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庐《劝孝歌》

生活

 




 
 








图片


目录
 

朱柏庐《劝孝歌》(五段)
(赞美母亲的古诗句子大全)
朱柏庐《劝孝歌》
 
浅析《劝孝歌》中的孝道思想
作者:邹相
王中书《劝孝歌》
(扩大阅读) 
 配图:陈少梅国画《二十四孝》欣赏
(选10)

歌曲欣赏:跪羊图(歌词)
词曲:李子恒
  

图片



图片

陈少梅《二十四孝》之亲尝汤药

图片 

陈少梅《二十四孝》之噬指痛心


图片



赞美母亲的古诗句子大全
朱柏庐《劝孝歌》

 
【第一段】
 
  自古圣贤把道传 孝道成为百行源 奉劝世人多行孝 先将亲恩表一番
  十月怀胎娘遭难 坐不稳来睡不安 儿在娘腹未分娩 肚内疼痛实可怜
  一时临盆将儿产 娘命如到鬼门关 儿落地时娘落胆 好似钢刀刺心肝
  赤身无有一条线 问爹问娘要吃穿 娘坐一月罪受满 如同罪人坐牢监
  把屎把尿勤洗换 脚不停来手不闲 白昼为儿受苦难 夜晚怕儿受风寒
  枕头就是娘手腕 抱儿难以把身翻 半夜睡醒儿哭唤 打火点灯娘耐烦
  或屎或尿把身染 屎污被褥尿湿毯 每夜五更难合眼 娘睡湿处儿睡干
  倘若疾病请医看 情愿替儿把病担 对天祷告先许愿 烧香抽签求仙丹
  煎汤调理时挂念 受尽苦愁对谁言 每日娘要做茶饭 儿啼哭来娘心酸
  饭熟娘吃儿又喊 丢碗把儿抱胸前 待儿吃饱娘端碗 娘吃冷饭心也安
  倘若无乳儿啼唤 寻觅乳母不惜钱 或喂米羹或嚼饭 或求邻舍讨乳餐


【第二段】
 
  白昼儿睡把事办 或织布来或缝衫 儿醒连忙丢针线 解衣喂乳哄儿眠
  晚间儿睡把灯点 或做鞋袜或纺棉 出入常把娘来唤 呼爹叫娘亲喜欢
  学走恐怕跌岩坎 常防水边与火边 时时刻刻心操烂 行走步步用手牵
  会说会走三岁满 学人说话父母欢 三岁乳哺苦受满 又愁疾病痘麻关
  或稀或稠一大难 儿出痘花胆更寒 一见痘花有凶险 请医求神把心担
  幸蒙神圣开恩点 过了此关先谢天 八岁九岁送学馆 教儿发愤读圣贤
  学课书籍钱不算 纸笔墨砚又要钱 放学归家要吃饭 缝衣做饭娘耐烦
  衣袜鞋帽父母办 冬穿棉衣夏穿单 倘若逃学不发奋 先生打儿娘心酸
  十七八岁订亲眷 四处挑选结姻缘 央媒定亲要物件 件件礼物要周全
  备办迎亲设酒筵 夫妻团圆望生男 花钱多少难算尽 还要与儿置妆田
  养儿养女一样看 女儿出嫁要庄奁 为儿为女把帐欠 力出尽来汗流干


【第三段】
 
  倘若出门娘挂念 梦魂都在儿身边 常思常念常许愿 望儿在外多平安
  倘若音信全不见 烧香问神求灵签 捎书带信把卦算 盼望我儿早回还
  千辛万苦都受遍 你看养儿难不难 父母恩情有千万 万分难报一二三
  青发难数恩难算 杀身割肉报不完 倘若生儿娘不管 饿死焉能有今天
  为子先将孝道看 人老靠儿养百年 小靠父母老靠子 老而无子命难全
  父母吃穿靠子办 切记莫惜银和钱 父母在世休游远 游必有方对亲言
  出必告来返必面 爹娘见子心放宽 出门年久速回转 免得爹娘夜不眠
  在世孝敬胜祭奠 二老能活几多年 孝顺父母天看见 兄弟妻子要团圆
  莫听妻言家分散 兄要忍来弟要宽 娶妻丑陋夫莫怨 五行八字命由天
  为妻莫嫌夫贫贱 百世修来共枕眠 三从四德守闺范 学个温良女中贤
  夫若与子争长短 莫在后面添孬言 夫若做恶不向善 劝夫行善孝椿萱


