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 才是人生》第七章 生老病死都是福
个人日记
假如从20岁就开始修行,到了80岁时,可能会直接进入来世的快乐生活。
1、生死事大,早做准备
现在的人,对世间的一切事,无不斤斤计较、绞尽脑汁,对死亡大事却置之不理,仿佛死神已将自己忘却,这实在是掩耳盗铃的自欺之举。
瑜伽士秋雍,是塔波仁波切的首座大弟子,也是藏地公认的大成就者。
一位康巴的修行人,听闻其美名,特地前来拜见。他向尊者供养了布匹后,便乞求传法。尊者什么也没传。
经过再三请求,尊者拉着他的手,诚恳地说:“我也会死,你也会死!我也会死,你也会死!!我也会死,你也会死!!!”并告诉他:“上师的教言没有别的,我发誓没有比这更殊胜的窍诀了。”
或许有人听了,不以为然:“这哪是什么大法?上师应该给我加持一下,给我灌个最高最高的顶,这才是真正的法。‘我也会死,你也会死’,这个我也懂。如果这是法的话,我可以给上师传。”
然而,那个康巴人信心很足,觉得:“上师讲得确实有道理。上师总有一天会圆寂,我也总有一天会死,死的时候,连这个身体都带不走,更何况是其他东西了?所以,我一定要好好修无常,舍弃今生。”
于是,他依此教言精进修持,最终获得了成就。
作为修行人,理应时常忆念死亡。印光大师在他的佛堂里,挂着一个大大的“死”字,并时时告诫后人:“人命无常,速如电光。”“光阴短促,人命几何,一气不来,即属后世。”可见这些大德对死亡的重视。
前辈的大成就者们,为了脱生死,历尽千辛万苦,以坚固的信心,勇猛的精进,朝如斯、夕如斯,方得明心见性。
只可惜现在的人,对世间的一切事,无不斤斤计较、绞尽脑汁,对死亡大事却置之不理,仿佛死神已将自己忘却,这实在是掩耳盗铃的自欺之举。
我们无始以来,由于二取执著,迷失了本来面目,原有的自性光明被无明所覆,以致长久流转于生死苦海。这一生若不悟道,则难越生老病死关。如果想重见光明,永脱生死,必须下一番功夫。
“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放下一切,时刻忆念死亡,毫不懈怠地修行,方能嗅到本有的菩提芬芳。
2、学佛的老人不痴呆
学佛是老人理想的归宿。很多老人学佛之后,精神上有了真实的寄托,对未来也有一种把握。所以,愿普天下的老人都能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善加抉择,以有意义的方式度过!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代诗人李商隐对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的慨叹,恰恰是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时下,许多老人的吃、喝、穿、用已不用犯愁,但精神生活却日益空虚。有些老人退休后,整天靠打麻将、下棋、玩扑克等度日;有些老人则靠带孙子、逛公园、忙家务、养宠物来消磨时光---英国有位百岁老人说:“无聊,是一个致命的杀手。”因无法面对无聊的生活,他就一直工作,不肯退休。
强烈的孤独感和不知如何打发时间,是老人最大的心理障碍。许多子女认为,让父母吃好、穿好就是孝顺,却往往忽略了他们的内心感受。
人到了垂暮之年,周身体力逐渐衰退,口中的两排牙齿所剩无几,再香的食品也消化不了;人也变得老眼昏花,看不到远处或细小的东西;无论别人说话声音多大,耳朵都听不清楚。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非常健忘,总是昏昏沉沉,而且身体老化、四大紊乱,致使百病缠身,饱受折磨。
老人们有大量的世间,可以自由支配,却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再加上子女都忙于自己的事业,平时除了电话问候以外,难得有人陪在身边嘘寒问暖。所以,他们整日里郁郁寡欢,脾气越来越古怪,心情越来越忧郁。
在日本,每年约有万余老人轻生;在美国,老年人成了自杀率最高的人群,每天近18名老人自杀身亡---
在这种情况下,学佛对老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因为老人有一定的人生阅历,不容易被虚幻的欲望引诱,所以一旦接触佛法,比年轻人更容易产生共鸣。在藏地,人到了晚年,念观音心咒、饶塔、供灯---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很少有人觉得空虚难耐,反而常抱怨时间不够。
俗话说:“学佛的孩子不变坏,学佛的老人不痴呆。”每位老人若能潜心学佛,在有限的时日里,为后世多积累善法资粮,那么,晚年不但不会空虚寂寞,还会开启智慧、获得解脱。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老人学佛应放下尘缘,做到“一心”,最好不要今天挂念孙子、明天惦记女儿,什么事情都想插手。明代张守约居士也说:“物外寄闲身,诸缘任运歇,不染半点尘,唯念一声佛。”
《净土圣贤录》中有一则故事:
嘉庆初年,杭州有位老太太到孝慈庵问道源和尚:“修什么法门,可以一生脱离苦海?”
