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八岁
个人日记
那一年我十八岁,高中毕业了。和许多的同龄人一样,我成了无业的青年,赶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末班车。
上山下乡是那个年代的特殊产物。我和我的同学们早已为 下乡做好了准备,因为当时没有别的路可以选择。我没有和大多数同学一样留在当地下乡 ,而是回到了老爸老妈的故乡;河北黄骅。
那一年的八月九号,没有红花,没有欢送会,在老爸和两个弟弟的送别下,在老妈的陪同下,背起行囊出发了。当时可能还是岁数小,并没有离别的眼泪和心痛。经过三天三夜的颠簸,我和老妈终于回到了没有什么印象的故乡。
故乡给我的印象是;到处都是都是土。 土路、土坯房子、土炕、柜子上、窗台上都是土。当时是夏天,到处都是苍蝇和轰炸机似的,我无法适从。由于水土不服,我整日的昏昏欲睡。老妈 看我这个样子,非常的着急,对我说;你总是这样以后怎么办呀!我当时不知是怎么回事,就是昏睡。(我想,可能是潜意识里的躲避吧)老妈陪我呆了不到一个月,老妈走了,我哭了。她不能歇太多的假,陪着我。
老妈走后,我的知青生涯正式开始了。
我开始上工了。记得第一次干活时芊高粱。(就是用工具把高粱穗子割下来) 高粱穗子芊下来了,但在胳臂上咋也放不好。干的我好累、好累!再干活,安排我耪地除草,苗都被我锄下来了,草都长着。有一次,队长让我牵着骡子干活,好像叫牵墒。那骡子长的又高又大的,我哪敢去牵呀,和队长吵起来,一生气,不干了,回家。那时年轻,虽说是女孩子,但也很有血性滴。
秋收了。我是八月返乡的,也没挣什么工分,分粮食的时候,就给我分了点玉米,分了390白薯当口粮,一点麦子都没有。我欲哭无泪,这是我来年近八个月的口粮呀!当时如果没有我的爷爷、奶奶和婶婶,我都不知道如何熬过这漫长的八个月。到年底了,公社召开知青会议,我把我的情况和书记说了,这引起了全体知青的公愤,为我打抱不平。他们大多数是天津的知青,大我近十岁。当时我是公社知青里最小的,而且是离家最远的。记得有一部老电影叫;八千里路云和月,我也是离家五千里的十八岁的女孩子。
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尤其是在农村。这里完全没有南方的青山绿水,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北风呼啸、寒风凌冽、大雪纷飞。好冷好冷!这对于在南方生活的我是一个极大考验。现在想想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脚上长了好几个冻包,疼的钻心。那时候,我的故乡还是挺穷的,屋子里也没有生火,因为没有多余的柴火给我们 取暖。每天晚上洗个热水脚,想都不要想,就更不要想洗个澡了。那时候我下乡的生活是好多人无法想象的。
冬去春来,我们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劳作。在寒冷的春风中开始下地了。春风刮得我浑身疲惫,双腿像灌了铅一样走不动。真的不想干了。可是我要养活自己,给父母减轻负担,强咬着牙坚持着。
在我下乡四年多的时间里,我不但养活了自己,还被选为县里的劳动模范。现在想想简直就是一场梦。在家时,我身体一直不好,经常的闹病,身体也瘦,老妈常常说我是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在乡下,老农说,一阵大风就把我吹跑了。下乡四年多,病了一回,想家想的哭。四年多的农村生活,我只回过一次家,不是不回家,是经济条件并不允许,怕给父母增加额外的负担。这就是那时候的我。
在农村四年多的时间里,我干过农活,到大队的副业厂里干过,给大队的渔场织过渔网,还代表大队到县里开过各种不太重要的会议。这是我的最爱。因为去开会,吃得好,住的好,玩的好。还挣工分,还有不多的补助金。一举多得。在当时自己也很茫然,不知道这种生活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我的出路在哪里?有时一想到自己走不了,在农村待一辈子时,那心脏是抽着筋的疼。那种感觉没有经历过,现在是很难体会到的。
在我下乡第四年的下半年,知青开始大返城。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下,父母所在厂的技工校也开始把回乡的子弟,一批一批的招了回来。我在下乡四年两个月后终于回到了父母的身边,开始了我新的生活。
在四年多的知青生涯里,苦过、累过、也哭过,但我们也学会了很多。首先我们成熟了,有一定的自立能力,学会了为人处事,这给我们今后的人生带来了好处。那段岁月虽然艰苦,但我毕生难忘。我的十八岁、我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河北故乡的广阔天地。
文章评论
阿布
[ft=,2,]那个年代虽然很艰苦,但是却很锻炼人。[/ft]
梨园风景
[M][ft=,2,][ft=,3,][ft=#c60a00,,]呵呵,这段经历只有同龄人才能引起共鸣。[/ft][/ft][/ft][/M] [M][ft=,2,][ft=,3,][ft=#c60a00,,]感谢那个时代给了我们不凡的历炼,造就了我们坚强的个性。[/ft][/ft][/ft][/M] [M][ft=#c60a00,4,楷体_gb2312][B]忆往昔峥嵘岁月稠,[/B][/ft][/M] [M][ft=#c60a00,4,楷体_gb2312][B]看今朝知青竞风流。[/B][/ft][/M] [M] [/M]
醉人的蓝
十八岁,四年,的确不易!清新,清晰!
