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人物中悟自己

个人日记


   世俗生活给了红尘之人无法逃避的深沉痛苦与惨淡岁月中轻浮的快乐。人,必须通过自己对生活的体验,自身的经历外加他人对人生的阐述来获得某种生命的感悟,心一旦在其中有所觉悟,就会开始“自救”。
                                                    ---题记
 

林黛玉:赢了爱情,丢了性命。

柔柔的情,冷冷的月,心底惆怅荡不休。
绵绵的意,点点的星,心湖涟漪寄孤灯。
 

空守着曾经赠予的美丽誓言,
无能为力、对弈输赢焚稿祭爱。

冷风吹,宿命敲,
徒忆前盟,泪如梨花再次洒满了潇湘馆整个凄凉的天下 ,
闻喜乐,香消玉殒,不知昔日埋葬的花瓣能否来把你心魂装扮?

孤傲的心想远离俗世间的尘嚣,
怎知红尘客栈风似刀。 


摇曳风情,今朝有幸得君一揽红颜,
绝唱一段纤纤,不知哪一世再来续这场寂寞温柔愁。

长袖翩翩,舞尽百年孤独,红尘之上,缘来缘去多少辛酸路,
烟尘透视,不堪回首,天宇之间,茫茫人海有谁在渡?

难道唯美的爱情只有痛苦来承载?
难道纯美的真情只有失败来呈现?

你的寸心锁住了多少的旷世之爱?
你的眼泪沉陷了多少的爱恨情愁?

既然爱不能自己来主宰,
就该放开。

既然咫尺天涯难相守,
就该让噎满喉的愁绪落地化尘埃。

前庭后院,一枝花能有多少色彩?
纵三千里河山,一颗无助的心又有多少无奈?

避不开的尘世,躲不过的相思,
捧一卷空剩记忆,吟一段泛黄流年,天堂里是否有你渴望的心灵故乡?

一曲《枉凝眉》,和泪折残红,
蹁跹的孤影,走远的红颜,天堂里是否有淡淡的温暖飞扬?

 

  整部巨著里,林黛玉似主角却又没有任何具体的事例容貌来作记录刻画,她的出场,传递着的只是眼泪里的一种心声,这种微弱的、真挚的、执着的心声被红尘太多的喧哗笑闹弥盖的是那么的让人不易觉察。

  十二金钗里,作者都有对其很清晰的概述,她们像现实中存在的一种物体,各自都占有着一个固定的空间,唯独林黛玉,不仅有前世是一株草的的“因”,还有今生不断落泪的“果”,她的存在好像仅仅在“因果”中是为了“偿还”。她来世的目的,不是让人记住她的存在,而是为她的消逝来怀念。

  黛玉的才华,未必比薛宝钗高出多少,她迥异于众人之处,就在于情怀,就在于对生命最直接最敏锐的感触。葬花,也许是《红楼梦》里最感人也是最突出主题的一幕,那是一曲对生命的挽歌,对灵魂的安抚。看着暮春里漫天飞扬的落花,那是生命繁华后对美和死亡的纪念和哀悼。似想,哪个人没有过美好的年华,哪个人对美好没有深情过。一树桃花,胜过倾城承诺。可惜太美的东西转瞬即逝。《葬花词》就是埋葬美丽与忧伤心事的一座墓园。词里那一句“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唱词,正是因为林黛玉坚持洁净的生命本体,她不会为了活而向世事妥协,不会为了活而随波逐流。人活一世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活出一份明白吗?

  琴声是语言,眼泪是心声。这两者是林黛玉唯独留给宝玉可登上的阶梯。 


  黛玉的孤傲之美,好像不能沾染一点人间烟火的灰尘,她鄙弃沾染世俗的一切价值,她有着无法融入世俗的超脱,所以,她注定是遗世独立的精灵。

  她的一生,是悲愁的一生,凄苦的一生,她的诗词写的幽绝,她的才色美的娟丽,她苦短的一生都在追求纯美的爱情,她把一生的眼泪都给了懂她的宝玉,她在最美好的年华里,以最美好的自己,将爱情的美好一往无前、一如初始的美好下去,世间,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吗?尽管最终这份美好没有美好的结局,可宝黛两颗美好的心,真正在美好的向往中走到了一起。如此够了,不枉红尘走一遭。她那份只追求心性的完美,像道家所倡导的---出世空灵。她秉持的是“德”。


