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运动品牌的衰退,是天灾?还是人祸?
行业知识
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正视中国本土运动品牌的现状,而非一味唱衰。而作为本土运动品牌管理者也应该清楚认识自己的现状,不要被媒体专家唱衰误导作出了错误的决策。我想中国本土运动品牌要保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当前困境。认真分析自身企业内外部环境,寻求突破口。外部中国经济环境疲软,内需不够,出口又受制约,房租上涨,人员工资上涨,部分原材料上涨,产品同质化严重,店铺数量多坪效低,公司人浮于事等等问题。要突破当前困境,就要从我们企业自身寻求突破口。
当前国内五大体育品牌其中有三家减少开店数量和关闭部分亏损店铺。只有两家特步和361度反其道增加开店数量。而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五家运动品牌的2012年上半年大致财务报表和2011年上半年财务报表对比:
抽以上部分数据出来对比:
李宁38.8亿 | 安踏39.34亿 | 匹克16.13亿 | 特步26.07亿 | 361,28.69亿 | |
毛利率 | 44.2% | 41.8% | 37.7% | 40.9% | 42.7% |
人员工资占比 | 9.56% | 8.79% | 11.28% | 6.6% | 6.6% |
广告推广占比 | 12.9% | 10.39% | 12.2% | 11.4% | 13.4% |
研发占比 | 2.37% | 2.18% | 0.92% | 1.57% | 1.2% |
库存量占比 | 3.4 | 6.26 | 3.0 | 3.55 | 7.83 |
经营现金流 | -6亿 | 10.09亿 | -1.13亿 | 7.34亿 | 14.08亿 |
店铺数量 | 7303家 | 7807家 | 7059家 | 7603家 | 8050家 |
从以上对比表格可以得出结论:
1.运动品牌集团毛利率大致在40%,匹克的毛利率最低37.7%。其它品牌都在40%以上,我想匹克毛利率还有提高空间,至少可以提高到基本点40%吧,如果提高到40%的话,那么以2012年上半年销售为依据,也将为匹克增加3709万纯收入,多么可喜的数据啊,可惜匹克不是40%,而是现实的37.7%,我想要增加毛利率,增加批发折扣不现实,可以考虑节约生产成本,整合生产环节优化生产程序,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当然适当提高批发折扣也不一定不可行。
2.人员工资占总销售的比例特步和361度最好占6.6%,其它品牌匹克最差劲人员工资占比为11.28%,绝对是人浮于事。李宁9.56%都已经年前就裁员了,我想匹克集团更应该裁员。如果匹克通过裁员同时提高人效,从而将匹克人员工资占比也降到6.6%的话,那么匹克集团2012年上半年将节约人员工资7548万,也就是增加净利润7548万元,那么净利润率将从原来的2.4亿增加到3.15亿,增长30%净利润,立竿见影的效果。
3.广告推广占比大致都在10%~13%,其中匹克销售额最低广告推广占比确非常高,是否多花了不必要的广告推广费。
4.研发占比匹克最低,销售最高的李宁安踏产品研发上面经费占总销售额2%以上,而匹克产品研发上面仅仅占1%都不到,可以提升研发力度。
5.销售额除以库存来看,匹克最低,也就是说匹克库存相对其他运动品牌来说库存比例过大,361度和安踏控制库存方面做得比较好,李宁和特步差不多,比匹克好那么点,也非常危险。
6.经营现金流来看,匹克和李宁都是负的,而361度保持14.08亿的经营现金流,再根据361度的库存量非常少可以猜测出来,361度的店铺应该是最多的,很可能361度2012年初甚至在2011年下半年361度就有开始通过它大量的店铺消化库存。才保证了361度能够保持非常不错的财务报表,当然是经营效果。而匹克和李宁是最惨的,经营现金流为负,我想肯定是这两家公司应该有很多应收货款没有收回,还有就是进行了其它固定资产的投资,从而占用了大量现金。
7.店铺数量上,李宁和匹克都减少店铺接近1000家,安踏基本保持不变,特步有所增加店铺,而361度增加店铺比较多,从报表可以看出,店铺保持不变和增加店铺的安踏特步361度比严重减少店铺的李宁匹克好很多,从各方面都好很多。我敢说,安踏特步和361度会优先进入良好状况,而李宁和匹克将越来越艰难,如果今后不作出相应的改变策略的话。我想在店铺数量上是不能减少的,减少店铺数量相当于减少渠道,没有了渠道,你货品库存如何流出去。以往都知道终端为王终端为王,关键时刻就忘记了。