和尚告诉她:“任何法门无过于念佛。然而,念佛不难,难于持久;持久不难,难于一心。你若能做到专心持名、至诚发愿,临终时佛定来接引你脱离苦海!”老太太听后,欣然拜别。
回家后,她将一切家事交给儿媳妇等人,自己设了一间净室,每天在里面念佛修行。
几年后,老太太又去问和尚:“蒙您开示,弟子弃舍家务,专事念佛,自问可以做到持久不懈,但苦于无法达到一心,请师父慈悲指点。”
和尚说:“你虽抛却家务,却没有斩断对儿孙的执著,爱根未拔,任何一心?”
老太太叹道:“师言极是!我虽然管住了身体,却没有管住自己的心,从此以后,我真的要万缘放下。”
回去以后,她时时提醒自己,摄心念佛,对什么事情都不管。久而久之,大家都称她为“百不管”。
如是又过了几年,一日她到和尚面前说:“您确实没有欺骗我。弟子过几天就西行了。”数日后,老太太无疾而逝,异香满室,瑞相纷呈。
可见,学佛是老人理想的归宿。很多老人学佛之后,精神上有了真实的寄托,对未来也有一种把握。所以,愿普天下的老人都能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善加抉择,以有意义的方式度过!
3、生老病死不过才一个轮回
一对年轻姐妹在鲜花绚烂的花园中,遇见一位风烛残年的老妇人。小女孩看着发白面皱、齿落背伛的老妇人,问:“姐姐,我们会不会变成她那样呢?”“会的,一定会变成那样的!”
衰老,是现代人的头号大敌,没有一个人愿意自己变老,于是想方设法挽留逝去的青春。然而,“青山留不住”,看着皱纹一天天增多,谁也不能阻止无常的脚步。
有一部影片中,曾有段很有意思的对话:
一对年轻姐妹在鲜花绚烂的花园中,遇见一位风烛残年的老妇人。
小女孩看着发白面皱、齿落背伛的老妇人,问:“姐姐,我们会不会变成她那样呢?”
“会的,一定会变成那样的!”
人老了以后,身上、脸上都是沟壑纵横,布满皱纹。又因体内的血肉减少,骨头和皮之间的肉慢慢干了,使得骨节暴露无遗,牙腮骨、关节头也全都凸出在外---
看到这种情景,许多老人闷闷不乐,特别苦恼。其实没什么可苦恼的,就好比到了秋天,再怎么洒水、施肥,鲜花仍会慢慢枯萎,人老了也是同样,这完全是自然规律,所以应当顺其自然。
前几年,有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想做乳房整形手术。医生担心她身体吃不消,手术可能有风险,但她却执意坚持,非做不可。当记者问及原因时,她直言不讳地回答:“就是为了美丽。这样才会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愉快,爱美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大爷,去医院做了除皱手术。他告诉记者:“我平时爱锻炼,身体没任何毛病,就是脸上皱纹实在太多了,看起来特别不舒服,所以,我下决心求助于整容医生的妙手,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2007年,一个62岁的老人也接受不了变老的事实,非要做面部拉皮、隆胸等多项手术,结果手术没有成功,整容让她永远离开了人间。而且,术前她没有把整容的事告诉家人,对老伴也只说是6000元的小手术,但实际上却花掉了25万人民币。
我也认识一个很有钱的老人,身边许多人常吹捧她越老越年轻、越老越漂亮,她听了以后美滋滋的,十分受用。但实际上,谁都看得出来,这只是恭维而已。然而,就是为了这些恭维,她自己饱受了很多痛苦。
现在许多老人,不懂生老病死的规律,一味地做些毫无意义的事,却不知衰老一旦降临,再怎么躲避也无济于事。
《瑜伽师地论》中,讲了人老之后的五种状况:
一、盛色衰退:身体、脸色的光华消失,不复年轻时的模样。
二、气力衰退:昔日力气充沛,年老后虚弱不堪。
三、诸根衰退:眼、耳、鼻等诸根日益老化。
四、受用境界衰退:过去可任意享受各种妙欲,人老后就有心无力了。
五、寿量衰退:寿命日渐穷尽,有减无增。
人人都难逃这五种命运,生老病死是一种规律,谁也没办法超越。有些人因承受不了衰老的痛苦,故希望尽快死去,可实际上,当死亡真正降临时,他们又特别害怕,唯恐避之不及---
不过,同样是衰老,修行人在面对的时候,与世人就有天壤之别,甚至还能利用它导人向善。
日本有一位良宽禅师,毕生精进修持,从未懈怠。晚年时,家乡的亲戚来找他,说他外甥不知上进,整日花天酒地、不务正业,希望禅师能用佛法开到他。于是禅师答应回去看看。
禅师回到故乡后,外甥对他的突然到来,有预感是来教训自己的,但仍然殷勤接待,并特地留他住了一夜。谁知禅师一句重话也没说,好像什么事都不知道的样子。
第二天,禅师临走时,对外甥说:“我老了,两只手老是发抖,你能帮我把鞋带子系上吗?”外甥很欢喜地照做了。
