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琵琶名曲典藏2CD】

音画欣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陈隋古音 Ancient Tune from Chen and Sui Dynasties
  古曲/徐晓林配伴奏/杨靖演奏
乐曲根据古曲“汉宫秋月”传抄谱而编,又名“神传”,归入文曲一类。乐曲每段开始的主题基本相同,后面有所变奏展开。全曲旋律抒情委婉,细腻有致,音
调柔美而古朴,表现了古代宫廷妇女的苦闷与哀怨。
  

02. 平沙落雁 Wild Geese Alighting on the Sands
  古曲/刘德海演奏
乐曲旋律节奏兼有文曲与武曲的特征,静时多用左手的打、带、擞音等,动时则多用右手的摭分、扫、轮与琶音等组合手法,还运用衬音作不同音位上的模进模
拟雁叫声,颇具特色。乐曲着力描绘了雁群在深秋的南归中,成行结队、高翔万里、不怕艰险的精神。
  

03. 思春 Longing for Love
  古曲/陈牧夫传谱/林石诚演奏
为文曲“塞上曲”中的首段。乐曲运用了古代称为“拢、捻”的左手技巧及细腻的推挽音,使全曲充满了一种古代女性的闺怨气息,而大幅度的快推慢挽的回滑
音,模拟了江南弹词中宫女的哭泣声,效果显著。乐曲深刻而细致地表达了古代宫女凄怨的内心世界。此曲已成为琵琶文曲的代表作之一。
  

04. 阳春白雪 White Snow in Early Spring
  古曲/何树凤演奏
乐曲由我国广为流传的八板体小曲联缀而成,采用循环变奏的曲式。该曲不仅全曲旋律基调统一,而且各段富于对比,尤其是以半轮为契机,组合其他的摭分、
双音、勾扫及泛音、推挽等指、手法,具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情趣,表现冬去春来,万物向荣,一派生气勃勃、兴趣盎然的景象。
  

05. 浔阳夜月 Night Moon over Xunyang
  古曲/李廷松演奏
又名“夕阳箫鼓”、“浔阳琵琶”等,早在1875年前已有传抄本。乐曲以夕阳、归舟、花影、云水为对象,运用长轮、半轮、滚奏、琶音、泛音等多种技巧,浓
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画卷,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尤其是运用各段顶真相接的手法,使乐句环环相扣,连绵起伏,时而激扬,
时而低回,把乐曲丰富的内涵和韵致,发挥得淋漓尽致。此曲被改编为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音乐精品之一。
  

06. 将军令 The General’s Order (Jiang-jun-ling)
  古曲/吴蛮演奏
乐曲把琵琶中弦调高四度,使子、中两弦同度,然后整曲用轮双弦演奏,颇具气势。尤其是每段的收尾处,在轮双的同时,用挑、勾老缠弦模拟鼓声,具有古代
仪仗音乐的特征。整曲旋律流畅且铿锵有力,有吹打音乐的显著特征,形象地表现了古代将士出征时威武庄严的英雄气概。
  

07. 飞花点翠 White Snow on Green Pine Leaves
  灜州古调/王范地演奏
传统乐曲。经刘天华整理加工,把节奏放慢,旋律加花而成为一首格调清新、音乐语汇流畅秀丽的乐曲。演奏上运用左手的推、挽、吟、打、带、泛等多种技巧
,运用明亮的色彩,别具细腻、温柔、抒情、歌唱等特点,表现出一种大度、委婉、柔美的情感,体现了雪花映松柏、松柏傲飞雪的清高与纯洁的意境。
  

08. 十面埋伏 The Great Ambuscade
  古曲/李光祖演奏
乐曲系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在垓下决战时,刘邦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这一历史事实写成。乐曲采用了我国传统戏曲及章回小说写实的手法,按故事情节的
发展,尽力刻画了汉军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和奋勇杀敌的气概。乐曲运用长轮、凤点头、摭弹、夹扫等技巧来刻画军队的操练,以绞弦、并弦、夹扫以及大幅度的推
拉来着力表现战争的激烈,生动地展现了古战场上军营如林、旌旗蔽空、刀光剑影、两军对垒的壮阔画卷。此曲已成为琵琶武曲的代表作之一。
  

09. 大浪淘沙 Great Waves Washing the Sand
  华彦钧(阿炳)传谱/刘德海演奏
乐曲的慢板柔中带刚,运用铿锵的锣鼓节奏型,造成一种跌宕起伏、颇具气魄的势态,确实具有苏轼《念奴娇》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那
种关西大汉手持铜琶铁绰演唱的气概,表现了作者对人世间的不平所流露的激愤情绪。最后的快板则充满了乐观和自信。
  

10. 歌舞引 Singing and Dancing Introductory
  刘天华曲/刘桂莲演奏
“歌舞引”即“歌舞曲”之意,作者在观赏意大利某歌剧团演出后有感而作。此曲在写法上极为自由,速度变化幅度大,节奏忽强忽弱,对比十分强烈。乐曲从
慢板开始后,进入短小的快板,马上又转入较长大的急板,多用空弦和勾抹相间的手法,并以泛音演奏作对比,表现出各种不同舞蹈的交替和舞姿的变换。极慢板的
歌唱性旋律,运用吟音、半轮、泛音等技巧,使音乐抒情而婉转,似乎是优美舞姿得到了理想的升华。
  

