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佛法没有别的,就是认识自己,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在哪里?就在现前
净空法师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58集
2010/6/15
2010/6/15
「七、因陀罗网法界门」,从这里看起。我们先念一段,「因陀罗网法界门。以上微细相容门,明一重之相入相即,而未明重重无尽相入相即之义。故假因陀罗网为喻,以明此义」。这个自性功德确实是不可思议,我们无法想像。前面第六门讲微细相容,只讲一重相入相即,也就是说到极微细的相,物质现象,小到不能再小了。中国古人说了两句话,如果用这两句话来形容自性也十分恰当,那就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两句话非常有意义,用在自性上非常恰当。现代的科学讲到量子,量子是有一群叫量子群,不是单一的,量子群,是许许多多小光子组成的。这是不是大乘经里面佛所说的一尘?很难讲,看科学如果再进步发现量子也是由许许多多这小东西组成的,那它就不是最小的了,现在它是最小的。这最小的一粒微尘能够含容遍法界虚空界,整个大的世界在这个小的里面,绝对不是说芥子纳须弥。这是我们初学佛的时候,这些老和尚常常告诉我们,佛经上讲的,芥子是芥菜子,芥菜子就很大了,芥菜子里面可以容纳须弥山。我们那个时候听到,真叫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芥菜子里面怎么能装须弥山?须弥山没缩小,芥菜子没放大,怎么能装须弥山?今天在《华严经》上看到的,这个现象比那个微妙太多了,是一尘。这个尘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非常非常小。在佛经里面告诉我们,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微尘,微尘不是最小的。佛经上说一尘,不是阿罗汉所看到的,阿罗汉看不到,微尘还有更小的,这个我们在经上常常读到的,叫色聚极微,是微尘的七分之一,那更小了,阿罗汉看不到。色聚极微也不是最小的,还能分,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极微之微,一般大乘经里面就说这是最小的,这个不能再分了,应该是佛经里面所讲的一尘是指这个。
现在我们读到《菩萨处胎经》里面,弥勒菩萨跟我们讲的,好像就更细了。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这应该是一念是一个微尘,而这个微尘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虽然短暂,这个尘相里头有识。尘是物质现象,是阿赖耶的境界相,是物质。识,识是精神现象,从阿赖耶上来讲就是受想行识,我们常常讲五蕴。严格的讲,五蕴是物质的基本,一微尘就具足五蕴。形是色蕴,形它有四种现象,就是地水火风,它不是四分,它是这一微尘有四种现象,叫四大。第一个它确实是物质,你能够看到它,绝不是我们眼睛能看到的,天眼也看不到。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到什么时候你才能看到?到八地的时候才看到。八地菩萨的天眼能够看到宇宙的源起,就是能看到阿赖耶,阿赖耶的三细相,业相、转相、境界相。这三细相的生起好像是同时,因为它太快了,你看一弹指三百二十兆分之一,这时间我们无法想像,它这个短暂得我们没有这个概念,太快了。古人形容说石火电光,那还很长的时间。石火是从前取火用石头、用铁片,这个我们小时候还用过,在抗战期间乡下还用这种方法取火;电光是闪电,都是讲短暂。它这个比石火电光短暂得太多太多了,简直不能比。
在自性里面是见闻觉知,这个就是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见闻觉知是德,是属於德相,这就是精神现象。精神现象、物质现象都不现行,在真性里面,真性里头没有这些东西,可是遇缘的时候它能生。真性没有,它怎么会能生?我们还用佛大海的比喻,海里面讲水跟浪,水里有没有浪?我们看到小湖,在没有风的时候,你看湖水很干净,水没有波,微波都没有,像一面镜子一样,把岸边的这些风光全部都照映在其中,没浪。可是它一遇到风,它就有浪了,它有些微微的波,大的波就叫浪。浪现在我们把它分有小浪、有中浪、有大浪。它真的没有,遇到缘就有。自性确实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可是遇到缘它就起来了。这些林林总总所有的现象,现在量子力学家给我们讲,这些物质就是念头堆积起来的,念头堆积起来一个连续的幻相。实际上呢?实际上都没有。这也就像早一点的科学家告诉我们,能量跟物质可以互相转变,能量变成物质,物质可以回归到能量。好像原子弹也是根据这个理论发明出来的,是把物质回归给能量。可是能量怎么样变成物质,科学家现在还没有办法,做不到,但是在佛法里面做到了。
