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个案研究

我的家乡

  

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个案研究
                   ——以元江县哈尼族为例


    文 /南湘子.木客(网络整理改编)

 图片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历史最为悠久的少数民族。源于我国古代西北青藏高原的氐羌族。由于政治,战争,灾害等原因。在历史上是一个长期迁徙流动的民族。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哈尼族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特征。千百年来,哈尼族先民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传文化,古朴壮美的梯田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化将向少数民族聚居区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发展大同时,少数民族自己的文化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都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哈尼这个生活在山区的民族也未能幸免。本文从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以元江县哈尼族传统文化的流失为例。介绍了元江哈尼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现在的状况及发展思路。

 一、元江哈尼族的历史与文化 

(一)哈尼族简介 

哈尼族先民居住在青藏高原,从事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公元前3世纪到6世纪,由于政治,战争,灾害等原因。为了获取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诸羌部落集团种中的相当部分驱赶着牛羊,大局南迁,魏晋时期,其中一路迁到哀牢山,无量山和澜沧江等地。处于游牧生活阶段,并未形成一个叫做“哈尼”的民族,在诸羌部落大迁徙的过程中,一个及其重要的因素就是迁徙人群于居住于云贵川原住民的大交流,大融合。诸羌部落的大迁徙及其于西南原住民的大融合形成了规范意义上的哈尼族①。现在所称的哈尼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的共同愿望,以人数最多的自称“哈尼”为民族的总称。  哈尼族现有人口1253952人。主要聚居在滇南红河和澜沧江之间的元江、墨江、绿春、金平、江城等县,思茅、西双版纳、澜沧等市、州、县也有分布。主要从事农业,善开梯田。其中,元江县是以哈尼族、彝族、傣族三个少数民族为主体多民族和睦共处的民族自治县。

迁徙过程中,哈尼人经历了诸多的苦难与艰辛,他们战胜了种种困难,最终在自然环境相对封闭的山区建立村寨。这些地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以稻谷为主,兼中玉米,小麦,豆类等杂粮和蔬菜。世世代代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用勤劳的双手和超凡的智慧建设了自己美丽的家园,并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下面将对哈尼族的特色传统文化进行概述

图片
(二)元江哈尼族文化

 1.服饰文化 

哈尼族一般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用黑布或白布裹头。服饰的颜色多为蓝色和黑色,均是在衣服缝制前,将白布放入自植靛青树枝叶捂沤而成的靛汁和掺合醇酒的溶液中。男子的服装,服饰和头饰比较单纯,朴素大方。款式大体一致。成年男子上穿青色或蓝色有领对襟短衣或无领左衽短衣,袖长及腕而窄,用别致的布钮和发光的银币、银币作扣,下穿裤服肥大的扭裆青色长裤。  哈尼族妇女的服饰丰富多彩,多样复杂。妇女的服装有特定的标志性。哈尼族妇女的一生,根据年龄、身份的改变。要改换三至四次装束。因而从服装式样上包含着许多生活气息。从中可以看出是否结婚、生育等情况。以前的哈尼妇女一般都自己缝制衣物,尤其是在衣服上锈上自己喜欢的花纹图案。大部分地区哈尼族女子上穿左衽短衣,以银珠和布条作纽扣,胸前的坠饰主要是银饰,锈在服饰上的图案称为“排寒”,多以自然界的日、月和花鸟鱼虫为主,以显示其崇尊自然的风格。下身穿着不一,分长裤、短裤和折裙几种,盛装时外披坎肩一件,多系花围腰,腿缠绣花青布绑腿,在上衣的托肩、襟边、袖口和裤脚边沿上,多镶以彩色花边为饰。山形图案及飞鸟、花卉、鱼等小动植物图案,是各地哈尼族妇女服装的基本装饰图案。是哈尼族生活环境的艺术体现。

