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昌海:谁能理解千年孤独的孔子?
启蒙呐喊
如今人们都是带着各自不同的认知条件,站在各自立场上解读孔子,可能无形中不自觉的就在利用和曲解孔子。特别是孔子那些涉及政治管理方面的话,往往被统治者在国家机器的强权下加以特殊处理,强调某一句,而忽视另一句,从而偏离了孔子的本意。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后世统治者那么推崇孔子,而当时的统治者为什么不重视孔子?除了君君臣臣这些让统治者高兴爱听的话,孔子活着时肯定还讲了很多让统治者不爱听的理,只有等他去世了,“子曰”才能随意被后人解读而无人辩驳了。后世那种表面上竭力维护,处处搞极端化的所谓博学鸿儒,实质上是在做最不易察觉的破坏。就像当初魔王说要派它魔鬼子孙们转世到佛祖庙里假扮和尚,从内部真正破坏佛法一样,名义上的儒生,宣扬的未必是孔子的真言。
如何还原真实的孔子呢?这个课题难度很大,谁能知道二千五百多年前一个古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人一生会说很多话干很多事,能被记录下来的只是极少极少的一部分。孔子只述而不作,《论语》也是弟子们根据孔子所讲的回忆整理而成的,加上文言文没有标点,各种动词名词的用法又和现代有所不同。短短20篇1.1万余字的《论语》就概括了孔子的主要思想,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来问,孔子给出的是不同的答案,因为道理在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表现,表面上看似矛盾,实则有深厚内涵的。孔子学说在数千年的流传过程中,不断有人在增补修改,是否是孔子说的,孔子是在什么条件环境下说的、他的本来原意是什么,针对什么样的听者说的,这些因素都丧失了,要想准确理解孔子,的确很难。
不过人们也可跳出来,总体宏观的看一看。
一,孔子:传授做人规则的先知。假如用现代职业这样一个简单概念来定义孔子,从孔圣人、万世师表这些民间赞誉来看,人们定义孔子是思想家和教育家。不过在历史上有人解读孔子有三种不同的身份:先知、君子、帝师。特别是帝王师这个身份,更是被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们加以放大,以至于掩盖了前面两种身份。与释迦牟尼和老子不同的是,宗教领袖的先知主要传授给人类的是修炼文化,教人如何脱离滚滚红尘,远离凡间去修炼,所谓出世法的修炼,而孔子传授的则是对于没有修炼的云云众生,如何在人间做一个好人。老子讲的是天道,孔子讲的是人道,人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里老子非常清楚的把孔子学说的来龙去脉概括了出来,同时也在宇宙体系中给出了孔子的位置。为什么说孔子是先知?因为孔子先于他人知道了人与人之间共同生活的根本道德准则,并第一个告知于众。孔子意识到,天不说话(“天何言哉?”),故需要有承担天命的先知来替天说话。对天意先知先觉的人具有觉后知、觉后觉的使命,这正是孔子一生最重要的功绩,特别是当人类的道德开始败坏后,人间失去了“道”和“德”,剩下的依次就是“仁”、“义”和“礼”了。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也正是按照这些来宣讲他的学说的。在天地神灵,与“天之子”的统治者以及万民之间,孔子传递着来自上天对人的道德律令,他不但要通过他的学生讲给万民听,他还想方设法讲给君王听。有人戏说孔子是最早跑官的人,周游各国到处推荐自己,渴望指点君王参政议政,其实那是他的使命。孔子最关心的是自己能不能知天命(五十岁才知天命),能不能得天道(朝闻道,夕死可也),能不能被天理解和选中(知我者其天乎?)。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先知,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他是否说出了重大的真理,从而彻底改善人类的生活状况。毫无疑问,孔子做到了这点。他告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些都教会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做个符合天地规则的好人。孔子不但向世人传授了做人的道理,他也身体力行,用身教胜言传的方式,亲身实践了如何做好人的原则。把孔子称为君子,这也是大家都认可的。他传授并实践的种种美德,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数千年来都在指导着后世想做君子的人。
至于说孔子如何被后世帝王奉为至圣先师,甚至被封为百代帝师,这并不是孔子所能决定的。有人说孔子是个“自觉的君子,自愿的帝师,不自觉的先知”,狄百瑞在《儒家的困境》中称孔子是“未公开的先知”,其实那是孔子的使命。
二,孔子:倡导仁爱与博爱。抖落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尘埃,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字“仁”,由此而引申出来了“仁、义、理、智、信”,“忠孝廉耻”等一系列维系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伦理道德纽带,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元素。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观,与犹太先知摩西的十诫,以及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黄金律是相通的,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是与西方基督的博爱如出一辙。看来,无论东西方,上天都在给人类奠定相同的道德基石。