【第四段】

  一家大小能向善 能体亲心是圣贤 子孝媳贤同奉养 夫妻同孝赵居先
  公婆面前莫变面 晨昏二时常问安 居家过日要勤俭 尽心竭力孝堂前
  董永尽孝将身典 仙女成婚中状元 郭巨埋儿妻情愿 天赐黄金孝感夫
  曹庄杀狗把妻劝 孟宗哭竹身受寒 莫说后娘心不善 且看古贤闵子骞
  王祥卧冰鱼出现 寿昌寻母去了官 杨辅访道老僧点 披衣倒屣活神仙
  杨辅回家见母面 竭力尽孝脱了凡 孝顺父母看上面 祖父祖母在堂前
  爷爷婆婆要知感 恩养亦是一层天 你孝父母看下面 姑娘姨娘心勿偏
  父母有过务苦谏 好言相劝心喜欢 打你骂你莫强辩 子孝自然父心宽
  倘若父母有病患 请医调治把药煎 倘若一时钱不便 或借或当莫怨言
  父母百年闭了眼 衣衾棺廓要周全 守丧行孝连葬掩 常言亡人入土安
  有钱无钱量力办 富贵贫贱不一般 儿有果供灵前献 清明佳节烧纸钱


【第五段】
 
  坟茔修好时常看 莫教风水有伤残 假若坟墓有缺陷 破甲伤丁不产男
  丁兰刻木真有显 王衰行孝跪坟前 人有诚心天有感 善事父母能格天
  羊羔跪乳将恩感 禽兽还知孝为先 子尽孝道头一件 为媳尽孝贤名传
  贤孝二字说不尽 再劝不孝忤逆男 世上有等忤逆汉 忘了根本欺了天
  养育之恩不思念 吃烟赌博懒耕田 不孝父母有偏见 重爱妻子伦长短
  对待父母如奴汉 交朋接友如祖先 父母吃穿不备办 照看儿女心太偏
  父母有病不挂念 反说老病难保全 父母故后不伤惨 还说年老理当然
  妻子有病请医看 抓药调治不惜钱 妻子儿女有命险 拍手跺脚咒皇天
  逆子逆妇狼心胆 天地不容人憎嫌 法律定得甚明显 若犯王法不容宽
  骂母拟绞殴者斩 杀者凌耻九族怜 王法逃脱天地显 雷击煎熬下刀山
  割心抽肠剜双眼 罪满转生六畜变 不信专把天雷看 单击奸妇忤逆男
  孝顺不难有两件 我劝男女记心间 一要为亲行孝念 每日早晚问安然
  二要奉亲恳喜欢 或农或商或贵贱 莫嫖莫赌莫吃烟 如戒艳妆勤织纺


图片




图片

 陈少梅《二十四孝》之怀橘遗亲

图片

陈少梅《二十四孝》之拾葚异器
 

图片




朱柏庐《劝孝歌》



  朱柏庐 (1627~1698年 )。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名用纯,字致一。昆山玉山人。明诸生。
 
  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父朱集璜在守昆城抵御清军时遇难。朱昼夜恸哭,痛不欲生。时其弟用白、用锦尚幼,从商遗腹未生。他上侍奉老母,下抚育弟妹,播迁流离,备极艰辛。待局势稍定,才返故里。目敬仰晋人王哀攀柏庐墓之义,故自号柏庐。

  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深感当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难以学到真实的学问,故写了《辍讲语》,反躬自责,语颇痛切。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生平精神宁谧,严以律己,对当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他坚辞不应博学鸿儒科,后又坚拒地方官举荐的乡饮大宾。康熙三十七年染疾,临终前嘱弟子:"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

  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困衡录》、《愧讷集》、《春秋五传酌解》、《毋欺录》等。其《朱柏庐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流传很广。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朱子家训》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其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句,尤股炙人口。

  清朝朱柏庐的道德与文章为世人所敬仰。他的《治家格言》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朱柏庐还曾写过一首感人至深的《劝孝歌》,流传于江浙一带,其内容是:  

