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圣经中的领导力——马可福音

个人日记

 

文 章 导 读

《马可福音》是四福音书中最短的一卷。该书将耶稣基督——完美领袖的最高典范描绘成一位意志坚定的实干家和甘愿服侍他人的仆人.....


一、内容概要

马可笔下的神子耶稣是位风尘仆仆、为道奔走的福音使者。书中经常出现“立刻”、“随即”一类的字眼,说明这位伟大的传道人如何为圣灵催促,工作不息。


书里没有记下祂的家谱,也没有提到祂的降生和童年。一开始,耶稣已是个充分准备好了就要出去宣扬福音的人。祂受洗,祂被试探,祂呼召门徒,祂传道,一直工作到祂生命的高峰:受难、钉死与复活。


一般都认为本书是四本福音书中最早的一本,在耶稣复活后四十年内写成。原稿虽无作者的名字,但所有的证据都指出是马可所作。他是彼得也是保罗的门徒,根据彼得的讲述,马可福音成书于罗马。文字中处处透露作者十分熟悉巴勒斯坦的风土人情,且精通当地用的亚兰语。


原稿用的是当时流行的希腊文,文体朴实、简洁且生动。书中提到一位少年人在耶稣被捕时逃跑,似为作者马可自己的留痕。


二、领导力视野


《马可福音》是四福音书中最短的一卷,是在严峻的逼迫中成书的。内容直接论及耶稣的身份、祂受苦的意义和信心的重要性。


作者马可是彼得门徒,所以,书中一再反应彼得的思想。马可描述耶稣为一位愿意作仆人的领袖,且简洁有力地指出,基督满有怜悯,是值得效法的典范。马可行文节奏明快,在他笔下那位受苦的仆人,透过医治、教导、供应和鼓励挽回许多失丧的人,他笔下的耶稣总是在服侍人。


马可的焦点是不难理解的,因他自己实在被这种为仆的榜样所激励。在保罗和巴拿巴的第一次布道旅程,马可随他们到了亚细亚境内,却在中途感到害怕而返回。后来,他想再次随队出发却被保罗拒绝,因保罗认为他年幼且怯懦。但巴拿巴却愿意提携他,并训练这位有潜质的年轻领袖。多年后,保罗在狱中写信要求把马可带来,说:“......他在传道的事上与我有益处。”(提后4:11)保罗改变了他的看法,因马可已成熟,成为一位尽责的领袖。


马可和马太一样,视耶稣为最伟大的领袖。然而,马可下笔时,没有那么突显耶稣就是弥赛亚,而是描绘祂是众人的榜样。耶稣舍己为人、祂奔波劳累,供应人的需要;祂与十二个门徒亲密共处,装备他们去事奉;又同时花时间去教导百姓。更重要的是,马可要我们知道,主耶稣最关注的是与人的关系。在这卷福音书中,我们看到耶稣体现了授权、付代价、亲和力、优先次序、把握时机、传承等领导力法则。


三、主要领袖人物


马可:起初的马可遇见困难就退缩下来,但经过时间的磨练和他人的鼓励,马可变得成熟起来,克服了年少时的缺点,成为教会重要的领袖和彼得的得力助手,以及这卷福音书的作者。


本丢彼拉多:本丢彼拉多是罗马巡抚,管理乱事频生的犹太省。多年来,猜疑与妥协蚕食了他正直坚定的统治。虽然他从不认为耶稣有罪,但是,他屈服于政治压力,结果舍弃真理,允许把无辜的人处决。


睚鲁:睚鲁是一位宗教领袖,打理会堂事物,也参与会堂的侍奉。睚鲁对耶稣满有信心,于是求祂医治自己的女儿。虽然传来女儿的死讯,但是他相信耶稣的能力,结果女儿死而复生,完全康复。


四、上帝如何领导


在耶稣身上,最能看到道成肉身的神;在圣灵里,则最能看到神的启迪。耶稣展现了神成为人是怎样一回事。藉着耶稣,我们有效法的榜样,学习祂的生活态度、生活模式、言语谈吐、世界观及人际关系。藉着圣灵,我们有从上头而来的启示,认识这位道成肉身的神。藉着圣子和圣灵的工作,我们看到,无论是灵界还是物质世界,都由上帝所掌管。


五、领导力语录


  • 卓越的领袖不需要世人的认可。

  • 领袖是改革者,经常会改变传统模式。

  • 要作成熟的领袖,先作任劳任怨的仆人。

  • 优秀的领袖懂得独处与社交。

  • 好领袖让跟随者有安全感和信心。


1、《圣经·启导本》——中国基督教两会

2、《圣经·领导力版》——约翰·麦克斯韦尔

3、《圣经·领导侍奉版》——汉语圣经协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