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脾胃虚弱的简单调理法(家长参考)
个人日记
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它的功能是运化水谷,即消化食物并吸收其中的养分供身体利用。此外,中医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强的人抵抗力强,不易生病。
脾胃虚弱推拿按摩方法
按摩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的效果。足三里位于两小腿外侧,膝眼下三横指胫骨外,为全身性强壮穴。家长每日给小儿按摩足三里穴10-15分钟,可使小儿消化系统功能旺盛,消化吸收率增加,面黄肌瘦好转。
脾胃虚弱婴幼儿可采用捏脊法。家长站在小儿右侧,让他俯卧,用双手捏起脊柱两旁的皮肤,从尾骶部逐渐向上移动,直捏到颈部,反复十多回,每天2次。
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可以改善食欲,减少感冒,增强体质。
小儿脾胃虚弱食疗方法
1、红枣小米粥
取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小儿。
2、莲子山药粥
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
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小儿。
3、沙参麦冬扁豆粥
取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纳呆的脾阴虚小儿。
同时,要合理调整饮食,饮食应以清淡,富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不要吃过于油腻的烧烤油煎食品。烹调采用汤、粥、羹、糕等形式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要注意食有节制,防止小儿过饱伤及脾胃。
要给小儿多吃些五谷杂粮,如小米有健脾和胃作用,适合脾胃虚热有反胃的小儿。小米粥上的一层黏稠的米油,营养极为丰富,对恢复胃肠消化功能很有帮助。
玉米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功能。多吃玉米可提高小儿胃肠功能及有助于智力开发。
苡米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作用,蛋白质含量远比米、面高,而且容易消化。
黄豆有健脾益气作用,如豆腐、豆浆等对脾胃虚弱的小儿颇有益。赤豆有健脾补血作用,特别适合脾虚兼有贫血的小儿。
给脾虚小儿吃杂粮可采取多种方法,如在大米中加小米或豆类;做面食时在面粉中加些玉米粉或黄豆粉;将玉米粉做成玉米糊、玉米饼等使小儿容易接受。
艾灸的补泻手法!
用心方能灸出效果
艾火热阳有穿穴透骨之效力。古人艾灸的火源来自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把天上太阳的能量通过“艾”这一介质转入人体内,作为治病保命长寿大法,他推崇的是古法明灸。
在这一过程中,灸火只是一个介质。同时中医治病主要通过调理气机使身体达至平衡状态,“气机一瞬间就给你调了。所以有朋友以为艾灸时间持续越长越好,艾绒用得越大越好,灸的次数越多越好,未必如此。”他说,用术之道在于心念,摄神调息,用“心”方能灸出效果。
选艾与制炷艾灸时,需要备置艾绒、线香、火柴、蒜或姜等,这其中艾绒最有讲究。
艾绒宜选用陈年熟艾,陈年熟艾不伤阴不伤血,灸时不痛。范长伟给出几条标准帮助大家判断何为陈年艾。艾色土黄者为佳,发绿的为当年艾;陈艾气味芳香,当年艾闻之有一股青草味;燃烧时,陈艾烟气轻柔,袅袅而上,当年艾则是一条线笔直而上;陈年艾燃烧后的灰为灰白色。最重要的是,陈年艾火不急不燥,柔和通透不烈,使人感觉舒服。
选好艾,第二步是搓绒制炷。把艾绒放入手心轻轻揉搓,“放手心是有讲究的,手心是劳宫,手背是火门”,搓的过程中闭上眼睛,安神调心,“想象艾绒被心火炽热”,直到艾绒、手心都微微发热,艾绒柔软了发出淡淡的香气,再取米粒大的艾绒搓成圆锥体,便于放置在身体上。此为制炷,“炷者,塞也”。
以上两步骤之后,是“炷穴燃艾”,把圆锥体的艾炷放置在人体相应穴位上,可取用大蒜汁涂在身体上便于放置稳妥,用香点燃艾炷进行治疗。
明灸诀窍“调火调息”
艾灸有很古老的历史,灸者,灼也,把灸直接放到皮肤上烧灼。古人用灸多以艾炷施火,发展到今天艾灸具体方式有三四种,最古老的是明灸。大众实用较多的熏、烤之类的罐灸、隔物灸属于温灸范畴,但范先生更推崇明灸,也称知热灸。明灸要使艾条直接接触到皮肤。
明灸最关键的诀窍在于“调火、调息法”,范长伟调侃道:“这是门里的东西,过去不给师傅磕头不传的”。
所谓“调火”,即是掌握艾灸时的火候。虚、寒之症需要“补”, “补”是受纳,点燃艾柱,感觉一热就拿下来;实、热之症要用“泻”法,艾柱燃到皮肤微微发烫、还感觉不到疼痛的时候,把艾柱摘下来。
所谓“调息”,即点燃艾后,用鼻子吸气,摘下艾柱后,把气从嘴中缓缓吐出。感觉施灸的过程是美好的享受,受纳阳气,轻松、舒服。范老师给出一个要领帮大家掌握;鼻快吸、气不泄、嘴慢吐。这整个过程中,艾柱越小越好,心越静越好,因为中医重在调节人体的气机,靠“气”的运转与变化给人康健。