 
 
劝孝歌
 
朱柏庐
 
      
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
           
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
           
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
           
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
           
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
           
儿秽不嫌臭,儿病身甘赎。儿要能步履,举止虑颠状。
           
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儿要能饮食,省口姿所欲。
           
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
           
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
           

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


图片


图片

陈少梅《二十四孝》之涌泉跃鲤

图片

陈少梅《二十四孝》之乳姑不怠 
 

图片 



浅析《劝孝歌》中的孝道思想
作者:邹相
 

  作为文化礼仪之邦的中国,历来重视孝道思想。从《孝经》到《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简称《二十四孝》),从孔子、孟子到后来的儒家志士,一直将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实际上,孝道文化作为中国早期历史上形成的思想文化,在经历了孔子、孟子以及后来历代儒家,特别是统治阶级、文人墨客的诠释与渲染之后,已经成为一个健全而完备的思想理论体系。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足以见出,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突出地位。

  最近在阅读有关孝道方面的书籍时,看到一篇明代知名教育家朱柏庐先生的《劝孝歌》,更是将“孝”这一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渲染得淋漓尽致。看完该文之后,掩卷而思,不禁泪流满面。

  朱柏庐(1627年~1698年),生于明代天启七年(1627年),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名用纯,字致一,昆山玉山人。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其父朱集璜在守昆城抵御清军时遇难。朱柏庐昼夜恸哭,痛不欲生。当时他的弟弟用白、用锦还年幼,妹妹从商还在母亲的腹内,未出生。后来,他上侍奉老母,下抚育弟妹,播迁流离,备极艰辛。等到时局稳定后,他才回到故里。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朱柏庐身患重病,临终前告诫后世子弟:“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

  《劝孝歌》全文: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儿秽不嫌臭,儿病身甘赎。儿要能步履,举止虑颠状。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儿要能饮食,省口姿所欲。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

  末学现在与大家一起赏析这首《劝孝歌》——

  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孝经》这本书,很多同修肯定品读、演习过,传为孔子所著。《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通过《孝经》也可看出,父母的艰辛与不易,特别是我们的母亲,更是辛苦之极。“笃”有“厚”、“深重”之意,“尤以母为笃”即是说母亲的恩情更深,母亲所受的苦痛更深重。这是《劝孝歌》的开头,总领全文,诠释了孝道的重要性,同时以“尤以母为笃”作为承上启下的句子,深入阐释母亲的艰辛与苦痛。

  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这两句是说胎儿在母腹中成长的过程。《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记载:“佛告阿难:‘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分别解说:母胎怀子,凡经十月,甚为辛苦。在母胎时,第一月中,如草上珠,朝不保暮,晨聚将来,午消散去。母怀胎时,第二月中,恰如凝酥。母怀胎时,第三月中,犹如凝血。母怀胎时,第四月中,稍作人形……’”在该经文中,佛陀详细阐述了胎儿在母体中十月的阶段情况,指出母亲怀胎十月所受的苦痛与折磨。“饮血食肉”则是形象地说明了胎儿的生命源自母体,若无母亲,则无生命的成长与延续。既然我们的生命都是父母赐予的,既然我们的生命就是母亲给养的,我们能不孝顺双亲吗?

  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我记得当儿子快出生时,妻子的额头上汗涔涔的,双手紧抓着被褥,那种锥心的痛只要她自己能够体会。用“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来形容母亲临产时的苦痛与煎熬,一点儿也不为过。现在很多母亲在生产时选择剖腹产,为何?一是母子能够减少痛苦;二是婴儿出生时的死亡率能降到最低。任何一位当母亲的,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地“呱呱”落地,谁也无法忍受那些突如其来的意外。这两句话能够体现母亲的怀胎守护之恩及临产受苦之恩。能够如此疼爱我们、爱护我们的,也只有父母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孝敬父母、敬重父母呢?

  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常说人生有四大喜,即“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但我觉得还有一喜比这四喜更有意义,更加欢喜,那就是母亲见到孩子顺利降生。“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母亲见到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亲生骨肉,就感觉到自己重生一般,为自己的生命延续而欢呼兴奋,那是多么令人振奋与喜悦的事情啊!古谚说“母不嫌子丑,狗不嫌家贫”,父母对孩子的珍爱是与生俱来的,是母子之间高若山、深似海的情感所致。既然母亲对孩子的感情如此深、用情如此真,我们又岂能做出不孝顺的忤逆之事呢?

