 如是违法之人当离弃。 我们应该了知行为恶劣者之六种过患: 一是有些人格卑劣者在受人恩惠的情况下,非但不报恩德,反而恩将仇报。世间谚语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人格恶劣者却恰恰与之相反,如是做人都不合格,又如何去圆满佛道? 二是有些人从不自我量力,外在行为极其散乱,内在贪嗔痴等五毒烦恼炽盛,却不知审视自己的过失而过分严格地要求他人,无惭无愧地讲些口头大道理。 三是性格漂浮不定,情绪反复无常,变化多端,今天发愿闭关静修,明日却打着参学的旗号四处观光,还妄想旅游成佛,这也是恶劣者的行为。 四是虚伪狡诈、口是心非之人,通常口里说一套,心里却盘算另外一套,阿谀奉承而居心叵测,实为典型的笑里藏刀,与这种人交往须得小心又谨慎。 五是不明事理、不辨善恶利弊之人,他们不知何事有义,为之利己益人,亦不知何事无义,为之损人不利己,心思杂有恶毒,却喜欢口若悬河地侃侃而谈。 六是从不愿意奉献少许、毫无利他之心者从来都是满怀希望地盘算如何得到他人的种种利养。无垢光尊者告诫我们应当远离如是六种违背法规之恶劣人。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