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茶,为什么有的茶伤胃,有的茶又能养胃?
有些现象,用现代的科学理论不一定解释的清除,但用中国古代的五行理论一说就明白。
茶本是一味药,所有的药书都记载茶的性、味与作用,同时所有的药书都认为茶性寒味苦,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新修本草·木部》中说"茗,苦荼,味甘苦,微寒无毒", 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说:"茗,苦,寒破热气",李时珍《本草纲目》:"茶苦而寒,最能降火"。《茶经》的味至寒,其实是指性至寒。
中医五性分寒、凉、平、温、热。五脏、五性、五行的对应关系如下:
五脏:肝 – 心 – 脾– 肺 – 肾
五性:寒 – 热 – 温– 凉 – 平
五行:木 - 火- 土 - 金- 水
中国有个神秘的五行大系统,涵盖了广泛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择其简单而言,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应了人体五脏为肺肝肾心脾,脾和胃是一体的脏腑关系。
我要借用的理论就是从这里开始。
五行之中的相克关系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一次循环生克。
寒性,五行可归入木,木性愈强而性愈寒,而脾胃皆属土。茶性本寒,则五性属木,而脾胃属土,木克土,所以茶的天性是伤胃的,特别是绿茶,因为绿茶室不发酵的茶,保留的特别多的茶的本性----寒性,所以伤胃,白茶、黄茶和现在在加工方式的铁观音,久喝伤胃,就是因为不发酵和发酵太浅的缘故,寒性太强。茶的一大功用是益肝明目,也是和茶性相关。肝五行属木,故饮茶对肝有好处,肝又开窍于目,故查能明目,缘于益肝。
茶中茶性最大的当属当年刚加工普洱茶。新普洱茶本质上是一种晒青绿茶(现在也有不用晒青方法的),而传统上的普洱茶采摘茶叶多是眉毛鼻子一把抓,老叶新叶全来,就茶性而言,老叶又大于新叶,如果是野生的大叶乔木型的茶也,性就更大了,所以很多人一喝当年的生饼,立刻翻胃,原因就在这里。
而放置多年的普洱茶为何有能养胃?现在的讲法是经过后发酵的缘故,这个后发酵的本质是茶叶的氧化以及一些微生物的作用。其实我们知道,微生物的作用以及氧化作用,是可以让许多植物腐烂化为土的,木朽则为土,是自然之道。普洱茶的陈化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作为植物的茶叶朽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木性逐渐转化为土性,所以陈年普洱最终变成养胃的茶了。
更为典型的是,福建许多茶区,民间都有用锡罐藏茶若干年后专用作治疗肠胃不适、消化不良、小儿积食的个毛病,年份越久则效果越好。此时,茶已经从伤胃的性质变成了养胃、益胃的性质。
氧化、发酵是转化木性的一个关键环节。另一种转化概念就是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其意在于木经火则化为土,干支的地支合化中卯(木)戌(土)合化成火,正式阐明了木土能成为相合支局必借火而成,这种朴素辩证的道理在古代中国随处可见。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那些发酵程度高、焙火高的茶为什么都是不伤胃乃至养胃的。传统工艺的铁观音是这样的,武夷山的岩茶更是这样的,说更是,是因为武夷岩茶焙火两遍,火功更高,所以加工好后通常都得放置到秋后再喝,目的是为了回火,避免上火。
清代的著名学者清代周亮工曾任过崇安县(武夷山市)地方官,其《闽茶曲》云:“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说的正是这个现象。武夷山的茶人都喜喝隔年茶,由来已久,非常符合养生之道。
也很多人知道红茶暖胃、养胃,正由于红茶是全发酵的茶,因此发酵程度最高,故木性最弱而土性反强。
五行生化,就是这样把不同加工方式的茶和不同年份的茶与人体脾胃的关系轻松解释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