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云札记之一

个人日记

                                                                                
                                                                            
 
 矾清湖
(清·吴伟业)

 
 
吾宗老孙子,住在矾清湖。湖水清且涟,其地皆膏腴。

堤栽百株柳,池种千石鱼。教僮数鹅鸭,绕屋开芙蕖。

有书足以读,有酒易以沽。终老寡送迎,头发可不梳。

相传范少伯,三徙由中吴。一舸从此去,在理或不诬。

嗟予遇兵火,百口如飞凫。避地何所投,扁舟指菰蒲。

北风晚正急,烟港生模糊。船小吹雨来,衣薄无朝哺。

前村似将近,路转忽又无。仓皇值渔火,欲问心已孤。

俄见葭菼边,主人出门呼。开栅引我船,扫室容我徒。

我家两衰亲,上奉高堂姑。艰难总头白,动止需人扶。

妻妾病伶仃,呕吐当中途。长女仅九龄,余泣犹呱呱。

入君所居室,镫火映窗疏。宽闲分数寝,嬉笑喧诸雏。

缚帚东西厢,行李安从奴。前窗张挂网,后壁挂耒锄。

苦辞村地僻,客舍无精粗。剪韭烹伏雌,斫鲙炊彫胡。

床头出浊醪,人倦消几壶。睡起日已高,晓色开烟芜。

渔湾一两家,点染江村图。沙嘴何人舟,消息传姑苏。

或云江州下,不比扬州屠。早晚安集掾,鞍马来南都。

或云移民房,插箭下严符。囊橐归他人,妇女弃军俘。

里老独晏然,催办今年租。馌耕看赛社,醵饮听呼卢。

军马总不来,里巷相为娱。而我游其间,坦腹行徐徐。

见人尽恭敬,不识谁贤愚。鱼虾盈小市,凫雁充中厨。

月出浮溪光,万象疑沾濡。放楫凌沧浪,笑弄骊龙珠。

夷犹发浩唱,礼法胡能拘。东南虽板荡,此地其黄虞。

世事有反覆,变乱兴须臾。草草十数人,盟歃起里闾。

兔园一老生,自诡读穰苴。渔翁争坐席,有力为专诸。

舴艋饰于皇,蓑笠装犀渠。大笑掷钓竿,赤手于菟

欲夺夫差宫,坐拥专城居。予又出子门,十步九崎岖。

脱身白刃间,性命轻锱铢。我去子亦行,后各还其庐。

官军虽屡到,尚未成丘墟。生涯免沟壑,身计谋樵渔。

买得百亩田,从子游长沮。天意不我从,世网将入驱。

亲朋尽追送,涕泣登征车。吾生罹干戈,犹与骨肉俱。

一官受逼迫,万事堪欷歔。倦策既归来,入室翻次且。

念我平生人,惨憺留罗襦。秋雨君叩门,一见惊清癯。

我苦不必言,但坐观髭须。岁月曾几何,筋力远不如。

遭乱若此衰,岂得胜奔趋。十年顾妻子,心力都成虚。

分离有定分,久暂理不殊,翻笑危急时,奔走徒区区。

君时听我语,颜色惨不舒。乱世畏盛名,薄俗容小儒。

生来远朝市,谓足逃沮洳。长官诛求急,姓氏属里胥。

夜半闻叩门,瓶盎少所储。岂不惜堂构,其奈愁征输。

庭树好追凉,剪伐存枯株。池荷久不闻,岁久填泥淤。

废宅锄为田,荠麦生阶除。当时栖息地,零落今无余。

生还爱节物,高会逢茱萸。好采篱下菊,且读囊中书。

中怀苟自得,外物非吾须。君观鸱夷子,眷恋倾城姝。

千金亦偶然,奚足称陶朱。不如弃家去,渔钓山之隅。

江湖至广大,何惜安微躯。挥手谢时辈,慎勿空踌蹰。


       
          读到《矾清湖》完全是个意外。
         
         晚间得暇 ,继续研究
执殳集全集 》,为《夜雪》次句所引。“老骨梅花一一舒”,见气节,且富于动感,“一一”三字似见梅萼之舒展,细腻动人。
     遂细究全文。
    “
於菟”二字却是生疏,搜之,知其乃虎之别称,忆及师曰读诗须阔展思维,又搜相关诗句,得吴伟业 矾清湖》一文,颇好奇,试读之。
   