11. 彝族舞曲 Dance of the Yi People
  王惠然曲/何树凤演奏
乐曲以优美抒情的旋律,粗犷强悍的节奏,生动地描绘了彝族山寨迷人的夜色风光,以及男女青年们热情舞蹈的欢乐场面与忠贞的爱情。乐曲在恬静、优美的引
子后,以双音和柔美的推挽滑音手法,奏出了柔和优美的旋律,生动地描绘了姑娘们轻逸俏皮又略带羞涩的舞姿;快板强劲粗犷的音调,展示了小伙子们纵情舞蹈的
热烈场面;最后,渐渐隐去的旋律,犹如夜幕下的山寨,一对对恋人在树下花丛间互诉衷肠。
  

12. 灯月交辉 The Moon and Lamps Adding Radiance to Each Other
  传统乐曲/李光祖演奏
乐曲由两组独立的小曲组成,前曲为“寿亭侯”,亦称“汉寿亭侯”;后曲为“薛仁贵”(跨海征东)。前曲流传较广,有时也标以“灯月交辉”的曲名。乐曲
大量运用了模拟锣鼓的奏法,手法运用顺当,旋律活泼,节奏活跃,表现了传统节日的欢乐场面。
  

13. 梳妆 At the Dressing Table
  民间乐曲/刘德海改编/杨惟演奏
乐曲以广东音乐名曲“昭君怨”最后的快板旋律为素材,运用了各种传统手法及一些新手法加以编织,别致而富于韵味,具有轻拢慢捻、弹挑勾抹、小巧玲珑的
意趣。
  

14. 火把节之夜 Torch Festival Night
  吴俊生曲/潘娥青演奏
乐曲运用琵琶四弦连续四度的定弦法,扩大了音域,尤其是扫弦的和声,使乐曲呈现出一种新的色彩。而模拟彝族巴乌与口弦的奏法,不仅展现了女青年们优美
的舞姿,也突出了男青年的强劲舞步,表现了火把节之夜人们尽情欢歌、热烈舞蹈的生动场面。
  

15. 龙船 Dragon Boats
  民间乐曲/华彦钧(阿炳)传谱/林石诚演奏
乐曲表现了端午节赛龙船时龙舟竞渡、人声鼎沸、火红热烈的场面。全曲以四段旋律象征四条龙船,由扫、摘、半轮等手法组合成锣鼓节奏,与歌唱性的吹打旋
律间隔。整曲情趣活龙活现,气氛热烈欢快,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
  

16. 草原小姐妹

The Young Heroic Sisters of the Grassland (琵琶与管弦乐队协奏曲)
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曲/琵琶:刘德海/中央乐团交响乐队协奏/指挥:李德伦
该曲采用民族传统乐曲多段体与西洋奏鸣曲式结合的形式,具有独特的乐曲结构。全曲由“草原放牧”、“与暴风雪搏斗”、“在寒夜中前进”、“党的关怀记
心间”与“千万朵红花遍地开”五段组成,讲述了蒙古族少女龙梅、玉荣小姐妹为保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事迹,描写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热爱集体、不畏风暴的
高尚风格和勇敢的精神。乐曲充分发挥琵琶技巧的特长,创造了很多新的指法技巧,并在与大型交响乐队合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图片  
专辑名称:【中国琵琶名曲典藏】
专辑艺人:   群    星
发行日期:2003年01月01日
出版发行:中国唱片公司

图片

 

    《世纪乐典》全套20张唱片,遴选208首20世纪家喻户晓、划时代的中国器乐经典名曲;《世纪乐典》的选曲以乐器为纲,考以古今、纵横南北、融汇东西,一套乐典珍藏20世纪中国最具代表性器乐经典之作,可谓“博”、“广”、“全”,其中每首耳熟能详、百听不厌的作品,由中国最优秀的演奏大师、最具声望的提挥大师、最负盛名的乐团倾心演绎,相得益彰;《世纪乐典》所辑录的音乐,不但在国人中深入人心,用历史的声音记录几代人的努力,同时也成为国际化的音乐语言,以绚烂宏伟的乐章谱写了20世纪中华音乐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中国琵琶名曲典藏》共两个专辑,所收既有著名的传统古典、民间乐曲,也有现代创作的优秀乐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古今的琵琶艺术。其
中有人们经常能听到的古曲“阳春白雪”、“十面埋伏”,也有琵琶精品的传承之作“陈隋古音”等。还有上世纪中国两位杰出的国乐大师——刘天华与华彦钧的琵琶传世之作。尤其是最后压轴的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于真正意义上开创了琵琶协奏曲的先例,不仅作品曲式新颖,和声织体与配器处理得当,而且在琶琵技法及与交响乐队的配合上,均有诸多的创造。演奏有汪(昱庭)派得意传人李廷松、李光祖父子;有浦东派传人林石诚;有当代杰出的琵琶演奏家刘德海、王范地及很多后起之秀。

 

 图片

本园音乐仅供试听及音乐推广,请购买正版音乐CD支持您喜爱的歌手。
音乐版权归各音乐公司及个人所有,如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确认后立即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