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一个听到就让人心醉的名字,没有浮夸的外表,却有着内敛的气质,漫步在铺着青石板路的巷子里,穿梭过小桥流水,总能让人联想起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一直有个乌镇情结,就想着去看看传说中的追忆似水年华。特别是在游览了西塘之后,去乌镇的想法愈发强烈。这次来上海,终于圆了来乌镇的梦。
乌镇, 其实有东南西北四个栅。所谓栅,就是栅栏的意思。相传古时,乌镇因地处太湖水系,而且当地颇为富庶,因此有许多太湖水贼多次闯入乌镇打家劫舍。后来,当地的民众在镇子的东南西北四处水域设置栅栏,以档水贼。因此,就有东南西北栅之名。现在,我们一般去旅游的,都是乌镇的东西两栅,而南北两栅多为当地本土居民生活之处。西栅,可以说是整个乌镇旅游的中心点。因为,东栅虽然都是旅游点,但是,相对西栅而言,东栅显得太小了。
从上海到乌镇的大巴很多,票价是49元,不用两个小时就到了。到了乌镇车站,我叫了部出租车,直奔提前订好的紫梦轩旅馆入住,房间里挺干净的,环境也不错。他们还负责每个住客的接送,这点倒不错,放下行李,小歇了一会,就按照先前的打算先去看西栅,因为西栅的夜景很美。
来到西栅,门口有个乌镇游客服务中心,要从这里进去西栅的景区,西栅的门票白天是120元,感觉这个大厅就像酒店的大堂,有前台、咨询台、行李部等,小气派的。
西栅景区由12个碧水环绕的岛屿组成,纵横交叉的河道近万米。乌镇现有100多座古桥,仅西栅景区就有72座,其数量和密度为全国之最。在西栅景区,除了部分进行恢复和修缮外,还保留了相当一部分古时的老桥。有不仅历史久远,造型美观的石平桥,风格各异、古朴典雅的石拱桥,有类型多样,小巧精致的砖石桥等,其中以石拱桥居多。还有难得见到的桥里桥,通济桥和仁济桥就是保留完好的桥里桥。
西栅最令人感到赏心悦目的,可能就是那悠悠小河了。河面上不时飘摇着悠然的小船小艇,为那古老的河道增添无比的生机。西栅有条老街,老街有近两公里长。古老的石板街两边部分是改造成客栈的民宿,高级会所;还有一些特色小店......
夕阳渐渐地隐去,夜幕降临的时候,开始下雨了。小雨中的西栅,虽然有些冷的,但让我感到很愉悦。这个时侯游客也少了许多。静谧的天空与夜色,宁静的小桥与流水,沉默的巷子与行船,没有人招揽生意,没有人大声兜售,你可以不受打扰地随意走走停停看看,感受轻柔的微风与湿润的水气,漫看深蓝的夜色与昏黄的灯影,让我的心一下子感受到久违的安宁。那一刻真的很享受。 乌镇夜色之美超凡脱俗,无论从构思的精巧还是气势的宏大而言,都是游客不容错过的美景。有水有灯的水居,夜色已足够迷人,还有古朴的拱桥,参差的屋瓦,遒劲的老树,精巧的窗棂,石板的小巷,乌篷的灯影,天空中的明月,更有枕水的古宅,古镇不仅将这一切都写入倒影,更将浆声灯影流入梦境。 船夫摇橹嘎嘎声划破了宁静的水面,镜头里一艘艘载着夜游的游客的小船,带着一道星辉,在幽幽的灯光下穿梭,也载着他们的梦游弋在这如梦的水乡。西栅的夜晚,就如出嫁的新娘,披上霞幔...
宿在乌镇,枕在江南。轻轻地推开窗,映入眼帘的是夜灯装饰下的水阁,河在晴朗夜空下泛着一片蓝,偶尔星星眨眼,点缀了倚窗人心中的一份期许。慢慢地泡了一壶白菊茶,用茶杯倒了半盏茶,茶香顺着水汽飘散在空气中,几分清香,在口中一点一点扩散,而后细细饮下,在回味中相信你也会贪杯的。不经意间,摇橹船从窗前经过,载着同是喜欢乌镇的人,静静地问自己:此时我是否成了他们眼中的风景?而再细想一下,他们不也是我眼中的风景嘛!
第二天早上,睡到自然醒。见到吃了点早餐,前往东栅景区。两个地方相差几公里,东栅和西栅一样,都有不菲的门票,东栅是100元/人,期待白天的东栅让我更好的端详这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水乡古镇。
这里是典型的河房人家,临水而居,沿河都是连成排的木房子,听边上的导游讲解,这里大户人家都不是临河而住的,因为临水太潮,有钱人家的房子如矛盾的家宅都不盖在河边的,这里的人们每年都要刷墙,否则太潮,墙会长霉,现在这里住的基本都是老人,很少看到年轻人。
水阁是乌镇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或是木桩、或是石柱,将房屋延伸到水面上,逶迤数里,很是奇观。你能想象:船从窗下过,水在屋下流。多少岁月已过,只是千百年来,我们依稀能够窥见乌镇人伴水而生,枕水而眠的生活方式。
石桥连接了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每座桥都有自己的特点,就像它们的名字一样。透过这些名字,你是否读懂了它们背后的故事?如东栅的“逢源双桥”,传说踏走双桥有男左女右的习俗,走一遍桥,须分走左右两半,因此又演绎出走此桥便可左右逢源之说。又听导游解说,另有一解为“左升官,右发财”,看你的意愿来选择走哪边了。还如西栅的“桥里桥”,包含通济桥和仁济桥,两桥成直角相邻,不管站在哪一座桥边,都可以看到一个桥洞里的另一座桥,故有“桥里桥”之称。这些都是人文情怀,乌镇人赋予了它们独特的精神生命,在历史长河里,续写着自己的传奇故事。
推开一道古老的木板门,走进“晴耕雨读”,这里也许又将是一次等待。曾经一起走过的石板路,在脑海中留下印迹;曾经牵手跑过的雨巷,在欢笑声中久久萦绕;曾经玩捉迷藏的染坊,在未知中找寻隐蔽的身影;曾经偷偷溜进的酒坊,在清醇中迷恋它的香……我知道这些都是梦,但我想收藏这些画面,展示给记忆中的你。如同在似水年华里,等待推开最后一道木板门时,看到的是熟悉的倩影,用深邃的眼眸凝视着翘盼的目光。
吹着河风走过这石板路,忽然发现旅行真的是种心情。一路走去,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不同的心情,第一次扫街却很快的喜欢上了这种感觉。相机的镜头还是短了点,以至于经常被镜头里的人发现了,只是我依然再拍那人也依然在走。只是烟雨长廊与老街上的人太多,几乎到了拥挤的地步,有时候发现了好的画面,却不得不等其他人过去了,只是其他人消失了,画面也不在了。。。
乌镇,古老的江南水乡,多少的沧桑故事,宛如一本厚重的书,传承文化的瑰丽。徜徉于石板街,穿行在小雨巷,我仅仅打开了这本书的扉页……来了,便不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