    本文采用自述的口吻,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与
矾清湖的渊源与向往;第二部分居于矾清湖的整个遭遇,劫难相连,步步惊心由物质到精神都备受摧残;第三部分,是作者的对生命与离乱的感慨 ,最是沉重。细分又可以归为六个小节。
   
     首句至“
头发可不梳”,十二句,写传言中的矾清湖生活,状若桃源,令人生羡。
         相传四句,引范蠡故事,即是湖山传说,也印证前文之美景。此十六句为一节。
        “嗟余”至“主人出门呼”,十四句,转入对作者及其家人逃难的描述,写明入湖因由。“
飞凫”、“北风”、“烟港”、“吹雨”、“衣薄”等,极写落难之惶惶,此时,“主人出门呼”的温暖感觉弥漫于空。
   
    “
开栅引我船”至“点染江村图。”,二十八句,以对比的方式,展示亲朋的友善,江村的宁静。前十句犹言家人初上岸之狼狈,后十八句道主人之殷勤与早起所观之景,更见民风之淳。
     此节有几个疑点,搜而注之。
     1.
耒:音lěi),。本义:用较为老成坚韧树枝制作而成的一种二分叉形的翻土工具。说明: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是汉字部首之一,从的字,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
       2. 
斫:zhuó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斫伐。斫丧(sg )(喻摧残、伤害,特指因沉溺酒色而伤害身体)。引申一词,斫轮老手:斫轮:斫木制造车轮。指对某种事情经验丰富的人。

      3.伏雌:指母鸡。
           4. 
雕胡:即菰米,亦称安胡、雕胡,浅水生植物,秋季结实,色白而滑,可做饭食。
 
   
      “
沙嘴何人舟”至“此地其黄虞”,三十句,依然使用对比手法,前十句借舟人之口,描绘江南的惨状,后二十句,表现作者避居矾清湖的闲适,凸显对该地的喜爱,以及平静生活的珍视,也为后面骤生变故的悲愤,埋下伏笔.
              1.
yuàn 〔名〕 (1) (形声。从手,(tuàn)声。本义:古代副官、佐吏的通称) 同本义 [minor official] 为沛主吏掾。——汉书·萧何传》。注:“正曰掾,副曰属。方进为相,与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视。——汉书·翟方进传 (2) 又如:掾史(掾曹。官名。分曹治事。多由长官自行辟举);掾佐(佐助的官吏);掾属(佐治的官吏);掾吏(官府中佐助官吏的通称)。
              2.
馌耕:为耕作者送饭。
        3. 
醵饮::jù yǐn,义,凑钱饮酒。
              4. 
呼卢::hū lú,义,赌博。
              5. 
骊龙珠,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十上〈杂篇·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后遂以"骊龙珠"指宝珠。后亦比喻珍贵的人或物。此处应指闪闪发亮的水珠。
        6. 
板荡 :音,bǎndàng,义,《诗·大雅》有《板》、《荡》两篇,都是写的当时政治黑暗,政局动乱。后用指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7.
夷犹,词语。犹豫迟疑不前。也作"夷由"。从容不迫。鼯鼠的别名。

             
               “
世事有反覆”至“性命轻锱铢十八句,正当作者欲安心生活之时,横生枝节,又逢乱起。一叹
               1.
兔园,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主要义项有:(1).园囿名。也称梁园 (2).即兔园册。指浅近的书籍。(3).指浅陋之学。
         2. 
犀渠:a.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b用犀皮制成的盾牌。语本《国语.吴语》:"建肥胡,奉文犀之渠。"韦昭注:"肥胡,幡也。文犀之渠,谓楯也。文犀,犀之有文理者。" c.犀甲。 d.借指战士或戎事。 
             
                "
我去子亦行"至'涕泣登征车",十二句,再起波澜。此节愈转愈悲。"亲朋尽追送,涕泣登征车。"最是不堪事。

                1. 于皇:a.叹词。用于赞美。 b.借指帝王。 
        
        
一官受逼迫”至“奔走徒区区”,二十二句,描述归来后的凄惨遭遇。乱世之悲,目之历历。
       1
次且:犹豫不进貌。
         2.
区区:形容数量少或不重要:区区之数|区区小事。 ②自称的谦词:不瞒您说,那考第一名的就是区区。 ③诚情挚意:感君区区怀。 