这时,禅师语重心长地说:“谢谢你了!唉,人老了,做什么都没用,连一个鞋带都不能系。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轻的时候,把人做好,把事业基础打好。”说完后,禅师就离开了,对他的非法行为只字不提。
但从那天以后,他的外甥痛改前非,再也不去花天酒地了。可见,有些老禅师因为一生修行,点点滴滴的行为都能感化他人。
其实,人一旦老了,就应该坦然面对。不要明明已经80岁了,却非要年轻40岁,想重新过美好的生活,这是办不到的。萨迦班智达也说:“诸人羡慕得长寿,又复恐惧成衰老,畏惧衰老望长寿,此乃愚者之邪念。”一味地渴望长寿、畏惧衰老,这是愚人的邪念。
当然,这一点口头上谁都会说,可衰老真正到来时,自己到底会任何面对?这要看肚子里有没有一点境界了。如果有的话,实际行动中就会做得出来。
4、不要临“死”抱佛脚
假如从20岁就开始修行,到了80岁时,可能会直接进入来世的快乐生活。但这一生若迷迷糊糊就过了,临死却希望时光倒流、重新做人,那时已经没有力气了,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我曾看过一则小故事:
有两兄弟,住在80层的高楼上。一次,他们半夜三更回家,发现电梯因为维修,已经停了。二人经过商量,觉得自己年轻力壮,干脆爬楼梯回家。
他们先爬了20层,有点累了,哥哥说:“包太重了,把它先放在这里吧,明天再下来拿。”于是他们放下行李,轻装上阵。
到了40层时,弟弟开始抱怨:“你之前明明看到了停电梯的通知,为什么不早点说?咱们可以提前回来。”哥哥说:“我不是忘了吗?那有什么办法。”他们开始互相争吵、指责。
吵吵嚷嚷之下,两人爬到了60层。尽管他们彼此不满,但累得要命,争斗的力气也没有了。
只休息了一会儿,他们又继续往上爬。
终于到了80层,兄弟俩已是精疲力竭。他们缓了一口气,正准备开门,一摸口袋才发现---钥匙还留在20层楼的包里。无奈之下,两人只好在门口睡下------
这故事看似是个笑话,但用佛法来解释的话,正说明了我们人生的几个阶段:
20岁时,不管是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基本上比较轻松,没有太大压力。
40岁时,工作中、家庭中的恩怨层出不穷,满肚子都是各种牢骚。
60岁时,尽管内心有诸多不满,但已经没有力气抱怨了。
到了80岁接近死亡时,回顾整个人生经历,好像自己一无所得。尤其最关键的“来世”钥匙,在20岁时就忘记带上了。
当然,假如从20岁就开始修行,到了80岁时,可能会直接进入来世的快乐生活。但这一生若迷迷糊糊就过了,临死却希望时光倒流、重新做人,那时已经没有力气了,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所以,大家应当以此来勉励自己。能从小行持善法是最好的,但若没有这种缘分,什么时候遇到佛法,就从那个时候开始,精进修行也不迟。这样,临死时才不会悔之晚矣!
第八章 为什么我们的日子过得那么难
幸福的根本,并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金钱,而在于你减少了多少欲望。
1、世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无常观
现在大多数人,对于死亡,总是一味地回避,谈到“死”就觉得忌讳,如同鸵鸟在遇到危险时,把头埋在沙中一样,实在是有点可笑。
人终有一天会死,这是谁都逃不脱的命运。
我们从出生那一天起,便一步一步地向死亡靠近。寿命就像漏了底的水池,从来不会增加,只有越来越少,死神犹如夕阳西下的阴影般,片刻不停地向我们逼近。
谁也无法确定何时何地会死,谁也没有把握明天或今晚,自己会不会命归黄泉。死神从不与人约定时间,他往往出乎意料地降临,让我们一命呜呼。所以,《地藏经》中说:“无常大鬼,不期而到。”
在《四十二章经》中,佛陀曾问弟子:“生命有多长?”
有人说是“几天”,有人说“在饭食间”。佛陀都摇头说不对。
后来有人说:“生命在呼吸之间。”
佛陀才予以首肯,点头称是。
可见,人的生命极其脆弱。我们的房子若没遇到自然灾害,差不多能保证几十年不坏,可是我们的生命,却无法跟谁签合同,保证它能存活几十年。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也说:今天晚上沉沉地睡去,谁也不敢保证明天可以安然醒来。
然而,世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无常观。他们天真地以为死亡不会那么快到来,整天为了几十年后的事打算。殊不知“黄泉路上无老少”,死亡的来临,并非自己想的那样缓慢而有规律。
要知道,死亡出现的方式、时间,永远是无法确定的,谁又能预知明天和死亡哪一个先到来呢?
或许有人认为:“既然死亡是每个人的归宿,早晚都会临头,那有什么可害怕的?”