“仁”即“爱人”。有人说孔子将“爱人”含义的“仁”,加上了宗法等级制的内容,改造成了“忠恕”含义的“仁”,而墨子主张“使天下兼相爱”,似乎更彻底,更没有身份之差,更像基督教所说的博爱。其实,孔子与耶稣的区别就在于,博爱是人们心里幻想出来的最宽广的爱,但道德标准不高的人是做不到的,严格的说,是违背人性的。宗教讲究博爱,但佛字的写法就是“弗人”,非人也,人是没有那么宽广的胸怀去爱每一个人,甚至爱你的敌人,能做到这一点的,他就不是人,而是佛了。比如宗教中讲“以德报怨”,不过孔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可以说,孔子宣讲的仁爱更为实际,更容易让人做到。比如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的教导让人从身边做起,从最基础的小事做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是最知道人性的,他的教导也是最适合于人的。
三,孔子:追求人人平等。孔子最受人吹捧,也最受人垢病,也就是最遭人误解的,莫过于他的君臣学说了。历代帝王推崇孔子,看中的不是他全面仁爱的核心思想,而是君臣关系的某一具体体现,想用孔子学说把民众变成安分守己、俯身称臣的人,现代人最反对孔子的也是这个等级观念。有人说孔子是最讲究民主的,有人说孔子是最崇尚专制的,有趣的是,双方引经据典争论所用的都来自《论语》中的第十二篇《颜渊》一章。“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后世把这里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成了做人最基本的底线,也是上天规范人最起码的道德标准,这是通用于所有人、所有事的普世原则,无论双方的地位财富如何,都必须做到的。比如自己不想被人骂,那就不要骂别人,自己不想受苦,那就不要把痛苦施加给别人。孔子这番言论的背后其实有个没有点明的前提,那就是孔子承认人与人是平等的,你和我大家都一样,感同身受,人性相通。所以很多人认为孔子是最讲究平等的,只是他用最通俗的语言,把平等这个抽像深奥的概念讲清楚了,让文化层次低的人也能明白无误的理解、接受和实施。这也是孔子最伟大的地方,他总是把深奥的道理,用浅白的话讲出来。
接下来在回答齐国君主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时,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于是傲慢的君王认为,我要像傲慢的君王那样,我的臣子才能像谦卑的臣子那样,于是人们把这句话理解成了孔子要求人们恪守“君王至上”的政治秩序,国家才能安定。后人因此认为孔子强调秩序、等级、上下、尊卑等群体主义价值,从而否定人的自由价值。还有人提出了所谓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再到后来,中国大陆的君臣关系被演变成了极端可怕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裹小脚”阶段,于是有人就给孔子扣上了“限制和束缚中国大陆人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大帽子,让孔子成了千古罪人。不过这一切都曲解了孔子的本意。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其实讲究仁爱的孔子原意是:“父亲要像个父亲那样爱自己的子女,子女要像个子女那样爱自己的父亲……”;所有的关系都是相互建立在仁爱的基础之上的。这与后世宣称的“君权至上”完全是两回事。程朱理学把上面的准则绝对片面化,弄出所谓的三纲,甚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论调,毫无疑问,这些儒学后人其实是在破坏儒学,把儒家带入了僵化、反动的境地,成为戕害人性、扼杀国家发展的毒瘤,错的是后人,而不是孔子。至于这个世界是否有等级之分?对比于西方世界古希腊城邦民主或罗马的元老院议会,过去两千多年里,古代中国大陆无论在政治、文化、经济领域,都走在西方的前面,只是最近一百多年才落后了。由于儒家思想的作用,中国没有西方惨烈的宗教战争,只有到儒学变质衰败,封闭自满之后,特别是西方在出现了世俗化运动,并出现现代科技之后,中国才开始落后。
四,孔子:倡导以人为本,追求人权。有人从等级观念出发,说孔子不讲人权,不过也有人说,孔子撰写了人类第一部人权宪章。有人将《礼记•礼运大同篇》与联合国人权宣言进行对照,发现里面的主要观点,孔子提前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台湾曾把孙中山亲笔书写的“礼运大同篇”的大理石石刻,作为礼物送给联合国。
来读读《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子生于春秋末期,世局动乱,生灵涂炭,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差可比拟,那时的孔子就提出要永远杜绝战祸,并把其理想描绘成“大同世界”,这不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最高理想么?
