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营大米"的由来.---读<红星闪耀鲁北大地>忆往事.
个人日记
严冬季节,我们住在行军帐蓬里,地上铺上茅草,放下被褥就算有家了.在荒滩开荒,前不埃村,后不靠店,,只能搞战地野炊,各炊事班将行军锅埋到地里,用拾来的柴草燃起炊烟,为开荒的官兵烧火做饭.伙食很简单,大米,小米二合一的米饭,窝头,咸菜,豆腐白菜汤.因是野外就餐,在凛烈的寒风中,一碗热米饭吃不了几口,就冻得冰凉了.吃完饭稍事休息立即再接着干,不然的话,零下十几度的野外,一会就把人冻坏了.所以不少官兵从此得了胃病.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官兵们从年前开荒,度过春节,直到开春入夏,一干就是大半年的时间.那段岁月虽说艰苦,但官兵们士气高昂,干劲冲天,劳动竞赛,你追我赶,嘹亮军歌,此伏彼起,战地广播及时地播送喜报和官兵写去的通讯及诗歌,正个荒滩因官兵的存在而显示了生命的力量.
记得1966年文革开始时,不少红卫兵沿着205公路徒步去北京,当他们看到我们这支部队在开荒种水稻时,禁不住摇动手中的红旗,向我们高呼"向解放军学习,向解放军致敬","解放军万岁",红卫兵的革命热情,极大地鼓午着我们,我们不断回应"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也就是从那时侯起,黄河大堤南岸的碱滩里,第一次产出了大米,而且品质优良.为此部队受到军区首长的表扬.部队带了头,给地方群众作出了榜样,于是沿黄乡镇各村都种起了水稻.从此"小营大米"走上了各地的餐桌.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一晃近五十年过去了,那段历史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让人自豪.
文章评论
谢绝聊天。
这只是本人从军六年中的一个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