 图片
2
.节日文化 

勤劳勇敢的哈尼族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科学知识,而且创造了自己的时令立法。哈尼族以十月为岁首。一年分三季。每季四个月。哈尼族节日繁多,主要有“扎勒特”、“新米节”、和“苦扎扎”节等。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最隆重的节日,习惯在农历十月间举行,故又叫做“十月年”。十月是哈尼族的岁首,也是丰收的季节,家家户户舂糯米粑粑,酿制香甜的米酒,杀猪宰羊,欢度节日。到了新年的后半期,每个寨子都要在寨中心摆上长长的酒宴,全村共饮同乐,庆祝象征他们团结和睦,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这种酒宴恰似一条长龙,故称“长龙宴”;因设在街心,人们又称之为“街心酒”。若是小寨,街心酒一个下午就可结束,若是大寨,则按户划分为三组,分三个下午举行,每组轮流做东道主。这个时候嫁出去的姑娘要带着礼物回家拜年。  六月年也是个欢乐的节日,元江和红河地区称“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角、狩猎、唱山歌,尽情欢乐。  3.建筑文化  哈尼族居住在向阳的山腰,依傍山势建立村寨。村寨一般为三四十户,多至数百户。村寨背后是郁郁葱葱的古树丛林,周围绿竹青翠,棕榈挺拔,间以桃树、犁树,村前梯田层层延伸到河谷箐底。离村寨不远有清澈酣凉的泉水井。房屋建筑一般是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墙基用石块从地下半米深入砌至高出地面半米,便从基石上用土坯砌墙,用坚实的圆形或方形木柱支撑屋檐或门楼。  屋顶有平顶的“土掌房”和双斜面、四斜面的茅草房。平顶房在内地和红河南岸均较普遍,其构造是在横梁上铺一层木条,上覆茅草,茅草上再铺上粘土夯实,坚硬、平整,类似水泥地面。元江县的平项房由正房、厦子耳房组成。正房为二层楼房,厦子相当于正房前厅,与正房前墙相连;耳房与正房西侧或东侧相连而与厦子相通.堂屋是用来待客的地方,节日和祭祀的时候就在堂屋里举行.哈尼族的卧室也兼做厨房,在火塘边搭上一撑床,这里就是家中老人居住的地方。哈尼村寨倚山而建。户与户之间紧挨着建房。高低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朴实多变的景象。

 图片
4
.梯田文化 

哈尼族在长期的迁徙中,由于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总是选择有高山,森林,溪流的自然环境居住。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哈尼族擅长与利用山区的自然条件开垦梯田,充分利用每一分土地。把一座座大山,开辟成层层叠叠的梯田。每层梯田大小不一,错落有致,颇为壮观。开山为田,所垦台数之多,技术之精,充分体现了哈尼族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勤劳智慧。梯田文化被认为是整个哈尼族文化的核心,是哈尼族在千百年梯田农耕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梯田稻作农业经济的生产方式。形成了特有的村社组织,生活方式等,梯田与哈尼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结束语作为哈尼族的子孙,本就有责任和历史使命将其文化传承和发展,有幸结识汉子,让我可以摘录本名族的财富。我们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大地,本就是一粒混着土壤生长的种子,我们有必要活出泥土的芬芳。

 

  参考文献 [1]刘雅雄.试论哈尼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变迁[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 [2]杨顺清.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原则与政策浅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1  [3]杨盛龙.民族问题民族文化论集[M].民族出版社20044月第1 [4]杨发仁.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M].人民出版社20053月第1 [5]吴仕民.民族问题与中国的发展[M].学习出版社  [6]李泽然.论汉文化对哈尼文化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7 [7]哈尼族文化大观[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9月第1  [8]李德洙.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J].求是20071
图片
元江白塔

图片
元江图书馆
图片 
战壕遗址
图片 
高桥南岸
 图片
高桥演绎
图片 
哈尼服饰
图片 
牛角
图片 
元江夜景
图片 
扭鞅舞
图片 
棕扇舞
 图片
云海
图片 
云海梯田 


文章评论

莫叹......

我们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大地,本就是一粒混着土壤生长的种子,我们有必要活出泥土的芬芳。

阿尔玛娇

公子都开始个案研究了。强[em]e328077[/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