五,孔子:崇尚自由。在仁爱的基础上,孔子还讲了“恕道”,爱一个人,假如他的做法跟你不一致,或他干了不该干的事,你能宽容他、宽恕他吗?宽容是仁道精神在逻辑上的必然要求。孔子一方面从阻恶方面强调勿施恶于人,又从容忍方面强调统治者要宽和、容众。子夏主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论语.子张》第十九)”,孔子则讲“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此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宽则得众(《论语.阳货》第十七)”。这里孔子表达出了对人的行为自由的宽恕。
除“宽”“容”“忠”“忍”范畴外,“和”“言”“学”也是孔子思想的组成部分。“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第一)”,这里的“和”是表示宽和,而不是“同一”或“混合”。“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第十三)”。既然人们在思想上、行为上必然会有差异,那就宽和的让他们保持各自的不同吧,这就是人权,这就是自由。孔子在尊重人内在自由的同时,也必然会尊重人的外在自由,于是,言论自由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孔子还坚持将言论与行为区分开来:“始吾于人,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第五)。将言论与行为严格区分开来,这是在法律上保障言论自由的重要条件。孔子还主张知人必须先知言,“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第二十)”。要想知人,前提就要保障言论自由。
孔子提倡的言论自由包括三方面:“放言”、“慎言”与“无言”。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提倡言论自由重在批评政府和持不同政见的自由,实际上孔子一生就是以抨击时政、议论当道、规谏君王为己任的。孔子痛心疾首地怒斥“天下之无道也久矣”,满怀愤恨地揭露“苛政猛于虎”的暴政,他可说是典型的持不同政见者。他不仅提倡议政评政,而且提出为政者对待批评意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孔子把排斥或镇压不同政见的做法,当成是无道的暴政表现,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宪问》第十四)”。
六,孔子:消除性别歧视。《论语.阳货》中一句“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有人就解读为孔子歧视女性,甚至被认为是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不过,这是误传。孔子一贯的思想是平等、仁爱,爱人如己,他怎么会歧视女人。在《诗经》第一篇里,孔子就选的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果孔子把女人当成道德卑鄙的小人,他会这样描述人类美好的爱情?何况孔子从小就是母亲独自把他抚养大,他尊重母亲,能瞧不起女人?有人根据古文特定的语法,发现《论语》的句式多用对偶。例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从语法来看,这里的“女子”和“小人”应该是意思相近相似的词。按照“人之阳曰男,人之阴曰女”,这里的“女”其实是一个形容词“阴性的”,“女子”就是“内心阴险狡诈的人”,全句就成了:那些内心阴险狡诈、人格卑鄙龌龊的人是最难以相处的。亲近他们,他们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又会怨恨。
七,孔子:相信天道恒常。因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所以不少人认为孔子不信神鬼,更有甚者说夫子有反宗教的思想。然而《论语》也有多处文字证明孔子是相信神鬼存在的。如“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那么,为何孔子不谈论鬼神?作为老师,孔子对他说的每句话都是认真负责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自己不知道的、超自然的或者宗教性的事物,“子不语”也是正常的。“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但孔子为什么还要提出“敬鬼神而远之”?世人常说做人要守“口德”,因为无意中一句话可能就伤害了谁。佛教中讲不能轻慢“佛、法、僧”三宝,人们在随意谈论中,会用人心去想神佛之事,无意中就怠慢或曲解了神佛,就会犯下轻慢的罪过。修炼中要“修口”,做人也得明白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而且另外空间是鬼还是神,人是分辨不了的,所以最安全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史记.老子列传》里讲述了孔子问道于老子的故事,老子也因此指出了孔子的问题所在,“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对此孔子是心服口服:“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又问孔子是否得道,孔子说:“我求了27年,仍然没有得到啊。”老子于是点拨他,“一个人心里没有正确的对道的认识,那道就绝不会来到他心中的。”也就是说,是否真心向道,舍掉世间的名利情,是能否了悟修炼之道的根本。
孔子虽然是贵族旁支的后裔,但他属于分封后二级行政区鲁国的局外人,他所接触的有关礼仪的书籍,都是外表肤浅的,而周朝内部的官方档,以及珍贵文献,如伏羲《易》等内容或思想,孔子根本没机会看到过,所以从黄帝开始的中华古老神传文化,在孔子那时就失传了。所以说孔子代表中华文化,这句话还不全面,孔子不能代表中国大陆文明前面二千五百多年的半神文化,他只是后面二千五百年人的文化的代表。而孔子到最后,也终于发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的感叹。从这句话里,可见孔子相信天道恒常。
八,孔子:不愿平庸,但提倡“中庸”。现在不少人把孔子所说的“中庸”,理解成“平庸之道”,或理解成做人圆滑、当老好人的同义词。什么是中庸?中,正也,不偏不倚,天下之正道;庸,常也,中和守常,不变之天理。孔子所说的中庸,就是行为要恰如其分的符合天理依据的正道。中庸思想在儒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本质上而言,中庸是儒家修养的最高境界。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这绝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
九,孔子:尊重人性。有人说孔子讲究“克己复礼”,就是要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要求、个性等等,而服从当朝的规矩和秩序,甚至还要复古到更早的“周礼”,有人甚至说礼教通篇只有两个字:“吃人”。其实孔子要求克制的是那些不该有的欲望,非分之想,而不是人正当的要求。《诗经》开篇就讲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子还说“食色,性也”,《礼记》记载,孔子的儿媳妇与孙媳妇都是再嫁之人。孔子哪有“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那套说辞?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载了孔子与弟子畅谈理想的过程,几个弟子均表示自己有治理国家的理想时,孔子或微微冷笑,或默然不答。当曾晰答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时,“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的理想,就是沐浴在春风中。人性的光辉,由此昭然若照。
文章评论
北风之神
[em]e113[/em]
沐沐
太有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