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心归何处?

个人日记

    

   图片
     
前段时间,我回了趟老家,大片大片的稻田充满着生机,金黄的稻穗很有暖意。但,置身于空旷的田野,更多的是苍凉之感。除了老人和孩子, 绝大多数的人都离乡谋生去了。凭着辛勤劳动,他们大多在老家盖起了新房。一幢幢楼房甚至小别墅建起来,是他们汗水积累的“记忆”。只是,房子再新,除了老人带着小孩居住的还有点人气外,不少门上的那把锁锈迹斑斑,表明主人许久没回来了,还有几户的大门都已被砖块砌实了。

  我很了解这样的人生经历。因早先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我都不敢设想,如果没有97年那个奇迹,今天的我会在哪里?(日志[往事如烟]系列已有详细叙述)2004年我搬到尚塘生活后(先是四次到处搬家,2009年才有了自己的房子。2011,因孩子读书,我又卖掉09年的那房,搬到县城生活),我在乡下的几间砖瓦房,日晒雨淋,大门楼子都坍塌了,成了残垣断壁,父亲就修整了一下,用砖块把大门堵上,从哥哥的大门出入,与哥家的隔墙推到,成了一个很大的四合院,现在年迈的父母住在那里.我们时不时地偶尔还回老家小住。房前屋后的蒿草齐腰高,不免生出几丝物是人非的沧桑愁绪。我家的那房已是庄子里最旧的建筑了。图片

  不少打工者都是这样,千辛万苦盖的新房子,一般只过年(过节时一般是不回了)回去小住几天,有些人甚至几年才回去一次。而房子空着,积了厚厚的灰尘,本身也容易腐朽,成为老鼠等动物的“安乐窝”。一栋栋的楼房映衬着多数都拄拐杖的老人,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我在日志[寂寥的村落]里已有描述)

  或许,对农村人来说,家的概念首先是一座房子,然后才是情感和心灵的归宿。即使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在提速,一些打工者成为新市民,但不少人还是选择在家乡建起新房。但是,这其中有多少是刚性的住房需求,有多少人只为面子?

  有位儿时的伙伴与我说过,打了多年工,如果连房子都盖不了,肯定会被耻笑没出息。而有的更是攀比着建,你家这个样式新颖,我家就盖个更豪华的,至少多盖几层,不能轻易落后。

  我的村落是这样,,我想,全国的各个地方恐怕都是如此这样吧?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一切向钱看,已是当今中国最大的潮流 。

    我无法想象,农村那些空置的新房,经历多年的风雨侵蚀后会是什么模样?我更无法想象,这种抛家离亲地追逐金钱最大化何时是个尽头?

  谁都有理由改善居住条件,但打工赚钱不易,花血汗钱建房,不应是为了某种满足感。长时间“门前冷落鞍马稀”,有必要吗?

(三个图就是我家的四合
院.推倒了院墙,砖块被父亲围了菜地 )。

图片




文章评论

紫林

深有同感,中国人是个爱储蓄的民族,更是个爱跟风的民族,就像现在小轿车一样,别人有了,自己就动心思了,否则面子上过不去,根本不顾到底有多大的作用,环境就更不顾了。 现在的政治坏境好多了,你这样的人才埋没了真可惜啊。

我爱[em]e257378[/em]喝咖啡

是的,现实如此残酷,人类到底为了什么而生存?在农村,在城市,忙忙碌碌、、、为了生存日夜奔波、、、有多少人能暂停下奔流不息的脚步?看一看、想一想、、、、[em]e103[/em]

归雁

我们这边也有这样的现象,感觉很无奈,年轻人,在农村没有好工作,在外打工又买不起大城市的房子,只好乘年轻赚点钱把房子建好,等有朝一日叶落归根有一个安乐窝。

宁静致远

多变的社会生活的不易,造就了多棱的心态.心归何处?或许只在那面子的拿起与放下之间吧...愿都能平安幸福!

若寒

这是什么时候的照片都穿棉袄了[em]e113[/em]

从容

极尽心血辛苦换来的盖起的房子自己却没有多少机会享用,且是更多的活给别人看的房子更多的给老鼠安居的房子是当下农村的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

澄净心思

心没有归宿,到哪里都是流浪。 这文写的好[em]e179[/em]

1506547030

人生就像一场舞会,教会你最初舞步的人却未必能陪你走到散场。

3072867897

睡在荆棘上,迎接的只有风雨。

红枫

拼命在外挣钱,为了在乡邻面前盖上更抢眼房子的人实在不值,家里老人小孩,偌大屋子,显空寂,有的甚至挂锁久不住人,而自己在他乡租住窄小房子,这样年复年,有啥意思,时光全用在了打拼,而不懂享受生活,实在是一种悲哀,其实外国人钱再多也不轻易置房子,随意性强,想在哪就在哪,多好![em]e10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