如此为自己壮胆,无疑是一种自欺。其实,众人皆死,并不会摆脱你个人面临死亡的痛苦。所以,我们若要对自己负责,就应尽快放下对今生的贪执,为漫长的后世多做准备。
现在大多数人,对于死亡,总是一味地回避,谈到“死”就觉得忌讳,如同鸵鸟在遇到危险时,把头埋在沙中一样,实在是有点可笑。
他们明知自己迟早是“死路一条”,却故意忽略,想方设法忘掉,然后拼命贪恋今生的一切,从不肯为后世做丝毫准备,不禁让我想到了状元禅师的《醒世诗》: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2、人80%的痛苦都与金钱息息相关
这个世界上,80%的幸福与金钱无关,80%的痛苦却与金钱息息相关。
在佛教中,对金钱如何看待呢?
他既不是善也不是恶,既不是美也不是丑,它能给人们带来痛苦,也能带来快乐,关键要看用它的人怎么用。
在唐朝,一位政治家、文学家叫张说,他撰写了一篇不到两百字的《钱本草》,其中就以草药为喻,说明金钱既不是好东西,也不是坏东西。用好了,就像草药可以治病一样,能济世救人、自利利他;用不好,就像草药会变成毒一样,能伤人性命、自害害他。
但可惜的是,如今许多人都没有把它用好,以至于这个世界上80%的幸福与金钱无关,80%的痛苦却与金钱息息相关。
有些人拥有的钱越多,痛苦就越大。正如华智仁波切所说:“有一条茶叶,就会有一条茶叶的痛苦;有一匹马,就会有一匹马的痛苦。”
佛陀在《大宝积经》中也说:“财物如幻亦如梦,愚痴众生被诳惑,刹那时得刹那失,何有智者生爱心?”钱财的本质如梦如幻、极其虚妄,愚痴的众生没有认识到,就容易被它欺惑。其实,钱财可以很快得到,也能很快就失去,看清了这一点后,智者又岂会拼命地贪执它?
唐朝有一位庞蕴居士,将家中的金银细软用船装着,全部扔到了湘江里。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庞蕴唱了一首偈子:“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
当然,完全看破金钱,对大多数人来讲,是根本不现实的。所以,佛陀在经中说,通过正当的途径积累财富,也是允许的。
比如,《杂阿含经》、《善生子经》中都提到了,我们所赚的钱应该分为四份:一份用于衣食温饱;两份用于投资盈利;还有一份要储蓄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可见,佛陀并没有要求把所有钱财全部抛弃,因为我们不可能像蚯蚓一样,天天吃土就可以了。尤其是作为在家人,若不赚钱养家糊口,生活就没办法过下去。
但即便如此,对金钱也不能过于崇拜。其实,金钱不像有些人想得那样“无所不能”。世人也说:“钱可以买到房屋,却买不到温暖;钱可以买到药品,却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书本,却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床铺,却买不到睡眠------”
当然,金钱也并非一无是处。法国作家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就曾说:“钱财是好奴仆、坏主人。”如果把钱仅仅视为一种工具,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多也可以、少也可以,自己会活得非常自在;但若把钱当成人生的全部,明明已经衣食无忧,却仍不知满足、欲壑难填,这样绝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然而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却偏偏选择后者,把金钱当成“主人”,自己成了金钱的奴隶。他们有一栋房子,还想再买一栋;有一辆轿车,还想再买一辆------为了这些可有可无的东西,耗尽了自己的一生,也错过了本该拥有的幸福。
3、修心是一门技术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无一不是心所生的虚幻假象,但芸芸众生信以为真,颠倒地将其执为实有,导致各种痛苦此起彼伏。
心的力量不可思议,它可以让一切可能变成不可能,也可以让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
常言道:“一切世间事,串习无不成。”就像舞蹈演员,开始什么动作都不会,但逐渐经过训练,就可以跳得非常精彩。还有杂技团的孩子,经过长年累月的串习,身体特别柔软,摆怎样的动作都没问题。
同样,凡事不管是真是假,只要心对它长期串习,认为是真的,到了一定的时候,不用故意去想,也会自然产生真实的力量。佛陀在经中亦云:“是故无论真或假,凡事若经久串习,串习力达圆满时,不思亦能生是心。”
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不胜枚举。
某医学院有一位教授,发给每个学生一颗药,说这颗药可使血压上升。服药不久后测量血压,果然都上升了。实际上,那仅仅是一颗糖而已。
还有一个故事说:某病人因感冒咳嗽到医院看病,经X光检查,说是得了肺癌。病人得知这个消息,病情更加严重,几乎没办法下床。后来隔了一个星期,医院打电话来道歉说,重新检视原来的X光片,发现他得的病仅是普通感冒,而非肺癌。那病人一听,立刻从床上跳起来,马上就痊愈了。
还有两个人,同时去检查身体,一人是感冒,一人是癌症。但医生把化验单搞错了,得癌症的认为自己只是感冒,结果就好了;感冒的认为自己得了癌症,最后就死了。
这种经历我也有。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咳嗽,去马尔康拍片子,医生说是肺炎,肺有很严重的问题。当天下午我就感觉肺部特别痛,觉得医生诊断得没错,不仅仅是肺炎,还可能是肺癌。后来到大城市里一检查,根本不是肺方面的毛病,顿时就感觉轻松了。
