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共交通的历史(二)

个人日记

    按照最初的方案,京城共开通5条公共汽车线路,其线路为市郊区混合编号。
1路:朝阳门——阜成门;
2路:前  门——交道口;
3路:东华门——颐和园;
4路:郎家园——马管营;
5路:东华门——香  山。
    原计划5条线路同日开通,并举行隆重的通车仪式。但因线路设置和司售人员配置等诸多原因,最终于8月22日先期开通一条。即5路公共汽车,也就是东华门——香山的线路。
    为何要先期开通去往香山的公共汽车呢?因为北平西北郊的名胜古迹较集中,并以“三山五园”最为著名(三山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五园指: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再加上畅春园和圆明园)。
    时至秋季,到香山、颐和园一带名胜古迹观光旅游的人很多,而去往西北郊的交通却多有不便,为此有人上书市政府,希望能尽快开通市区到西北郊的公共汽车。经市政府“特别市政会”研究,决定先期开通东华门至香山的5路公共汽车,以满足游人的要求。8月22日上午8时许,在东华门外小广场举行了简单的通车仪式,随后首趟5路公共汽车从东华门始发,经西单牌楼、西直门、白石桥、黄庄、海淀镇、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万寿山(颐和园)、青龙桥、玉泉山,于10时30分(另说近11时),到达香山脚下的静宜园(今香山公园),全程24.8公里。这是北京的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
    随后:
1路于9月 5日、  2路于9月15日、  4路于10月5日、3路于10月22日
也都陆续开通,北京从此有了公共汽车。

(这张图片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 
    5路公共汽车的终点站设在静宜园东门外的小广场上,其北侧为御园八旗护军营房,俗称“官房”。但此时护军也已撤销,营房闲置,所以司售人员就在房内做短暂休息。
    为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5路公共汽车开通后,便在东华门的停车场设置了修理间,对车辆进行安全管理与养护,但方法比较简单,除利用稽查员检查外,还依靠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进行管理。因线路较长,车辆每往返一次便驶入修理间进行简单的检修。稽查员除了负责检修车辆外,还负责事故处理,当时称“对外交涉”,其实就是处理交通事故。5路车从东华门至香山票价5角。
   
据94岁的扈德沛老人回忆:当时公共汽车还是个新鲜玩意儿,每当有车辆驶过时,不少人驻足观看,由此也成为京城一道流动的景观。由于京城的道路多为石渣路,有的地方还是土路,而城门外的郊区,几乎全是土路。当公共汽车驶过后,车后尘土飞扬,一些好奇的小孩子,在车辆驶过时,还会追着车跑上一段路,以此为乐。
    当时公共汽车有普通票和军人票两种。普通票是分段票制,军人票是单一票制。据《北平旅行指南》记录:5路公共汽车分段票制计算办法,东华门至西直门一角五分,至燕京大学、颐和园三角,至香山五角。(公交“末班车”招手即停。这一不成文的规定 好像一直沿用到60年代)。
    
另据98岁的王凤凯老人回忆,5路公共汽车开通不久,自己便跟着家人乘坐过两次。当坐到车里时,感到特别新鲜,车开起来后,觉得比洋车、马车快多了。行驶在路上,只见车窗外的树木、电线杆子嗖嗖地往后走,把那路上的马车、洋车甩得远远的。但因车辆较少,一个小时才能发一班。此外,由于道路狭窄,多为土路,而每到一个车站还要停上两分钟再继续行驶,所以从东华门到香山要行驶两个多小时。
    后来, 
公共汽车站设有站牌,最初为铁质的,圆形,直径约35公分,深红色底白字。站牌内有一同心白色圆圈,直径约23公分,圆圈上方写有“北平市公共汽车”,圆圈下方为首末站名。圆圈当中为本站站名,下为铁质深红色站杆。由于乘坐的人较多而车次少,几乎每个车站都有候车的人,有的人一等就是三四十分钟,人们是左等右盼,感到很是无奈。
    当时,西直门外不远就是庄稼地和乱葬岗子(索家坟、黄家坟、何家坟、焦家坟等等都是现在的地名),公共汽车多穿行于土路之上,且没有路灯,所以每天下午5点以后就没有公共汽车了。当时的末班车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招手即停,便于人们赶路。但也有人因赶不上末班车,只能坐人力车赶路了。
    由于战乱5路公共汽车一度停驶。到1937年12月
北平市区的公共汽车恢复运行,通往香山的5路公共汽车再次运营。
    次年(1938年)五月,该线路增设配备了女导游(因年轻漂亮
装时髦,被称为“摩登女郎”)的高级旅游车,以此招揽乘客。当车辆每经过沿途的一处园林、寺院等景观时,女导游都要简单介绍几句,由此给乘车人增添不少情趣。 
    5路:在1942年(
民国三十一年12月)又一次停运;1947年因经营亏损再次停运。
    
 直到1949年10月26日,才恢复北平解放前的5路,由东华门至鼓楼,全长
5.24公里。
 
(这是70年后5路汽车运营的路线)
    此后的几十年里,该线路及首末站经多次调整改线,但线路名称并没有改变,仍为“5路”。1986年12月17日,5路行驶线路确定为德胜门至前门,并运行了27年。2013年,行驶线路延长为菜户营桥至地铁北土城。 
   5路是北京公共交通的首行车次,到今年8月已有80年的历史了。喜欢到北京坐公交汽车旅游的朋友。去往香山的车次很多、很多了。尽管5路不再开往香山但,我们还是记住第一趟从京城开到香山的5路车吧。
 
 

文章评论

北京燕子的

@{uin:729974763,nick:冰清*雨洁(拒绝聊天),who:1} 谢谢洋洋的关注[em]e163[/em][em]e181[/em]

北京燕子的

@{uin:2272124791,nick:玺芳姬乐[禁言中、、、】,who:1} 谢谢朋友的支持关注[em]e163[/em][em]e181[/em][em]e156[/em]

森林木

黑白照片,老公交车看着更亲切……

北京燕子的

@{uin:2899482207,nick:じ★Ve嗳★鹭,who:1} 谢谢朋友关注[em]e163[/em][em]e181[/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