施灸手法,是补是泻很有讲究。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点,在《灵枢·背腧》中对艾炷灸补泻有记载:“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人,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针灸大成·艾灸补泻》篇则对补泻方法作了更详细的说明和补充,指出:“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意思是说艾灸补益就是将艾点燃,使其产生的热缓慢地传人体内,施灸后立即、快速按住施灸的穴位,其目的是使正气聚而不散,从而达到补其不足的目的,这就是艾灸的补法。
又曰:“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意思是说在艾点燃之后,不断地吹火,使艾火迅即燃烧,以使所产生的热能很快传人体内;在艾灸后,不要按压施灸的部位,使机体内所藏之热邪能随艾火之热发散到体外,达到驱邪外出、泻热泻实的作用。这就是艾灸的泻法。
五个开关调节人体气机人体有几百个穴位,施行艾灸时如何选择拿捏?大道至简,再多的穴位,总有关键的几个紧系全身,关乎性命的。范长伟推荐足三里、太冲、合谷、阳池、太溪五个穴位,称它们是“调节人体气机的五个开关”,通过开关调顺人体的气机升降,扶养一身,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由此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健康长寿。
足三里穴用天地真气补充后天脾脏。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凡胃腑的疾患皆可使用。胃和脾互为表里,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生命的根本,故常灸足三里,四季脾旺不受邪,不但能使消化系统功能旺盛,增加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濡养全身而且可防病治病抗衰老和延年益寿。
太冲穴
若是升发不够,人会感到虚弱,就要通过太冲穴调节肝经。
取穴法: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搏动,即是太冲穴。
合谷穴反之若沉降不足,自然火气大,感觉口干、上火,这时要调节主沉降的肺经,通过合谷穴实现。
取穴法: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最高处取穴,或者拇指、食指张开,以另一只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第1、2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即是。
方法:泻法,一周一次,每次4壮。阳池穴
主泻、寒。
取穴法:阳池穴位于手腕部位,即腕背横纹上,前对中指、无名指指缝。(或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方法:泻法,一周一次,每次4壮。
太溪穴主补气,主浮、热。
取穴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方法:用“补”法,一周一次,每次5壮。
002【中医适宜技术】皮肤瘙痒,肩胛酸痛的穴位按摩技术
003【中医适宜技术】针挑疗法治疗技术
004【中医适宜技术】中医悬灸推荐15个超级有效穴位技术
005【中医适宜技术】荨麻疹中医治疗技术
006【中医适宜技术】教你成为艾灸高手技术
007【中医适宜技术】 面神经炎治疗技术
008【中医适宜技术】流行性腮腺炎(痄腮)治疗技术
009【中医适宜技术】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
010【中医适宜技术】艾灸规范操作技术
011【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技术
012【中医适宜技术】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技术
013【中医适宜技术】湿疹的症状与治疗技术
014【中医适宜技术】落枕中医治疗技术
先转载慢慢看吧,很不容易收藏的哦
女性美容养生必备,每天更新中,先转了再看吧
欢迎朋友们加我的QQ:1520889389,微信:mlc2099.每天都会有养生保健文章分享。
微信公众账号:仲景养生会(zjysh1863)仲景养生会是由全国名老中医,健康管家,营养专家,心理学专家,及生活达人组成的养生团队。每天分享一些有趣,有用养生保健知识。欢迎您的加入!
在订阅号搜索:仲景养生会(微信号:zjysh1863)点关注即可。
侍诊日记(八)师生夜话谈湿因
侍诊日记(七)益气健脾温肾治鼻炎
侍诊日记(六)告别黄脸婆,每天一碗补血汤
侍诊日记(五)白带DIY调理秘方
侍诊日记(四)功血艾灸用隐白
侍诊日记(三)爱上高跟鞋
侍诊日记(二)肝郁化火话失眠
侍诊日记(一)小儿反复感冒四君玉屏风
仲景养生会是由全国名老中医,健康管家,营养专家,心理学专家,及生活达人组成的养生团队。每天分享一些有趣,有用养生保健知识。欢迎您的加入!我是健康管家佳明,做你身边的健康管家,为你轻松定制健康方案。
健康管家@佳明空间最精彩,转载率最高的文章推荐,并请在,QQ空间头像的右角边点击设置我为“特别关心”,美颜养生,中医育儿,生活偏方一网打尽。
(转载率最高的人气文章,欢迎点击阅读)