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补锅匠”

个人日记

        秋夜,恬静的夜晚,独倚在寂静的时光里,在这微凉的深夜里,萦绕着我的童年时光里,记忆中的补锅手艺人,他见证了我的童声、笑声和喧闹声  
                                                                      ———题记
                                   一、
秋天的记忆 
                                                          

 
  踩着盛夏的末梢,不经意间,时光飘入了,八月八日阴历)二十四日,就进入立秋了,立秋,就是秋天了,树上的叶子开始发黄了,黄黄的叶子像一只小鸟在树上休息,叶子落在空中像飞鸟,叶稀疏落在地上像睡觉。
   感觉天气还是那么炎热,骄阳似乎,雨水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不同的是到了晚上,月亮出来了,高高的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把它水银似的光辉向田野、河流、沟渠、公路倾泻下来,风,带着凉意,在田野打着旋儿,把田野的水稻叶子吹得哗啦哗啦响,好像在告诉人们:“秋天到了……”
   秋天的小镇,乡村的天空、田埂、暮色、炊烟……
   回忆中的一些画面,还有一些乡村手艺人,也同样永存我的心底。那木匠、箍桶匠、剃头匠、杀猪佬、裁缝、说书人……每一个民间手艺人,不管是正在消失或是历久弥新,他们走街串巷的声音依旧萦绕在耳旁,让每一丝乡愁更为浓郁。

    岁月已远逝,我的记忆中,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读小学时,在音乐课本里有《补锅》的词曲。我至今还记得一段歌词,兰英妹子与小聪哥的的对唱:“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我把风箱拉(女),我把锅来补(男)。拉呀拉呀(女),补呀补呀(男)……”
   今天的乡村,肯定还有取名“兰英”的漂亮女孩,但我敢肯定在今天的兰英妹子不会去嫁给全身上下乌漆抹黑的补锅匠了。今日乡村的兰英妹子都进城务工了,做了城里人,成了时尚漂亮的女孩,为城市多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补锅》这出戏,在今天的音像门店里,也很难见到这类碟片了,至于,是不是李谷一所演所唱的原版,那就更难说了。

  而象《补锅》里的补锅匠手艺人,今天已经是很难见到了,像冬天的一阵寒风,消失得无影无踪。
  其实,《补锅》戏里小聪哥所展示的那类补锅,只是补锅方法之一,它叫“热补”,即:用熔化的铁水来补漏洞。还有一种叫“冷补”,即:用白铁皮、铝皮、铆钉来补。
  记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亲眼见过我家补过一次锅。
  那个年代是我国使用铁锅最盛行的时期,买铁锅曾经需要特殊的票证。过去,铁锅用得多,消费水平又不高,于是衍生出一个特殊行当:补锅。家里需要补锅时,当听到
“补锅,补锅喽……”的声音,母亲就将铁锅拿出来,叫补锅手艺人,停下担子,求补锅匠上门修补。
    记忆中,补锅汉子一般都是挑着一个担子。一头放着一个木制的手拉风箱,现在叫鼓风机,另一头是小火炉,一些铁屑、煤炭,以及零零碎碎的不多器具。我们一群孩子跟着补锅汉子的身后,一个个个鼻子一抽一抽又一抽,淌着鼻涕。
  俗话说“剃头挑子一头热”,补锅匠的挑子其实也是“一头热”,因为挑子一头放着的小火炉是不熄火的。“补锅汉子”多半年龄在四十岁左右,肩上一条扁担,象月亮一样弯曲,因为,长年紧月的使用,早已闪烁着古铜颜色,他们长年头上戴一顶破草帽子,脖子上围一条分不清颜色的毛巾,黑黝的脸色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背还有点驼,可能是常年挑着担子走村串巷给人家补锅而弄弯了背象个“罗锅” 
 
                                   二、手艺人的艰辛
 

    小时候,在小镇,一年四季,都有
补锅匠手艺人的身影,特别是到了冬天,冬天,寒流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常见到挑着火炉和风箱走村串巷的补锅匠,边走边吆喝:“补锅,补锅喽……”一
    
冬天里,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外面的世界都是洁白洁白的,田野里的油菜、麦苗像是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树枝上也被大雪覆盖着。一片白茫中,只见补锅匠手艺人,手里拿着一叠铜叶片,随着肩膀的自然摆动,收缩自如,并发出一串动听的音响,口里哼着小调,时慢时快地向前浮动,使人想起擦着草原飞翔的鹰。
   