   生命的尽头,在一声“宝玉,你好...”的凄凉呼喊中,唯一让人想不明白的是,如此一个圣洁高雅之人,怎么就不明白呢?生前活的快乐了,死时才会走得安详。行于红尘众生里,执于情而不得,苦的是人,悲的是心。何况,“执著”一词本身就是痛苦的根源。

  翻过《红楼梦》里一阙阙关于爱的诗篇,不需诘问结局,只需读懂一篇篇不矫揉造作,直教人扼腕叫绝的决绝誓言便好,且去相信爱情会如誓言般的开到绚烂美丽......生命虽是一纸随时可以终止的契约,但它需要一份像爱情来时一样的美好、直率、坦白。

薛宝钗:赢了婚姻,输了爱情。

独对月宫嫦娥语,
他年锦书落何处。

枉费一腔念和意,
笔下难寻经年情。

所赠丝帛存至今,
疼了几许有心人。

世间万物皆为空,
多少痛楚归殊途。

孤月冷,灯欲灭。
心曲唱给谁人听?

旧颜散,新愁添。
浮生只被心欲填。

墨未干,词未尽。
空留声声叹息声。

人未走,心已死。
此生永难再相见。 

 
   她的出现与她所佩戴的玉,似乎暗示着贾宝玉在其中有无法取舍的两难。她的美让宝玉有了少男情不自禁的幻想与非分之想;她的美被形容为体态丰满的杨贵妃;她追逐花丛飞舞的蝴蝶时,更体现出了她活泼里的美是肉体的、真实的。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做事工于心计,当她在园子里听到丫头小红和坠儿谈着秘密话被有所发觉时,来不及躲避,便赶紧假装在追黛玉,还大叫“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躲?”这就是《诗经·大雅·
烝民》里所言: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这是生存与生命之道上必须要学会的策略。但她和贾探春是十二钗中最有才气的人。

   在贾探春为了克服贾府的经济危机而采用公开竞标的方式,把大观园里的树木分给园中妈妈们搞承包时,薛宝钗考虑的是承包后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她认为能够直接承包并得到好处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心里仍会不服,如果不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承包就可能遭到种种意想不到的挫折,因此她建议,承包者年终时应拿出若干掉钱,分给在园中辛苦劳作的妈妈们,这样就会相安无事。这个建议对现代人都有一定的意义。

   薛宝钗的心机、头脑与现实,传达出的是许多种生活与许多个红尘之人所需要的细节和情节。她聪明博学、精明干练、留心世务、圆滑处世。她把周遭的人际关系搞得非常好,她不仅自己接受一切现实的、世俗的主流,还常劝宝玉要好好读书,求取功名。
这也是让宝玉对她最为不悦的地方。她渴望将荣华富贵作为自己能飞升起来的依靠,她把对宝玉考取功名的强烈愿望作为了自己未来能飞黄腾达的赌注,因为私欲,她埋葬了自己的青春,也掩埋了别人的幸福,她那份只追求成功却黯淡了自己本心的心性,倒是很像儒家所提倡的---现世圆融。她看重的是“利”。

   尽管苦心积虑所要的姻缘在一场骗局里有了结局,但真能如想象的那样幸福于其中吗?人生看上去很简单,可生命种种不可言说的遗憾又有几人解读清?人说,不要把善良用错地方,爱和情又何尝不是?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

   留下了千古诗词有何用?赢了很多又如何?最后只想留一个人在身旁,可是一颗心的离去,就是最彻底的失败。

晴雯:伶牙俐齿,性格耿直。


   晴雯是《红楼梦》中最有个性、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她红颜薄命,长得风流灵巧,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曾为宝玉“病补雀金裘”而深得贾母的喜爱。最终因对封建势力的反抗,遭到了残酷的报复,悲惨的死去。

   命运的网中,也许每个人都有一双想飞起来的翅膀,可在不能正视自己处境的情况下,还不能让自己甘愿去融入到这个充满俗欲、充满无奈的现实中,那么,只能在有所折断的羽翼下,承受命运的击打,身心的分裂。 