8.从应收款项周转期来看,安踏最好才35天,特步82天,李宁108天,匹克121天,361度144天,安踏有很好的财务管理,应收款项周转期35天有效的保证了安踏能够更快的周转资金利用资金的能力,特步只能说还凑合,82天的应收账款周期的同时还能够有7亿多的经营现金流,而李宁和匹克就有点失败了应收款周转期100多天,占据了李宁和匹克大量的资金,也就是说李宁和匹克有大量的资金被下面代理商占用,存在严重的资金危险,更重要的是李宁和匹克都是负的经营现金流,很容易产生资金链断层,还好都是销售型企业,有大量店铺每天的营业额支持,这里361度应收款项周转期最长的同时还保持有14亿多的经营现金流,我想361度在过去的时间里通过大量的促销收回现金的同时通过大量的往下面代理商压货也有可能,一方面大力促销提高销售增加了现金,另一方面通过往下面代理商压货从而导致应收款周转期延长了,这样的话,减少了361度的库存增加了现金流的同时也增加了下面代理商的库存。
从以上简单数据分析来看,匹克已经严重落后于其他四大运动品牌了,不知道匹克集团高层是怎么样来看待这些数据的。我想匹克高层应该加强自身内部经营管理,没必要抱怨外界环境的恶化,加强自身的锻炼内功修养,才是王道。
我认为匹克集团应该从以下方面来改善集团现状。
第一,匹克集团应该大量裁员,把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人员重新洗涤一次,考核一次,从各运动品牌公司财务报表来看,匹克人员工资所占据的比例严重过大,几乎是特步和361度的两倍,严重的人浮于事,匹克集团至少可以裁员20%,给集团瘦身,有时候人员少反而能够创造更多的销售。形成6大于10,也就是6个人创造的价值超过以前10个人能够创造的价值,裁员可以裁去那些无关紧要的职位,裁去那些无关紧要的人员。从而节约集团公司的费用。提高人效。这是匹克集团当前最应该做的首要事情裁员。
第二,调整人员,招聘引进更优秀的管理人才,对于一个上市集团公司来说,要引进相对有国际化集团化的管理人才,不要还保留以前小公司的人才来担任集团化公司高层,调整集团公司组织架构,使公司制度扁平化,精简部门,直接对集团CEO负责,在引进人才方面,匹克集团甚至可以考虑集团所有人和经营人分离,集团创始人让出集团CEO职位,只担任监督如董事会监理等取到监督作用的职位。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人才,去除以往人浮于事,任人唯亲,贪污腐化的公司文化,一切从制度出发,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谁出事,谁滚蛋,谁工作任务在一定时期内没有完成,谁就走人。
第三,减少没有必要的广告推广费,集中资金做几项主要的广告推广,不要啥屁活动都赞助,考核评估以往广告推广效果,停止对广告效果不是很好的资金预算。把优先的广告资金预算投入到有限的有效果的广告推广项目中,这样广告效果会更大,杜绝浪费广告推广费,不打没有效果的广告,不做没有效果的POP,把每一分广告推广费花好。
第四,减少集团公司部分厂房的投资兴建,减少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的投资,积累和节约公司有限的现金流,不要盲目扩大公司产能,杜绝随意购买公司固定资产。甚至可以考虑出售集团部分过剩的固定资产以增加集团的现金,减少维护固定资产的现金支出。
第五,增加产品研发支出,提高集团产品研发部门人员素质,聘请优秀的研发设计人员,使产品研发人员的工资和奖金与集团的利益挂钩,杜绝闭门造车。让研发部门和销售部门沟通起来,以市场顾客为导向,设计生产出消费者喜欢的产品。
第六,持续的增加新店铺的扩张,尽量增加优质店铺的开设,适量减少少量严重亏损店铺,店铺一定要保持有开有关,但是集团总体店铺数量应该是要增长的。同时要想方设法去提升各个单店的销售,加大促销力度。建立零售终端管理部门专门去想方设法来提升单店销售,提高终端渠道的消化能力。
我想匹克集团高层能够做到以上六点,匹克将在未来会走得更好,如果匹克集团还是原地踏步的话,那么危险就在前面,我可以说,不是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使匹克衰退的,而是匹克自身的经营管理上存在严重的问题,这叫自取灭亡,而非天灾人祸。
文章评论
a9e1f9c0
[url=http://huikuai.taobao.com/][/[img,457,465]http://imgsrc.soso.com/imgget.q?id=04fd56e6deb11b589c5066cbcbb58984[/img][/url] [url=http://huikuai.taobao.com/][/[img,412,448]http://imgsrc.soso.com/imgget.q?id=58f22afb3bdbfb924b9659cfb5f4bca7[/img][/url] [url=http://huikuai.taobao.com/][/[img,425,493]http://imgsrc.soso.com/imgget.q?id=e29c6a1d19cb79468b122eeca2cfde2c[/img][/url][em]e176[/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