弱者
[ft=,2,]你也是老三届的吗?[/ft]
酸葡萄
[ft=,5,仿宋_gb231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ft]
悦上眉梢
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坑了多少人,要不你还是有可能上学的。[em]e131[/em]
书林
[ft=#00cc00,,宋体][B]时代的潮流,刻画了我们十八岁的年轮;时代的利剑,肢解着我们蓬勃的青春。那年、那月、那些事,那苦、那泪、那些情,文中描述的是那样的鲜活生动,因为真实的经历是让人刻骨铭心,终生不忘的。[/B][/ft] [ft=#00cc00,,宋体][B]这正是:[/B][/ft] [ft=#00cc00,,宋体][B]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历经蹉跎岁月上下求索,留下太多无奈。[/B][/ft] [ft=#00cc00,,宋体][B]看今朝,光阴飞逝,四时更替鬓染霜。激扬文字老友情真意切,回忆倍加感慨。[/B][/ft] [B][ft=#00cc00,,宋体]写得好。赞。[em]e179[/em][/ft][/B]
飒爽
[ft=,5,楷体_gb2312]姐姐,看过后我特想哭![/ft]
联想
[ft=,6,][ffg,#cc0033,#ffffff]回想那段特出的年代,特出的经历,感慨万分,时代造就[/ft][ffg,#ff3333,#ffffff]人。它是我们一生宝贵的财[/ft][ft=,,黑体][ffg,#ff3333,#ffffff]富。[/ft][/ft][/ft]
堂堂
[ft=#99ff00,4,] 知青生活让我们终身难忘,让我们懂得了自立,学会了坚强。[/ft]
君
[B][/B] [B][ft=#996600,4,楷体_gb2312][/ft][/B] [B][ft=#996600,4,楷体_gb2312] [I]幸运草,今天时间十分有限,粗阅了本文,明天再来细读。[/I][/ft][/B] [B][I][ft=#996600,4,楷体_gb2312] 先问候你,并感谢你的多次关注。愿好![/ft][/I][/B]
君
[B][/B] [B][ft=#996600,4,楷体_gb2312]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代,可以说是我国平和时期最动荡、和现代人无法理解的年代。由于当时国家最高领导人对权欲的特别喜好,而发动和领导了这场震惊于世的浩劫。这场所谓“反修、防修,防治资本主义复辟”的运动,完全扰乱了正常的国家经济建设的秩序,使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基本经济的建设,面临了崩溃的边缘。在当时,国家和城市企业根本无法接受大批从学校毕业出来的青年。所以,由那个这场浩劫的直接责任者,发出了被冠上堂皇富丽言词的号召(不如说是命令)。千百万风华正茂的青年,就这样地把自己的青春、才华、热血……洒在和埋葬在没有一点意义的“广阔天地里”。他们在自己一生中最黄金、最美好的年代里,蹉跎了岁月,失去了本应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的机会,和失去了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目标……。如果说,他们这种壮举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国家领土完整的需要,那么这种壮举是“为国捐躯”!所有的自我牺牲,也是值得和使后人应该赞颂的,可是他们仅仅是“政治运动”和“路线斗争”的牺牲品!可悲的是,直到现在我们的有关部门,从未好好反省过,总是闪烁其词地、含含糊糊的评价这一年代。那么试问,谁为他们失去的青春买单呢??幸运草,你很幸运地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看了你的文章深感过去那年代是多么的不堪回首,但愿我们的国家不再会这样……。非常感谢你多次的探望!愿好![/ft][/B]
七月美木
[ft=,2,]通过这些文字,我似乎也看到了我父母的十八岁,他们和您一样也有过这样的记忆。他们所经历的那些苦乐岁月是我们这代年轻人所无法体会的。所以,他们比我们更珍惜现在的生活![/ft]
茅屋
[ft=,2,]经历风雨方可见彩虹。那个年代确实苦了一代人,耽误了一代人,但也锻炼了一代人。朋友说道,苦过,累过,也哭过,一个孤独的女孩子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农村自立几年,确实不易呀,我想这正是现在的孩子们所需要的。如果让孩子们大学毕业后像过去一样都到农村锻炼一段时间,对孩子们的成长是有益处的,只是时间不要太久。[/ft] [ft=,2,]同妹妹做朋友特别高兴,因为我们是同龄人,又是河北老乡,以后多交流呀。[/ft]
狂风
[ft=#00ff00,5,楷体_gb2312]我幼儿园的老师也是一位上海知青,她是走的最晚的一个,到现在我一人还记得她的样子。这两年陆续的有上海知青回访第二故乡,村上的人依然很喜欢他们,知青岁月,虽苦却也可以苦中作乐,这段经历想来应该可以无悔的。[em]e100[/em][/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