可见,心的力量的确非常大。
其实,世间上的万事万物,无一不是心所生的虚幻假象,但芸芸众生信以为真,颠倒地将其执为实有,导致各种痛苦此起彼伏。所以,佛陀大慈大悲地告诫我们:“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能懂得这一点,对减少痛苦会有很大的帮助。假如你平时遇到挫折或不痛快,就想:“这些都是心造的,如果没有去执著,根本不会这样。”一下子,原本难以忍受的天大之事,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4、一切苦乐都是心在作怪
如今不少富翁,虽居于豪华的别墅内,却常常失眠,无药可治;更有一些高官厚禄之人,为争权上位而强作欢颜,心无安闲,生活中少有欢喜可言。由此足以证明,苦乐主要是由心所引发,跟外在物质的好坏关系不大。
苦乐到底是建立在外境上,还是内心上?不少人对此从来没有思考过。
其实,如果说外境上真实成立苦乐,那不论谁接触此外境,都应该生起同等感受,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就拿不净粪来说,喜欢洁净的人见后会发呕,不愿靠近;而猪狗见之却欢喜若狂,觉得遇到了难得的美味。或者对于美女的身体,修不净观的人认为是一具臭皮囊,而贪欲强烈者会觉得美妙悦意。
因此,外境上并不存在苦乐,一切统统是心在作怪。心认为好,就会带来快乐;心认为不好,就产生痛苦。
以前陶渊明在隐居山林时,做了一张无弦琴,这张琴仅有其形而不能发出声音,陶渊明却常常独自在家“抚琴自娱”,煞有介事而又自得其乐。与之相反,如今不少富翁,虽居于豪华的别墅内,却常常失眠,无药可治;更有一些高官厚禄之人,为争权上位而强作欢颜,心无安闲,生活中少有欢喜可言。由此足以证明,苦乐主要是由心所引发,跟外在物质的好坏关系不大。
记得有一条新闻报道说:
温州有一个亿万富翁,他虽然很有钱,但一点都不快乐。
有一次,他在随从的簇拥下,从一家星级酒店出来。一个乞丐向他伸手乞讨,他不耐烦地给了一元钱。
乞丐显得非常高兴。他觉得很惊愕:一元钱竟让乞丐兴奋异常,而自己日进千金,却找不到任何东西能挑起自己的兴奋,这是为什么呢?
于是,他让随从们先回去,说今天要自己走一走。等大家离开后,他又回头去找那个乞丐,并在一家偏僻的餐馆里请乞丐吃饭。
为了不让别人认出他,他将脸遮挡在衣服里,与乞丐探讨起了人生。
乞丐告诉他,自己每天都很快乐、很轻松,每天晚上睡八九个小时。
乞丐的话,让他感到悲哀。因为他日日为失眠所扰,吃再高级的安眠药也睡不着。所以,他深深体会到,财富不一定能带来快乐------
因此,只有对心的本体有所了解,甚至对空性有所认识,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除此之外,再怎么样辛辛苦苦寻找快乐,快乐也会像彩虹一样,离自己越来越遥远。《入行论》也说:“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5、难得知足
现今有些人物质富足、生活奢华,却始终感觉不到快乐,成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这样的人,外在的环境再舒适,对自己也是没有任何意义。
只要心有满足,就是最大的财富。
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讲过:“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意思是,佛陀告诉我们,在世间一切财产中,知足少欲最为珍贵。只要知足少欲了,纵然自己身无分文,也是真正的富翁。
不仅佛陀强调这一点,有些世间名人也将之奉为信条。比如像苏东坡,他的有些行为就令人赞叹。
苏东坡最初在杭州当太守,跟佛印禅师比较合得来。他们经常在那儿看西湖,一起坐在船里参禅悟道,研究东坡肉,日子过得挺惬意。
后来,苏东坡被贬到南方去了。当时的南方偏僻荒凉,那些苦地方没有东坡肉吃,苏东坡就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天天有荔枝吃,他也挺高兴。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不当官了,也没有人送礼了,但觉得“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菊花开了,即是重阳节;天上有明月,就当中秋节。天天都是良辰佳节,没有家人团聚也很开心。
对苏东坡来说,多大的福都能享,多大的罪都能受,而且不以其苦。林语堂管他叫“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这种乐观主义正是来源于知足少欲。
相比之下,现今有些人物质富足、生活奢华,却始终感觉不到快乐,成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这样的人,外在的环境再舒适,对自己也是没有任何意义。
古代有两位兄弟,经常去山上砍柴。
一次,他们看到有只老虎正要吃一位老人,于是想办法赶走老虎,把老人救了下来。没想到,那位老人竟是山神。
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老人许诺给两兄弟任何所需之物。
大哥说要财富,老人就给他一枚金戒指,用它能够点石成金。
回来之后,大哥享尽人间荣华,买房、娶妻、生子------该有的完全拥有了。但他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保护财产、解决财产纠纷,一生中的痛苦接连不断。
