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泰山石敢当”和“姜太公在此”民忌

个人日记

    [转载]关于鈥溙┥绞业扁澓外溄诖蒜澝窦

                                  

关于“泰山石敢当”和“姜太公在此”民忌

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有汉族居住的广大农村,建房时往往把“泰山石敢当”砌入宅基或墙上,以去凶化吉,祈福家人平安,宅第“稳如泰山”。有人对泰山周围地区的民房作过调研,发现这里的有些老宅及围墙,即是使用河卵石筑起的,也很少有倒塌现象,有的已达数百年之久。泰山及其周边地区,历史上有旱、涝、虫等自然灾害的记载,却没有地震记录。泰山神就神在这里。“泰山石敢当”还被埋在有墙冲(墙头对大门)、路冲、桥冲等有“宅煞”的地方。如《继古丛编》上记载:“吴民庐舍,遇街冲,必设石人,或植片石,镌‘石敢当’以镇之。”其实,这种习俗何止是在吴(江浙一带)有,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西……乃至台湾省,均有这种习俗。老祖宗的规矩,源远流长,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古人对山石的崇拜。

《鲁班经》上记载:民间建房,从起土、动工、伐木、起造、立柱、上梁,一直到入宅(住),都要择良辰吉日进行。放鞭炮驱鬼,挂红、垫线、贴对联避邪。《鲁班经》上还记载了“泰山石敢当”的具体尺寸:“高四尺八寸,阔一尺二寸,埋八上八寸。”

[转载]关于鈥溙┥绞业扁澓外溄诖蒜澝窦

陈列在首都博物馆里的“泰山石敢当”与“姜太公在此”民忌

位于北京东城区交道口南白米仓胡同某住宅门口路冲处之泰山石

(北京东城区文化馆杜染提供)

  2006年7月18日,BTV-3“法制进行时”报道了北京顺义区李桥镇罗氏兄弟,因其嫂在院墙外立了块“泰山石敢当”石碑,反目成仇,最后不得不法庭相见。弟弟的理由是石碑正对着他家,他家成了“忌煞”。自从有了这块碑,他天天恶梦绕梁,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嫂子说,碑立在墙角上,这地方是自己家的,一不影响交通,二不妨碍四邻,凭什么让她拆……在法庭调解中,因其嫂说不出立碑的正当理由,最后审判员以影响观瞻为突破口,劝说两兄弟应当把家庭和睦放在首位,动员其嫂移走了石碑。

  我国农村除埋设“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之外,也有把写有“姜太公在此”的红条幅或横幅贴在新建房子的门窗或墙壁上的。还有的在放鞭炮上梁时,把“姜太公在此”的红色横幅贴在房梁上。“姜太公在此”作用同样是镇宅,可避邪免灾。

  姜太公,吕氏,名吕尚。传说是炎帝的后代,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赐姜姓,封于吕(河南南阳西),字子牙。姜太公著有兵书《六韬》,胸有雄兵百万。他心怀帝王之术,治国之才,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他用直钩在渭水边钓鱼——“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等待时机,时已入垂暮之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终于被文王发现,说:“你是我父亲老太公久已盼望的贤才啊!”称其为“太公望”,被后人誉为姜太公。姜太公辅佐武王灭商,因军功封于齐(今胶东一带),为周代齐国始祖。在《封神榜》中,姜子牙封了上上下下各路神仙,他自然就成为神上之神了——对神负责,有绝对权威。只要“姜太公在此”,不管什么其他各路牛鬼蛇神,都不得不退避三舍。“姜太公在此”,也就成了镇宅的神位。

  “泰山石敢当”和“姜太公在此”的民谷信仰,由来已久,可以说在国内汉族居住地区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台湾更是甚于大陆。去台湾观光旅游的人,只要留心就会发现:凡门前、村头、渡口、港口等有煞气的地方,常常立有“泰山石敢当”镇煞,以求平安。

  关于“泰山石敢当”的来历,大体上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泰山脚下,有个石姓青年,名敢当,行侠仗义,有驱鬼镇邪之术。当地百姓盖新房、娶新妇,都请石敢当光临,以求逢凶化吉,如意吉祥。有时请的人多了,石敢当便捡起一块石头或是两块砖,对主人说:“你把石立于门前,或是把两块砖置于门槛之下,强神恶鬼见了会望石(砖)而逃。这石(砖)便是我的化身。”说来也巧,凡如法炮制者,都如愿以偿。自此一传十,十传百,“泰山石敢当”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笔者认为:“泰山石敢当”是来自远古时代,劳动人民对山石崇拜的说法。毛泽东的乳名叫石三伢子。据说毛母此前的两个孩子都不幸夭折。为了好养,便拜石头为干娘,给毛泽东起了这个乳名。说来也怪,自此,毛母后面生的几个孩子,都健康成人。

   我国有三山(蓬莱、方丈、瀛州)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三江(珠江、长江、黄河),然而,最负盛名的却是泰山“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者,始也。宗者,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之长,王者受命恒封禅之。”(《风俗通》)泰山是中国的神山,龙的传人之龙头。泰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受到双重遗产保护,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易经》)泰是天下安定,国泰民安的象征,故曰:“稳如泰山”、“重如泰山”。自远古始,据传已有72位皇帝到泰山封禅。有些记载已丢失,见书最早的要算是大禹、商汤和周成王了。《史记·封禅书》上说:“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梁父)上除地,故曰禅。”原来帝王(天子)封禅,是向上天(天父)汇报自己的政绩:天下一统、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祈福上天保佑江山永固,帝业千秋。据载舜是新石器时代东夷(齐鲁)人,他作为人王地主是第一个隆重祭祀泰山的人。凡开国雄略之主,天下一统,国富民强,才可以到泰山封禅。传说齐桓公成为霸主、号令诸侯后,想到泰山封禅。相国管仲对他说:“不可。只有九州统一的君主尚可。”齐桓公只好作罢。

   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封禅第一人应当是秦始皇,他是“始皇帝”嘛!于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到泰山封禅。由阳道(南山坡)上,阴道(北下坡)下,遇雨。他躲到几棵大松树下避雨,封“五大夫松”。此后,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等,都曾到泰山封禅。汉武帝颂泰山曰:“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宋真宗赵恒是最后一位皇帝到泰山封禅。在玉女池,发现玉女显身像,封“碧霞元君”——泰山娘娘,至今香火不断,求子保平安的信徒络绎不绝。通往南天门沿途,从孔子登临处,到回马岭,达官文人的墨迹处处可见。孔子、司马迁、曹植、陆机、谢灵运、李白、杜甫、刘禹锡、苏辙等名流大儒,都曾登临泰山,留下的诗词歌赋,成为千古佳话。这在中国各大名山中绝无仅有,称泰山为神山,当之无愧。

  泰山既然是神山,因此,神山上的石头,被神化为“泰山石敢当”,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转载]关于鈥溙┥绞业扁澓外溄诖蒜澝窦

  泰山上留有秦始皇东巡石刻及唐玄宗的《纪泰山铭》。先后有10几位皇帝登泰山封禅并与苍天对话。泰山被认定为亘古神山,树立了“五嶽独尊”的崇高地位

  汉柏五株,为汉武帝所植。汉柏院内“第一山”,为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所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