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半日游

个人日记

       附近有一座石鼓山,山上有一座响堂寺,寺旁有一座古塔。闻名已久,远观多次,遗憾的是一直没能近距离瞻仰。
       立了秋,天儿果然凉了。晨起,隔窗望,阳光温和。天气宜人,又周末逢集,于是与儿相伴秋游去,以了却这小小遗憾。
       路途不远,几里地,骑车十多分钟,到达集市。停了车,先上山。
       不识路径,误上铁道,踏着枕木走了一段,东张西望,终究心里忐忑。迎面一老者踽踽独行,斗胆相问,老者立定,和颜详解,桃源欣然,不胜感激。
       步下铁道,跨过柏油路,便见一条小路。说是路,其实也不过因人走得多自然而成罢了。询问了前面的两位大婶,紧随其后。大婶问我给谁上坟,才恍然醒悟今日中元,难怪两位都手提着金箔纸烛之类,本以为她们佛寺上香去呢。
     没多远,与大婶分道扬镳,奔着右边的古塔而去。到跟前,才发现一堵围墙依山而建,寺院古塔都在低处。



       终于看清了塔的真面目,青砖垒砌,八面七层。不知年代几何,唯见破败斑驳,檐砖脱落,间有衰草,顶生矮树。岁月无情啊,也在它的周身刻下了沧桑。唯有无言的屹立,让我们想象它昔日的神采。
       继续攀爬,早已无路,灌木从中,自辟蹊径。很少诱人的野花,许多当年新植的柏树干枯了,大片的狗尾草昂首迎风,彰显着它惊人的生命力。偶然发现几株结果的酸枣,摘几个品尝,却也淡然无味。唉,如此贫瘠的土山!
      上坟的渐多,不时相逢,更觉愧意。本该回老家祭祖拜宗,却在这荒山秃岭流连,罪过罪过!
      下山,来至寺院门前,绿树掩映,幽静无声,真个好所在。山门洞开,怎奈敬畏佛门净地,世俗桃源觊觎良久,终不敢擅入。
      重返山下,回归凡尘,车鸣人喧,眼花缭乱。每周日上午,四邻八乡,三里五村,自发云集此地,买东卖西,蔚然成习。大至二手轿车,小至针头线脑,稻粮禾菽,果木菜蔬,花鸟虫鱼猫狗,床品穿戴摆饰,农具炊具玩具,琳琅满目,样样俱全。不买什么,随便走走看看,满目满耳,尽是人间烟火。
       中元半日游,遗憾已了,愧意未消,问有何获?归途中,买菜少许,西瓜一个。




    







   




   



























      

文章评论

夏雪

照片拍的真好!小镇集市,甚是热闹!

暗香

不错,不错,回家有西瓜吃

暗香

好一个世外桃源,然后又去了一片世外桃源,狗尾草映像很深刻,好像又把我们带回了童年

味原汁原

民风民俗,乡情乡音,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游玩。

竹韵

跟着桃源的笔触半日游,收获不菲。那清静之地,那繁华集市,清晰可见,真实而印象深刻!

沧浪亭

喜欢古色古香的门联,透出诗意雅韵和不俗的生活情操。可是"晓风瑟瑟华堂钟声入晨寒,瑞烟袅袅古寺高阁悬山祭"?

疾风劲草

这古塔年代久远,不好好维护可惜了。

独行者

好恬淡的心情,好优雅的文笔!移步换景,自然流畅。镜头涉猎处,或古刹宝塔,或山花野草;或古玩器皿,或鲜桃干枣.......视角独特,充满生活气息,也折射出作者朴实无华、情趣广泛的的生活情调。好一篇游记,让人如临其境,置身其中。赞!

全江苏也找不到这一古朴大拙之地,看看图片,也能感受沧海桑田。好好保护吧。

长烟一空

很喜欢你的短文,清新自然,自愧不如,学习了。[em]e100[/em]

野百合

清新! 看此美文,二丫想起了《小石潭记》。多短句,易读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