   聪慧的晴雯是不幸的,空有一双出色的绣手,你以为坚持自己耿直的个性,你的人生就会有所与众不同吗?人性的尔虞我诈,生存所需的勾心斗角,这是一股无形的压力,它足以让人窒息。自古以来,权力势力,就像一袭里面长满了虱子外面却很华美的袍,不想让自己轻易的作出妥协,那就得学会臣服于适合自己生存的生活。

   人性正面的贪婪并不可怕,怕的是人性背面的伪装与谎言。如至晴雯之死的荣国府的权利代表者:王夫人,看似整天手拿念珠,心肠却无比刻毒。想想,有时人心是何等的卑鄙!不仅不去指控这种人性的劣根,还要把这种伪装出来的谎言用尊重作为优点来加以的肯定。晴雯的直言慷慨、伶牙俐齿、敢爱敢恨敢反抗的性格,注定她在一个时代下生命的早早陨落。

   晴雯,你秉直的性格,就如同张开嘴就看到的牙齿,坚硬刚强,最终却都要掉落的残缺不全。选不对投放点,物怎会有其价值体现可言?

   你剥不去现实的残酷,你却敢正视自己的内心,你可知,你性格的耿直就算响彻千年,也是深具悲情的。就算岁月漫漶,沧桑舒卷,你穿透时空的刚正不阿,又焉知不是一种悲情的呐喊和对无奈的呼喊?你徒留一腔秉直个性的清影,非自己所能掌控时,也如镜花水月,不可一掬。

袭人:外柔内滑,表里不一。


   
袭人是具有鲜明的奴才性格的人,忠于主人是决不打折扣的,晴雯曾给她起了个绰号,叫“西洋花点子哈巴儿”,话虽尖刻,却很贴切。她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也和薛宝钗一样让宝玉把心思放在读书上,走仕途经济之路,她为了能更加牢牢的巩固住自己一心所盼的做”妾“的位置,便极力的靠拢贾府的当权者,来取得他们的信任。她让人看到的惯常做法是忍让,就算伶牙俐齿的晴雯怎么对她发脾气,怎么尖刻地讥刺她,她都会忍气吞声,不奋起反攻,她采用了道家的思想,以柔克刚。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忍辱负重。而在暗地里,为了独占宝玉,常向主人打“小报告”,使得晴雯、芳官、四儿等几个女孩子相继被逐出宝玉的身边。在宝玉的婚事上,她明知到宝玉心里真爱的是谁,可当她窥测到当权者贾母和王夫人的心事是赏识宝钗时,暗地里,做了一个“拥薛反林派”的献媚小人。

表面的随和,背后的阴毒,这就是当今网络所言,真坏人并不怕,怕的是假好人。“
虽说是姐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这是袭人背地里打给王夫人的一段小报告,脸不红心不跳的表白,掩盖了一段龌龊之事,她是唯一让宝玉尝试过身贴身的性的人,也是唯一指令宝玉“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与那爱红的毛病儿”的人。可见,她在伪装的外表下是有着极其强烈的占有欲。可她忘了古训:“由来富贵三更梦,何必楚楚苦用心”。

人,当被低级欲望操纵的时候,会因缺乏精神力量而变得无能或可耻,如袭人。人,又会在很多时候,很容易被表象的变化所欺骗,如王夫人。因此,人,没有理智与理性,单靠感官是很难追求到事物的真实性和稳定性。

“命中只有八合米,走尽天下难满升”。虽然袭人最终嫁了地位相当低下的蒋玉菡,相对比起大观园的众多姐妹来,不仅活着,还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的家,幸运程度还是首当其冲。人,在人生处处是凌渊边处想要求得一线生存,太鲜明的个性就得适当的隐藏一点,圆润一点,随和一点,能屈能伸,能高能低,不仅泛指男人,“忍”字尽管是心头一把刀, 换的一份生命的安然倒也值得承受一些。毕竟能活着就是最好,毕竟天地间所有之事,都是生者之事。