当听顾客的叫声,他们就将担子卸下,谈好价格就开始将风箱装好,在往炉膛里添些煤炭,一手拉风箱,听到“呼呼”的声音越来越响,炉火越来越旺起来,一会儿铁水就已“烧开”了,在补锅手艺人熟练的操作下,在冒着黑烟并发出“嗞嗞”的声音中,锅的砂眼就补上了。
    在我的记忆中,补锅手艺人,是非常艰辛的,一年四季,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他们走街串户,还悠悠地唱着,他们自编的小调“补——锅——嘞——”嘹亮的嗓音绕梁不绝,惹得一帮婆婆媳妇忙着找出破锅烂碗,走在胡同里,锅碗瓢盆一阵乱碰乱响,似一支五音不全的打击乐队,十分热闹。有意思的是,把锅底换了,补锅匠手艺人,还不让客人拿走,装上水,要看它漏不漏。补锅匠信心十足说道:“漏了,我一分钱不收!”
    在乡村,冬季农闲时节,补锅手艺人,才多一些,每天,东方刚发红,太阳还没有升起,雾气还没有完全退去,补锅手艺人,就开始了新的一天忙碌,他们这村忙一两天,那村呆三四日。足迹走遍了每个乡村的角落,走累了,坐在树下,睡在柴垛上歇息。
   特别是在夏天的日子里,太阳一出来就像一团火焰似的,燃烧着无边无际的旷野,吸干了绿叶上的露珠,曝晒着大地。
   当补锅匠来了,人们用脑袋顶个黑锅子聚到补锅匠面前,那景象看起来热闹又有意思。补锅手艺人的出现,往往更是孩子们的节日。看手艺人如何补锅,还饶有兴趣地抢着帮忙拉风箱,再听听补锅匠走村串巷听来的见闻,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
   补锅的全过程,只见手艺人他埋着头,一丝不苟地,安好风箱、支起炉子后,端起需要补的铁锅,用铁片轻敲慢刮,一听二看找到裂纹后,就把锅反扣在砧子上,用尖锤沿着裂纹细心敲打,按锅的破损程度,敲出要补的眼子大小。
    他手里忙碌着,眼睛还盯视着旁边围观的人群,看到没有门牙的小孩,透露笑脸时,他总会叫道:“牙都笑掉啦。还笑呢!”时常引起一片笑声。

    在说笑声中,前期准备也结束了,就开始点火、加炭,到了一定火候,将几块生铁插进炉子里。随着拉风箱速度的加快,炉火越燃,
一眨眼,熔化了铁水已在生铁铸勺里红突突翻滚,热气袅袅升空。
    他
将炉子里的铁水倒进一块木枋的圆孔里,早围拢来看热闹看稀奇的孩子和年轻媳妇们猛然“啊”一声。补锅匠看大家吃惊,不言语,只笑,笑完就哼一句:“门缝里看人把人看瘪哩,推开了天窗说话才亮堂。”哼的似乎是某出皮影子戏里的唱腔,蛮好听,但我弄不明白这与他故意将小裂缝捅成大漏子有何关系。
    
补锅匠又叫喊起来:“好咧,让一让耶,铁水烧着了你的皮肉,一辈子都不得安生。”他的声调和他嘴角抑制的一丝得意的怪异,做个鬼脸,却隐藏不住他对于自己劳动的满意。
    围观的孩子转眼撤远几步,伸长脖子看。
补锅匠拿起一块脏兮兮的棉布,折叠几个回合放右手手掌上,再在棉布上撒一把黑漆漆的锅灰,左手食指在锅灰里划拉几下,拨出一个小窝,然后用个带细细长柄的小勺从火炉上舀起红灿灿的铁水倒在手掌上的锅灰里——所有孩子都紧张起来,可脸上还没来得及尽现疼痛表情,补锅匠已将铁水快速“端”到铁锅底下,手往窟窿处一贴,滚烫艳红的铁水从烂洞突到锅正面来了。
    往往发现,此时,火红的铁水溅到补锅匠人手上,我看到他泰然自若 不以为意,神情如常。沉着镇定,不慌不乱。像一位军人一样“训练有素”,左手拿一块厚厚的棉布团,用棉布团往火红的铁水上一按,再前后左右飞快抹擦几下。顿时,有一股青烟窜起,又有一股焦臭乱飞。
  补锅匠吸两口烟,拣起砂石在补漏的地方,上上下下细细打磨一番。打磨完毕,用手指摸摸,试试有没有突起的毛刺扎手,没有,锅就算补好了。
   
末了,锅子还滴几滴油在补漏的地方,用棉布再里里外外抹一通,算是给补的铁块儿抛光了。这不算补锅的必要工序了,是额外的服务。 
   在匮乏的年代,
补锅手艺人,“补锅”的价格,是按照锅眼的大小,算工钱,一般补一个锅眼是五分钱,就是五分钱,人们还要讨价还价,有的干脆就用鸡蛋和粮食来抵工钱。
  补好的铁锅又能用好多年。
  