而弟弟,当时没有任何奢望,只说过得平凡快乐就可以。
老人送他一串风铃。每当心里不舒服时,弟弟只要听一听风铃的清脆声音,所以烦恼就会一扫而空。
两兄弟比较起来,弟弟尽管生活简单,但一辈子都过得非常快乐。
以为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就是最快乐的事,实际上,这种快乐并不长久。最长久的快乐,是我们拥有一颗知足的心。《八大人觉经》也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所以,内心没有太多贪欲,才能享受到生活中的美好。过于贪恋、执著金钱,一辈子都会活得很累。
6、财富宛若秋云飘
“身体犹如水中泡,财富宛若秋云飘。”但可惜的是,世人耽著荣华富贵,真正能明白此理的寥寥无几。
如果明白无常之理,对今生的钱财名利,就不会有强烈的执著了。
其实,从有钱人的身上,我们很容易体会到无常。
比如,中国某财经杂志曾发布了“2009年本土富人排行榜”,其中2008年财富超过300亿人民币的人有8位,而2009年时,1位也没有;2008年财富超过200亿的人有26位,而2009年只有1位。在短短的一年中,亿万富翁人数锐减,有些人一下子从高处跌入低谷。
还有,以前亚洲女首富叫龚如心,她与丈夫白手起家,共同缔造了一个地产王国。1997年,美国《福布斯》公布的“世界超级富豪榜”中,龚如心以70亿美元个人资产,位居世界华人女首富,比英女王还要富有7倍。后来她丈夫不幸去世,为争夺巨额遗产,她和公公打了九年官司,并最终获胜。但没有想到的是,争取到遗产一年半之后,她就因患癌症而撒手人寰。
这一现象,恰恰印证了麦彭仁波切的一句话:“身体犹如水中泡,财富宛若秋云飘。”但可惜的是,世人耽著荣华富贵,真正能明白此理的寥寥无几。
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也说:“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春天才看了杨柳的绿,秋天又见到菊花的黄------通过两种颜色的对比,可看出春天和秋天的无常变迁。同理,荣华犹如三更的美梦,很快就会醒来;富贵也如同九月的白霜,一下子就会化为乌有。
因此,大家应多思维这些大德的教言,对于钱财等身外之物,尽量看得淡一些!
7、钱越多,欲望应该越少
幸福的根本,并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金钱,而在于你减轻了多少欲望。欲望少了,虽卧地上,犹为安乐;欲望多了,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贪欲比较炽盛的人,很少有知足之时。他们视钱如命,就算是走路时,两眼也四处搜索,总盼望有什么意外收获。
为了赚钱这一目标,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人潮汹涌的股市上、推杯换盏的酒桌上、尔虞我诈的生意场上------到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然而,就算一朝腰缠万贯,他们也没有感到满足。骑自行车的向往摩托车,有摩托车的渴望汽车,然后追逐“沙漠王子”、奔驰;住一室一厅的想换五室二厅,住五室二厅的又野心勃勃为别墅而奔波;拥有别墅的,更梦想着:春天,推开窗户,就能欣赏东京街头千树万树樱花开的盛景;夏天,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阿尔比斯山的习习凉风;秋天,在自家的花园里,便能观赏日内瓦湖的清凉月影;冬天,走出房门,便能踩在夏威夷海滩细软的金沙上------
他们殚精竭虑地谋求财富,不择手段,恨不得全世界的财产都归自己所有。甚至,有时候在富人面前,极尽谄媚巴结之能事,忍辱更是“修”得不错,心甘情愿地当牛做马、任人凌辱。
曾有一位富家子弟与人比武,大败而归。回到家中拿一男仆出气,打了10个耳光。之后,他于心不忍,就拿出10块金币予以补偿。
这个仆人贪心极重,一见到钱,脸上的剧痛顿时消失,眉开眼笑地说:“请您多打几下!几百下我也挺得住,只是打一下给我一个金币就行。”
主人一听,气上加气,对他一阵毒打后,却一分钱都未付。
现在很多人就像这个仆人一样,完全沦为了金钱的奴隶,坚信有钱就可以颠倒乾坤、无所不能。正如莎士比亚在一本书中所形容的:“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他们以为金钱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却不知幸福是一种满足的心态,有时候跟金钱有关,有时候跟金钱并无关系。即便跟金钱有关,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影响幸福的各种因素中,金钱只起到20%的作用。
幸福的根本,并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金钱,而在于你减轻了多少欲望。欲望少了,虽卧地上,犹为安了;欲望多了,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8、越攀比,越吃亏
人生的痛苦之一,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心。尤其是喜欢跟人比较,是我们内心动荡、恍惚不安的来源,也让大部分人活在患得患失的世界中,不能解脱。
有一年奥运会的游泳比赛,冠军被日本选手获得,亚军和季军分别是美国、俄罗斯选手。
赛后,记者们采访得到冠军的日本选手,问:“与你相邻的水道,一边是美国人,一边是俄罗斯人,你知道他们都曾经打破世界纪录吗?”