常言道,善是利他,恶是自保。一个人被现实逼出一点小恶倒也情有可原,如为了一己之欲,而不断的用伪善武装自己,那比恶更恶,比邪更邪。

袭人,你藏而不露的性格,就如同不轻易显露的舌头,柔软,韧性十足,到最终都是完好无损。性格用对地方,便能适时的体现出生命活着的一定价值而来服务于生存。

善养阳,恶生寒。人只有正视自己,才能更好地规范自己的生活,不要妄图的去抓住什么却又乏力于为之的无助。上天给予每个生命的东西都有价值,就看每个人如何运用和安置它。如欺骗一词,世间本就存在,但别把别人都当傻瓜看。

刘姥姥:心态平和,知足惜福。

这个紧靠几亩薄田维持日子的老人,
善良正直,聪明能干,明事理,重情义,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她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重要的是刘姥姥有一个好心态。当她像小孩一样那颗不谙世音的童心和一份似小孩一样无邪好奇的童趣被荣国府的人取笑逗乐时,是她的宽容大度给沉闷的豪门送上了那些冠冕堂皇之人更加期望的欢声笑语。这大概就是常说的一句劝人话,别人真正的享有快乐了,自己就是幸福的拥有者。

   刘姥姥初进贾府时,出乎意料的是居然得到了高层管理者王熙凤的接济。二十两银子的接济,不仅想像贾府的一些穷亲戚表明,贾府的人是很有同情心的,也是很在乎他们的,王熙凤更在乎的是这份接济会给她换来更好的口碑,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是她慷慨解囊的主要目的。她的心机更胜于薛宝钗一筹。

   刘姥姥再进贾府时,再次出乎意料的是居然成了贾母的座上宾。她的上门谢恩,不仅与与荣国府的接触更近了,更重要的是她讲述的那些朴素实用、积善行德、好人有好报的民间故事成为了贾府所有女性们的心灵鸡汤。尤其她给王熙凤女儿所起的那个“巧”字之名, 她迷信中所用的简便方法,看是一个心理符号,却正契合了王熙凤这个做母亲的心理需求。想想,做人仅学会做事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在什么山上要学会唱什么歌,这与先天的禀赋无关。

   不曾想,王熙凤在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的一次小小善举,却在被只认钱的舅舅推入火坑又及时被刘姥姥救出的女儿身上得到了巨大的回报。从这点而言,刘姥姥讲述做好事就会有好报的行善思维是非常合乎人情事理的。这样的善举,又何其不是一种功德?这样的善举,又何其不是在奉劝世人,莫把真心空计较,唯有大德享万年。

   再见贾府的人时,已不是昨日的繁华喧闹。贾母生前想借刘姥姥这股朴素乐观、勤劳忠厚的精气神,给贾府接入一股地气,注入一股新的气息,并在从中感受一点生命活着所需要的简单与快乐。可是命中劫数,有谁抵得过?

   刘姥姥,简单了一生,快乐了一生,知足了一生,幸福了一生。一种自解心宽,自我安慰,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在善良容忍,惜福感恩中成为了决定幸福指数的最好砝码,也是自我救赎的最美姿态。

   如果每个人都能有一颗像刘姥姥虔诚热爱生活的心,有一个认真看待生命的态度,岂能在随遇而安中不从容?


   回头看看自己及身边的人,又何其不是《红楼梦》里的人物,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宿命,执著着自己的执著,走向属于自己的命运。

   返观内视,人“悟则易悟,了却难了”。由此,人的一生,快乐成了一种奢侈,幸福成了一种难得,但活着,必须要顽固地,坚强地“离苦得乐”。

   平和的心态在其中,决定着心神的强大与弱小,心魂的稳定与飘忽,心情的沉着与动荡。

   命不可变,运可以修。修,需要的仍是一份好心态。

 


 







文章评论

石竹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一本书,可以不断地让你看到红尘中的自己,这才是可以阅读一生的书。 一首歌,可以不断地将种种领悟所沉淀下来,这才是可以成为经典的歌。 一部《红楼梦》,一僧一道,冷眼旁观---红尘众生,贪嗔痴爱。 一首《好了歌》,领悟的人自然在领悟,痴迷的人却依旧在痴迷。

石竹

“万物有情”,“情”是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的一种意识,从而也就有了每个生命不同的喜怒哀乐。“因果轮回”,万物间都有一个“情”字在牵连,从而使纠缠于其中的人也就有了恩怨情仇。《红楼梦》就是一本不可言说的、没有对错是非之分的、充满生命遗憾的书。

