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小美文感悟人生
日志
一个人的处境是苦是乐常是主观的。
有人安于某种生活,有人不能。因此能安于自已目前处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你无法断言哪里才是成功的,也无法肯定当自已到达了某一点之后,会不会快乐。有些人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他的快乐只建立在不断地追求与争取的过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标不断地向远处推移。这种人的快乐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
苦乐全凭自已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
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
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已所乐于安享的花花世界。
2.《大和小》
一位朋友谈到他亲戚的姑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儿子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
每次我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气。
其实,在生活里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姑婆"。没有什么思想的作家,偏偏写着厚重苦涩的作品;没有什么内容的画家,偏偏画着超级巨画;经常不在家的商人,却有非常巨大的家园。
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脚一样。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论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
3.《抉择》
人的一生常处于抉择之中,如:念哪一间大学?选哪一种职业?娶哪一种女子?……等等伤脑筋的事情。一个人抉择力的有无,可以显示其人格成熟与否。倒是哪些胸无主见的人,不受抉择之苦。因为逢到需要决定的时候,他总是求询别人说:“嘿,你看怎么做?”大凡能够成大功业的人,都是抉择力甚强的人。他知道事之成败,全在乎已没有人可以代劳,更没有人能代你决定。
在抉择的哪一刻,成败实已露出端倪。
4.《人就这么一辈子》
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软弱时变得勇敢,骄傲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我常想世间的劳苦愁烦、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的,不能消受的,不也就过这短短的几十年就烟消云散了吗?若是如此,又有什么解不开的呢?
人就这么一辈子,想到了这句话,如果我是英雄,便要创造更伟大的功业;如果我是学者,便要获取更高的学问;如果我爱什么人,便要大胆地告诉她。因为今日过去便不再来了;这一辈子过去,便什么都消逝了。一本书未读,一句话未讲,便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可珍贵的一辈子,我必须好好地把握住它啊!
人就这么一辈子,你可以积极地把握它;也可以淡然地面对它。想不开想想它,以求释然吧!精神颓废时想想它,以求感恩吧!因为不管怎样,你总是很幸运地拥有这一辈子,不能白来这一遭啊。
5.《如花》
笑靥如花,真情如花,希望如花,生命亦如花。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花,每个人都有许多种理由善待自己,把一生的光阴凝成时光长河中那一瓣恒久的心香。在盛开的一刹那,灿烂夺目的它会吸引所有的视线。
花是如此柔弱,再美再艳,依然经不起朝来寒雨晚来风。春红匆匆谢了,只剩下满怀愁绪。花却又是美丽的战士,风雨中尽管渐渐绿肥红瘦,终究不曾低头。
生命也是一样,像精致的玻璃酒杯,常常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撞击,粉碎成一地的璀璨,每一片都是透明的心。生命又常常像昙花,用许多年的泪与汗,掺上心血浇灌,才会有笑看天下的一刻。
如今的世界,爱花的人少了。当人们为着生计奔波的时候,连自己的生命都抓不住,又有谁会倾听花的诉说?
然而,烦躁的都市啊,请不要忘记,这世界本是镜花水月。一切如花、花如一切。所以,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这一笑,便是整个世界。
心有灵犀 QQ:2590457409
欢迎进入【光明觉照网】【心有灵犀主题空间】浏览同类精彩文章:
【修心养性】【陈大惠先生】让您和家人远离灾祸的真正原理——绝对受益终生!
【修心养性】握不住的沙,何不扬了它
【修心养性】原来人生可以很简单
【修心养性】智慧是在人和事中磨练出来的
【修心养性】走出做人的十大败局
【修心养性】适当的放弃,是人生优雅的转身
【修心养性】微笑送给打击你最深的人
【修心养性】做好你自己
【修心养性】做人必修的功课
【修心养性】【圣严法师】人格在寂寞中升华
【修心养性】彼岸花的传说
【修心养性】行人莫与路为仇
【修心养性】心眼同时会心一笑
【修心养性】心灵的漏洞
【修心养性】【星云法师】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修心养性】三个秘密:快乐的一切要件都在你心里;生活的目的是成长;改变是无法避免的
【修心养性】给自己心灵放个假
【修心养性】【明海大和尚】为什么遇到是非永远是自己的错?
【修心养性】【白岩松】幸福在哪里
【修心养性】有一种幸福叫感恩
【修心养性】失去也是一种幸福
【修心养性】“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天道酬勤”之解读
【亲子教育】《小孩不笨》天底下没有教不会的小孩,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亲子教育】什么是清华——这就是清华!
【亲子教育】家庭教育的十条戒律
【亲子教育】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有86个字!你读明白了吗?
【亲子教育】【蔡礼旭】怎样让孩子真正快乐
【亲子教育】决定孩子命运的八大关键问题(父母必读!)