你看弥勒菩萨告诉我们的,这是讲念头,念念成形。这两个念很有意思,那是多念,不是单纯一念,一念恐怕里头还没有。一念有形,有形你看不见;念念成形我们就看见了,许许多多念堆积在一起,那个连续波动的现象,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看不见,堆起来就看见了。像我们人身,现在大家都知道,人身是细胞组成的,细胞是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电子、原子组成的,到最后分析也会分析到最后就是小光子,分析到量子去了,组成的。不但量子我们见不到,原子也见不到,分子也见不到,但到细胞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我们肉眼能看见了,能看到一个人身,能看到一切万物,它全是这些东西组成的。组成的这些物质现象都不一样,形状、大小无量无边,这什么回事?科学家告诉我们,这是这些现象里它的振动的频率不一样。如果振动频率是一样的,那就是一种物质,换成另一种,振动频率不一样。譬如石头跟树木不一样,树木跟动物又不一样,这是振频不相同,产生这许多的差异。
佛在前面告诉我们,一微尘里面有圆满的世界、宇宙,佛法里面讲的无量无边的诸佛刹土。我们知道,佛在经上讲诸佛刹土大小也不一样,这什么原因?经上告诉我们「佛佛道同」,完全是平等的,为什么他的教化教区大小不一样?这种现象是因果产生的。有些佛在没成佛之前,在修菩萨道的时候,愿力很大,广度众生,他那个愿大,他将来成佛的时候他的刹土就大。有一些没有发那么大的愿,只是一般普度众生,那将来成佛就是一个大千世界,这普通的。我们在《华严经》前面「华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里面看到的,确实有一些佛的刹土是二、三个大千世界,也有五、六个大千世界,也有十几个大千世界,不一样!最大的呢?最大的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究竟是几个大千世界?无量!什么原因?阿弥陀佛的愿太特别,把一切诸佛所发的愿他都把它包括,所以他的世界就太大太大了,无法想像。这一切诸佛刹土,包括阿弥陀佛的,都能够在一微尘里面全部显现出来。微尘没放大,世界没缩小,这是性德不可思议,没有法子想的,为什么?它是自性。一微尘是自性,无量无边诸佛刹土也是自性现的,不离自性,自性没大小。这是前面第六门跟我们讲的微细相容,真的是相入相容,这是事实真相。
对我们学佛有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可大了,大在哪里?佛经上有一句话,叫生佛不二,众生跟佛是一不是二。自他不二,自己跟他,他是指一切万法,不二。不但他是人,他是畜生,他是树木花草,他是山河大地,他是遍法界虚空界,他的那个意思长了,跟自己不二。这个道理我们不懂,我们听了迷惑,总是搞不清楚,现在学到这里清楚了,相容相即。我身上每一个毛孔、每一个细胞里,都有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在里头,我这个细胞里有他,他的细胞里有我,这才真正叫一体。我中有他,他中有我,如果这个理跟事你要是肯定了,你还会去害他吗?害他不就是害自吗?你不会害他,你会爱他。为什么?爱他就是爱自,自他不二,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不是一家,一家还不是一个共同体,一个共同体,这是事实真相。所以佛经上有两句话,我们学了多少年,诸位自己都能说得出,可是你没做到,为什么?你没有真正体会到意思。这两句话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些都是讲什么?佛经上讲的伦理,大乘的伦理。伦理是讲关系,这个关系讲得多深、讲得多圆满,确实是一体。