他真诚地回答:“不知道。”
记者又问:“你知道其他选手紧追在后,而你一度被俄罗斯劲敌超越吗?”
他摇了摇头:“不知道,我只管自己向前游,任何人跟在我后面或超越我,都不会对我造成影响,只要一心一意游泳就好。”
可见,一个人在前进的路上,只要做好分内的事,不和他人攀比就能成功。如果存有较量之心,便会不自觉地模仿别人,这样的结果只会落后,因为你在模仿时,别人已经完成了。只有自己努力前行,得到的结果,才真正属于自己,哪怕它并不尽如人意。
《金刚经》也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在劝我们,人应该无所执著地活着。
9、耍小聪明的下场都不好
喜欢玩弄小聪明的人,就算暂时得到一些利益,也并不会长久,早晚都会坏事,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尽的祸患。
很早以前,森林中百兽过着闲逸、安乐的生活。因为没有兽王,百兽便商议寻找一个有资格的动物来领导群兽,于是四处寻觅。
一天,有只狐狸跑到一家染衣坊寻找食物,不慎掉进了染缸。它惊恐万分,拼命挣扎,等到爬出染缸是,已是筋疲力尽。它再也没有心思寻找食物,落荒而逃。
在河边喝水时,狐狸见到水中的倒影,忽然发现自己身上的颜色变得美丽异常,与众不同。正在这时,寻找兽王的动物们发现了它,惊奇地问它是什么动物,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狐狸灵机一动,诈称自己是天帝派来做兽王的。
群兽从来没有见过它这样的动物,又听说是天帝派来的,便信以为真,拥立狐狸为王。
当上兽王的狐狸得意忘形,开始作威作福,不但役使所有野兽为自己做事,还忘乎所以地让狮子当坐骑,四处游玩。照理说,这狐狸当了兽王,应该对同类特别关照才是,但狐狸反而痛恨狐群,百般加以折磨。
动物们本以为有兽王领导,生活会更加幸福、快乐,没想到却落得痛苦不堪。众狐狸更觉得“兽王”是飞来横祸,大惑不解,暗地里对兽王进行观察。后来,它们怀疑这天帝所赐的兽王是狐狸假扮。
众狐狸找了个机会,偷偷地问狮子:“每月十五月圆之日,兽王是否仍要骑着你去游玩?”
狮子说:“不,兽王每月十五都给我放假,它总是单独离去。”
群狐说:“我们狐狸每到十五日就会昏迷一阵,好一会儿才能恢复。你可以在十五日那天跟踪兽王,看它是不是狐狸所扮。”
等到十五日,兽王照常向远处跑去。狮子便悄悄地跟在后面,到了一个山洞里,果然看见兽王像死尸一样倒在地上,昏迷不醒。
狮子这才知道动物们都上当受骗了,尤其是自己,居然被狐狸当坐骑戏弄了这么久。狮子恼羞成怒,一跃而上将这只狐狸吞食了------
群兽因为没有好好考察,让一只卑劣的狐狸当了兽王,结果都受到了莫大的痛苦。那自作聪明的狐狸,也落了个自取灭亡的下场。
《法句经》中有这么一句:“无乐小乐,小辩小慧,观求大者,乃获大安。”耍耍小聪明,只能得到一些小乐,甚至得不到快乐,只有发大心,利益一切众生,才能获得究竟的大安乐。
所以,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远离耍小聪明的人。
10、把嫉妒心化为随喜心
看到别人快乐,心中应当真心随喜,替他高兴。如果实在生不起随喜,自己也要懂得克制,千万不要因嫉妒而发恶愿。
嫉妒,是一种极其普遍、又杀伤力极大的心态。若对超过自己的人无法忍受、心生忧恼,这就是嫉妒。
女人嫉妒别人的年轻、美貌,男人嫉妒别人的才华、财富、权势,儿童嫉妒别人能拥有梦寐以求的玩具------林林总总,无所不嫉。
在《杂譬喻经》中,就讲了一则嫉妒的公案:
从前有个婆罗门,他的妻子没有生育,小妾却生了一个男孩。妻子非常嫉妒,趁人不注意,用小针刺入小孩头顶,孩子不久就死了。
小妾悲痛欲绝。后来知道是妻子所为,于是受持八关斋戒,以此功德回向,发誓要报仇。
小妾七日后命终,于七八世中转生为妻子的孩子,容貌端正、聪明伶俐,但都是小时候夭折。妻子悲痛不已,比小妾丧子时哭得更厉害。
后来有一僧人,是阿罗汉的化现,告诉了她前因后果。妻子才恍然大悟,遂向僧人求戒。僧人让她第二日到寺院受戒。
次日,她到去寺院的途中,小妾又化为毒蛇,阻挡她的道路。僧人严厉地作了呵斥,令二人解怨释仇,忏悔了往昔的怨结。
古今中外这方面的公案非常多,由于嫉妒不是有形有相的东西,故很难控制,一旦它不小心生起,只能任其摆布。
莎士比亚笔下的奥赛罗,因为怀疑妻子不忠,妒火中烧,杀了妻子与假想的情敌后,自己也同归于尽;《三国演义》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因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在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后,郁闷而死。
他们的死,引起了后人很多哀叹。但又有几人能拍着胸脯说,自己身上没有奥赛罗与周瑜的影子呢?