       
         “ 
君时听我语”至篇末,三十六句,写尽作者对人生世道的感慨,尤令人唏嘘。
        

                                             附:吴伟业与矾清湖【网络资料】

       锦溪镇北偏西、与吴县角直镇交界的万千湖,古名矾清湖。水清且涟,村民疑湖下有矾石,使水净化清洁,故名。但是,又传说春秋吴国亡,范蠡越国,曾取道于此,遂取名为“范迁湖”。由于音讹字近,后来变名为“万迁湖”或“万千湖”、“万选湖”。

     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清兵大举南下,太仓诗人吴伟业闻变,仓惶携百口家眷到已在矾清湖定居四世的族亲繇倩、青房、公益兄弟村上避乱。他发现这里土地肥腴,又有鱼虾菱芡之利,加之出入全靠船只,僻远安静,科徭比别地差缓,村民丰饶,风气良好。这里的环境又很优美,“葭芦掩映,榆柳萧疏,月出柴门,渔歌四起,杳然不知有人世事矣?”
     吴伟业十分怀恋这种烟村水市的田园生活,因此,想“卜筑买田,藕耕终老。”可是,“居两月而陈墓之变作”,即发生了陆兆鱼起兵抗清的事。吴伟业又“流离迁徙,仅而后免”。事定后,他“将赴前约”,还想卜栖矾清湖。哪里晓得两江总督马国柱遵旨推举地方口行著闻及才学优长者,于顺治九年(公元1625年)疏荐他到北京做官。吴传业在明崇祯福王时,任过左庶子、少詹事等官职,举他去事清沦为贰臣,自然是极不愿意的。奈何他“性至孝,生际鼎革,有亲在,不能不依违顾恋”,只好放弃了隐居矾清湖的打算,拖到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流涕登车”进京,充任纂修官,迁国子监祭酒。比及三载,丁母忧才得以辞官南归。
     矾清湖的族亲吴青房到太仓拜访吴伟业,见他“白发齿落”的早衰而深感惊怪,又因他“妻妾相继下世”,弄得“穷愁孤独”而感慨“太息者久之”。这时又值奏销安起,不仅吴伟业破产险遭大难,连吴青房也“毁家纾役,罔有存者”。俯仰身世,倍添沧桑之感。于是,吴伟业抚今追往,创作了五言长诗《矾清湖(并序)》,“用语吾慨,且以明旧德于不忘也”。
     这首五言古诗有176句,约600余字,是吴伟业南归后,作于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秋天,思怀叙事,感话情景,对矾清湖那种世外桃源般的优美环境,依然十分恋念神往。“堤栽百株柳,池种千石鱼。教僮数鹅鸭,绕屋开芙蕖。有书足以读,有酒易以沽。终老寡送迎,头发可不梳。”不朽的诗笔,点染出一幅多么美丽的“江村图”!诗人爱上了矾清湖,为“身计谋樵渔”,准备“买得百亩田”,在这里“藕耕终老”。遗憾的是“天意不从我,世网将人驱”。由于顺治皇帝采用了马国柱的疏荐,将他召至京而没有实现美好的生活愿望。诗人的“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时一境不历艰苦。”他带着百口逃难到矾清湖,也是一段艰苦的生活历程。所以,郭沫若先生评价吴伟业,说他是“天下第一苦难人”。



文章评论

月映霜华

本来不是读这篇的,一下子跑了这么远.......看样子俺还是太随性了![em]e136[/em] 又,关于写作手法还未来得及研究,时间已晚,容后再补吧.

月映霜华

@{uin:1115689341,nick:微笑还微弱} 还没休息啊[em]e103[/em]

月映霜华

很容易联想到老杜的《赠卫八处士》。杜诗感慨起,吴诗感慨结。与卫八处士的相遇是老杜苦难生活中的一片温暖,抚今追夕,焉得不感慨。然明日茫然不可料,故于此中情谊最是珍惜,着力也多。吴逃难至向往之地,也过了一段舒适的生活,然而命运一再将之打翻,历劫既多,反而出_

月映霜华

长古如素娥之帛带,一波而三折,却一气以贯

香南

也未读过其诗,借此得以一阅,读来令人唏嘘,果然好诗。

香南

手机看到的排版不甚好,得空当在记事本上再编辑下为好。

香南

我之意,读书固然重要,仍须以身体为重。

月映霜华

六百余字,百七长韵,老者倚杖,徐徐而道,涡生千层,流泻万里,不滞不板,映啼映血…

月映霜华

@{uin:751739433,nick:残荷,who:1,auto:1}谢谢师傅鼓励![em]e160[/em]早上重读,知道昨晚读得太浅,容后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