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才智书生到军区尖兵★▃▂▁
个人日记
从才智书生到军区尖兵
——沈阳军区首届毕业国防生成长纪实
● 文/马 鹰 王义生
2002年盛夏,沈阳军区首批毕业的国防生带着激情与梦想,还有一点忐忑从高校走进基层部队。截至2009年7月,沈阳军区毕业的千余名国防生中95%补充到基层艰苦地区,悄然走上了一线带兵人的岗位。
从菁菁校园到火热军营,从地方大学生到部队军官,面对现实的反差、心理的落差、第一任职能力的级差,如何在军营里破茧羽化,国防生们用行动作答……
信念挺立,就没有什么能让你倒下
一位哲人说过: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作为一名普通高校的大学生,选择了国防生就意味着选择了携笔从戎,就意味着与艰苦为伴。
“在岛上工作,要经受‘五苦’:雾大潮湿,风寒之苦;交通不便,晕船之苦;生活单调,寂寞之苦;两地生活,相思之苦;物资匮乏,清贫之苦。”2004年7月,从黑龙江大学毕业的国防生陈亭刚来到渤海深处的某海防团观察连报到,就听连队官兵说起了这里的艰苦。看到这个文质彬彬的地方大学生干部,大家都觉得他吃不了这个苦,待不长。可是,没想到,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他破格提拔为指导员,准备在岛上长干了。面对大学校友和父母亲戚的不理解,陈亭在日记里记下了这样一段心灵独白:父母床前不能尽孝心,女友面前不能表爱心,我为什么来部队呀?在很多人都在为钱着迷的今天,我却选择了军营,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在他看来,部队条件虽苦了一点,但这既能给人生增添一种经历,也能使自己得到磨练,有了这种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后还会有什么苦不能吃?
同是黑龙江大学毕业的国防生,李佳没有被分配到海岛,但却来到了祖国最东端的某边防团队。报到那天,她下了火车上汽车,下了汽车改步行,翻过6座山,拐过4道弯,才走到大山顶端的营区。一山,一院,一犬,数人,这就是这里的工作环境。夏天还好,冬天经常是大雪封山。去年春节,正赶上连雪天,不能下山买菜,连队连续吃了3天的速冻饺子。给家里打电话时,她握着话筒哭了。可是,哭过之后,她想到过去守在山上一待就是十几年、几十年的老边防,想到山脊上庄严的界碑,想到自己“要当好无形战线上的哨兵”的铮铮誓言,她轻轻擦掉眼泪,又坚定地走上了岗位。同样是女生,从吉林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姚远分到了繁华的大都市沈阳,虽然外部条件优越些,但她的工作却是常年面对一台电脑,不厌其烦地进行网络设计,同样的寂寞与单调。身在城市,近在咫尺的一些地方大学的同学常常给她打电话,有的对她的选择很不理解。一位留学英国回来后开了一家公司的同学在一次聚会上对姚远说:“大学时我在班里学习没你好,可现在我却比你有钱!”听到这样的话,姚远只是一笑了之!她笑着说:“现在社会讲现实的太多了。可是,人太现实了,就会窒息生命的活力。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军营是一块精神的高地,我选择军营无悔!”
其实,作为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的优秀毕业生,选择的出路不止一条。但是,他们却毅然决然地把事业的舞台选在了军营。国防生干部们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携笔从戎,是无悔的选择!
心无障碍,脚下就不存在羁绊
虽然国防生在高校期间经过四年的军政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军政素质基础,已经对部队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当他们真正走入军营,融入到连队这个集体中,才发现无论是在思想上、素质上还有很多的不足。
戴着一副眼镜、清瘦文弱的某迫击炮连排长王飞,看上去就是一个典型的书生排长,毕业分到连队后体能素质先天不足的问题很快显露。到连队第一次参加五公里,没跑100米,他就掉了队。每次长跑,他都要“打狼”。但是,每次他都咬紧牙关,坚持跟着跑。一年后,他的五公里成绩已提升到了连队中游水平。他感慨地说:如果当初不坚持,心里先放松,那肯定没有现在的效果。战胜困难,首先要战胜自己。
军事指挥素质偏弱也是国防生的一个短板,而这些都是第一任职的必备素质。要想提高自己,只有华山一条路——练。
某旅一连副连长苏天雷,就是练出来的。2005年7月,苏天雷被分配到一连担任排长。刚到连队第8天,连队其他干部参加旅里组织的集训,只留下他负责组织全连的专业训练,可一名士官班长看到比自己年龄还小的新排长在组织训练,便拖沓懈怠,一趟厕所去了半个小时。
苏天雷越想越气,“管不了他,还怎么组织训练”。当即,批评起这个士官班长。谁知,苏排长还没说几句,班长却开了腔说:“排长,不是我不训。你这么训,瞎子点灯白费蜡,我就是训了有用吗?我看你还是自己弄明白,再教育我吧。”全连的目光盯着苏天雷,苏天雷的脸涨得通红……
晚上,苏天雷这个大连理工大学的高才生失眠了:不管你是学士,还是硕士,军事素质不过硬就啥也不是,要建功军营,必须军事过硬。
从此,连队多了一个勤奋的“士兵”,苏天雷主动上炮操作,手碰伤了,脸晒黑了,衣服磨破了,他全然不顾,每天都练上几十遍,胳膊肿了,腿也迈不动步了,却仍咬牙坚持着。功夫不负苦心人。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苏天雷的军事素质提高得飞快。去年,部队进行干部专业考核比武,苏天雷一举取得了炮长第一名、瞄准手第二名的好成绩,被旅里评为“军事训练尖子”。年底,沈阳军区组织实兵演习,苏天雷担任炮长,他沉着指挥,实现了首发命中,12发炮弹无一“虚发”。
