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秘密,我们就不是自己
个人日志
你以为遍地是风口,其实到处都是鼓风机
如果,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而不是凑热闹地去蜂拥扎堆这个世界一定会美好很多。
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人,以及很多听起来就会让你热血沸腾、无法入眠的旷世想法、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
你不傻,当然也知道很多都是一阵莫名其妙的墙角风,但也会心起涟漪,春心荡漾,恍若看到未来自己后
悔莫及、捶胸顿足的怂样……
你不傻,当然也知道很多都是一阵莫名其妙的墙角风,但也会心起涟漪,春心荡漾,恍若看到未来自己后
悔莫及、捶胸顿足的怂样……
一份翻番的薪水数字、一个众人艳羡的职位描述、一个油水丰厚的项目前景、一群风口上飞翔的猪……
天上飘着很多饼,地上许多抬头仰望的人……
没有秘密,我们就不是自己
大抵上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角落,藏了一些小小的、不伤大雅的秘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
私,被安放在隐匿的地方,不轻易示人,也不容他人肆意侵犯
私,被安放在隐匿的地方,不轻易示人,也不容他人肆意侵犯
水至清则无鱼。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有自己秘密或隐私,有一些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事儿,哪怕那些事也
许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不光彩,然而却也是自己内心一种藏得极深的情愫,是不愿轻易示人的。
许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不光彩,然而却也是自己内心一种藏得极深的情愫,是不愿轻易示人的。
我相信现代人,大多都能做到尊重别人,也尊重他的秘密或是隐私。但我们往往做不到,从内心尊重自
己,允许自己保有秘密的权利,常常过度要求自己更加“坦荡”甚至“和盘托出”。做不到时,会莫名地
有一种“负疚感”。也因此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时不时自责,不够坦荡、真诚……或是当别人向自己敞
开心扉,诉说心底秘密的时候,就犹豫是否需要“对等”交流……
己,允许自己保有秘密的权利,常常过度要求自己更加“坦荡”甚至“和盘托出”。做不到时,会莫名地
有一种“负疚感”。也因此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时不时自责,不够坦荡、真诚……或是当别人向自己敞
开心扉,诉说心底秘密的时候,就犹豫是否需要“对等”交流……
忘记谁说的,“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正是这些秘密,才让我们成为独特的自己。
允许自己保有一些无法言说的秘密的权利,也是这种独立性的一种吧。没有了秘密,我们就不再是自己
允许自己保有一些无法言说的秘密的权利,也是这种独立性的一种吧。没有了秘密,我们就不再是自己
想钓鱼,就要像鱼一样思考
你想捕鱼,才会像鱼一样思考吧
所谓同理心,我总是觉得它附属于功利心存在的。因为学的是广告,做的也是广告,于是耳熏目染地了解
并接受了所谓“消费者洞察”的训练。其实说白了,无非也就是一个同理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找
到痛点,解决它,并以对方喜欢的方式告诉他。好吧,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并接受了所谓“消费者洞察”的训练。其实说白了,无非也就是一个同理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找
到痛点,解决它,并以对方喜欢的方式告诉他。好吧,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相对于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我倒是觉得,最应该了解的却是我们自己。佛教里面有个专业用语叫“观
照”,说的大意是,让“自己”跳脱肉体去看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谁看清过自己?如果连自己都没
有看清,没有了解,何谈去了解别人,就像圆规,没有立脚点,凭什么去画一个圆。了解自己最难
照”,说的大意是,让“自己”跳脱肉体去看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谁看清过自己?如果连自己都没
有看清,没有了解,何谈去了解别人,就像圆规,没有立脚点,凭什么去画一个圆。了解自己最难
试着独处,孤独是一种能力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独处,是一件蛮奢侈的东西
信息科技,让很多人、很多事都可以轻松勾连到你。君不见,所有的移动终端、软件、信息技术,无不是
以快速积聚、笼络人气而来,恨不得把全世界的人在一秒内拉到一起。生活因此越来越便利,可时间被切
割得越来越破碎,空间越来越逼仄,我们失去了独处的能力,习惯并慢慢被忙碌、扎堆所吞噬……
以快速积聚、笼络人气而来,恨不得把全世界的人在一秒内拉到一起。生活因此越来越便利,可时间被切
割得越来越破碎,空间越来越逼仄,我们失去了独处的能力,习惯并慢慢被忙碌、扎堆所吞噬……
禅修、瑜伽、打坐……我们通过很多外在的方式去试图找回这种能力,可往往事与愿违。世界就像现在营
养过剩的孩子,横向发展而非纵向在高与深处探究。正因如此,所有人都在呼唤某种“独处”的态度,其
中“匠人精神”成为了嘴边常用的时髦字眼,向内而不是向外而求,孤独,专注,持久地把时间用来去探
究某一个单纯的事物……
养过剩的孩子,横向发展而非纵向在高与深处探究。正因如此,所有人都在呼唤某种“独处”的态度,其
中“匠人精神”成为了嘴边常用的时髦字眼,向内而不是向外而求,孤独,专注,持久地把时间用来去探
究某一个单纯的事物……
画画,是我可以依赖的、找回“独处”能力的训练方式之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