  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这两句说的就是《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父母十大恩情”中的“回干就湿恩”。这让我想起了儿子刚出生时,妻子的种种行为。每天晚上,妻子都会搂着儿子睡觉,为了让他顺利地吃奶,妻子常常一只胳膊露在外面,侧着身子睡觉。等到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妻子常常是浑身无力、胳膊与腰部也是疼痛难忍。但即便是这样,她依然每晚都坚持着,生怕影响到孩子的休息。而每次回家的时候,妻子都坚持自己抱孩子,一抱就是几个小时。那种爱,是多么地无私与厚重啊!

  儿秽不嫌臭,儿病身甘赎。儿要能步履,举止虑颠状。这两句是在说,母亲养育孩子,是一把屎一把尿地辛勤劳碌着,对孩子有“洗濯不净恩”。一旦孩子有个病痛什么的,母亲那真是心如刀绞,即便是让自己替孩子接受病痛,也无怨无悔。等到孩子能走路了,母亲更是正襟危坐,时时担心孩子会不会有什么闪失。世上还能有比母爱更深的感情吗?我们为人子女的,岂能不去尽孝呢?

  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儿要能饮食,省口姿所欲。这是在说母亲的“哺乳养育恩”和“咽苦吐甘恩”。母亲为了哺乳孩子,尽职尽责、任劳任怨,耗尽了体能与心血,却从无半点怨言。等到孩子能自己吃喝了,母亲会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即便是减少自己的“口粮”,也要给孩子买好吃的、好喝的。试问,如此慷慨无私的母爱,能不让我们感动吗?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去奉养、孝敬双亲呢?

  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父母为孩子操劳、奔波,等到孩子十五六岁了,进入学堂上学读书了,若是孩子聪敏颖慧的话,又害怕会累着孩子;若是孩子愚钝懈怠的话,又担心孩子长大了会碌碌无为。父母的心,真是无时无刻不在孩子身上,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深加体恤恩”。既然父母为我们殚尽竭力、体恤有加,我们能不奋起努力,干出一番事业吗?我们能不孝顺父母,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吗?

  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父母对孩子的宽容与理解,是任何人都赶不上的。孩子的善言善行会得到父母的嘉许,孩子的过失与过错会得到父母的宽恕与教诲,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旦孩子外出未归的时候,母亲就会靠在窗门前,向着远处眺望,等待着孩子的归来。即便是到了夜晚,母亲也会点燃烛光,静静地等着孩子。这种“究竟怜愍恩”,是多么地深重与厚实啊!想想我们自己呢?有时候为父母花去一点时间就满口怨言,这是多么地不应该啊!

  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有一首歌曲的名字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唱得就是儿在外面,母亲异常牵挂的感人情怀。回想起我在外地上大学时,母亲隔三岔五就给我打电话,嘘寒问暖时的情景,不禁潸然泪流。父母对我们有十大恩德(怀胎守护恩、临产受苦恩、生子忘忧恩、咽苦吐甘恩、回干就湿恩、哺乳养育恩、洗濯不净恩、远行忆念恩、深加体恤恩、究竟怜愍恩),父母对我们的爱之深、情之切,是用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也表达不出的。我们尊崇孝道、孝敬双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不孝顺父母,就连禽兽也不如。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孝道的重视与尊崇,并以此告诫后世,一定要将孝道发扬推广,做一个有孝心、重孝道的人。

  仔细地通读完这篇《劝孝歌》,不得不为作者细腻的语言与独到的笔触所叹服。再结合《父母恩重难报经》来读诵这篇文章,更是心潮起伏,泪水涟涟。我们的父母,是多么地艰辛与不易啊!我们的父母,是多么地慈爱与善良啊!我们的父母,是多么地坚强与勇敢啊!我们的父母,是多么地伟大与高尚啊!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道思想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每个为人子女的应尽责任和义务。我代表天下的子女,敬祝我们伟大的父母身体康泰、笑口常开!