石竹

欠情的,来还情;欠泪的,泪已尽。是因果,是偿还,都是“青埂峰”下“情根”的一场叹息。“贾宝玉”还是“假宝玉”?“甄士隐”还是“真事隐”?《红楼梦》这本书就是一种对人生的领悟: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宽恕的心

完美是一种巅峰与极致,它不适合存在在人间。红楼梦是一部叹不尽人间情的书····

石竹

一僧一道,想在世人面前做一个预言者、点化者、开示者,但红尘之人自有舍不得的眷恋痴迷。

晓梦梧桐

红那么吸引人,它不单是文学作品,还是一部百科全书,内容包罗万象。红里复杂的人际交系就足以让后人品味,那是一本有思想人爱读的书。有人说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振。《红楼梦》就是人生的缩影,一部挖掘不尽的书。

天马行空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三十多年前读的那部《红》,可谓余音绕梁.........几乎就算是,在大观园里一“住”就是30多年。至今,大致情节(情结)没咋变,却总有些许微微的感慨:1,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将中国古典文学的成就推向登峰造极!曹氏文学造诣之深厚,驾驭语言之功力,已臻化境!无出其右。苦心构思,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几易增删其稿,可谓倾注毕生之心血!然却家徒四壁,穷困潦倒,举家食粥酒常佘。最后,积劳成疾,终于默默无闻地病死于冰天雪地里。一想起这些,就会如金圣叹观武松上景阳岗般地悲哀地失声痛哭!不知道曹雪芹拿过几个铜板的稿费没有?这与当下无论作何事或写作动辄讲究稿酬回报的国人几成鲜明之对比。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国粹更具鲜明的讽刺!2,在那个滞腐的封建时代,虽然,宝玉与黛玉为了追求美好的爱情而叛逆,终因专制太强大而自已又太势单力薄,憾恨地成为时代的祭品。“冷月葬花魂,绛珠离恨天。泪洒相思地,禅悟遁空门”。悲乎![em]e115[/em]

雪舞凝香

《红楼梦吸引人的地方,是它打破了之前那些小说最后结局大团圆的惯性思,文字流传下来的只有不到80回,但每个人物的结局早在之前的文字中做了暗示,我们都能想像最后的结局大概是什么样的。 没读过此书,只看过电视剧。

天马行空

后40回,与之前曹氏的那80回,竟缺乏那天燃的神韵!这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就如那断臂维纳斯!

大海(吉玉鸿)

今天有些晚了,待我再来细读细品。你的文字无疑是有力度的,我等与你差了一个层次,你有着深邃的思想。这是诚恳的实话。你可比北大的于丹老师,你和她有着同样的职业吗?

大海(吉玉鸿)

你对红楼梦里的每个人物,了如指掌。对每个人人性的优缺点分析得很透彻,佩服你的才情。你的知识面的广阔,让人称赞。[em]e179[/em] 通过你的文字,对这部文学巨著有了新的认识。 现实生活中,不会有那么多爱恨情愁吧。过于聪明的人,幸福指数反而降低了。当然,我是力挺你的![em]e179[/em] 由于我的愚钝,所以只好难得糊涂一些吧。 这样留评,不知合适不合适。

淡墨

留待有时间好好拜读!我好惭愧,居然没有把《红楼梦》全部看完。

小溪

[url=http://soso2.gtimg.cn/sosopic_f/0/3753299542007962172/0?pt=3&ampek=1&ampkp=1&ampsce=0-12-12][img]http://soso2.gtimg.cn/sosopic_f/0/3753299542007962172/0?pt=3&ampek=1&ampkp=1&ampsce=0-12-12[/img][/url]

黑郁金香

雅竹,你对红楼梦中人物的理解很深刻,读来让人受益匪浅,你对人生的感悟我很佩服!剧中的人物出自作者笔下但是读作品的人会从每个人物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人无完人! 命不可变,运可以修。修,需要的仍是一份好心态[em]e179[/em] [em]e163[/em] [em]e163[/em]

忠诚

中国人挺有意思,围绕着一部作品成全了一大批研究者,曹先生地下有知应该感到很欣慰了。我不是反对你对这部作品中人物的解读,相反我是很赞同你的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