【亲子教育】不要让孩子的心里上锁
【亲子教育】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亲子教育】父母的爱恨与孩子无关
【亲子教育】陈大惠: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
【亲子教育】别把孩子往外推
【亲子教育】纠正孩子的马虎粗心
【亲子教育】把自己修炼好,孩子就没有问题了!(张德芬)
【亲子教育】17条绝招教你如何教育刚出生的宝宝
【亲子教育】【李中莹】亲子关系新主张
【亲子教育】父母怎样爱孩子
【亲子教育】【陈大惠】三个经典比喻和三句名言
【亲子教育】10种溺爱方式,种种都是害
【亲子教育】“中国妈妈”爱里缺少的三样东西
【亲子教育】[启迪心灵]苏格拉底名言
【亲子教育】“中国式母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婚姻家庭】母亲,我怎么让你等了那么久
【婚姻家庭】当老实人遇到世态炎凉【泪奔】
【婚姻家庭】母爱如粥
【婚姻家庭】妈妈不是用来孤单的
【婚姻家庭】何时能读懂妈妈的心
【婚姻家庭】跪下来,叫声娘
【婚姻家庭】父母的电话必须接
【婚姻家庭】父母为你点亮的那盏灯
【婚姻家庭】打开心量,解决家庭矛盾
【婚姻家庭】被忽略的幸福
【婚姻家庭】爸爸的汤面
【婚姻家庭】婚姻这只旧碗
【婚姻家庭】父母之爱【最无私的爱】
【婚姻家庭】爱到深处心卑微
【婚姻家庭】聪明的女人护夫守则
【婚姻家庭】“将心比心”,你会更幸福
【婚姻家庭】只许自己疼一天
【婚姻家庭】做女儿与做儿媳的区别
【婚姻家庭】妈妈告诉出嫁女儿的一些话
【婚姻家庭】发霉的女人
【婚姻家庭】白岩松:把平淡日子往幸福靠
【婚姻家庭】父母不会在原地等你
【婚姻家庭】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婚姻家庭】聪明的女人不做糊涂事
【婚姻家庭】赤脚的母亲
【婚姻家庭】不会甜言蜜语的男人
【婚姻家庭】爱情的禅意
【婚姻家庭】【星云法师】婆媳与母女
【婚姻家庭】60米的母爱
【婚姻家庭】【星云法师】家庭管理的艺术
【婚姻家庭】【圣严法师】奔向幸福的路有多远
【哲理故事】别再抱怨好人为什么没好报了
【哲理故事】献给正在郁闷的人(绝境中的老驴)
【哲理故事】佛祖都不肯保佑的事
【哲理故事】最短的路未必最快
【哲理故事】最好的扶是不扶
【哲理故事】如果,生命真的还只剩几天
【哲理故事】最伟大的慈悲
【哲理故事】做舌头的主人
【哲理故事】不能做与不想做
【哲理故事】眼前要有一盏灯
【哲理故事】拉纳西小站的警示牌:与其恨不如爱
【哲理故事】【一行禅师】静坐的苹果汁
【哲理故事】別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
【哲理故事】给心灵盖一座寺院
【哲理故事】寂静法师:世界最后一个问题
【哲理故事】绊倒千里马的青草
【哲理故事】我们一直都在欺骗自己
【哲理故事】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哲理故事】将恶缘转成善缘
【哲理故事】被信任是一种幸福
【哲理故事】抱怨不如改变
【哲理故事】把良心的袋子装满。你的口袋满了吗?
【哲理故事】无德禅师故事六则
【哲理故事】一窗牵牛花
【哲理故事】走不回来的小和尚
文章评论
╭⌒演绎▁傷感童話劇
[ft=#ff0033,,][B][ft=,4,] "" 业务Qq:[50521581] [ft=#ff9999,,][B][ft=,4,] 在愚人节这天我跟你讲我不喜欢你, [ft=#ff33cc,,][B][ft=,4,] 主打/留言/人气/说说/管家/日志/花藤/管家 [ft=#ff0033,,][B][ft=,4,] 更多给力超值套餐,抓住机会哦! [ft=#9933cc ,,][B][ft=,4,] 手机名片赞1千5,1万40块 [ft=#ff33cc,,][B][ft=,4,] 人气100万+蓅言10万50↑ [ft=#00ff33 ,,][B][ft=,4,] 代养花藤1月5 1年30 提升空间等级必备 [ft=#ffff33,,][B][ft=,4,] 相册访问10块1000 ↑40块10000/ [ft=#ff00ff,,][B][ft=,4,] 说说转发10转1000次↑ 30转10000次 [ft=#ff00ff,,][B][ft=,4,] ━━━━━━━━■━━━━━━━━老朋友祝你2013快乐每1天! btvoegrmxerttfottmw[/ft][/B][/ft][/ft][/B][/ft][/ft][/B][/ft][/ft][/B][/ft][/ft][/B][/ft][/ft][/B][/ft][/ft][/B][/ft][/ft][/B][/ft][/ft][/B][/ft][/ft][/B][/ft]
明月秋池
很喜欢这几个精美的故事;《大和小》让我想起前说的话,我和几个亲朋说,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是户盖的三层楼,而以后再盖的人,可能都是三层了;被我说中,今年全是三层的;一家四口人住五六百平米,这就是大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