我们的生命有没有生灭?没有生灭。不但是自性没有生灭,自性所现的这些现象也没有生灭,这叫什么?佛家叫了生死,了是什么?明了,生死是这么回事情。生死,你看到最后,那就是量子力学里面讲的小光子的生灭,小光子的生灭这个现象就是佛经上常讲的一句话叫不生不灭。诸位想想,如果真的是不生不灭,说个不生不灭不叫废话吗?它真有生灭,几乎到生灭同时,所以你看不到生灭。你说它灭它又生了,你说生它又灭了,它的速度太快了。我们今天看电视,电视屏幕画面有没有生灭?这个诸位知道,有,它真的是小光子在那里生灭,生灭的时间太快、速度太快了,我们看不见它生灭,它真的是有生灭。我们看电影的银幕,这个常识我们有,电影银幕上那个生灭是一秒钟二十四个生灭,我们已经看不出来了,已经没有感觉得它有生灭的现象,好像它是连续的。电视比电影银幕快得太多,所以电视看得更逼真,那就是速度太快了。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个生灭的速度就是量子学家讲的小光子的速度,这个生灭。我们以前讲基本粒子,这个比基本粒子还小,基本粒子是它组成的。
知道,真正是肯定明了了,你会把整个世界看作你自己的身体,这真的,这叫什么?这叫法身,你证得清净法身。证得法身那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法身菩萨,在《华严经》上是圆教初住以上。证得法身这个人就超越十法界,为什么?十法界是假的,不是真的。六道就更是假的,你能不放下吗?当然放下了,放下什么?放下了妄想分别执著。身体还在世间,这个身体不一样了,这个身体什么?这个身体要为一切众生付出,不是占有,完全是付出,因为知道一切众生是自己的法身,是自己。所以法身没有生灭,应身有生灭,法身没有生灭。就像我们的身体,我们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喻作法身,应化身是什么?应化身是我们的细胞,细胞每一天,可以说没有间断,都有新陈代谢,那叫应化身的生灭,我们这个身好像没有看到生灭,叫法身不生灭。佛法没有别的,就是认识自己,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在哪里?就在现前。只不过是佛菩萨悟了、明白了,我们在迷,迷而不觉,他是觉而不迷,除这个之外,凡夫跟佛菩萨没两样。
今天这一段,第七门,要跟我们讲什么?讲重重无尽的相入相即,这个意思深了。我们这得要用观想,微尘里面有世界,这个大的世界在微尘里面,微尘里面那个世界还有没有微尘?有,肯定有。那个微尘里头又有世界,那个世界里头还有微尘,微尘里头还有世界,重重无尽,这叫其小无内。我们用佛法来解释中国古人所讲的话,意思就不一样了。这个就是汤恩比博士所说的,佛法传到中国,中国人接纳了,佛法丰富了中国本土的文化。为什么?我们把老祖宗讲的话用佛法来解释,你看这两句话,古人讲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底下就没有再解释了,可是到佛法它还给你解释,没有边际。科学家最近又发现,他说宇宙,我们现在能够探测到的只有百分之十,还有百分之九十呢?百分之九十不见了,连痕迹都没有,没有了,不见了。这怎么解释?在大乘佛法里行,很容易,回归自性了。自性你能不能见到?你见不到,为什么?你还有妄想分别执著,你见不了性。如果你能把妄想执著放下,你就见性了,你就见到了。
所以我们用妄心,就是用八识五十一心所,我们向外可以缘到宇宙,今天讲的宏观世界;我们向内可以缘到阿赖耶,现在的科学家确实缘到阿赖耶了,他能够说出来宇宙之间只有三样东西,除这三样东西之外什么都没有。这三样东西是阿赖耶的三细相,就跟唯识学家一样,宇宙当中什么都没有,只有识,只有唯识。除了识之外,识是什么?识就是念头。念头是什么?念头能变,能生、能现、能变,整个宇宙是所生、所现、所变。他讲这三样东西,第一个能量,第二个物质,第三个信息,恰好就是三细相所说的。能量是阿赖耶的业相,信息是阿赖耶的转相,物质是阿赖耶的境界相,整个宇宙就这三样东西变现出来的。这科学家也相当聪明,非常可惜他没学佛,这些人要学佛肯定就成佛了。我们能相信,为什么?因为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他要是学佛,他马上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他就见性了,他所研究的这些学科就达到究竟圆满了。没有见性,还没有圆满,只在阿赖耶里面。
这个境界,在佛法里面讲是在什么样的境界?佛法向上的境界完全从断惑才能提升,你不断惑不能提升,你今天再聪明,如果要是不修十善业,那你还是在人间,你的层次在人间。你在人间是解悟,你没有办法提升到天道,往上去的时候一定是德行,德行与自性相应。科学家再聪明,如果没有真正的德行,他的层次在人道。如果他造出来这些科学技术、这些产品,对一切众生造成重大的伤害,甚至於对地球造成重大的伤害,他来生他会到地狱。这个十法界怎么样往上升、怎么样往下堕,那是另有标准,跟你这些聪明智慧不相干,这就是我们常讲跟佛学、儒学、道学不相干。如果是学儒、学道、学佛,那就不一样,那他就真的向上提升,这个道理要懂。这个道理要不懂,再大的发明家也没有办法超越六道轮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