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 时 学 舞

个人日记

     轻快柔和的音乐似一股无形的力量引人来到了老年大学五楼舞蹈形体班 。教室里,身穿练功服的阿姨们在镜子前优雅地回旋而舞。此时她们娴熟的动作,灵巧的步伐,自然的表情无法令人联想到她们初进舞蹈形体班时有多么的窘迫。而我,也是她们中的一员。
    三年前,刚退休的我,本着追求健康快乐的宗旨,报名进入了老年大学舞蹈形体班。学舞,只为了在闲暇时有个健康的娱乐方式,纯粹是为了活动,读书时(文化大革命时)虽然也参加过“学校文艺宣传队”,跳过“造反舞”,但那却是时代下的产物,其实没有丝毫基本功可言。
    依然清晰记得,第一节课时,缓缓步入教室的是一位婀娜的刚大学毕业的妙龄女子---徐晨钰,说话细声细气,神态羞涩腼腆。举手投足间多了份舞者的古典韵味,却少了份师者的威严。我们纷纷有些担心:如此年轻的小姑娘,如何教我们这些年过半百的阿姨呢?是否有经验?是否有耐心?
   事实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在小徐老师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下,我生平第一次知道舞蹈“手有七位”, “脚有五位", “方有八位”,由古至今一脉相承而不断发展演变的曲线美和气质美便融入了形体之中;第一次接触舞蹈前的准备:压肩,压腰,压胯,压腿,舞蹈中如柔柳般灵秀的身形,舒展的肢体是必要条件;第一次了解到步伐有“圆场” ,“ 花邦步”,“摆扣步”, 一场如行云流水般绝美的舞蹈中,步伐和律动便是关键。还有许多许多少时未曾尝试的第一次,且知且珍惜。
   小徐老师教学有方,工作态度极其认真,为人耐心诚恳,动作一遍,两遍,三遍。。。手把手带我们练;一群60岁左右,大都粗手笨脚的阿姨在她的指导下,硬是渐渐地有模有样。老师每开始教一支舞蹈之前,都要示范一遍,配上音乐,她柔软如约素的肢体,芙蓉出绿波的舞姿,似乎把在场的人都带入了音乐的唯美意境之中,礼乐一体,实在令人陶醉神往。每节课虽说所教动作并不多,但无论多复杂的动作,
经她一一分解,我们都能慢慢学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我们渐渐找到了感觉。 
   三年来,收获颇丰,我们学会了舞蹈《太湖美》 《女儿情》 《小城故事》 《金风吹来的时候》 《孝敬父母》。。。越发自信的我参加了常州市群星舞蹈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南京前线歌舞团,武进水上舞台等大场合都留下我们队演出的身影,并和队友们捧回了全国中老年舞蹈比赛的金奖。每逢同学好友小聚,大家唱,我便技痒献舞一段,心中小小得意,大家其乐融融。现在的我体态舒展,步履轻盈,脸色红润,让我更感激自己选择了老年大学,选择了小徐老师的舞蹈形体班。
   路经西瀛里,登楼扶墙远望,淡看一抹夕阳,赞它温馨而从容。 



                                                                                                                   
















文章评论

郁儿

文采真好!太棒了![em]e142[/em]

云卷云舒(恽小萍)

素琴,你也来这儿学形体,加入我们的队伍,这里如有你,将更出彩[em]e191[/em] [em]e163[/em]

白雪

赞!说得真好,说出了老年大学我们同班同学的心声。[em]e163[/em]

在水一方

谢谢姐姐!我自知之明,学不好了,就只能是羡慕你们啦[em]e120[/em]

悠闲时光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真正的舞者并不因为技术而伟大,是因为激情而伟大!祝福主人舞出自信,舞出精彩人生! [em]e163[/em] [em]e163[/em] [em]e163[/em] [em]e142[/em] [em]e142[/em] [em]e142[/em]

风轻云淡

哇[em]e114[/em][em]e114[/em]!!!姐姐太棒了[em]e142[/em][em]e142[/em][em]e142[/em][em]e179[/em][em]e179[/em][em]e179[/em]佩服滴五体投地[em]e183[/em][em]e183[/em][em]e183[/em]真不知从何夸起?怎奈我腹中词穷[em]e127[/em][em]e127[/em]美人美文 才华出众!!![em]e163[/em][em]e163[/em][em]e163[/em][em]e178[/em][em]e178[/em]

春柳吐翠

登楼扶墙远望,淡看一抹夕阳 。春去花更浓,再看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