隔行,其实就隔一层纸
这是某集团军的一组统计数字:国防生毕业后第一任职岗位与他们大学本科所学专业不对口的现象约占65%左右。这些拥有知识优势、学历优势和理性思维优势的国防生们,他们在部队成长的空间到底有多大?他们能不能有所作为?我们在调查采访中发现,虽然目前国防生从事的岗位与他们所学的专业大都不属于一个系列,但很少听到“怀才不遇”的感叹,因为他们相信:工作,各种岗位,都是一种事业。因为他们懂得:只要勤奋努力,全新领域仍能做出突出贡献。
2005年9月,吉林大学哲学专业本硕连读的国防生高云武一到某装甲团,就引来了上下关注的目光。
“咱团50多年来的第一个硕士,那可是宝贝疙瘩。”
“哲学硕士,说话就是不一样。”
一道道热切、羡慕的眼神,让高云武感受到了优越感。从小就梦想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现在距离梦想只有一步之遥,他感到浑身都是劲儿。“堂堂哲学硕士,当个排长还不是小菜一碟!”可没想到,不如意的事情接踵而来。由于在装甲专业上是门外汉,一上装甲车,各种油路、电路、开关、按钮让他摸不着头脑。
挫折,没有击垮高云武的信心,反倒激起了他奋起直追的自尊心。深夜寂静无人,他在模拟训练室反复揣摩动作要领;清晨寒风未歇,他已经开始背记有关装备的技战术性能;三伏天,他利用午休时间穿着迷彩服蹲在发烫的装甲车内练击发瞄准;腊月里,他钻到车底检查油路。很快,他熟悉了团里主战装备的结构和性能。连队的士兵发现高云武变了:手上的茧子多了也厚了,幼嫩的脸庞变得刚毅了,举手投足之间的军人味更浓了。用高云武的话说,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实现了“无缝对接”,干啥我心里都有底儿了。淬火之后锋芒露。在他的带领下,所在排先后涌现出了11名训练尖子,13次在上级考核比武中摘金夺银。高云武从当初众人眼中的“学生官”成为了“优秀大学生干部”。前不久,他被提拔为坦克七连政治指导员。
专业不对口,不能当借口。没有不对口的专业,只有不对口的思想。
不同专业可以兼通,不同岗位也可以兼学。某“尖刀连”连长李晓冬是从指导员改任为连长的。2006年年初,被誉为某海防团“尖刀连”的海防一连连长空缺。该连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和历史荣誉的连队,连续10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连”和“基层建设先进连标兵”,连队主官自然要优中选优。团里公示了拟任对象的条件标准,并专设了演讲台和比武场,实行公开竞争。时任迫击炮连指导员的国防生干部李晓冬报名参选。好多同志心存疑虑:他一个政工干部竞争“尖刀连”连长,能行吗?但最终的考核结果让大家跌了眼镜:比武他赛过了多名军事干部,取得第二;建连思路得到全连官兵一致认可,总评第一。团党委最终决定由他这个政治指导员改任连长,这在“尖刀连”的连史上还是头一回。
融入,就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国防生从象牙塔走入军营,基层官兵对国防生用知识带兵刮目相看的同时,也在用挑剔的眼光审视他们。如何尽快融入到官兵当中去,如何赢得士兵的信任和尊重,是国防生干部走入部队后需要破解的一道考题。
“融入基层,关键不在方法,而在态度。”在笔者采访过程中,一些国防生干部对“融入”这个话题谈出了自己的理解。
“向士兵学习不掉价。”拥有经济学学士和法律硕士双学位的国防生排长沙海涛如是说。刚任连队排长时,他觉得自己双学位这个金字招牌很“牛”,在连队干是屈才。可是,一到连队就暴露出了“专业不会,跑步掉队”的不足,但他又抹不开面子学习请教,士兵们对他也是敬而远之;对于连队安排的工作,他也不冷不热,慢慢成了连队的“孤家寡人”。为此,团、营领导多次来到连队,教育引导沙海涛要勇于向士兵学习,勇当一名小学生。经过反思,小沙认识到要带好兵必须放下架子,融入到士兵的生活中。于是,他提出了一个让人出乎意料的请求:当新兵,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于是他下到班排当起了新兵。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坚持与士兵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同娱乐,渐渐地,他与士兵的距离拉近了,关系融洽了,感情加深了。重新回到排长岗位后,他主动向班长骨干和训练尖子请教,并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利用业余时间为士兵讲授法律知识,解答士兵法律方面遇到的难题。渐渐地,士兵们发现沙海涛手上的茧子厚了,白皙的脸庞红了。年底,他带的排被旅评为先进排,他本人被旅里树为“优秀排长标兵”。
“当你用家人的眼光去看士兵时,你才能和他们心灵相通。”“黑河好八连”排长陈大伟向笔者谈了自己的带兵之道。他任职之初,也经历了一个“磨合期”:他说的士兵们不爱听,士兵说的他不感兴趣,甚至还与老兵闹起了别扭。为了架起心灵之桥,他制作了一个精美的“兵情日记本”,及时把事关士兵冷暖的一件件小事记下,能解决的马上帮助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都说明情况,从不糊弄士兵。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士兵们的信服,被士兵们称为“贴心排长”。
小荷才露尖尖角。国防生——我军新型军事人才群体,将以更加铿锵的脚步行走在人民军队的绿色方阵里。★
(来源:《军营文化天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