  (邹相,2010-8-23于郑州,刊载于《香港佛教》2010年第12期,总第607期)



图片




图片

陈少梅《二十四孝》之卧冰求鲤

图片

陈少梅《二十四孝》之哭竹生笋
 


图片



扩大阅读
【清
王中书《劝孝歌》 


  【导读】
《劝孝歌》与《劝报亲恩篇》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为清代王中书,生卒事迹等均无可考。文中大力宣传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文明美德,曾广泛流传,影响极大。尽管篇中有小部分封建糟粕,相信读者能批判地阅读。因全篇基本为白话文,故也不做注释。

 
劝孝歌
【清
王中书
 
孝为百行首,诗书不胜录。
富贵与贫贱,俱可追芳躅。
若不尽孝道,何以分人畜。
我今述俚言,为汝效忠告。
百骸未成人,十月怀母腹。
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
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
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
一旦见儿面,母命喜再续。
一种诚求心,日夜勤抚鞠。
母卧湿蕈席,儿眠干蓐茵。
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
儿秽不嫌臭,儿病甘心赎。
横簪与倒冠,不暇思沐浴。
儿若能步履,举步虑颠覆。
儿若能饮食,省口恣所欲。
乳哺经三年,汗血耗千斛。
劬劳辛苦尽,儿至十五六。
性气渐刚强,行止难拘束。
衣食父经营,礼义父教育。
专望子成人,延师课诵读。
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
有善先表暴,有过常掩护。
子出未归来,倚门继似烛。
儿行十里程,亲心千里逐。
儿长欲成婚,为访闺中淑。
媒妁费金钱,钗钏捐布粟。
一日媳入门,孝思遂衰薄。
父母面如土,妻子颜如玉。
亲责反睁眸,妻誉不为辱。
母披旧衫裙,妻着新罗谷。
父母或鳏寡,为儿守孤独。
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
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
身长不知恩,糕饵先儿属。
健不祝哽噎,病不如伸缩。
衣裳或单寒,衾绸失温燠。
风烛忽垂危,兄弟分财谷。
不思创业艰,惟道遗资薄。
忘却本与源,不念风与木。
蒸尝亦虚文,宅兆何时卜?
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畜。
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
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孝竹体寒暑,慈枝顾本末。
劝尔为人子,孝经须勤读:
王祥卧寒冰,孟宗哭枯竹。
蔡顺拾桑椹,贼为奉母粟。
杨香拯父危,虎不敢肆毒。
伯俞常泣杖,平仲身自鬻。
江革甘行佣,丁兰悲刻木。
如何今世人,不效古内俗。
何不思此身,形体谁养育?
何不思此身,德行谁式谷?
何不思此身,家业谁给足?
父母即天地,罔极难报复。
亲恩说不尽,略举粗与俗。
闻歌憬然悟,省得悲莪蓼。
匆以不孝首,枉戴人间屋;
勿以不孝身,枉着人间服。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
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
及早悔前非,莫待天诛戮。
万善孝为先,信奉添福禄。 


图片




图片
 
陈少梅《二十四孝》之弃官寻母 

图片

陈少梅《二十四孝》之涤亲溺器 


图片



歌曲欣赏:
跪羊图
词曲 李子恒
 

古圣先贤孝为宗 万善之门孝为基
礼敬尊亲如活佛 成就生命大意义
父母恩德重如山 知恩报恩不忘本
做人饮水要思源 才不愧对父母恩
小羊跪哺 闭目吮母液
感念母恩 受乳恭身体
膝落地 姿态如敬礼
小羊儿 天性有道理
人间孝道 及时莫迟疑
一朝羽丰 反哺莫遗弃
父身病 是为子劳成疾
母心忧 是忧儿未成器
多少浮云游子梦 奔波前程远乡里
父母倚窗扉 苦盼子女的消息
多少风霜的累积 双亲容颜已渐老
莫到忏悔时 未能报答父母恩
多少浮云游子梦 奔波前程远乡里
父母倚窗扉 苦盼子女的消息
多少风霜的累积 双亲容颜已渐老
莫到忏悔时 未能报答父母恩
为人子女 饮水要思源
圆满生命 尽孝无愧意
儿女心 无论在何地
给双亲 一声感恩您 



图片
 图片

 

網絡圖文 桂馥芬芳編輯整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