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里暗含图案

个人日记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这是从小就知道的关于建造颐和园的背景。但,颐和园林孕育着巧手工匠的智慧还是近期知晓
 
(这是一张海淀区行政交通图)左上角是颐和园(桃形)昆明湖 
     颐和园的布局极其奇妙。卫星照片上的昆明湖变成了一个寿桃
  
(这是一张站在万寿山顶上观看昆明湖原始照片) 
 
万寿山展翅成了一只蝙蝠
 
(红线内是南湖岛和十七孔桥俯视图)

这些精妙的设计到底是古人有意建造还是一种巧合?

  

    根据七代皆为清代皇家建筑设计总管的煌煌望族“样式雷”透露,当年为了给慈禧祝寿修建颐和园时,皇帝下令要在园林中体现“福、禄、寿”三个字,雷家第七代雷廷昌巧用心思,完成了皇上交待的任务。 
     
他设计了一个人工湖,将这个人工湖挖成一个寿桃的形状,在平地上看不出它的全貌,但从万寿山望下去,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个大寿桃。而十七孔桥连着的湖中小岛则设计成龟状,十七孔桥就是龟颈,寓意长寿。至于“福”字,雷廷昌将万寿山佛香阁两侧的建筑设计成蝙蝠两翼的形状,整体看来成了一只蝙蝠,蝠同“福“,寓意多福。
     
 专家夔(kui)中羽把收藏多年的颐和园彩色红外遥感相片拿出来,开始了对照式研究。
 

(红线内是寿桃“歪嘴”)

    昆明湖确实酷似一只寿桃,只见寿桃的“歪嘴” 。 偏向东南方向的长河闸口。(下图是寿桃的梗蒂
 
(红线内是寿桃的
梗蒂
寿桃的梗蒂,是颐和园西北角西宫门外的引水河道。
 
(红线内是昆明湖西提) 
最为称奇的是,斜贯湖面的狭长的西堤,构成了桃体上的沟痕。 


而万寿山下濒临昆明湖北岸的轮廓线,则恰似一只蝙蝠,振翅欲飞。 
 
(红线内是
蝙蝠的嘴) 
    昆明湖北岸的轮廓线,明显地呈一个弓形,弓形探入湖面的部份,形成蝙蝠的头部。弧顶正中凸出的排云门游船码头,像是蝙蝠的嘴。向左右伸展的长廊,恰似蝙蝠张开的双翼。东段长廊探入水面的对鸥舫和西段长廊探入水面的渔藻轩,适成蝙蝠的两只前爪,而万寿山及山后的后湖,则共同构或了蝙蝠的身躯。
 
天下有一异兽,名‘禄’,状如麒麟,头一角,背有双翅,善辨声,明是非。
 
 (
颐和园林中有许多麒麟建筑
 
 
(野渡无人舟自横)
   
人极其熟悉的颐和园在高空中看起来竟然是一幅“福山寿海”的图案。
    我以图文并茂整理出此文。感谢百度使我找到需要的资料,感谢网友上传的颐和园的图片,感谢老前辈留下的颐和园原始的俯视照片。
    有机会再度重游皇家林园——颐和园。 

文章评论

敏而好学(小溪)

前人为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宏伟的建筑,前人的智慧后人叹赏![em]e179[/em]

北京燕子的

@{uin:1543156294,nick:天涯,who:1} 谢谢您欣赏[em]e163[/em][em]e181[/em][em]e156[/em]

北京燕子的

@{uin:969165163,nick:古稀老人,who:1} 谢谢您指点[em]e160[/em][em]e181[/em][em]e156[/em]

北京燕子的

@{uin:604379867,nick:临窗观月,who:1} 谢谢老朋友欣赏[em]e160[/em][em]e157[/em]

北京燕子的

@{uin:642282147,nick:飘萍之津名,who:1} 谢谢大情人的赞许[em]e156[/em]

静思

[em]e179[/em] 长见识了![em]e179[/em] 妹妹收集这么多资料展示给大家,让我们大开眼界,赞一个!妹妹是最棒的!妹妹辛苦了![em]e178[/em] [em]e178[/em] [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