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布上的快乐

个人日记

        一直觉得做手工的女子都十分聪慧,一针一线一布头,在她们的手中总能做出一件件可爱的小玩意。也特羡慕会编织的女子,两根木针,一团线,在交叉缠绕中,一个个图案就栩栩如生起来。她们那低回,那深情,也许是女人与生俱来的情愫。

    母亲纳鞋底的岁月,逐渐远去了。但纳鞋底的画面依然清晰,回忆起来觉得特别温馨而温暖。家里六口人,穿的鞋都是母亲做的。每到晚上,母亲就在昏暗的灯光下纳着鞋底,母亲从鞋底中间往左右来去行扎,左手拿鞋底,右手拿着扎鞋针,针上穿引着鞋底线。右手中指还戴着针箍,一针孔穿在鞋底上得靠针箍“帮忙”针尖戳过鞋底,两手指捏着拔不动的时候,还得用嘴里的牙咬紧针拔。我就在线穿过布的声音中甜甜地睡着。

    如今,浮躁的都市里,很难有那份恬静的心情去穿针引线了,尤其对于一个笨手笨脚的我来说。不怕笑话,我从没完整地织过一件毛衣,只是爱在姐姐织的毛衣上心血来潮地糊弄几针,还常常被姐姐识破,因为针脚疏密不同。

    10年暑假,因为父母亲身体不适,在陪伴他们时,我却喜欢上了十字绣。一块网布,一张图纸,一根绣针,几色棉线,就是十字绣的全部工具,它也没有复杂的流程,静下心来,让细细的棉线在棉布的涂点上不停地走十字舞步就行了。因为我不擅长手工,刚开始,花了八元钱买了“平安福”,一家人都笑我,说一定又是个半途而废。我为了不让他们言中,坚持了一星期终于绣完。当我把它挂在老公的车上时,觉得特别的漂亮,特有成就感。

    自那以后,有点一发不可收拾,半年里,绣完了两幅大作品:《竹报平安》《花开富贵》,现在回忆起来,还是满满的快乐呢。那时,晚上等父母都睡后,就依着台灯,偶尔停下来数图纸上结点所处的位置,偶尔从股线上分出一根细线,穿针引线,独自无语,是一种幸福;看着涂点变成画面,是一种幸福;听着一旁父母轻轻的呼吸声,更是一种幸福。那个时候,几乎每个晚上都不觉得困,总在妈妈的催促和埋怨下才恋恋不舍地去睡觉。

    然而,随着父母的离去,那份热情没有了,《月月有鱼》中的鱼搁在那已经好久了。自从去年陪读后,为打发无聊,又重操起了那份活儿。儿子夜课回来前,我做着家务或备备课。等他夜课结束,儿子学习我绣花,都静静的。其实儿子哪里知道我的用意,我绣是假,督促他才是真呢。因为颈椎不好,长时间低头会头晕,所以自己限自己每晚绣的线不超过六组。离高考还有一个月,我那未完成的四分之一估计也能在高考前完成,但愿都能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感谢十字绣,当我的绣针在布丝间游走时,心境就会不由自主地静下来。我想我现在要的不只是完成一件作品,我更在乎的是在完成它的过程中,获得的自然而恬静的心情。
 


文章评论

晓雾居士

用一种真挚的情感,细腻敏锐的笔触,淡淡的描述人间的亲情,展示其独具慧眼的温情智慧。 喜欢读斜阳老师的散文!

贺兰月盈盈

《竹报平安》、《花开富贵》、《紫气东来》可谓“三大战役”,接下来是《日日有鱼》、《月月有鱼》、《年年有鱼》”三大战斗“,你家平安富贵、吉庆有余,我们只有做”无产阶级“了。[em]e112[/em]

无心斜阳

@{uin:245186060,nick:古桥飞渡,who:1,auto:1} 谢古桥,还没休息

立尽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