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点空间
个人日记
支点空间
文:刘德升 图片分享:千年白狐
一、荷苞
友人分享时,我遇见这图片,心里特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好大的一个花苞,看见的那萼片更有显竹笋般的模样。也许这样的触物转移生念,会让心里恐生一种大不敬之感。然对我这样一位并不能准确呼出其名的孤陋寡闻者来说,在心里念生竹笋,怕也是物之熟悉使然。对遇见的陌生之物能引用熟悉之物来作比,在日常交往中,尤其在文章交流中,是不会少的。目的显然是易见的,让人们有个底。能否化陌生而成为熟悉,这确实也是需要时间的,正如事物生长成熟的过程,总得有个时间跨度。
二、改观
“改革开放”,一直是我们这代人除了“解放”之外至为熟悉的词语了。譬如:课堂教学,如何运作操行与促进提高?这声音(议题)就一直没有停歇过。象数学科,本地以前就有试推行过“三程序”、“实践(练习)法”、“目标教学”、时下更是“三维”、“三性”充斥下的“探究学习”。依我看来,能否实际问题具体分析?能否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能否给予提供相应的思路(方案)?等看成是一个最终的目的要求。即:不是能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面对问题看能否解决,能解决的该如何处理、不能解决时是否有相应的方案(思路也好)出台。
至于能力、兴趣等一说。谈何容易呀?数学家真有那么容易成就吗?当然,我们不能排除在学生中有未来的数学家诞生,所以在我们无法确认谁将是之时,一概当未来之星去训练,这能有什么错吗?至于学生是接纳还是不接受的问题,这的确是需要加强辅导的。天才与否?似乎从欧拉、华罗庚等名家上都会有所感触。达芬奇、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似乎都有被拒之学校门外的经历。中国画家齐白石老来作画,更是一种强有力的说明。无可厚非的事实,人们都得在温饱的大好前提下,才会更有艺术上的追求热情。
三、空间畅想
当前些时候,读及“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时,这话就不敢轻言忘记。回想本人这个QQ空间,从开始设立的“入世混迹”到后来设置的“学以至善”,不觉间,走过了一年多。近期写了几篇日志,如“配角”、“天堑”、“支点”,似乎也一直在敲问着自己。尤其以“支点”来说:“支点”源于杠杆的使用。这种本是古人类就会使用的“工具”,诠释的更多是力矩同等的情况下,移动距离愈大,用力愈少;移动距离愈少,用力愈大。非常明显,不同的杠杆,即使利用同一支点,所见成效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只想介绍一下本空间今作改名堂的原委。稍有浅释一下。引用图片,一来是对那片中之图的美感,二来,也是出于对莲对竹之喜爱。能让彼此交流,就是一大乐趣。自己以此空间为一个落脚点。空间发表的[个人日志]诉说的可能更多是自己随时之感。
文章评论
宁静的港湾
[em]e160[/em]
江南。浅草
[ft=,2,]随心随性,开心就好![em]e100[/em][/ft]
十八浪子
[ft=,2,]羡慕爱数学的[em]e112[/em][/ft] [ft=,2,]快乐[em]e176[/em][/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