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夺目何止七彩:乌兰布统草原的金秋(之五)
个人日记
——苍狼大地的述说(10)
【本文照片系总版主 猎鱼者/摄】
题记:根据《蒙古秘史》的记载,元朝人的祖先是一只苍色的狼和一只颜色惨白的母鹿相配生下来的,第一代始祖的名字叫做“巴塔赤罕”,他是成吉思汗家族和成吉思汗时代众多贵族的祖先。苍色的狼,我们今天还能够在草原上看到,就是灰狼,而惨白的母鹿如今还在大兴安岭的森林里,这就是驯鹿。进入草原的蒙古人骑上了善于在开阔的草原奔跑的马,而把鹿留在了森林里。但走遍世界的蒙古人仍然记得,他们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他们的老祖母是一头白色的母鹿。
开篇语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电影《草原上的人》风靡全国,其中的插曲《敖包相会》至今传唱不衰,捧红了几代歌唱家。那是草原生活第一次以可视的形式展现在国人面前,但创作者对草原的文化却了解不多,或者当时政治气候的影响,也想破一破草原文化的“四旧”,比如敖包实际上是蒙古人祭祀场所,不是谈情说爱的地方,只有在那种把一切和宗教有关的活动都作为封建迷信破除的年代,年轻人才会喜滋滋敖包山约会。
由蒙古族歌唱家腾格尔作词作曲的《天堂》,以KTV的形式传唱全国,让我们真正领略了“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草原游牧文明的遗风。然而,几年前还是这个蒙古族的彪形汉子腾格尔参演了一部由谢飞导演,根据著名作家张承志长篇小说《黑骏马》改编的电影《黑骏马》,然而同名电影演的不错,导的一般。其实,谢飞可能不懂得游牧民族文化的渊源与深奥,可腾格尔是地地道道的蒙古族人的后裔,也许当年的腾格尔太想出名了。真是:你不理解我,不等于我错了,当我们被误解的时候常常有这种感受。
那么,就请您随着我们的镜头和文字,去轻轻敲开有着“蒙古高原之门”之誉的乌兰布统草原,就是这片草原保持了蒙古高原原生态的代表性风情,这里的牧民至今保留着最为完整的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与民俗礼仪。也许,乌兰布统草原是秋季的宠儿,但谁能知道,在天、时、分、秒的光影变幻中,它会呈现出可能你完全预想不到的美丽,撩拨着人们对真真正正草原的情结。
一千个人看草原,就会有一千个对草原的个性描绘。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
乌兰布统草原的美在于:那种随着山风时而劲舞,时而舒缓,时而分开,时而相拥的景致。
花在风中摇,草在舞中伴,似乎恬淡、清丽的皇后;而近处的“几”字形的曲河与远处高高的白桦林、白杨作为背景威武地站立着,似乎在微笑、鼓掌。
大兴安岭滋润了西北部的锡林郭勒大草原,随之就诞生了锡林郭勒大草原东南部的乌兰布统草原。
乌兰布统草原(蒙古语,就是绛红色的山峰)是典型的欧式草原(丘陵草原),一个接着一个缓坡,每一个缓坡的线条都让人痴迷。
最令人流连忘返的是乌兰布统草原在起起伏伏的缓坡上分布着三三两两的树木,画面层次均衡、动感,从相机的远景、中景、近景观看,能够产生一种别具一番风情的平衡之美、韵律之美。
锡林郭勒大草原是在内蒙古排行第二的草原,但若以草原的经典风貌来说,这片草原是不允许有其他的草原排在它的前面。从某种程度上讲,呼伦贝尔大草原像是大兴安岭山脉西麓边上的丛林草莽,一直延伸到西北一无所有的荒漠才停下来,由于大兴安岭充沛的降雨量的滋润,这是一片富丽的草原。
鄂尔多斯大草原是跨越了大幅经纬的内陆大草原,草原的一半陷入沙地的包围之中,任何生命在这里都是一种艰苦的生存,只有历史足迹深处的大青山,才能恢复我们的记忆;
只有锡林郭勒大草原东南部的乌兰布统草原保持了蒙古高原原有的代表性风情,这里至今保留着最为完整的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与民俗礼仪,这里是离梦想最近的地方——仙归之处,云起之乡。
乌兰布统草原(蒙古语,意为绛红色的山峰)是一个集农区、林区、牧区为一体的富饶的土地,西北游牧,东南农耕。
乌兰布统草原的最北部是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梁、有名的草原花岗岩石林——阿斯哈图石林,东部是神奇的青山冰臼园区,中部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西拉沐沦河,南部是乌兰布统古战场,西部是碧波荡漾的“中国天鹅湖”达里诺尔湖,这些都是乌兰布统草原的重量级景区。
一千双眼睛看草原,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颜色;一千个心灵去聆听,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声音。
文章评论
榴莲
啥时候我能找你照这样的片啊
雨中漫步
九妹,你这是跟谁出去的啊?有摄影老师吗?我想学习摄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