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亦禅,行亦禅

东行路上之少林宝刹
    汉末的战乱,三国的纷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朝代更迭不止。三百年大分裂,一个真正的乱世。多少文人墨客,在汉亡后屡次易主的喋血朝阙前停驻脚步,深深叹息。战火殃及苍生,生灵涂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没有冲天胡气透长安的汉代狂野,没有红袖充斥美酒的唐朝开放,更没有清丽婉约的宋代文明。这是一个混乱不堪的时代,也是一个奇葩辈出、文豪遍地的奇怪时代。没有慷慨放歌,没有仰天大笑,也没有拈花微蹙爱嗔痴。这是一个一面悲伤独酌,一面洒脱随性的双重性格角逐、痛并快乐着的时代。

    醉酒林间,遗世独立,万里河山再无容身之所,带着闪烁的怨念,夜夜笙歌的文人们在琼浆中老去,昔日浮华早已烟消云散,而今的岁月却已是残陋不堪。

    依然奏起《广陵散》,依稀盛年乐府诗。只是风雅中多了凄凉,当往事和尘埃都落定在宽大的衣袍之后,虚构的乌托邦顿时崩殂。

    这是一个玄学盛行的时代,这也是一个佛教昌盛的时代。三百年纷争,久经离患和失意的文人们内心无一不具有空灵的美感;饱尝战祸的流民无一不向往极乐的佛国。

   饱受屠戮的中原大地,哀鸿遍野,宣扬往生极乐的佛教迅速生根,在统治者支持 和政策倾斜的役赋优惠中迅速壮大,成为中国历史上佛教最为兴盛的时代,少林寺应运而生。

    嵩山少林寺是天下第一古刹 ,还是天下武术之源,少林寺景区建筑比较雄伟,不同于南方寺院的秀气。少林武术博大精深。嵩山作为三教合一的圣地,是国内外游客的向往之处。那里有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 ,晚上的少林禅宗音乐大典的演出,不论是文人雅士还是侠客豪杰,都能领会到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刚柔并济的柔肠侠骨。

    大乘胜地,禅宗祖庭。这八个绘于少林寺门口的大字概括了古刹的思想和渊源。自北魏筑寺,到达摩一苇渡江,开禅宗传承,中国佛教以少林寺为起点,形成了禅宗主导的大乘时代。佛教起源于印度,昌盛于华夏,扬名于四海。文化思潮、宗教传播的背后,是时代的必然。纷争的战祸、思想的碰撞激发了时代特有的精神需求,中国大地的兼收并蓄同样同化了佛教,禅宗作为佛教中国化的标志,彻底的融入了中国社会从王公到吏民的各个阶层,也融入了中国向来自视甚高的文人世界。

    中国社会最擅长的就是包容和融合,曾经相互诋毁排斥的儒道释三家,在中国人和事佬的撮合心态中,渐渐融合,相互汲取所需,三教合一,共生共荣。

    禅宗打破了虚幻的“西方世界”,追求像儒家一般的现实追求,即自我成佛,同时融合了道教追求自然无为的思想,走向了“明心见性,一切皆空”的思想境界。儒家讲究现实需求,追求安和、忠孝、功成名就的生活需求;道家讲究天人合一、追求长生不老的自我天性。而佛教宣扬的因果循坏、来生往生,并不能吸引现实感超强的中国人,一味的苦修亦无法真正融入中国的主流社会,禅宗的改革不得不说具有着划时代的现实意义。

    少林寺之行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一睹达摩面壁石。双十一光棍节,在漫天金黄的银杏飞叶中光顾少林, 听梵音缕缕,少室山绝色的秋景里,沉默着徐行,虔心问佛,问自己。在无边的禅唱声里,思考人生的困顿和迷茫,在这个最困惑的时节,在这个古木参天的世外佛土,问心,问道,问人生,但求个明心见性吧。 
2014年11月 

文章评论

岸边柳絮沾衣

哥哥是道家的,只是仰慕仓央嘉措而已。所以,你骂错了

素心人

哈哈,好有意思的对谈。怎么那么像西游记里的台词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