所以,人与人之间,最好不要有嫉妒,看到别人快乐,心中应当真心随喜,替他高兴。如果实在生不起随喜,自己也要懂得克制,千万不要因嫉妒而发恶愿:“今生我比不上他,来世我要变成恶魔专门害他。”
发心若是这样的话,那一切都完了!在嫉妒的战场上,只有失败,没有战利品可得。嫉妒心重的人,就算暂时害得了别人,但终究还是害了自己。
11、比富不如比德
现在有些人,该比的学问和品德,没人竞争;而不该比的吃穿,人人都互相攀比。
我读书时,学习气氛不太好,学生们天天比谁的衣服好看、谁的衣服高档,谁吃的花样多、谁吃得昂贵------似乎这些才是他们人生的主要目标。
现在更是如此:一顿饭动辄花费几万块,一件名牌衣服甚至超过上百万,这样大家就觉得了不起。
在晋朝,石崇曾与王恺(晋武帝的舅父)以奢靡相比:
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王恺用赤石脂涂墙壁,石崇便用花椒。
晋武帝暗中帮助王恺,赐了他一株珊瑚树,高二尺许,世所罕见。王恺向石崇炫耀,不料石崇挥起铁如意,将珊瑚树打得粉碎,然后一笑置之:“别心疼,我赔你就是。”遂命左右取来六七株珊瑚树,个个皆高三四尺,比王恺那株强多了。
如今,攀比在一些偏僻地区,也逐渐蔚然成风。每逢节日,人们会比身上的衣服如何高档、饰品如何华贵------在大城市里,比富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甚至有些行为令人乍舌。
其实这些都不好。人活着的关键在于德行和学识,一个人只要德学双馨,生活再贫寒也不可耻。
佛教中有些高僧大德即是如此。例如,慧林禅师的一双鞋子穿了二十年;通慧禅师终年一件衣服,衣服补了再补。不像现在有些人一样,天天追逐流行时尚,衣服换来换去。
古人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最初生活节俭,以后有条件了,奢侈起来很容易;而从奢侈的生活步入俭朴,便相当困难了。像有些人,从小娇生惯养,被视为“小公主”、“小王子”,在呼风唤雨、一呼百应中成长,生活条件极为优越。但后来家境突逢变故,一夜之间贫困潦倒、不名一文,需要为生计而四处奔波时,他们往往极其脆弱,有时甚至会自杀。
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往昔只迷恋物质上的富足,却忽略了精神上的贫乏。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人们确实需要自我反省。人活着,不能一味追求时尚、贪图享乐,而要关心自己的德行和学识。
爱因斯坦就是个注重德行和学识的人。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同学的生日宴会。因为他穿着与平时一样,有同学就嘲笑道:“你父亲的生意是不是很不顺利?”
他坦率地说:“父亲的生意是有些不顺利,但也不至于买不起一件衣服。”
另一位同学哈哈大笑:“既然买得起,何不买一件,把自己打扮得更体面一点呢?”
爱因斯坦十分严肃地说:“我认为作为年轻人,不能只向社会索取,而应该思考怎样为社会做贡献!”一句话,说得那些同学无言以对。
人活在世上,最有意义的就是无私奉献,以不求回报的心态帮助众生,而不是盲目与别人攀比。
12、失败是如何炼成的
傲慢,使人不见自己的过失,也不见他人的功德。如果一个人自傲而轻人,那么他不仅不被人们欢迎,他所具有的功德也将逐渐退失。
大作家海明威说过:“炫耀广博见识或渊博学问的人,是既没有见识、也没有学问的人。”傲慢会使人变得无知,甚至变得无耻。
以前,印度有位叫真空巴的国王。他有两个儿子,小王子自知当国王的希望渺茫,便志愿修道。征得父王同意之后,他离开皇宫,进入人迹罕至的密林,专心修持。
时日不长,国王驾崩,太子继位不久也死去了。
国不能一日无君,群龙无首的大臣们商议后,决定迎请潜居深山的小王子回宫继位。初时小王子道心坚定,不愿下山,但经不起大臣们的屡屡哀求,遂回宫登上了国王的宝座。
他当上国王后,淫欲心猛厉。为了满足贪欲,他立下了邪恶的法规:“国中未婚的女子,国王都拥有初夜权。”
手下大臣极为反感,纷纷对他善言劝诫。但这位傲慢的国王根本听不进去,一怒之下将劝告他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