                                 三、劳动创造了这门艺术
   
    也许再过若干年,很多东西在人们的记忆中抹去,而补锅手艺人的影子却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中。 人类文明的起源是在新石器时代。这个时期,也从石烹过渡到陶烹,出现了陶釜、陶灶、陶鼎、陶锅等一系列陶制炊具。陶制炊具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和使用的“锅”。商代的青铜鬲,汉代的青铜镬、青铜鍪,这些统称为“鼎”的器皿都曾经用作烹饪。而用生铁铸锅始于哪个年代已难以考证,现在能寻找到的比较早的是始于宋代的湖南益阳铸造的生铁锅,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在小镇,攒够了钱的补锅匠,他们梦想是开一家小店,稳稳当当地吃起手艺饭。随着时代发展、进步,而一些头脑灵活的补锅匠,又开始在琢磨修理高压锅、电炒锅或者电饭煲了。时代在迫使每一个人前进,手艺人又怎么能够例外?
   上世纪,在小镇、乡村常听到补锅手艺人,走村窜巷发出的吆喝声。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补锅这行当曾经旺极一时。几十年前,补锅匠的吆喝声还不时能听到。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补锅的行当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然而直至今日,补锅匠的呼唤声,只能存留在我的脑海中。
   
写到这里,在我的脑海里,又浮现一幅山村画面,在云雾缭绕的崇山峻岭,补锅手艺人,用手扯着旁边石缝低埀的小枝,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时而越过山崖,时而擦过峭壁,时而走在阴潮湿的谷底,时而又被高高的山峰托上耀眼的蓝天。
    
补锅手艺人,他们虽然日子过得艰难,生活不富有,但活得是那么的开心、快乐。他们做事十分勤勉,虽说是靠手艺吃饭,但他们讲求信誉,童叟无欺,对每个顾客都热情相待,不管是什么样的锅,都会认真地把活儿干好,直到顾客满意。 
    那些年,无论城与乡,也不管是张家还是李家的铁锅、铝锅、锡锅烧出了洞,都舍不得扔。也没哪家哪户有资本扔,一口锅几元十几元,若扔人还不会心疼大半年?所以补锅匠的一句“新一年,旧一年, 补一补,又三年”的顺口溜既是当时很受群众欢迎的“广告语”,也是当时的一种生活现状。
   今天,我在想:在中国农村的哪个角落,肯定还有这种擅长热补锅法子的艺人吧,只是我没能遭遇到而已。我想,也许再过些年,补锅的民间手艺人,才会真正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之外了。
    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底,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象征。这些璀璨夺目的民间艺术,
木匠、箍桶匠、剃头匠、杀猪佬、裁缝、说书人是民族传统文化中一笔宝贵的财富。走近它们,了解它们,你会为它们蕴涵的超凡技艺而赞叹,被它们散发的无限魅力所折服。补锅匠的出现始于何时,我没法回答这个题目,我想在史料中应该可以找到这方面资料的记载
   有一点可肯定,铸铁制造容器起,随之而来的也就逐渐有了补锅这门技术。而补锅成为一项专门的手工行业,成为匠人的谋生手段,想必是补锅技术越来越完善。
    儿时,民间补锅手艺人,早已成追忆,似乎还有挥之不去的思念,永远的眷念……
    
 







文章评论

宇梦

送上一份诚挚的问候,留下一份清新的祝福,愿快乐与你朝夕相伴,愿幸福与你如影相随 !七夕节快乐!

文竹

欣赏了!又增长了知识。[em]e179[/em][em]e179[/em]

心向阳<拒聊淡网>

该称你为才人兄了,可以出书了[em]e166[/em][em]e179[/em][em]e179[/em][em]e179[/em][em]e160[/em]顺祝友兄七夕快乐[em]e160[/em][em]e176[/em]

芬芳

写的真好,时代记忆,永远的痕迹。

秋叶

秋季安好!情人节快乐![em]e160[/em][em]e177[/em]

家和万事兴

七夕节快乐,拜读了你的佳作,随着你的文笔,把我也带到了童年回忆中。老弟的记忆力真好,小学课本上的东西都记得一清二楚很是佩服,把即将消失的传统行业在你的笔下写的如此详细透彻,不过随着社会科学发展,这个行业会慢慢消失的,我们只能是回忆了……

暮野百合

小时只见过冷补的,热补是今夏在电视里才看到!

开心

天有情,地有情,天地都有情;鹊桥在,银河在,七夕就存在;七夕乐,天天乐,永远都快乐;问候去,祝福去,美好日子朝你去。祝你七夕快乐。[ft=,2,楷体_gb2312][/ft]

开心

我不追求回访的数量,也不在乎人气,只在乎心里的朋友有多少,假如有一天由于我忙,或者不方便上网,不是冷落了朋友,而是不得已而已,请您不要怪我。心里的朋友,永远会记得的。祝朋友健康长寿![ft=,2,楷体_gb2312][/ft]

开心

天地并不宽,盈盈一水间;相距并不远,天上到人间;等待并不难,风雨一肩担;为伊盼七夕,时光褪红颜;纵然不见面,存爱在心田。祝七夕,花好月又圆![ft=,,宋体][ft=,3,][/ft][/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