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香茗赏茶联

个人日记

 

细品香茗赏茶联 - 纳兰容若 - 纳兰容若


中国茶叶,源远流长。古往今来,文人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咏茶诗,而且还留下不少趣味盎然的吟茶联。茶联,洗练精巧,幽默风趣,给人带来思想和艺术美的享受。茶联的文学性是非常强的,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后盾。而且它可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可以运用多种的修辞手法,短小精悍、概况力强,虽短短两句,却能开拓深广的意境。茶联在异彩纷呈的茶文化中,可谓是芳香四溢的一朵奇葩!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郑曼在镇江焦山别峰庵求学时就曾写过茶联:

 

    汲来江水烹新茗;

    买尽青山当画屏。 

 
   在家乡,郑燮用方言俚语写过茶联使乡亲们读来感到格外亲切,其中写道: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这种粗茶、菜根的清贫生活,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写照,使人看了,既感到贴切,又富含情趣。

 

    据说郑板桥还作这过一副茶联;

 

    得与天下同其乐;
  不可一日无此君。

 

联中并无字,但它道出了人们对茶叶的共同爱好以及主人以茶会友的热切心情。


此联读来,大有此地无茶胜有茶之感。


    
好的茶联给人古朴高雅之美,给人带来联想,给品茗者更增加无穷的乐趣。


挂茶联古代如此,近代又何尝不是这样,杭州的(茶人之家)在正门上,就有这样一副茶联:

 

    一杯春露暂留客;

    两腋清风几欲仙。

 
里既说明了以茶留客,又说出了用茶清心和飘飘欲仙的感受。 


北京前门,大茶馆门楼的茶联:

 

    大碗茶广交九洲宾客;

    老二分奉献一片丹心。

 

该联不仅写出了茶馆以茶联谊的本色,而且还进一步阐明茶馆的经营宗旨。

 

    杭州藕香居茶室的茶联:

 

    欲把西湖比西子;

    从来佳茗似佳人。 


    
浙江杭州西湖龙井处有一名叫秀翠堂的茶堂门前挂有一副茶联:

 

    泉从石出情宜冽;

    茶自峰生味更圆。

 

该联把龙井所特有的茶、泉、情、味都点了出来,无疑起到妙不可言的广告作用。

 

    福建泉州市有一家小而雅的茶室,其茶联别致有趣:

 

    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

    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此联上下纵横,谈古论今,既朴实,又现实,令人抚掌叫绝。

 

    福州南门外的茶亭悬挂一副茶联: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好山多情,好水无忧。置身山水,超然物外,其乐无穷。但路人总是来去匆匆,有心饮茶,无意赏景,实令人遗憾!

 

在香港的一茶肆中,曾悬挂一副对联:

 

普洱铁观音松涛烹雪醒诗梦;

龙井碧螺春竹院弥香荡浊尘。

 

在此联中,普洱茶位尊第一,这不仅说明普洱茶在香港的受宠程度,也表明普洱茶在中国茶叶中占有的分量。

 

杭州的茶人之家还有一联:

 

得与天下同其乐;

不可一日无此君。


此联将茶君子们对茶的那种情感、那种依恋描写得淋漓尽致。

 

扬州有家富春茶社,经营的淮扬细点,颇受中外商贾游客青睐。


一次,有一文人向店主建议,茶社门口两侧挂上这样一幅茶联:

 

    佳肴无肉亦可;

    雅淡离我难成。

 

店主欣然采纳。试想,确令人不得不称道。此联在常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难道无茶就生活不下去了吗?


可见,茶已经是茶君子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福建的泉州有一家小而雅的茶室,挂有一联:

 

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

谈古今,论英雄,喝它几杯。

 

人在世上,不管是高贵还是粗俗,只要是老天爷授你一命,你就有一席之地,不管你是谈古论今、谈天说地,到头来肚子照样饿,口也照样渴,还不如现实一点喝它几杯。

 

据说四川成都清道光年间,有家茶馆,兼营酒业,但由于经营不善,生意清淡。


后来,店主请一位高人撰写了一副茶酒联,镌刻大门两边: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此联对追名求利者不但未加褒贬,反而劝人们要爱护身体、潇洒人生,让人颇多感悟,既奇特又贴切,意蕴深厚,雅俗共赏,人们交口相传。一时间,茶友酒客慕名而来,茶馆生意竟是分外的红火。

 

旧时广东羊城著名的茶楼"陶陶居",店主为了扩大影响,招揽生意,用""字分别为上联和下联的开端,出重金征茶联一副。终于作成茶联一副。联曰:

 

 

  陶潜喜饮,易牙喜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这里用了四个人名,即陶潜、易牙、陶侃和夏禹;又用了四个典故,即陶潜喜饮,易牙喜烹,陶侃惜分和夏禹惜寸,不但把"陶陶"两字分别嵌于每句之首,使人看起来自然、流畅,而且还巧妙地把茶楼饮茶技艺和经营特色,恰如其分地表露出来,理所当然地受到店主和茶人的欢迎和传诵。 

 

还有人用集句做茶联,最流行的一例就是集苏东坡诗:

 

欲把西湖比西子;

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是我国大文学家、大文豪,博古通晓,是一位懂茶爱茶的名士,而且所著的茶文茶诗颇多。

此两句放在一起,集成一联,自然天成。 

 

    广州三眼进茶亭旧有联云:

 

    处处通途,何去何从,求两餐分清邪正;

    头头是道,谁宾谁主,吃一碗各自东西。

 

吃茶喝茶,本是小事,然此联却一本正经地当回事儿来看:何去何从

文章评论

秦月汉风

《年轻》——塞缪尔·乌尔曼------ 年轻,并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的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东风。 年轻,意味着甘愿放弃温馨浪漫的爱情去闯荡生活,意味着超越羞涩、怯懦和欲望的胆识与气质。而60岁的男人可能比20岁的小伙子更多地拥有这种胆识与气质。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是随着理想的毁灭,人类才出现了老人。 岁月可以在皮肤上留下皱纹,却无法为灵魂刻上一丝痕迹。忧虑、恐惧、缺乏自信才使人佝偻于时间尘埃之中。 无论是60岁还是16岁,每个人都会被未来所吸引,都会对人生竞争中的欢乐怀着孩子般无穷无尽的渴望。 在你我心灵的深处,同样有一个无线电台,只要它不停地从人群中,从无限的时间中接受美好、希望、欢欣、勇气和力量的信息,你我就永远年轻。一旦这无线电台坍塌,你的心便会被玩世不恭和悲观失望的寒冷酷雪所覆盖,你便衰老了—即使你只有20岁。但如果这无线电台始终矗立在你心中,捕捉着每个乐观向上的电波,你便有希望在超过80岁后仍然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