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激
个人日记
掌 激
刘德升
啥时候起用的这一式,怕是有点忘了,大概是源于义工群围圈圈作自我介绍时,轮番击拍以示见面兼鼓励的习惯吧?一个人,走圈通常是一回,等待他人到来击掌那可要看圈圈的大小了,圈围得大,击掌的等待自然也会多起来。这姿势,耳濡目染之下,即使少有参与义工团队活动,似乎也让我有所习练,并自然而然地保留了下来。时在学校,与学生遇上,也通常会这样示意一个动作,让学生抡掌过来,耳朵更是等待那清脆的“啪”的掌声!
我并不清楚,这动作究竟意味着什么?又或者有什么意义?至于价值何在,暂亦无从知晓。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在自己举起手的时候,摊开手掌之时,得做好准备,等待着来自另一方的冲击。可能是拍的次数多了,或多或少也能感受到来自不同对象拍击的力量。此等掌声,从声大、声小方面来说,也的确是有差异的。
言语有时来得总显得那么苍白直至无力。这在现实中,更需要更为切实的举措。譬如,古时学生见先生是要停伫示敬的。“敬个礼呀,握握手,道声好。”也早已成为学生习惯的要求。虽然没有西方般的热情拥抱,但能给对方一个较为亲密的接触,瞬间的鼓掌,如那刹那的感颤,是否也会引发不必要的争议?看似仍需斟酌。
就象之前在说说里提到的,“走近学生”,“与学生共进步”,碍于近两个月来的接触,不多不少也会受到些微影响。今晚与学生一同去看演出。在提凳子下楼时,也有学生说要帮我提。虽然是小小一句话,也让我好生感动,乐从心出。能否做到或是否需要?这是另一码事,至低限度,学生能着意起老师来了。或者,更为准确地说,学生也爱关注起别人来了。——这或许也是我喜看到的。
一个不会替人思想的学生,“感恩”可能仅仅是一个词儿。书本里的词儿,能否在现实中凭自己的身体力行给予见证?这或许才是至有分量的答卷。就象“我要学”那般,如果仅仅是心想为自己而学,那可能还远远不够的。当然,能知道为自己而努力,这也已经是很不简单的事情了。
当同行们与我谈起教学之法,又或者教学之道时。我时常还是搬出了读师范时,心理学老师、小学语文(数学)教法的老师等常爱引说的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事实上,平常所说的,更多是以学带学,让学生掌握学法,知道自己去学,如何去学,怕已算是达到目的了。事实上,对于一位启蒙教育者来说,个人的知识、学识是有限的。再说一位老师能给予辅导的学科也是甚少的。放手,放手让学生自行,这可能是必修的课题。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知道自己之不足,是敢于面对,还是敢于检讨,探讨改良?抑或是敢于去避短扬长,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爱去表现自我的擅长?这或许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话题。是什么内容,我是记不起了。但以前有老师常以“扔了冬瓜,执翻芝麻”作比。是爱囤积于“爱与不爱”之犹豫不决中,还是不时地让自己困惑于“选冬瓜,还是要芝麻?”之中?……这样的选择,类似的时会煎熬着我们。“物有其性,物有其用。”这通常爱让人们看成是上天之安排(天性,如李白所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能否知物乃至深及其性,能否尽物所能?这,能行吗?这些,无疑也会左右着学生们对价值的取向。
那掌,拍,与不拍?击,还是拍?重击,还是轻拍?似乎自自己作出手势之后,立马就让自己处在了被动的位置。学生作出什么样的反应?这主动权是不知不觉中,交还给了学生。
作此文,也算抛砖引玉吗?由待看官去下定论。期待看官们的意见与建议,您们的足迹、点评,将会让我看成是珍宝。请您高抬贵手!
文章评论
阳光总在风雨后
[ft=#ff00ff,5,]深奥,我无语!只知道很好!赞![em]e179[/em][/ft]
老王
[ft=,5,]读你文章,增长学问了。谢谢。[/ft]
舰长
[ft=,2,]也可以试试掰腕儿的感觉呀……感受彼此的力量,一切尽在不言中[/ft]
勇往直前
[ft=,5,]哈哈,偷桃老哥跟你掌激,你不要偷懒,让我经常读到你文章,好吗?[/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