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画室

个人日记

 

人物:周黎  自由职业画家

绘画历史: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从事绘画超过35年。

目前状况画:周黎比较诚实,采访期间,他道出自己面临的现状,艺术家同样是人,也面临生存,他没有正式工作,靠绘画为生,周黎每天早上先把菜买好,把娃娃安顿好,再到画室,调整心态,在商业画与个人内心追求的绘画之间进行调整,“我最不想过的是赶画,我不想每天让自己处于赶画的状态中,所以我要把自己解脱出来,用更多时间踏踏实实,安安静静画自己想画的画。”
图片

第一次出入画室:饱满风景来源于对生命自然的体验和思考

   三次相约交流绘画,三次记者安照约定时间都迟到了,当然迟到就是结果,不必多解释,周黎非常认真提出了迟到的不应该。虽是一个细节,但看得出周黎是一个做事认真,守则的人。

   第一次去电是在78日上午,相约东兴区太白路一间画室,这是周黎与同伴们共同拥有的一间画室,在城市中心,当天上午周黎的画室里也来了几个同伴,原来大家很忙,正要“搬家”,画室里乱七糟的摆放着画作,颜料,画笔。周黎也在一边整理自己的画作,一边随意摆谈。

  墙上或地上摆放着的部分周黎的画作,这些画都是风景画,其中大部分是近期与同伴外出乡下写生而作,也有小部分是曾经在古镇老街写生时所画。

 周黎的风景画色泽饱满,写实性强,内心丰富的感受从画面的色泽,笔触的细腻和光线的层次感中源源淌出,他的写实技艺达到一定的成熟,画面整体给人流畅,技艺与情感可以自然融会贯通。这些夏日田园风景大部分是来自市中区,东兴区或威远乡下,田园风光不乏透露出他追求的牧歌之美,和最原始的生命力之美。特别是摆在面前的一幅风景油画,画面主题部分是仅是一棵大树的根部,而它的根部在画家写实的笔触下,用内眼也看得出树根团转的树皮已经一层一层的剥开,腐烂,树的纹理和肌肤像一圈一圈的年轮一样扩散,仿佛能听到树的心跳,这种强大的生命力让人从一个细部,一棵树,一棵正在腐烂的树体会到顽强的生命力及一片森林,雪山,溪水流淌的气息。

从这间画室里,记者分享体验到周黎的风景画特色和老街静物印象。其中有一幅老街静物画,那是去年夏天,他与伙伴到资中铁佛老街写生时所画,这是一个阳光照射的正午,老街上没有一个人,也没有别的一点景物点缀其中,画面的老屋,木门,阴影与一层不染的天空相呼应,在这种特点的绝对 静止中分秘出一种神秘的气息。

周黎在电话的催促下,不停地整理画笔,画框和工具书。
图片
 

第二次入画室:与伙伴在一起画画很幸福

在集体的智慧下,几天后,周黎与同伴们在圣水寺找到了一方画画的角落。

716日接近中午,记者在圣水寺体验到周黎与同伴们一起画画的状态。

周黎曾经也从事设计行业,而且这条路对他的前途也可带来风光无限,但他主动放弃了,他认为人生就是一个取舍过程,有得有失,既然自己更喜欢画画,那就放弃签单,验收,忙碌,应酬的生活,还是回到画布上来,从事职业画家。

周黎不仅享受自己独自绘画的状态,他也很乐意走出来与伙伴们一起画画,他认为,与大家在一起画画,可以学习借鉴别的对艺术,对人生,对绘画,对人,对艺术与市场,大家在交流中,也是思考的撞击,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他举例说,画室中有个叫毛新的爱好者,她虽然没有正式学习过绘画技术或理论,但因为爱好,大家走到一起,在平时的写生中,不仅在绘画理念和技艺上能给她带去帮助,同样她的画风也给大家带来思考。他说,毛新的画生动,装饰性强,要说“卖相”,可能比他的还走有市场或粉丝,这里面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单从画画本身来说,我们称为学院派,反而越画越有很多禁固,但毛新因为技艺不是很懂,反而更放得开,色彩应用或处理上更大胆,这样的画风,至少视觉上更生动,更有生命力,这也是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周黎的老师刘戈也不时的参与到画室中,他们一起外出写生,一起画画,一起交流,周黎认为,老师在任何时候都是他的老师,应该学会感恩,能与老师在一起写生绘画交流是件幸福的事。
图片

第三次入画室:不想过“追赶”的日子,在夜读中拓升绘画境界

   周黎有自己的画室,靠沱江河,通风及彩光度很不错,通向窗外的画面处处是风景,这间画室坐落在黄桷井附近。外面像平民窟,而画室到处是零乱的画,有摆放在地上的,有挂在墙上的,大部分是半成品画,整个画室充满一种灵动创作状态。

   719日一早,周黎在九点半之前就把当天的菜买好了,这天记者也迟到了6分钟,他注意到,并提出来了。

   室内的画,有部分是前两次记者没有看到的,有静物,也有风景,周黎看到记者拍照,他笑笑说:“最好不要拍,这不是我真正要的作品,全是还没画完的半成品。”随后,他无意间连声道出:“我最怕的,也是最不愿意的就是过“追赶”的日子,我没有工作,当然靠画画吃饭,只是在追赶和想要的真实的追求中寻找中间点,平衡点,这也是很自然的事,艺术家也要吃饭,也要养家,也要有责任感。

   在接下来的散谈中,周黎道出了他平时绘画的另一个强烈爱好,读书。“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特别喜欢读书,昨天读书不小心读到凌晨四点。”

  夜是平民化的,它随和,宽容,而且闲适。周黎的床上也堆着床头书,他提到张潮在《幽梦影》里把人生各个阶段读书比作夜里观月,“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周黎感叹说,他一直喜欢夜读,读书人的心境随之亮堂皎洁,而且有画面感,这也就是绘画人与读书的关系,风景其实在思考中,在阅读中,在灵性的交流中。夜读的情趣提升开阔了周黎对画的理解和质感。

    
图片
照片名称:2015-07-19
所属相册:手机相册

图片
照片名称:2015-07-19
所属相册:手机相册

   

    

     

文章评论

清泉

有天晚上一起喝了酒[em]e11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