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的巨大风险你知道吗?
个人日记
中国国务院的存款保险意见稿酝酿20多年终于出炉,向金融系统改革迈出了新的一步。理论上这固然可喜,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风险。
人们总认为有共产党的良好信誉和雄厚财力做担保,放在中资银行里的钱必定安然无忧。无论多么高风险的产品和银行,中国政府最后总会出手相救。现在情况不同了。中国可能最早在明年1月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带来全新而残酷的现实。存款保险将实行限额赔付,意见稿规定的赔付上限为人民币50万元。至于超过50万元的部份,储户可就要小心了。
银行限额赔付也有代价。银行必须缴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保费料将侵蚀银行利润和股权回报。巴克莱(Barclays)认为中资银行的保费金额可能与香港银行类似,平均为总存款的0.08%左右。该行称,如果明年年初开始实行存款保险制度,中资银行的净利润将下降1.5%,股权回报将减少约四分之一个百分点。
存款保险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这一做法早已在发达经济体中得到广泛实施。美国于1933年创立存款保险制度,当时是为了应对二十世纪二十和三十年代的银行挤兑潮。直到1991年,所有的银行还都执行单一的保险费率,不管风险高低。这实际上意味着风险较低、实力较强的银行补贴了那些高风险行为。不过,目前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实行基于风险的差别化费率,评估风险越高,保费也就越高。
中国国务院的存款保险条例草案没有透露很多细节,不过草案暗示,中国的银行存款保险的保费将基于风险评估状况确定。草案还指出,其他金融机构及银行高管的存款排除在存款保险的保护范围之外。基于评估风险的保费意味着,中国的大型国有银行将享受最低的保险费率。如果按0.05%的费率计算,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和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2015年预期利润的影响将在1.07%(对中国银行而言)和1.41%(对农业银行而言)之间。
一些中小型银行的负担将较大。零售存款比例较高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Chongqi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3618.HK )可能需要支付0.11%的费率。据巴克莱(Barclays),这将导致该行2015年预期盈利减少3.9%,股本回报率下降0.6个百分点。
中国政府引入存款保险制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率市场化。中国政府希望最终允许银行根据资金供求自行设定存款利率,而不是由政府来设定利率。届时存贷款利率水平将由风险认知情况确定。考虑到银行不断增加的不良贷款风险敞口令人担忧,中资银行需要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中国政府通过引入存款保险制度来强化市场纪律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做法是一项受到外界欢迎的举措。过去人们相信中国政府总是会救助那些做出不当决定、承担过高风险的银行,现在是改变这种观点的时候了。需要解决道德风险(即自己冒风险,而指望发生损失时由别人来承担的做法)问题,让银行支付存款保险费是一个好的开端。
不过,一些分析师担心可能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后果。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经济学家姚炜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提议是最重要、也是风险最大的改革举措。她表示,中国普遍存在的隐形国家担保帮助避免了重大金融危机的发生,但她担心,如果这些改革不加以妥善处理,可能会加大出现严重金融危机的风险。她认为,对于影子银行产品被认为受到政府保护的中国金融系统而言,从隐性的国家担保向明确的部分担保的转变是一个观念上的巨大转变。
引入存款保险制度是一项受欢迎的改革举措,但还不清楚这将对不受保险保护的存款、影子银行和风险较高的理财产品现金流产生哪些影响。影子银行、信托产品和理财产品一直是维持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资金来源,但同时也蕴含着很大的风险。中国政府需要对这项金融改革的推进保持高度警觉。
Thomas Streater
本文译自《巴伦周刊》
相关阅读 | 存款保险制度的挑战:制造风险而非恐慌
中国央行总部大楼前一景。
随着存款保险制度在中国金融行业推出,监管部门需要进行艰难的平衡。他们要努力在不引发银行挤兑的情况下,引入更多风险来加强金融体系。随着储户认识到政府不会总是救助他们,可能会发生银行挤兑。
周日,中国央行公布了外界期待已久的存款保险条例草案。草案规定,如果一家机构倒闭,偿付限额将为人民币50万元(合8.1万美元)。在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后,预计该计划将于2015年上半年启动。
挑战在于,在不引发资本从较小银行向较大银行恐慌性转移的情况下,使公众放弃存款有政府隐性担保的想法。公众的这样想法可能鼓励不计后果的行为。
投资银行North Square Blue Oak中国研究负责人巴伦(Oliver Barron)表示,必须找到一条逐步教导他们的方法。他还说,要避免发生100人在银行前示威这样的事情。
在中共执政的65年中很少发生银行违约。中国救助过数家经营失败的金融机构,包括上世纪90年代末救助了海南发展银行(Hainan Development Bank)。
分析师们称,存款保险制度出台时机的一个因素是作为试点的五家民营银行预计将成立。没有存款保险,中国的储户就没有多大的动力去尝试新银行,从而可能会使这项改革还未开始就注定失败。
存款保险可能还有助于推动利率市场化,特别是仍受到监管的存款利率,从而鼓励创新,并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
今年30多岁的张诚(音)是北京一家保险公司的职员。他说,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太多的选择。张诚表示,无论有什么风险,大家都必须把钱放在银行,他自己倾向于将钱分散放置,并能够在不同的金融产品中进行选择。
一些人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代表承认系统风险的存在,同时也是为了在更多潜在问题出现前加固中国的金融体系。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布斯商学院(Booth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负责银行监管问题的理事Randall S. Kroszner称,领导层深知,随着全球需求下降,许多地产开发商、自然资源开采商以及一些出口商将面临损失,而这将影响银行以及金融体系。
分析师们表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有助于商业银行与较少受到监管的影子银行展开竞争。独立研究团体Orient Capital Research创始人、前中银国际(Bank of China International)美国办公室总裁科利尔(Andrew Collier)称,中国的影子贷款规模增长迅速,已经开始对国有银行系统构成挑战。他说,存款保险制度将给商业银行提供又一个有力武器,抵御影子银行的竞争。
澳新银行(ANZ)估计,截至第三季度末,理财产品的存量规模已经达到人民币15万亿元,占总存款基础的14%左右。
巴伦表示,让公众慢慢受到教育的一种方式是逐步增加单位信托(由高值和更富有经验的投资者所持有)的违约数量,同时对大众持有的集合信托加以保护,希望藉此提高公众对于风险价差的理解。2008年至2013年间,信托资产规模扩大了10倍,达到人民币10.9万亿元,其中许多产品都与不盈利的煤矿或者房地产开发商有关。
但把握好平衡依然是重中之重。驻北京的一名西方外交官称,如何达到想要的公众效果以及如何解释背后的原理是这一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重点。他说,将非常有兴趣观察决策者们如何去做。
Mark Magnier / Echo Xie
(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